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學日誌

才智咖 人氣:8.66K

作為一名三年級的老師,我們要知道教學日誌怎麼書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三年級教學日誌,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三年級教學日誌

國小語文教學日誌【1】

“高效課堂”的大背景任務驅動著“有效教學課堂”,成為當今教育課堂的關鍵詞。而作業設計是課堂的鞏固與延伸,能否保障其有效性,理應是我們教師追求“有效教學”不可忽視的問題,現作以簡單探討。

一、作業設計的合理性是有效性的前提

作業設計要具有合理性,否則,那有效性更無從談起。作業設計的合理性,從本意上說,要切實可行,要與本學年段學生的自身生理、心理特徵相適應,切不可有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的影像。為達成有效性,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1.目標上要規範。作業設計的目標,要與新課程接軌,如新課標上規定:“強調識字和寫字,國小語文課堂每天安排10分鐘練字。”我們的作業設定就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一定不能佈置大量作業,而導致學生寫字不工整,從而與新課標精神相違背。與教學目標接壤,要貫穿本課時教參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點。如《爬天都峰》作業設計:a. 抄寫本課田字格里生字2遍,注音並組詞。b.抄寫課本後《詞語表》該課詞語2遍。c.抄寫描寫天都峰險要的句子。這樣看似簡單而俗套的作業,相反卻夯實了雙基,字、詞、句方面均有練習,達到了教學目標,又符合“大語文觀”學習。課標上,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習慣與能力。

2.數量上要控制。“作業佈置越多越好”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一方面,孩子因急於完成作業,錯誤率難免會增大,甚者字型會龍飛鳳舞,怎能與當今課標要求的“書法課”相符。另一方面,不但沒有鞏固而知新,而是令學生陷於一片“茫然”,更有甚者會帶來對學習無興趣的負面影響,為此作業設計應少而精。

所謂少,即據時間酌情而定,目標達成而確,嚴防“多多益善”的悖論。要從數量上控制住,過於簡單易掌握不佈置,同類作業不要重複。

所謂精,不是貪多濫造,而是要講究作業設計的開放性、思維性、基礎性。如《徐悲鴻勵志學畫》:文中徐悲鴻是怎樣勵志學畫的?談談具體事例。這不但考查對課文內容回憶理解情況,又鍛鍊學生詞語運用技巧。再如《蘑菇該獎給誰》一課,當 小白兔和小灰兔說出比賽結果和經過後,假如你是兔媽媽,你會把蘑菇獎給誰呢?這就考查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問題,還是一道思維性很強的題目。極少學生能說出兔媽媽的答案,大都會順著誰得第一獎給誰的思路,從而更加突出了敢和高手比才是勇敢者的主題。這樣精心的設計,不但使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而且也關注了三維目標的達成。

3.形式上要多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作業達到預期的效果,即有效,作業設定形式上要多樣化,讓他們有選擇性去做,以防量多化違規,還他們一個民主家庭作業模式。形式上不僅僅是書面的,還可以是背誦,預習,資料的查詢等。這樣多樣性的設計,不但給學生有自由選擇的空間,而且部分作業還富有生活實踐性。如:上網查資料預習,背誦給家長聽等。多種形式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自願主動地完成作業。另外,根據學生的差異程度特點,適時採取分層作業設定,力求融合開放性、遊戲性、生活性等特性。如:三年級語文習作寫《熟悉的一個人》,就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外貌描寫我和同桌,當堂練習並交流,而且給及時評價,讓學生感到作文原來就是那麼簡單,都是來源於身邊生活,並富有好奇性與趣味性。

二、評價方式多樣化是作業設定有效性的保障

作業設定要真正達到有效性,靠設定有效性單方面顯然是不行的。因為還有那些學習自主能力差的學生,沒有教師的監督檢查,無論作業設定有效性多麼高,對他們而言,都是無效的。教師要靈活採取多種評價方式,如:小組檢查、同桌互查、教師抽查等。切實從量和質兩方面把關,並及時訂正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從而來保障其作業設定的有效性的實施。但對於像日記此類的作業,還要收上來及時面批 ,光靠抽查不能達到一定效果。部分學生往往會三言兩語,或者隨便抄襲範文了事。面批,一則可以及時指出並更正日記中的錯誤問題,二則教師可借用批語與學生心語交流,從而拉近師生關係。

總之,作業設計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學的必要性,要從本義上,目標上,講究其科學性、合理性。但是還要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去保障,沒有後者作保障,前者的有效性,只是空空泛談。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最終打造我們的“高效課堂”。

三年級教學日誌【2】

校園門前這條小道的桂花好香啊!終於跟著孩子們到了三年級了,幸福啊,先狂笑一下——俺們三年級啦!儘管我和孩子們一起做好了從低段轉向中段的準備,但是九月還是讓我們措手不及:中午午讀班級得分低、自習紀律較差、學田書屋管理不善、班級凝聚力不強......這一切需要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儘量用最短的時間進行改善。於是,我和數學老師曾老師一起想辦法幫孩子改善這些問題。

國慶中秋雙節後,孩子們再一次返回學校。週一升完旗後的班會課,我們一起對九月進行了總結。班會課上,孩子們你一言我一句的自由發言談九月的班級以及自己的變化。靜靜地聽著孩子們的交流和討論,我心裡無比的開心,因為我真實的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變化。

從最簡單的課前準備來說,孩子們完全能夠在值日生的帶領下,靜息等待老師來上課了;清潔衛生,每個孩子各施其職,我們每天都可以在乾淨整潔的教室裡學習了;學田書屋,每天都是整齊地擺放著孩子們熱愛的書,而孩子們也都能準時並安靜的進行閱讀了;自習課,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班長能有序組織同學自習......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因為我知道孩子們在成長了,於我也是一種成長,我期待他們有更大的進步 !

教學日誌之我心愛的玩具【3】

這是“人”“事”“物”“景”習作訓練之三,物之訓練,此“物”之訓練寫得是靜物,主要對物品的外形——顏色、大小、形狀、質地,構造,功能等方面的介紹,這裡我們寫玩具,相應的功能也改為玩法了。

課上根據孩子們玩具的分類,分別選擇以代表上來進行介紹,講述自己玩具的來歷、外形、玩法······發現孩子們對介紹一個物品的外形時不會進行有序的介紹雜亂無章的,告訴孩子們之後,再上來的孩子似乎有所改善了,對於孩子們課上出現的好詞語智巨集的“馬力十足”,元昊的“並肩作戰”都讓我十分驚訝。想象豐富那是孩子們的天賦,連熹告訴大家“眼睛用閃閃發亮的寶石來形容比黑豆可強多了”這讓大家明白,並不是比喻貼切才是文章更形象,也要讓句子充滿美感!雖然孩子們的用雲上太表現昂我高興,但是愛玩是孩子的本性看到喜愛的東西都會情不自禁地將注意力轉移到玩具上,鄧文月的表現就讓我不滿意了,導致文章出現了許多的錯誤。不過大多數孩子的表現還是令人滿意的,因為他們懂得無論老師讓你玩還是讓你做什麼那些都是為作文組鋪墊的。對於那些沒帶玩具的孩子們就有點小賴皮了,“老師,我就是沒玩具,我不寫。”呵呵,老師有的是辦法,1、和同桌寫一個。2、用血岸上的玩具,根據自己的想象寫一下。而選其一吧,誰讓自己小小年紀記性不好呢,就算是懲罰吧。

皮碗作業才發現,對於外形的描述,寫作順序強調的仍舊不夠,六七個同學寫的有點亂套。再有對於“···的···是····”這種句型要加強嚴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