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案例:如何走出內心的“桃花源”

才智咖 人氣:1.88W

【案例】

職業規劃案例:如何走出內心的“桃花源”

我是一個出生在農村的女孩,在一個“世外桃源”般的環境下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十歲時,父親職業的轉變讓我們舉家搬遷到了城市。環境的改變對我影響很大,由於語言不通,我開始從山裡的活潑開朗的“假小子”變成了沉默的、爭強好勝的好學生。從國小到大學畢業,我屬於那種自覺、上進的人,成績也一直很好,基本沒啥要好的朋友,平時也獨來獨往慣了。父母總是強調只要把書本讀透就行了,不支援我看課外讀物,除了學習,我好像也沒有什麼業餘愛好,視野較狹窄。考大學時,我報的是審計專業,只是因為父母想讓我以後能在電力系統工作,而這一行業又緊缺審計人才。

到了大學,雖然我的成績還是不錯,但我發現自己在這方面的優勢已不再別人重視了。畢業後,一切都如父母為我規劃得一樣順利,我進入電力公司,從事著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審計工作,工作穩定、環境舒適、待遇也不錯。

可是,工作三年了,我感到越來越疲憊,有時團隊專案中,我明顯感受到來自其他成員有意無意的排斥。現在經常是同事們忙的底朝天,我卻閒著沒啥事。我還沒有結婚,吃穿用住都由父母全權安排,沒有任何家庭負擔,但我並不覺得輕鬆。上班時提不起勁兒,下班後又不願回家,下班後一個人的辦公室是我最喜歡的空間,我可以自由地聽聽音樂、看看書,沒有壓力,這是一天中我最快樂的時光。可是每天早晨睜開眼,一想到要上班,要面對那些工作,我心裡就七上八下。

這麼久以來,我壓根就沒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適合的是什麼?從小到大,我好像都在為了迎合什麼而忽略、壓抑著自己。我是一個有很多想法的人,卻沒有實際行動的勇氣,真的行動了,一遇到挫折我就立刻退回到原狀態。我對自已現在的狀態很不滿意,嚮往那種清晨能愉快地起床,愉快地上班、遊刃有餘地承擔工作、感到自己的價值的生活。我也曾想過辭職,但在我們這個中小城市,好的就業機會很少。我又是個喜歡與世無爭的人,所以朋友都勸我,說我不適合出去闖。我自己也沒有這份自信。在這個穩定的環境中呆了五年多,感覺自己專業技能上並沒有什麼提高,也沒有特別突出的才能或專長,離開了這個環境,我能生存嗎?憂患意識一直存在,所以工作以來我幾乎沒有間斷過考試,前不久,我通過了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考試。可我依然覺得工作是那麼困難,一天下來,總是無精打彩。

感覺自己主要問題就是不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職業,什麼樣的環境,年齡也不小了,逐漸失去了去嘗試的勇氣,但又不甘心,不願安於現狀,很矛盾。

 【職業規劃師分析】

我們發現主人公是一個很要強的女孩,雖然生活得安逸舒適,但卻不甘碌碌無為;非常聰明,順利的學習生涯證明了她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對自己很瞭解,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也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只是在剛起步的職業生涯中可能遭遇到了一些障礙,但我們要相信,她所擁有的這些優點將會為他對今後的職業發展道路點燃希望。

正如主人公“自我剖析”的那樣,她的問題主要在於三點:

 1.社會適應能力較差

社會適應能力,是個人對社會適應程度的反映,也是一個人“社會化”程度的體現。社會適應能力包括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適應職業規則的能力,融入企業文化的能力,與人的交往能力以及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的能力等等。這些對她來說是欠缺的,但又是作為社會一部分的“人”所不得不去努力學習的。

 2.職業方向茫然

主人公的求職道路看來一帆風順,卻並非處於自己的“職業規劃”,職業生涯從她的表述中看,似乎是父母“一手打造”的。所以,當她的工作一旦遭遇挫折,她就會後悔自己的職業選擇。

 3.勇氣與信心日漸消磨

這一點,主人公也明確意識到了。一方面,年齡的增長和一定社會閱歷使她逐漸喪失了挑戰的勇氣;另一方面,個人的性格和周圍因素的影響也讓她的信心銳減。而信心和勇氣是在今後職業生涯中首先需要培養的。

 【釋疑解惑】

職業規劃師認為,明白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還須深入挖掘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

首先,幼年生活環境的變化,使主人公逐漸形成內傾、封閉的性格。

環境的變化對她性格的轉變影響很大。十歲那年,從農村來到了城市,卻無法適應這裡的生活。語言的障礙其實不是很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她開始封閉自己的內心,不願與別人溝通,選擇用刻苦好學取得好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外界的隔閡從那時就已開始形成,所以至今都不愛與人交往,因為她覺得與同事朋友的交流也已經成為你工作壓力的一部分。喜歡一個人在辦公室放鬆自己,這不僅是逃避工作壓力的表現,同時她對生活狀態改善的勇氣和信心也日漸消磨。

 其次,長期安逸、穩定的家庭環境和父母一手包辦的教育方式,使主人公缺乏獨立能力。

主人公的人生軌跡看來如此一帆風順,似乎沒有遭遇到任何挫折,因為從小到大,父母一直陪伴你身邊,一步步扶著她走人生的道路。而她現在正處在渴望擺脫依賴感和一時無法獨立的矛盾中,從而使她對適應社會的能力產生懷疑。

第三,他人對主人公學習能力上認同度的轉變是她對自己工作能力質疑、信心銳減的重要原因。

國小、中學時期優異的成績一度使主人公成為同學羨慕、佩服的物件,這也是她不甘在現在的工作中表現平平的原因之一,而大學開始,別人不再如從前那樣關注她這方面的.優勢。因為,在國小、中學期間,學習成績似乎是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一個在學校擔任很多職務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而到了大學,大家評價學生的指標發生了改變,學習成績其中只是的一部分,更多地開始關注學生的工作能力、處世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而這些正是主人公所缺乏的,這也是她逐漸喪失勇氣和信心的重要原因。

 【職業規劃師建議】

深刻分析問題根源是對過去生活的回顧與認識,改變生活狀態還要從自身的改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