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找工作 必防的畢業求職陷阱

才智咖 人氣:2.72W

應屆畢業生找工作 必防的畢業求職陷阱

應屆畢業生找工作 必防的畢業求職陷阱

2009年高校應屆畢業生為近年來人數較多的一年,2010年同樣是應屆畢業生求職高峰年。大學生求職旺季又至,面對龐大的就業群體和人才群體,求職者的壓力都很大,而一些騙術則越來越精明。據民企人才網的一項調查,有六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表示曾在不同場合遇到過招聘陷阱。可見,大部分求職者都不同程度地被招聘陷阱坑害過,在此提醒求職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以防上當。

  ◆收費陷阱

  偽裝方式:招聘中以不同名目收取“苛捐雜稅”是最常見的招聘陷阱之一,這個招數對於很多應聘者來說都是“溫柔的陷阱”。對方往往以已經招聘錄用,需要收取押金、保證金的藉口,或者以入職培訓的名義,騙取求職者的費用。

  識別方法:

  這類詐騙的面試過程往往特別簡單,對於你的學歷、工作經驗等各方面的條件幾乎都沒有要求,只是派個人和你進行簡單的幾句閒聊或者鼓動,然後就非常激動迫切地告訴你已經被錄用;而對於公司的具體情況,要麼就是避而不談,要麼就是瞎編亂造。同時,還會對你以後的工作許以高薪、工作環境和內容非常輕鬆等諾言。

  在輕鬆許諾工作的'同時,對方就會對你提出收費要求(包括風險押金、培訓費、服裝費、建檔費等)。一般讓求職者交保證金的理由是一旦由於求職者的原因造成業務和客戶的損失應該由求職者分擔,求職心切的人在交錢後沒等到上班或有機會犯錯誤的時候,往往就被告知招聘職位已經滿了,但錢也不退還了。另外更加隱蔽的收費還包括服裝費、檔案管理費、培訓費等等實際應該是用人企業承擔的成本,而求職者很少有能通過後期的培訓考核的,即使通過了,騙子也會用各種苛刻的工作要求迫使求職者自己知難而退的。國家已經有關於“用人單位不得以收取押金、保證金、集資等作為錄用條件”的明文規定了,如果用人單位不遵守這項規定,你就該懷疑他們的真正動機了。

  ◆試用期陷阱

  偽裝方式:主要表現方式是,以試用期的名義,來獲取廉價的勞動力。試用期陷阱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各種理由告訴求職者是不合格的,公司解聘也是無奈之舉,從而再以很少的薪水繼續招聘同樣也不會熬過試用期的新人,周而復始,降低成本。另外一種手段就是非法延長試用期。
  關於試用期,勞動和社會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早已做了規定,勞動合同期限少於6個月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5天;勞動合同長於6個月但短於1年的,試用期不超過30天;勞動合同長於1年但短於2年的,試用期不超過60天。
此外,一般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刊登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週後再次刊登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智力陷阱

  偽裝方式:以考核求職者為藉口,堂而皇之地佔有應聘者的勞動成果。諸如在招聘時,要求應聘者翻譯複雜的文章、策劃文案、設計程式。

  識別方法:

  目前,很多中小企業甚至個別大型企業都利用求職者在應聘考試中急於表現自己的心理將公司內接下的專案作為考試題目直接交給應聘者完成,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況下騙取應聘者勞動成果。招聘公司往往以考試為名,要求職者提供勞動,並無償佔有其程式設計、廣告設計、策劃方案、文章翻譯等。比如某公司在設計時遭遇難題,以考試形式將這一難題釋出,結果有應聘者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公司得來全不費功夫,但最後並不錄用該人。一般來說,這一類的考題相對來說都會非常具體,或者對應聘者的創意要求很高。

  如果你看到招聘的題型有此類嫌疑,最好事先要和公司約定好策劃或者創意的勞動版權問題,宣告你的創意或者策劃不得隨意使用。

  ◆高薪陷阱

  偽裝方式:這類騙術主要是利用了求職者急切渴望輕鬆獲得高薪職位的投機心理或者僥倖心理,通常是不問求職者的青紅皁白或者具體情況就斷然許諾能給高薪,讓很多應聘者怦然心動。

  識別方法:
 一般來說,這類騙術提供的職位都如同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完全不需要個人付出努力就能獲得高薪回報。例如,某招聘廣告上寫著:星級飯店招聘男女公關經理,無需工作經驗,無學歷要求;底薪200元,月薪可達數萬元。這樣的招聘廣告往往是騙人或是讓人加入色情行業。有時候,求職者會接到類似於“某單位因業務發展誠聘業務人員,月薪1萬元以上,可兼職”之類的手機簡訊,要求應聘者在上崗前將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培訓費”存到某賬戶。

◆粉飾崗位陷阱

  偽裝方式:招聘單位在招聘廣告上把職位寫成是“市場總監”、“保險事業部經理”,結果到了崗位,應聘者卻發現其實是去做“業務員”、“保險代理員”等。有的單位也會以“到基層先鍛鍊鍛鍊”為幌子,欺騙求職者,使他們繼續工作下去。

  識別方法:

  求職的時候要搞清楚職位的具體內容,仔細分析,詢問工作細節。某些用人單位提供的虛而不實的職位,常常冠以好聽的頭銜,但是卻強調無需經驗,這裡面肯定大有文章。有一些招聘單位雖在招聘廣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種職位,其實這些職位都是做業務的,甚至是沒有底薪的業務。

 記者在對河南大學等高校暑假打工的大學生進行專題採訪時瞭解到,大學生由於涉世未深,屢屢遭遇打工陷阱。一些企業深諳學生求職心切、缺乏社會經驗的特點,精心設局,算計大學生,使這些大學生被騙力、騙財、騙色。雖然各高校都會做安全方面的宣傳教育,但每年都會有學生陷入各種騙局陷阱中。大學生為何屢屢陷入手段並不高明的圈套中?上海大學副校長葉志明教授認為,對於這種現象,現有的社會環境、教育體系等負有很大的責任,它們沒能讓學生全面成長。

  某高階賓館招聘男女公關,月薪可達2萬至4萬元”的老騙術,騙取了上百名求職者的錢財。昨日,春熙路派出所正在向記者通報該所近日破獲的系列詐騙案時,出現了戲劇性一幕:成都某高校大三學生林偉(化名)衝了進來,報案稱自己父母給的3個月生活費,就是被人以這樣的方式騙走了。據瞭解,這個專門以招公關的名義詐騙錢財的團伙已經有6人被警方刑事拘留,初步調查涉案金額達20萬元以上,受害者中大多數是在校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