大學生求職如何避免求職陷阱

才智咖 人氣:1.09W

又將步入一輪學生求職高峰期,大學生遭遇求職陷阱,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女大學生掉入早有準備的陷阱,甚至遭遇殺身之禍,也在今年頻頻見諸報端。不法分子鑽了職介機構、網路審查用人單位資質不嚴的空子,誘騙女大學生求職這一現象已經引起社會關注。如何讓女大學生健康地邁進社會大門?如何保障女大學生求職時生命安全不受侵害?昨日,本報請我省專家和學者現身說法。

大學生求職如何避免求職陷阱

【案件】

案件一:女大學生“面試”後遭殺身之禍

8月27日,在南昌市井岡山大道824號15棟,一起盜竊案引出一宗凶殺案。在報案人姜某家中,現年24歲、剛從江西現代學院畢業的周某被發現身中32刀倒在血泊中。

據姜某反映,由於樓下鄰居告知他家中漏水,一直住在新建縣城的姜某返回井岡山大道的舊屋中察看,一進屋就發現房內亂七八糟,地上還有沾著血跡的衛生紙,遂報案說家中遭賊。民警趕來,在臥室中發現一具女屍。案情重大,青雲譜公安分局立即成立“827”專案組展開偵查。民警很快查明,死者周某系崇仁人,24歲,畢業於江西現代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周某的男友反映,從今年5月起,周某決定通過網路找一份文員工作。8月23日下午,周某告訴男友去參加一家公司的面試,此後便音信全無。

民警檢視周某的QQ聊天記錄,發現約見周某面試的人正是姜某的女婿酈某。經審,酈某對犯罪行為供認不諱。酈某交代,因為撫養孩子和供房還貸的壓力很大,他萌生了搶劫求職女生的念頭。今年5月中旬開始,他專門在網站尋找發帖求職的女性。

案件二:女大學生落“狼窩”差點被迫賣淫

今年5月26日,小英成功應聘為輝煌企業南昌分公司的文員。令小英始料未及的是,一場噩夢悄悄接近了她。

據悉,小英通過某網站看到有關輝煌企業南昌分公司招聘文員的資訊,經過面試後成為該公司的文員。滿懷激情的小英未曾想到,公司的兩個經理鄭晶和江斌先是對其許以高薪,並通過花言巧語引誘其與之發生性關係,甚至兩人通過強暴方式試圖摧垮小英的心理道德防線,逼其賣淫。

最終,痛苦難言的小英在同學的幫助下逃出魔掌並報警。警方先後將鄭晶和江斌等人抓捕歸案,並連帶救出另外兩名女學生。

【解題】

高校:大學生應端正心態

如何避免求職陷阱?

昨日,記者採訪了南昌大學科技學院就業指導中心的王老師。對於媒體刊發的3大案例,王老師坦言,目前確實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招聘的旗號,向女大學生許下高薪高職、福利好、待遇好等誘餌,然後實施犯罪。“一些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專門利用大學生涉世未深、社會經驗不足的缺點發布虛假招聘資訊致使學生受騙,特別是女大學生,從而致使一起起悲劇引發。”

如何讓女大學生健康地邁進社會大門?王老師提供了該學院推廣的辦法。每年臨近畢業生離校求職的季節,學校會安排專門的老師對畢業班的學生舉辦就業指導課程講座,通過例項講解來提醒學生注意求職陷阱。

另一家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袁老師也說,學校會通過學校網站和發放畢業生就業指導冊,提醒畢業生辨別傳銷組織等各種虛假招聘。同時,告誡求職生不要好高騖遠,對於自己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定位,不要盲目追求高薪、高福利。“特別強調的是,我們要求應屆女畢業生應該端正自己的求職心態,首先一個就是不要貪高薪水、愛慕虛榮。一些不法分子專門抓住少數女學生這一點心理,致使突發性意外事件時有發生。”袁老師說。

勞動部門:到正規市場求職

女學生掉入精心設計的狼窩甚至遭遇殺身之禍,這一現象也引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重視。該廳勞動監察處段處長拿出瞭如何規避就業風險的意見。段處長說,目前,隨著我國就業人口的增加,各種招聘資訊也是鋪天蓋地,目不暇接,謹防虛假招聘資訊是每個求職者應該注意的'問題。

“最好到政府組織的正規人才市場求職,避開一些職業中介公司。”段處長說,對於招聘單位,求職者應該細心核實招聘單位的營業執照、法人代表、用工合同;招聘單位有無公開投訴電話、有無工商部門合法審批、是否公開收費標準等資訊;遇到用工糾紛應到社會保障部門按照法律程式解決。

段處長強調,應聘者與用工單位簽訂用工協議時,收據、發票、合同書等資料應保管好,一發現遭遇求職陷阱,也有據可查。

【反思】

專家:職能部門監管不力致女學生墜陷阱

江西財大法學院熊進光教授說,剛步入社會的青年在求職路上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求職者自我防護意識的問題。青年學生能不能很好地甄別招聘資訊的真偽、能不能保持警惕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青年學生在求職時要有自信,通過正規渠道求職,多方收集資訊,提升自身心智的成熟。

熊進光同時認為,當前,在各大高校,針對畢業班的學生,每年都會進行就業指導方面的宣傳。但是這也暴露出一個問題,各大高校都是等到學生臨近畢業才開始進行就業指導,效果顯然不是那麼好。校方對學生的就業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援,從學生入校時起就應該對學生灌輸就業方面的知識,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創造機會讓學生積極接觸社會。

“青年學生遭遇求職陷阱,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是一個重要原因。社會對各種企業招聘資訊的監管還處於真空狀態,工商、人保等有關部門在協調合作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各種就業補助措施也難以看到有效的規定出臺。”在高校任職的郭德華教授認為,女大學生頻頻掉入狼窩並遭遇殺身之禍,相關部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