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轉診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可漲5%

才智咖 人氣:2.26W

大醫院擁擠不堪、床位緊張,而基層醫院病人少、床位閒置。對此,海南省人民政府於11月12日印發《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導群眾基層首診,形成科學合理就醫秩序,逐步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分級診療制度。《意見》規定各市縣要在2015年12月20日前制訂出臺本地具體實施方案,確保今年啟動分級診療工作。2017年,實現90%病人在縣內醫院就診,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海南省轉診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可漲5%

 醫保差異化支付 轉診報銷比例可提高5%

《意見》指出,完善醫保差異化支付政策,大力開展雙向轉診,引導基層首診,對參保人員(含職工、居民醫保、新農合)實施不同等級醫療機構的住院起付標準及報銷比例,並適時動態調整。

參保人員應在統籌區域內就診,首診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並逐級轉診到二、三級醫療機構。需要跨區域到三級醫療機構就診的(急危重症患者除外),由轄區內二級或以上醫療機構出具轉診證明書(或網上轉診),方可按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報銷醫療費用。

其中,未經轉診自行到區域外就診的.,其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在原來報銷比例基礎上下降5個百分點,且該降低部分的自付費用不得納入大病保險補償。

經三級醫療機構救治,病情穩定,並經轉診審批下轉至二級醫療機構就診的,其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在原來報銷比例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

 30萬以上人口市縣至少兩所二甲醫院

《意見》要求,到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達標率≥95%,30萬以上人口的市縣至少擁有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基本形成,全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與二、三級醫院建立穩定的技術幫扶和分工協作關係。

其中,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每萬名城市居民擁有2名以上全科醫生,每個鄉鎮衛生院擁有1名以上全科醫生。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和整體效益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佔總診療量比例≥65%,由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醫療機構轉診的人數年增長率在10%以上,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到2020年,分級診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下沉優質醫療資源,暢通慢性期、恢復期患者向下轉診渠道,提供科學、適宜、連續性的急、慢診療服務,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基本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提高基層醫療能力 簽約醫生管理健康

《意見》指出,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將有效推動患者基層就醫。我省將通過政府舉辦或購買服務等方式,政府在每個鄉鎮辦好1所衛生院,每個街道辦事處或3-10萬居民設定1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鼓勵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多點執業,或者定期出診、巡診;加強二級以上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藥銜接,允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一定比例的醫保目錄內非基本藥物中標產品;推進社會辦醫,簡化個體行醫准入審批程式,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開辦個體診所,就地就近為基層群眾服務。

《意見》提出,建立基層簽約服務制度,推進居民或家庭自願與簽約醫生團隊簽訂服務協議。簽約服務以老年人、慢性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為重點人群。簽約醫生團隊負責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簽約醫生或簽約醫生團隊向簽約居民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除按規定收取簽約服務費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