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識別越來越多的招聘陷阱?

才智咖 人氣:1.92W

   又到了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但人才市場上,招牌林立,良莠難分。有些不負責任的招聘單位,利用年輕學子急於求職就業的心態,玩著各種花樣,來誘惑一些涉世不深的求職都,帶來很多負面的效應。面對招聘陷阱,畏懼退縮不是我們的選擇,那就用我們智慧的雙眼和邏輯思維來識別和預防招聘的陷阱吧 ! 識別不同的招聘陷阱
 
陷阱一:精心包裝,打擦邊球
    劉平剛大學畢業,到人才市場找工作,他被一家百貨公司以"營銷總監"的頭銜招去,等他到單位去報道時,單位領導卻派他和另一位推銷員去推銷電器,他還以為這是對他的鍛鍊,可是他幹了一個多月,還是那工作,而且工資只有 400 多元,他問領導,領導說他業績只有那麼多,工資就是推銷產品的提成。這時他才知道所謂的"營銷總監"其實就是推銷員。 一些企業單位為了提高知名度,就玩起文字遊戲,用一些頭銜來修飾包裝。如明明是"保險公司",卻稱作"跨國金融公司";明明是"食品小店",卻號稱"國際連鎖公司"。招聘員工呢,本來是"推銷員",包裝成"營銷總監";該是"麵點師傅",卻成了"營養設計師"。這種作秀,讓人一時難辨,應聘後才大呼上當。 對策:上網查詢你想應聘的相關企業的網站及網頁,瞭解該企業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通過熟人和企業合作伙伴調查該企業在外界的口碑。網上查詢結果有的也要慎重,有負面報道的更要放棄。要了解自己去應聘的企業在同行業中的地位以及自已應聘的職位是什麼,不要被眾多的名稱迷惑了。
 
 
陷阱二:高薪誘惑,層層盤剝你
    小張看到某公司開出的薪酬很有誘惑力,"月薪三千,提供揭住房",就簽了合同。小琴呢,也不差,"底薪兩千,外加提成"。殊不知,他們真的上班後,公司要麼以各種理由不兌現,要麼就是苛刻得很,稍有疏漏,連罰帶扣,月底拿著可憐的薪水,欲哭無淚。更有一些"皮包"公司,高薪誘惑你交押金,第二天去報到,早已人去樓空。 對策:謹慎對待高薪。初入職場,沒有工作經驗,卻拿到不尋常高工資,背後 會有問題,如工種特殊、扣罰嚴厲、除了薪水外沒有任何福利、學習培訓要自己掏腰包等。高薪背後是一系列苛刻的條件,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掂量一下自己,不要被所謂的高薪誘惑。
 
 
陷阱三:只招不聘,竊取智力資源
    林東在人才市場應聘時發現一家公司每次招聘會都參加,而且還在多種媒體上打過廣告。公司招聘人數多,條件也具誘惑力,但從來也沒有要求面試過。何平也發現他們幾個應聘者的文案設計和計劃書,怎麼都成了招聘公司的廣告創意了。後來,通過熟人他們瞭解到,這家公司只不過是想通過招聘人才擴大知名度,或者竊取他人的`"智力資源",或者以此威脅在職員工,其實根本沒有和任何人簽訂勞動合同。還有一家出版社更絕,讓面試的打字員打書稿來完成緊急的任務,這樣的招聘花樣讓人防不勝防。 對策:積極向有關管理部門反映,向媒體投訴其行徑,在網站論壇上公開討論,告誡其他同學不要上當受騙。應聘時的文案創意要從簡,關鍵的地主要保密,不要解釋得太清楚。面試時佈置的任務和花樣太多,一定要琢磨。對於一些上過"黑名單"的公司要堅決放棄。

大學生如何識別越來越多的招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