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下基層如何幹得好留得住

才智咖 人氣:2.04W

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是幾乎所有專家為破解“就業難”開出的方子。據省教育廳提供的資料,今年全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達11.8萬人,同比增加近1萬人,增幅8.4%.雖然到基層就業已成大勢所趨,但大學生下基層怎樣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政協委員建議進一步破除大學生下基層的藩籬,開闢大學生基層就業的通衢。

大學生下基層如何幹得好留得住

農村人才缺口大

農科大學生的用武之地,理應在農業一線,而全國政協委員夏濤在調查中發現,近年來,我省農科大學生真正到農村基層就業的比例不足畢業生人數的l0%,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通過政府實施的“三支一扶”、“選調(聘)生”、“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村官”等計劃專案才下到基層的,全國其他地區的情況也大致相同。

“連農科大學生也不到農村基層就業,並不是因為農業人才已經過剩。事實上,我國農業科技人員在人口中的比例僅為萬分之一,而已開發國家是萬分之三十到四十。從長遠發展來看,農業人才還遠遠未能滿足這種需要。特別是農業產業化程序的不斷推進,農業服務體系的逐步建立,對農科大學生帶來新的需求高潮。 ”夏濤說。

夏濤認為,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農科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重要因素。與在城市就業相比,到農村工作無論是環境、待遇,還是發展前途,都有不少差距。因此出現“寧可在大城市賣瓜子,也不願到基層育種子”、“寧要城市一張床,不要基層一套房”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待遇偏低難留人

據民盟界別政協委員的調研顯示,一些到農村和基層工作的高校畢業生還沒有完成規定的服務年限,就返回城市找工作。由於城鄉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上的差別,尤其是社會保障上的差別,使大學生到了基層也難以留住。

最明顯的是,農村教師普遍比城裡教師待遇偏低,雖然工資差不多,但實際收入相差往往在三分之一以上。這些嚴重影響了到農村學校任教大學生的積極性。

在一些偏僻邊遠地區,即使來了大學生,也常因為交通、通訊、生活等方面費用高,且崗位福利待遇低、工作環境差等原因而逐漸流失。

由於長期以來對農業人才引進和使用的忽視,許多地方出現了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網破、線斷、人散”的`局面,使得農業人才的載體被瓦解。“都說基層需要人才,但如果真去了,又會覺得自己很多餘,學的用不上。鄉村自有鄉村一套遊戲規則,我們插不進去。 ”一位到農技推廣站實習的大學生無奈地說。

專業不對口,也是基層留不住大學生的原因之一。由於缺少對基層人才需求的預測和預報,大學設定的專業培養方向很少有針對基層的。從大學聯考選擇志願,到大學專業設定,再到畢業生流向,都沒有為到基層就業做好準備。即使是農業院校之間,也存在專業設定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教學內容和知識陳舊,實踐性教學薄弱,導致畢業生下去了用不上。

政策到位是關鍵

據省教育廳對夏濤委員的提案辦理反饋中介紹,近年來,我省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政策措施,比如,在生活條件、工資待遇上給予到農村就業的大學生優惠政策,大學生一到基層便可直接轉正定級,並從工作第二個月起在高定一檔職務工資的基礎上,按本職務工資檔差向上浮動一檔作為崗位津貼;連續工作每滿3年且考核合格後,可再繼續向上浮動一檔作為崗位津貼。

此外,對參加國家和省基層就業專案,到艱苦地區縣及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並履行一定服務期限的高校畢業生,實施相應的學費和助學貸款代償。

剛到省財政廳工作的小徐,大學畢業後作為“選調生”在農村工作了3年。他慶幸自己下基層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在基層不僅得到了各方面的歷練,在報考黨政機關公務員時還享受加分政策,以及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的政策。鄉鎮機關招錄公務員更是明確規定: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錄用率要達到70%.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大學畢業生,在研究生招錄和事業單位招聘時實行優先。

優惠政策多多,落實到位是關鍵。由於多種原因,我省促進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政策的落實情況還差強人意,政策的可操作性還有待提高。對此,民盟界別委員認為,如果政府在福利政策上有足夠的力度並切實得到落實,使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收益高於城市就業,還是有相關多的大學生願意到農村基層去工作。好政策的作用,就是要讓大學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流得動。(李攬月 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