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才智咖 人氣:3.11W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3篇)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1

我有幸參加了新一輪的遠端培訓,通過網路平臺上與各地教師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在專家的引領下互動交流。天天線上與同事交流,閱讀了大量同事的文章並接受了許多新的觀點和做法,不但開闊了我的知識視野,同時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論。通過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於個人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種新的理解。下面談一下自己培訓、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研修轉變了我的思想。

此次培訓雖然時間短暫,但我卻收收穫了很多很多。這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審視了我的語文教學,使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我通過研修學習,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這是收穫豐厚的一次培訓,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

二、勤勤懇懇,積極研修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題視訊錄象,通過學習新課標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道德修養、新課標解讀、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通過QQ群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三、在研修中反思自我。

其實,教師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有雙重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這樣的網路培訓自我感觸真是有必要的,每一專題中的各個觀點或課例分析是很好的借鑑和啟迪。不反思不總結,就不會有進步。記得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只滿足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再教20年,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遍的重複”他同時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我保持主動學習、反思的態度去參加這次難得的培訓,一點點揣摩專家的每一句話,認真推敲每一個學友的發言,認真思考每一份作業,並與自己的教學經驗聯絡,思維馳騁、觀點碰撞中,我們才會體驗成長的快樂,獲得教育的真諦。

在這個知識爆炸和網路化的時代裡,我們作為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本身一定要有常流水。所以我覺得自覺學習尤為重要。養成讀書學習的習慣是我們教師最基本的職業要求。我們不僅要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還要博覽群書。要充分、合理利用網路這本大百科全書,不斷學習,自我加壓,堅持主動學習,豐富自己。只有不斷獲取新資訊,補充新知識,吸收新理念,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及時把握教學的最新動態,及時掌握一些新方法,將之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啟用教學活動。與此同時,結合所學理論和自己的課堂實踐及時反思、修正,是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徑。我認為很多的教學心得往往是在反思中形成的。其實無論哪堂課,總有它的優點和缺憾。我們把這些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加以提升,常常會給我們極大的啟發,有時就是極好的寫作素材。我覺得不僅要求學生做到及時積累,作為教師,更應該率先垂範,到學生中去,傾聽學生聽課的心聲,有時會給我們做教師的有益的啟示。

研修時間雖說短暫,但給我的影響卻很深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實踐,不斷探索,向著教育的理想境界努力前進。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2

“天地萬物,以人為貴”,“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語文課程標準》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規定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也就是說,應將"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學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互相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表現。

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提高。

也許在我們的工作中,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們了盡了最大的努力,我們就會得到快樂,我們的生命道路上將會灑滿陽光,我們的青春將不會流逝太快,每天微笑著面對別人,包括我們的好學生,那麼,展現在別人面前的將會是最美麗的。我們的努力也將是最美的。

我從事的是低年級語文教學,孩子,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們就像一張白紙,純潔而無暇,他們需要老師最無私的關懷和愛護,我們只有用我們滿腔的熱情去愛護每一個孩子,用我們無私的真誠去培育他們健康成長,這是我們的責任!

朗讀訓練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一。朗讀本身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學生只有在讀懂的基礎上,才能有感情朗讀。

在生活中學生都有豐富的情感體驗,但在學習中,他們對課文的情感的體驗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學中應發揮部分學生的優勢,讓他們把從朗讀中體會到的那一份情感說出來,取長補短,帶動其他學生對文字中情感的體驗,使那些對文字中的情感體驗不夠明瞭,或暫時還沒有體會到的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有利於全體學生把這一情感更鮮明地表現出來,為感情朗讀課文指明方向,必要時教師可以進行範讀。

情感並不是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說有就有,說無就無。它需要感染,需要激發,它具有共鳴性,它可以隨著環境氣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感情朗讀課文時,創設一定的情境,渲染適當的氣氛是非常必要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只有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也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改變,使語文課堂成為探究課堂,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

