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研究的培訓總結範文

才智咖 人氣:1.96W

每一天的時間都非常珍貴,回顧一段時間以來的教學經歷,我們收穫到了很多經驗,讓教學總結為這一年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吧。但是你知道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效教學研究的培訓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效教學研究的培訓總結範文

有效教學研究的培訓總結1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社會與教育發展的需求

在基礎教育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實現我國“科教興國”巨集偉目標的關鍵。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學習化的時代,“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社會的發展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開展,對我們中學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教學則是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教師是主要實施者。

2、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學習的需求

新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與之對應的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從而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的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學校與教師長期以來十分關注的課題。在不同的教育發展時期,有效教學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以往主要針對的是教學中存在的以本為本的備課,滿堂灌的教學,單一的、簡單化的教學方式,簡單化的練習,學生追求唯一正確的標準等問題。在新課程改革中,由於對新理念理解貫徹不清,又出現了諸如滿堂問的對話,情境表面化,活動形式化,三維目標把握不準,淺層次的學科活動教學等問題。為此,我們倡導每一位教師都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持續地追問“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現在更有效的教學。”因此,研究和探索有效教學的策略,解決在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對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師專業技術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提高學校整體教育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學校發展的需求

我校的辦學宗旨是“追求優質,實現主動發展”,多年來在社會與家長中樹立了良好的教育形象。教學上貫徹“以人為本,張揚個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學會學習,獲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理念,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但隨著課改的深入,一些實踐中的問題也逐漸清晰地暴露出來,

如:由於是新教材,教師在沒有形成系統經驗以前,缺少對整個教材整體的把握,理解不透,不知道這一課教學內容在整個一冊教材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那麼往往對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很模糊的。

如:為體現教學中學生的探究過程,老師們都喜歡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增加“質疑環節”,特別是遇到有人來聽課,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學過程的“有的放矢”。然而,在隨堂聽課過程中發 ,教師對於這一環節沒有精心設計,學生的提問顯然是明知故問,只是為了迎合老師的思路,討得老師歡心而已,實際並沒有多大的效果,為質疑而質疑流於形式。

又如:現在的許多教師雖然注意到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廣泛參與,但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是一些毫無討論價值的的問題都要在小組裡討論。結果學生參與討論的興趣,要麼講閒話,要麼無精打采的保持沉默;當然也有一些同疑難是學生通過個體學習無法解決的,的確有合作解疑的必要。可問題一出現,教師卻沒有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深入思考,而是立即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解疑。這種沒有經過個體熟讀精思而匆忙展開的討論如無源之水,表達的見解既不成熟,也具備深度,更談不上個體和創見,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容易掩蓋學生的思維困惑和學習困難,無意中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讀書、自我感悟、獨立探究的機會。

隨著課改的深入,面對各方面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急需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方法、途徑的系統研究。這一課題,為我校教學工作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機遇。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對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策略,追求教學過程的優質化、教學原則的科學化、教學方法的有效化、教學評估的規範化的課堂教學高效益的目標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二、課題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和發展動向述評

1、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研究近現代的`教學論,我們發現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追求,“有效教學”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關注主題。

從誇美紐斯開始,“有效教學”的理想落實在“大規模效應”及其相應的“教學模式”上。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將理想寄託在“班級教學”中,努力“尋求並找出一種教學的方法,使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繼誇美紐

斯之後,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直接對“普通教育學”提出有效教學的追求。所謂“普通”,意在“普遍有效”,“一般運用”,教師憑藉這種“普遍適用”的教學模式能迅速地掌握教學的方法和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赫爾巴特設計了“明瞭——聯想——系統——方法”四個形式階段的“普通”教學過程,後來被他的學生補充、調整為“預備——提高——聯想——總括——應用”的“五段教授法”。其後經蘇聯“凱洛夫教育學”的加工改造為“組織教學——檢查作業——引入新課程——講授新教材——鞏固複習——佈置作業”的六段教學法,從而形成了追求“教學規模”的有效教學傳統。研讀這一段教學論的發展史,我們認為,誇美紐斯之後的赫爾巴特、凱洛夫等人以及整個現代教學論研究,無不在為“如何在班級教學中有效教學”而努力。

