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是如何成為第一廉吏的

才智咖 人氣:1.05W

作為“天下廉吏第一”,這位清朝的官員在300餘年後的今天依然能夠成為話題,這既說明其為官之道、道德文章具有的長遠價值,也表明在反腐倡廉時代背景下公眾的某種期待。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于成龍是如何成為第一廉吏的,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于成龍是如何成為第一廉吏的

沉潛鄉野幾十載,瞭解民間疾苦鍛鍊個人才識

中國文化向來推崇少年天才,官場亦是如此。不過,封建官場升遷有著嚴格的制度,宋人形象地將其稱作“磨勘”,即需要一步一個臺階升遷。制度設計的益處在於,官員能夠經歷各種職務、不同環境的歷練,進而逐漸具備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在不同的崗位上鍛鍊並錘鍊出真正的人才。但弊端則在於,每一級職位對於年齡的要求較高,故當事者傾向於及早躋身於高階官員的行列,易急於求成。

實際上,沉潛深思、修身養性、積累經驗、久久為功,才能走得更遠、更穩健。與其一味推崇少年天才,不如推崇那些默默努力、涓滴成流、聚沙成塔、大器晚成之人。于成龍便是這樣的典型例子。于成龍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山西永寧州人(今山西方山縣下昔鄉來堡村)。少年時代,他就勤奮好學,熟讀詩書,且明曉事理、見識過人。他曾在明崇禎十二年考中鄉試副榜貢生,但遲遲未能走上仕途,於是便在家過著清苦的耕讀日子。這樣的歲月鍛鍊了他的才識,也讓其對民間疾苦有更多的瞭解。這對他後來的從政生涯,不能不說是一種幫助。

于成龍在家鄉時就名聲在外。有記載說,明末盜賊蜂擁而起,鄉里居民曾欲修築堡寨以做防衛,而堡寨所在的地方正位於于成龍家的祖墳附近。風水先生認為這將不利於風水,但于成龍笑著回答:若能保千家萬戶平安,獨對我家不利,那就是利多而害輕,應當修築。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他思考問題往往能從大局著想,體貼百姓疾苦。這與其後來的從政思想是一脈相承。

多地州縣任上,興利除弊不做太平官

《韓非子》記載,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武。這句古語對設計一套科學的幹部遴選機制很有啟發。高階官員的成長總是需要在基層、在艱苦區域的鍛鍊。

清順治十八年,于成龍第一次出仕,這一年他已經44歲了,第一任官職是任廣西羅城縣知縣。從山西到羅城,行程將近6000餘里,家人、親友很為他擔心,但他不以為然,決心要為民做事。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某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

羅城地處荒僻,條件十分艱苦。據于成龍文集《於清端公政書》記載,羅城沒有城郭,城內居人不過數家,滿目荒涼,野狼遍地,甚至沒有官衙,最初只能寄居在關羽廟,把床安放在周倉塑像之後,以院內積土當作几案,旁邊挖坑做飯,炊具也只有一鍋一盆。沒過多久,他帶的兩個僕人就遇到瘴病而死;另一個僕人見此情形,也告辭而去。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于成龍兢兢業業,為民謀利、問民疾苦,設學校、興教化,不久便取得成效。羅城盜賊頻繁,一方面是因為貧窮,自然條件險惡,另一方面也與族群關係複雜有關。除了漢人外,當地還有瑤人等民族,民風強悍,相互仇殺,且有人據險為盜。為此,于成龍編查保甲,約束居民,同時率鄉勇直搗盜賊巢穴。一時間,羅城居民得以安居樂業,盡心於農耕。

于成龍去羅城時,家眷皆未跟隨。於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縣政事業上,且做到了愛民如子。當地人看于成龍生活清苦,便向他送來一些油鹽,于成龍說:“我一人在此,何須如許物,可持歸,奉汝父母。”不出三年,羅城大治。五年後,因政績出眾,于成龍考核時被定為“卓異”,這是清朝官員考核的最高等級,被調任四川合州擔任知州。于成龍調任前,羅城人民夾道送行,“泣送數百里”。

合州也是一個比較貧瘠的地方。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人口衰減,但徭役依然很重。擔任知州職務對於成龍而言,是一個大的考驗。他到任之後,立即對舊有積習進行改革。按慣例,知州到任後,知府下帖要求合州送魚,但于成龍接帖後,堅決拒絕,同時向上級彙報民間疾苦,將居民役務負擔廢除了10餘件,又設法鼓勵人開墾荒地。百姓讚揚他清風廉潔,跟在羅城一個樣。

兩年後,于成龍又因政績突出而調任湖廣黃州府同知,駐紮岐亭鎮。有一年,黃州鬧饑荒,于成龍沒有什麼積蓄,就把自己乘坐的一匹騾子出售以賑濟災民。但好景不長,吳三桂突然在雲南起兵,兵鋒直指湖廣。清康熙十三年,于成龍署理武昌知府。為招撫叛逆,他自騎一騾直奔敵寨,併成功勸服對方,其勇其智令人歎服。這其實與他在黃州、武昌任職期間人品高潔、廉潔奉公、威望甚高是分不開的。