新課改是系統工程,可謂任重道遠。經過學習,我還學到了。

(一)收穫的是差距

先來回味一下這段時間收穫的是什麼?我感覺我收穫的是差距,是我個人跟那些名師之間的差距,自身有一種知恥而後勉的感覺,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真正能夠用心去聆聽,用心去感悟,讓我真正體會到重視理論的重要性。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開悟,名師開悟不如自己頓悟。”而我卻還有新的理解,我認為在專家和名師的引領下,我們才會有自己的頓悟,才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面去努力。回到學校,結合實際,我進行了反思和總結,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我們現在所教的語文,經過這些專家、權威人士的研究探討,正在進行閱讀教學的轉型,正在改革中創新。而我平時在上語文課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還只是在為教課文而教課文,沒有真正達到從“教課文”到“教語文課程內容”這一質的飛躍。特級教師沈大安說:“第一種水平:教一篇課文,知道一個故事,是一節不入門的課,因為沒有走進語文教學之門;第二種水平,教一篇課文,明白一個道理,似乎比第一種好一點,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屬於一節比較差的思想品德課,而第三種水平是積累語言,形成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這樣的課,才是一節真正的語文課。”於我而言,這樣的課,是一種境界多麼高的課呀。

(二)為孩子們經營

我覺得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是語文教育的核心,給孩子讀書,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送給孩子的一件終身享受的最好的禮物。最好的大學是圖書館,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學生閱讀,讓學生獲得充實、幸福的人生,還是讓孩子閱讀。讓孩子閱讀就等於送給孩子千里眼、順風耳,讓孩子博古通今,就是讓孩子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我想我這一年裡要給我們班的孩子經營的就是課外閱讀。讓我的學生,學會閱讀,喜歡閱讀,當然我也知道這一過程任重而道遠。

(三)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麼這桶水從哪裡來,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裡,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新課程實施後,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看,要求教師要專業化發展,要學習新課程理論,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課堂結構,加強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教師要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自己的視野,就要不斷地閱讀,要博覽全書,要堅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讓這些名著、經典來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學習培訓是短暫的,收穫是深遠而充實的的。今後的內化,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了。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3

3月9、10日,天氣薄陰,春意盎然。根據市教育局統一安排,我和全市高中語文教育同仁在安徽師範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參加了蕪湖市20xx—20xx學年度高中階段教師繼續教育集中培訓。我們被編在三班,內容安排有學科知識與通識兩部分。

通過這一平臺,我們溫習了本學科的一些專業知識,開闊了眼界,加深了與同行的交流。在短短的兩天時間中,我抓住這難得的機會,聆聽葛維春、辛衛華等專家的精彩講座,並積極與其他參訓教師交流,共同探討,享受繼教的快樂。可以說,兩天的學習更新了我的語文教學理念,使我獲得了一次反思自己教學工作的機會,對一些問題的認識頗有醍醐灌頂之感,稱得上是一次精神洗禮。

繼教培訓期間,我滿懷熱情地學習,如飢似渴地傾聽,不知疲倦地記筆記,學習教學相關策略,用心去領悟教育理論觀點,主動思索,積極探討,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加以消化,把所學到的教育理論和觀念,用到新的教育實踐中。尤為重要的是,培訓老師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啟發我不能停留於做一個經驗型的教書匠,而要在教學之餘,不斷總結,不斷探索,不斷耕耘,做一個有思想的育人者。

下面是這次培訓的幾點感悟。

1、繼教擦亮教育人生

走上教學崗位,我們就開啟了教育人生,可是有多少人真正認識到,只有不斷學習,這樣的教育人生才會更加絢爛多姿?

“教育人生”要求教育中的人和與教育有關的人,不再把教育僅僅作為一個職業、一個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來看待,來處理,而是當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來對待,不斷加以充實,不斷加以完善。

“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靈動。那麼,活力、激情,靈動從哪裡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才能賦予教育人生新的色彩,從而用活力去感染學生,用激情去感動學生,用新知去吸引學生,讓學生獲得終身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做一個以學習為樂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人生”離不開學習,特別是繼續教育集中培訓,它如同心靈的粉板擦,能使我們的知識、觀念常拭常新。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陷於功利追求中,認為自己教書有年,對新的知識、觀念麻木不仁,得過且過,故步自封。試想,一個對繼教消極牴觸的人,一個不能不斷汲取新知的人,如何能滿足學生求知的慾望,做一個受到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2、繼教讓教師體驗幸福

教師的幸福是什麼?