20世紀中後期,隨著科學主義、建構主義和多元智慧理論等多種教育派別與教育思想的相繼湧現,有效教學逐漸走出具體的“教學模式”而進入“教學設計”的道路。現代有效教學實踐及其研究越來越強調“設計意識”和“反思意識”,越來越強調課堂教學的改革不是一種教學方法或教學技術的更新和調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學理念”或“教學信念”的支援下展開“教學設計”,更加關注“學生”,關注教學中“人的問題”,倡導以科學的名義和“人本”的名義理解人。

在我國,進入新世紀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啟動,“有效教學”的理念也得到介紹,一些有效教學的相關研究逐步展開。通過對資料的學習、分析和研究,我們發現:國外的有效教學研究開展時間比較長,國內關於“有效教學”的研究剛剛起步,理論成果與實踐經驗正在積累中。

2、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

以往研究是多以學生在階段學習後的考試成績為唯一教學目標,以單一的知識掌握來衡量教學的有效與否。本課題的研究是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為教學目標,關注教師的課堂所有行為(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的組織、教學評價等等)是否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與以往從教師層面進行的研究相比較,本課題的研究是在師生之間尋找協調,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身心特點研究入手,創設課堂民主氛圍和教師對課堂紀律控制的統一,啟用師生雙方的創造性,使個別學生、全體學生都有所發展。以新課程理念為本課題的研究指導思想,以學習者為中心,探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方面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三、課題界定與支撐理論

1、課題界定:

“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

“有效”,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有效教學”包含三個基本要素:

(1)有效果:教學活動結果要與預期的教學總目標相一致,體現教學的目標達成性;

(2)有效率:師生雙方為實現教育目標而投入的時間、精力及各種教育資源,教育目標得以實現,包括學生知識、技能得到增長,身心素質得以進步、成熟,個性成長,創造力獲得培養以及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有了提高。

(3)有效益:教學目標要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較高。“策略”是指為有效達到目標而採取的程式性方法和操作手段。“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實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採用的解決教學問題的程式性方法和教學操作手段。包括教學準備策略、教學實施策略、教學評價策略。

2、支撐性理論

(1)有效教學的相關理論

有效教學是在研究學生學習過程的基礎上,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達到情感與認知的統一,包括分析智慧、發散性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統一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是教學環境的設計者,知識的管理者,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強調學習過程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互動的學習方式,師生是建構知識過程的合作者,從這些新的視角出發,開發新的教學方法。

(3)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言語、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外還有其他七種智力,每個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個體。其觀念的核心在於認真地對待個別差異,教師在教學中對具有不同智力特點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要求,那麼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四、課題研究的整體構想、研究目標

1、整體構想

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研究的知識背景,以學習者為中心,探索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進步和發展的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2、研究目標

通過課題的研究,調查分析影響中國小課堂教學效益的主要因素,反思並更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理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樹立課堂教學的目標意識,樹立課堂教學反饋矯正意識,樹立課堂教學的情感意識,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師開成有效性反思的習慣與能力。

通過課題的研究,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教學模式,優化師生關係,優化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優化學習心理,優化學習習慣。

通過課題的研究,建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評估標準,努力使評估目標從“單一”轉向“多元”,從“重教”轉向“重學”,從“形式”轉向“效果”;努力使評估手段客觀、準確、科學,真正成為促進課堂教學效益提高的有效方法。

五、課題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實施步驟

課題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不求“面”上全面展開,力求在“點”上深入探究。子課題擬定如下:

1.高中化學有效教學設計策略的研究

2.高中化學有效教學關鍵行為的研究

3.高中化學專題有效教學的研究

課題研究方法

幫助教師通過對教學的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改進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同時綜合運用文獻法、調查法、案例研究法和敘事研究法。課題研究在實踐中進行,同時指導、提升實踐。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研究方法

本課題屬於應用研究的範疇,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同時綜合運用文獻法、觀察法、個案分析法、經驗總結法。課題研究在實踐中進行,同時通過學

