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大放送給大家總結一下面試失敗的真正原因

才智咖 人氣:2.49W

七夕大放送給大家總結一下面試失敗的真正原因

大家也別天天費那個事自我反省了,什麼“是不是我這裡表現不好,是不是我那裡表現不好,是不是我哪裡需要提高”——完全沒必要,你根本沒有任何問題,談戀愛有什麼孰是孰非呢?

七夕大放送給大家總結一下面試失敗的真正原因

當然,在戀愛中,劈腿、找備胎都是不對的;但是在工作上,我們能看到,很多招聘方其實已經是在變相鼓勵“劈腿、找備胎”了——別的不說,你看看那些質疑“裸辭,空白期”的,其數量遠多於質疑“騎驢找馬”的,大有一種“假道學開會宣傳‘道學’,結果碰上真道學,然後真道學被假道學痛打”的感覺。

我這裡為大家就“為何面試失敗”略作分析。大家碰到面試不痛快,上這裡看看,紓解心結:

一、招聘方不缺人

因為“通知人面試”的成本太低太低,所以隨便哪個毛頭小夥、毛頭姑娘、業餘人士,都可以打個電話約來各方能人,然後“借面試為名來鍛鍊自己的實戰能力,或者探查薪資水平”。他們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任何責任,他們也無需大熱天長途奔走,自己只要舒舒服服坐在辦公室,就能“約談”各種職位的人,以此獲取經驗,還能對人品頭論足、說長道短。他們可以隨意打發人,但你不卻能慢待他們,因為他們都是“手握生殺大權”的人哦,雖然這個職位本就不缺人。快哉快哉!

二、招聘方缺人

先丟擲一個理論:匹配論。

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契合,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決定你能否拿到offer的關鍵,不是什麼能力、資歷、閱歷,而是你這個多面體,和對方這個多面體,能否相互“齧合”。

能力、閱歷、資歷固然都很重要,但是這些畢竟都不是什麼能夠被客觀衡量的指標,加上人的認知誤差,所以每個人看到的對方的多面體,很多時候,並不是真正的對方的多面體——也就是說,每個人的那個多面體,其實外頭還包裹了一層“外衣”,形成“外部多面體”。

這種“內部、外部雙重多面體的結構”就直接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匹配難”,所以說,面試失敗是必然的,面試成功才是偶然。

1、一般來說,每個招聘官的'“興奮點”是不一樣的,你如果剛好碰到了他的“興奮點”,恭喜你,你贏了。

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是碰不到的,因為每個招聘方,他的“興奮點”的位置都是不一樣的——它極有可能不在傳統的那個位置上,它可能在臉上,也可能在嘴上,更可能在膝蓋上,要是在腳後跟,你也沒辦法。。。。。。很多招聘方,偏不告訴你它的“興奮點”在哪裡,讓你自己摸,結局當然就不美好了。這種情況佔了95%

2、招聘方非常飢渴的情況下,招聘行為反而會趨於正常、變得理性,變得更謹慎、更有教養,這時候才是正常的“面試”,雙方都有更高概率“中標”。這種情況佔了大約5%。

而貫穿上述1、2兩種情況的則是“帕金森定律”:上司都傾向於找不如自己的下屬。水平越高,找下屬越不挑;反而是水平越低的面試官,越是挑剔,匹配難度越大,招聘越困難——哪來那麼多連他們都不如的人?當你的工作水準已經到達一定層次的時候,你就會遇到更多低水平的面試官。面試失敗幾乎是必然的,除非碰到當前配置根本解決不了的困境,或者真的有遠大理想。

綜合以上,一個人拿到offer的概率=真實招聘的概率*(真實招聘中的‘普通招聘’的概率*碰到招聘方“興奮點”的概率+真實招聘中的‘加急招聘’的概率)*面試官水平比你高的概率。概率有多低,自己估算一遍就知道了。

另外談一點,對招聘方來說,有一個最大的錯覺:“人很多,現在是招聘方主導的市場”。人很多,公司又何嘗不多?看路上滿街跑的經理、X總、CEO就知道了。作為招聘方,要搞招聘就好好搞,一定要先有一個有客觀指標的、能夠客觀衡量的勝任模型、人才評估體系,這是當務之急——你不要亂評價人,越往後,應聘者身上的“毛刺”越多,亂給人貼標籤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也是客觀形勢在倒逼企業“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