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讓求職學生有法可依

才智咖 人氣:1.96W

11月20日,企業進高校招聘終於解禁,2008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正式拉開序幕。據瞭解,2008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數量將史無前例地達到27萬人,屆時還將有15萬外地高校前往廣東求職,2008屆高校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而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2008屆高校畢業生的整體就業環境,還因為《勞動合同法》的即將實施而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合同法讓求職學生有法可依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在接受時報記者獨家專訪,專門從《勞動合同法》對2008屆高校畢業生的影響作出精闢的解讀。他認為,《勞動合同法》是一部規範人才市場和企業用工的根本大法,對於規範勞資雙方的行為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依據,特別是對求職的大學生,其合法權益更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他們在遭遇不良企業侵害合法權益時就能夠有法可依。

關於《勞動合同法》:對高校畢業生是利好訊息

《勞動合同法》更傾向於保護弱勢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後就是勞動者,剛剛進入社會之後的大學生,其實就是就業市場上的弱勢群體。有了這部法律,求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更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他們在遭遇不良企業侵害合法權益時就能夠有法可依。

時報記者(以下簡稱“記”):《勞動合同法》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您認為這部法律會對大學生就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李小魯(以下簡稱“李”):《勞動合同法》的頒佈和實施,首先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之一,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一件好事。可以說,《勞動合同法》是一部規範人才市場和企業用工的根本大法,對於規範勞資雙方的行為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更傾向於保護弱勢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大學生進入就業市場後就是勞動者,剛剛進入社會之後的大學生,其實就是就業市場上的弱勢群體。有了這部法律,求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更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他們在遭遇不良企業侵害合法權益時就能夠有法可依。該法的實施,是求職大學生的福音,對於200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訊息。

記:對於《勞動合同法》,不少人力資源業界專家擔心:由於新法提高了企業的用人成本,很多企業在招聘大學生時會更加謹慎,短期內該法可能會對大學生就業產生不利的影響,200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有可能遭遇寒流。對於這種觀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李:我認為,《勞動合同法》雖然提高了企業使用勞動力的成本和門檻,但基本上不會對大學生就業產生負面影響,也不會促使就業機會萎縮。這是因為,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對勞動力的需求會有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常數,並不會因為一部新的勞動法規出臺和生效而減少。對於這一問題,我比較樂觀。

很多跡象表明,中國過去依靠低勞動力成本進行經濟擴張的發展模式正走向盡頭。不解決很多企業過去用工不規範的問題,就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勞動合同法》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勞動力市場的規範、健康發展。

此外,新法將會提高企業使用勞動力的成本和門檻,這也間接地促使企業進行調整升級,這個過程需要大量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勞動合同法》正好有效地引導企業在人才結構上進行合理配置,引導更多的企業去使用高素質的勞動者,並通過不斷地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來提高生產力水平。

因此,從長遠來說,作為高素質勞動者的大學生們,將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不是因為這部法律的即將實施而造成大學生就業機會的減少。

關於大學生就業:高校應提供就業服務 學生應理性規劃前程

高校應抓好就業教育,幫助學生理性地設計職業生涯,引導他們找準定位,提供周到的就業服務和就業資訊,創造更多有效的求職機會。求職大學生也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定位,要樹立科學的就業心態,理性擇業。企業對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應給予更多的包容,用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大學生的成長。

記:高校畢業生能夠實現充分就業,對於和諧社會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校應採取哪些有效措施促進大學生的順利就業?

李:對於高校來說,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應該抓好就業教育,幫助學生理性地設計職業生涯,引導他們找準定位。同時,高校還應為畢業生提供周到的就業服務、提供更多的就業資訊、創造更多有效的求職機會。

而求職大學生也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定位,要樹立科學的就業心態,理性擇業。

記:目前高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通常都引導學生“先就業、後擇業”,但是大多數用人單位則持相反意見。對於這種現象,您如何看待?

李:在目前勞動力市場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這種矛盾的出現是一種必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這是因為,大學生有選擇工作機會的自由,這是他們的正當權益,我們應當尊重大學生的選擇。大學生“就業”和“擇業”的孰先孰後,不應該簡單地進行是非評價,求職大學生、高校、企業三方都應該進行反思。

大學生在找工作時,除了有選擇的自由,也應注重誠信、講職業道德,還要有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而學校應該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幫助大學生們建立科學的擇業觀,而不是一味地引導大學生“先就業,後擇業”。

用人單位應該用更加寬容的心態來對待那些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同時為他們提供事業發展的空間和成長機會,對他們的成長給予更多的耐心。很多企業的老闆也是從當年缺乏工作經驗,然後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他們應該給予新人更多的關懷,這也是企業應該承擔起的一個重要社會責任。

關於中職畢業生就業:高技能人才缺口仍大 中職生需求持續可觀

高技能人才缺口非常大的狀況,目前仍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觀。從長遠來看,中國未來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將持續可觀。雖然有部分大學生願意去幹中職生的崗位,但人才需求結構特點沒有發生變化,因此不會出現“大學生搶中職生飯碗”的現象。

記:在經歷了近年來中職教育的大幅度擴招之後,每年出爐的中職生數量增長非常快;另一方面,隨著大學生的薪酬、崗位期望值的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會開始樂意幹中職畢業生的職位,有可能會出現大學生搶中職生飯碗的現象。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在2008~2009年左右,中職畢業生就業可能會面臨一個拐點。對於這種觀點,您如何看待?

李:中職生動手能力強,是目前社會需求量非常大的的技能型人才,也是社會需求量最大的基礎性人才。隨著近年來中職教育的迅速發展,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緊缺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但是高技能人才缺口非常大的狀況,目前仍然沒有得到明顯的改觀。

而從長遠來看,中國未來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將持續可觀。雖然近年來中職學校擴招,其畢業生數量也大幅增長,但社會需求量還是很旺盛,中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不會過剩。只要中國的經濟維持高速增長,中職畢業生的就業出路就不成問題。

另外,社會的人才結構呈“金字塔型”的特點,既需要高素質的大學本科生、研究生,更需要動手能力較強的中職畢業生。目前,雖然有部分大學生願意去幹中職生的崗位,但這種“金字塔型”的人才需求結構特點沒有發生什麼變化,而且中職畢業生的需求量依然非常可觀,因此不會出現大學生搶中職生飯碗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