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者不自由

才智咖 人氣:1.89W

厭倦了每天準時考勤,不想再看老闆臉色,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自由職業者”的行列。日前,某調查機構針對297名年齡在18~35歲的自由職業者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自由職業者雖然擺脫了“朝九晚五”工作模式的束縛,但他們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樣逍遙自在,易受心理負擔大、社交範圍狹窄等問題的困擾。此外,不穩定的收入來源還讓自由職業者時刻存在不安全感。

自由職業者不自由

SOHO一族陣容越來越大

近兩年來,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也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嘗試的工作方式。幾年前,“SOHO族”大多指那些專門的自由職業者,如自由撰稿人、平面設計師、工藝品設計人員、藝術家等。然而調查發現,如今自由職業的職業分佈已經十分廣泛,其內涵與形式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其中,計算機網路、寫作翻譯、文祕家教等從業人員較多,市場行銷、廣告策劃、企業管理諮詢、資本運作、融資代理等新興現代市場產業也日漸紅火。

最大吸引力“自由”二字

調查顯示,選擇做自由職業者的最主要原因在於“自由”二字——可以自由支配工作時間、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自由決定工作地點。從辦公時間上看,75.77%的自由職業者每月工作時間在20天以內,少於全職工作者的每月22天;從辦公場所看,44.93%的自由職業者工作場所不固定,還有33.04%的自由職業者在家辦公。除了“自由”,渴望創業、追求高收入也是年輕人從事自由職業的重要原因。

調查發現,青年自由職業者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規劃,他們有勇氣去面對壓力重重、不穩定的生活。這種自由可以說是有計劃、有安排的“自由”。

 “遊民狀態”易產生心理“亞健康

困擾一:社會認同度不高

小鐘是一名做設計的SOHO一族,面對記者,他有點自嘲地解釋著他所理解的SOHO:“我們一直處於失業或者待業中,可以說是一種遊民狀態。”而在生活中,一些不理解的人對他說:“沒工作,一天到晚在網上鬼混,簡直就是無業遊民。”

調查顯示,雖然74.89%的被訪者對自由職業者的工作滿意,66.08%的被訪者表示今後還會繼續從事自由職業,並且已有具體的職業規劃,但僅有43.81%的自由職業者對自己得到社會認同和尊重的情況表示滿意。比較發現,從事自由職業半年到一年間的'人群對社會認同的滿意度較低,但工作年限超過一年的自由職業者的滿意度呈現逐年遞增現象。

困擾二:缺乏生活安全感

雖然社會認同度不令人滿意,但自由職業者面臨的壓力主要不是來自於外界,而是來自本身的心理壓力。沒有固定的工作、收入不穩定、資源有限、信用遭質疑等都讓他們產生很大壓力。

由於自由職業者的成功完全取決於個人能力和自我控制,這些現實壓力往往會使自由職業者更加忘我工作,甚至趁著年輕瘋狂工作,以期積累資本為自己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比較容易導致“過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困擾三:社交圈子狹窄

調查認為,由於長期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習慣,青年自由職業者很容易被主流生活邊緣化。他們中參加社會組織或團體的人數都比較少。表示“沒有好朋友”的青年自由職業者佔24.23%,即便有朋友,自由職業者與人溝通的方式也是打電話、網路和手機簡訊等間接手段。

調查還發現,儘管社會保障是青年自由職業者最關心的問題,但仍有近五成自由職業者未參加社會保險。許多人對現有政策不瞭解,甚至從未去戶籍所在地的社群事務受理中心辦理相關手續。

專家建議:

自由職業者也要做職業規劃

職場專家張先生說,自由只是自由職業的一種心態,這與實際工作中縝密的工作思維、認真的工作方式是不衝突的,因為自由職業也是一種創業,因此自由職業者同樣需要有嚴謹的職業習慣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SOHO一族如果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自己的業務做不大,即使哪一天重新返回職場時,也難以有更勝人一籌的資歷。

由於工作、收入、消費的不確定性,自由職業者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未雨綢繆,再加上無法享受到社會與組織提供的保障和福利,自由職業者在擇業之前就必須認真考慮職業規劃和經濟規劃。此外,他們還要考慮醫療保險、意外保險和養老保險等方面的支出,並要注意儲蓄和理財,以免未來的某一天因突發事件“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