有效教學研究的培訓總結2

雙廟國小 本學期我申報了《國小語文有效教學研究》的課題,現將一學期來的課題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一、明確研究目標:

1. 探索並形成國小語文新課程背景下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應用性理論,形成若干設計模式及具體操作方法,切實提出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

2.揭示新課程背景下國小語文教學活動過程及諸因素與學生學科素養形成之間具體的關係和規律,以豐富對課堂教學設計的認識。

3.形成若干系列化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及指導意見,作為教師學習和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參照。

二、在實際教學中進行研究

1.抓住重點——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有效教學是實現教學目標達成的前提,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目標及課堂教學目標把握得越好,教學就越有效。所以,我認為準確確定一節語文課的教學目標並加以完成是一節課有效的第一標準。教師在教學中要體現有效性,首先在這節課中設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是否準確。其次,設計的教學目標是否關注了學生。教學目標的的設定一定要符合了學生的認知特點,你只有設計了關注學生的目標而不是關注知識的目標,才能有效。

2.創設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課改以來,“創設情境”成為國小語文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些有趣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令教師們眼界大開。但是如何使設計的情境具有有效性,這是我課題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3.以學定教——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

備課時,我們經常絞盡腦汁考慮怎樣設計情景,怎樣設計問題,採用什麼樣的學習方式等問題,而容易忽視學生本身,所謂的學情分析也經常是照本宣科,沒有進行真正的調查瞭解。通過一學期的實驗讓我深深體會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只有真正的瞭解學生,才能準確把握教學定位,進行有效教學。所以說,教師要充分的瞭解學生,以學定教,才能真正促進學生主動發展,進而教學相長。

本學期的課題研究才剛剛起步,我相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在研後教,在教中研,使課題研究真正起到實效性。

有效教學研究的培訓總結3

本次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培訓約40個課題,內容涵蓋廣,專家講座精闢,對新形勢下教師進一步瞭解黨的教育方針,明確師德師風要求,更新工作理念,以及提升教育教學有效性都是一次很好的輔導活動,收效是積極的良好的。

本人作為一名將近退休的教師,積極認真地參加了這次培訓活動,在聆聽專家講座後,及時反省工作過程,及時反思工作中的“得”與“失”,及時思索“失”的原因何在,深感專家的講座有啟發性、針對性,引領性。現簡略小結如下:

一、進一步明確了教師的工作方向。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育方針是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育為先,旨在培養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對此本人重視加強對學生學生進行六愛教育,即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家鄉、愛學校、愛身邊的人,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把養成教育貫穿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從小受到良好薰陶,以提升日常行為的正能量。

二、以嚴謹的師德師分投入工作。

“育人先育己”,這是本人始終堅持的一條標準,言傳身教,率先垂範,才能讓學生看得見,有說服力,本人一向牢記自己的工作物件是學生,沒有學生哪有我這個老師,老師是學生行為的引路人學習生的輔導者,生活中的夥伴,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幫助學生是職責所在,由於本人身體力行,得到了學生的信任。

三、文化得學習關注三個層次的學生。

對優等生鼓勵他繼續努力,防止因驕傲情緒導致成績下滑,對中等生幫助他找出差距,幫助他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並不斷給他大氣、加油,鞭策努力前行,力爭向優靠攏,後進生必有原因,幫他找出原因,並與家長溝通,拉起家校幫扶網,同時,多鼓勵,多表揚,樹立其客服困難的信心,促使他們改變自己。

四、虛心向同行學習,改進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

本人屬於一位老教師,深知一些老方法、老手段已不適應現代教學要求了。如資訊化教學,困難很多,就請教同行中的內行人,教學得到了改進,學生也嚐到了新鮮感,有利於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另外,用同行人好的教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嚐到了學中的甜頭。

雖然通過培訓活動,但本人也許是因為年齡關係或老工作方式的原因,工作理念不夠新,工作方法不夠活,工作效率不夠高,這些需要下一步努力去探討,去強化,去改進,在努力擇取傳統教法上增添現代教學手段,補齊自身“短板”,促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合格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