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的常識

才智咖 人氣:4.49K

節氣定義

關於冬至的常識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為何冷在“三九”

“三九”是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大約在1月12日到1月20日之間,這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冬至過後,到了“三九”前後,土壤深層的所積儲的熱量已經慢慢消耗殆盡,儘管地表獲得太陽的光和熱有所增加,但仍入不敷出,此時冷空氣活動最為頻繁,所以“冷在三九”。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實質上相當於春節。後來實施夏曆。但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已經長了一歲。

是閏月的參照標準

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闢卦為地雷復卦,稱為“冬至一陽生”。同時,閏月的設定也以冬至為標準(因為冬至總在冬月,冬月建子,為周正農曆的第一個月)。

名稱釋義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關於冬至的諺語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

根據冬至的'風、霜、雨、雪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

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晉)

節氣時間 常見日期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日。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計算方法

冬至日期(東八區)的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1.94,20世紀=22.60。

舉例說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計算結果減1日。

 地理意義晝夜極值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又慢慢地向北迴歸線轉移。

保健養身 鍼灸通穴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這個陰陽交接的時候艾灸神闕穴是激發身體陽氣上升的最佳時間。

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 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薰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燙到面板,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線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溼,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起居宜忌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天冷也易凍傷。

因此,在寒冬季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要特別提高警惕,謹防發作,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效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5.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嚴冬時節還要注意老人的低體溫。低體溫是以35℃為界限,低於35℃者為體溫過低。由於老人出現低體溫後,可能無任何不適與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體溫過低的老年患者,發病多緩慢,甚至危及生命時也無明顯症狀。這類病人一般不出現寒戰,但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出現意識模糊。語言不清,繼而昏迷,體溫隨即降至30℃以下。此時,患者脈搏及呼吸甚微、血壓驟降、面部腫脹、肌肉發硬、面板出現涼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應採取防寒保暖措施。

TAGS:常識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