教師的幸福是一種體驗,是對教育中生存狀態的一種高階的、愉悅的情感體驗。在培訓中,我真切而強烈地感受到,教師的幸福不僅僅體現在教育學生,同時也體現在充實自己,而後者是更高階的精神享受。

聆聽專家的精彩講座,或根基紮實,思維綿密;或天馬行空,神遊八極;或娓娓道來,波瀾不驚;或妙語連珠,舌粲蓮花……逐漸的,淡忘的知識清晰起來,如逢故人;蕪雜的思想明瞭起來,靈光乍現;陌生的理念翩然而至,豁然開朗,如飲瓊漿,又有那一種幸福能與此相比?

譬如,葛維春老師關於新課改與大學聯考並行不悖的觀點闡述,辛衛華老師對高效課堂建設的精闢分析,解決了我不少的疑惑,都使我受益匪淺。專家引領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闡述簡要精闢,將為我的教學實踐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

3、繼教鍛造我們的思想

什麼是教師的最高境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不僅要具有精神感召力,有高超的教學藝術,更應該有新穎的教學理念,能夠在理念的不斷更新中領略到教育的快樂、幸福,彰顯思想的深度!

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書本上來的,更不是頭腦中固有的,而是從對知識的渴求中產生,從知識與日新月異的時代的撞擊中產生。這種撞擊,可來自鮮活的現實生活,可以來自具體的教育實踐,而繼教集中培訓正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除了聆聽專家的教誨,參訓者來自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從教經歷,有更多的機會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因此,繼教集中培訓是思想碰撞的舞臺,從這裡激發出的思想的花為我們的“教育人生”增添個性魅力。

我們期待繼教時間間隔更短,因為我們期望有更多的機會讓大腦產生風暴,激盪思想的火花。正所謂,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4、繼教可使教學常教常新

教師極易出現“職業倦怠”。在浮躁不安且功利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老師因為“教書”難有成就感逐漸懶惰起來!在繼教活動中,舊的知識得到更新,舊的思維方式得到改變。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激發自身終身發展的願望和能力,切實賦予終身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繼教中汲取源頭活水,正可以保持常新的心態,讓自己與過去不同。

這兩天,通過專家的引領培訓,我覺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轉變。在我從教多年的歷練中,我也接觸到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可就沒有像現在這樣在頭腦裡形成這麼清晰的印象。我深深的感覺到,作為教師故步自封、得過且過是萬萬要不得的,只有不斷參加繼教等活動,與時俱進,敢於創新,才能常教常新,永葆教學的活力。

5、繼教讓我們自身昇華

這次培訓學習,給我們創造了學習和互動的平臺,學員可以聆聽專家教誨,也可以與各位專交流觀點,發表不同看法,更可以將各自的教學心得相互切磋,使良好經驗得到展示,這樣的學習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視野,無論是理論上的,還是教學實踐中的經驗,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辛衛華老師有效教學的闡述使我懂得,教書育人離不開深耕細作,不研究學生,不研究教法,我們的田地就會良莠不齊,雜草叢生;葛維春老師對新課程改革與大學聯考關係的梳理,打消了我們的顧慮,讓我們明白了大學聯考與課改相輔相成的道理;其他老師對學科知識的再梳理,使我明白教師教學不是告訴,而是啟發與點撥,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並且不斷加以更新,在教學實踐中自覺加以運用。

繼教集中培訓讓我懂得,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就能在教學中實踐中提煉出更多、更好的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在社會經濟不斷髮展、教育形勢日新月異的今天,必須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做一個啟發型的教師,做一個創新型的教師,養成教育教學反思的習慣,及時反思、及時總結和及時交流教育教學問題,從而讓我們的教育為學生的成長插上放飛的翅膀和希望。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就會提升自己的教學思維與能力。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領略了各位專家的理論講解,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得到更新,通過本次培訓,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我更加明確了自己今後課堂教學中需要改進與努力的方向,更加堅定自己立足課堂教學的信念,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與研究,使我們的學生同樣也能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