因平叛有功,于成龍被擢升為黃州知府。儘管戰事緊急,但他依然極其關心民眾疾苦,嚴令禁止在正常賦稅之外再行徵收,禁止私自加派,禁止官員之間相互饋送,由此民心大安。清康熙十七年,于成龍被擢升為江防道員,操練水師,亦卓有成效。

在正式成為省級大員之前,于成龍出任羅城知縣,隨後出任知州、知府、道員,並先後在廣西、四川、湖廣等地歷練。難能可貴的是,以如此高齡在基層任職,于成龍沒有絲毫心灰意冷,也沒有打算做一個太平官,而是每到一地,無論任職時間長短,總是竭盡所能,興利除弊,勸課農桑,興教化,廢除陳規陋習,同時做到了清正廉潔。這正是應了他說的那句“天理良心”!

身為地方要員,力行勤儉革除社會陋習

《論語》雲: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古語強調,官員從事政務需要崇高道德和人格魅力的示範。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風清氣正的官場之風。對於高階幹部這些“關鍵少數”而言,更是如此。于成龍的經歷,對今天的'高階幹部不無啟迪。

清康熙十七年,于成龍升任福建按察使,主管全省司法案件。于成龍到任之後,逐一糾查,將被冤屈入獄的平民盡行釋放。當時的福建巡撫大加讚揚,認為于成龍執法不徇私情且甘於淡泊,為福建全省廉能第一。康熙皇帝也表示認可,讚揚于成龍居官有年、素有才能。

沒多久,于成龍被擢升為福建布政使,是全省民政事務的最高官員,僅次於巡撫。雖然此時已是高官,但于成龍依然與任職羅城知縣、合州知州時一樣,生活清苦,粗茶淡飯,從不知享受,也不收受饋送。即使這些饋送是當地長期形成的慣例,也一律不接受。他的臥室裡,除了有一些書籍、朝服和煮飯器皿外,別無一物。于成龍曾說過:“不知世間有享受事,亦不知饋遺交際欲何為計?俸入自給有餘,要錢何用?”

兩年後,于成龍升任直隸巡撫;後一年,又升任兩江總督。這兩個官職屬於很重要的地方要員,由此亦可以看出他的政績是多麼突出。康熙皇帝曾經召見於成龍,稱“爾為當今清官第一,殊屬難得”,還贊他廉潔自持、始終如一,“自起家外吏,即以廉明著聞。歷升巡撫,益勵清操,自始至終,迄無改轍。凡在親戚交遊相請託者,概行峻拒,所屬人員並戚友間有饋遺,一介不取”。

在直隸巡撫任內,于成龍對當時官場的饋送結納風氣深惡痛絕,到任即告誡州縣,不許搜刮百姓,饋送長官,如有違反,絕不寬宥。赴任兩江總督時,于成龍不像其他官員一樣大張旗鼓,而是與幼子共騎騾車一輛,悄悄入衙。平日裡,輕車簡從,查訪民間,革除積弊,通宵達旦地工作。由於于成龍常常食用青菜而不知肉味,竟還得了個“於青菜”之稱呼。江南地區經濟發達,文人眾多,原有奢靡之風,見於成龍力行勤儉,於是世風開始有所變化。

清康熙二十三年,因多年積累成疾,于成龍病逝於任上。眾人到其寢室,只見到綈袍一襲、靴帶二、瓦甕米數斛,見者為之落淚。一個擔任兩江總督的高官,清貧至此,古今都不多見。喪歸山西之時,“江寧守及門下諸生合士民數萬人步行二十里外,付地哭,江濤聲殆不聞”。康熙皇帝為他撰寫碑文,賜諡號“清端”。同時,入北京三立祠,意為“立功、立德、立言”。清康熙四十六年,即于成龍去世20多年後,康熙皇帝南巡時還聽到江南流傳於成龍的清官故事。

正確的義利觀,不是做大官而要做大事

于成龍不僅是廉吏,而且是能吏,堪為楷模。他的成長曆程,與他持有正確的義利觀有很大關係——做官不是要做大官,而是要做大事。因而,他每到一處,都能不避艱險、不避非議,勇於任事,堅持原則和正義,興利除弊,甚至得罪上級、豪強也在所不惜。

“公生明,廉生威。”于成龍一生勤政愛民、自甘淡泊、嚴於律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僅讓下級信服,而且收穫了百姓的支援與認同,故能政通人和、百姓樂業。

當然,我們還要看到的是,于成龍之所以在清康熙朝出現,與當時朝廷肅清吏治、完善健全選拔考核制度、掃除積弊有關。在官場風氣較正的大環境中,廉官、能吏能夠迅速被提拔,並進一步為官場新風注入活力。

于成龍的事蹟對於今天的反腐倡廉依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一是官員考核應重德行、重能力,而不是按照年齡一刀切。二是官員要有正確的義利觀,廉潔奉公,為民謀利,方得受人敬重,方能行之久遠。三是官員要修身養性,勤於讀書,於書中結交古今聖賢。這樣的修身養性,才能免受不良風氣侵害,“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於天下”。四是要使一大批廉潔官員能夠在官場中出現,需要良好的政治環境,這就需要國家下大力氣反腐,營造風清氣正的官場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