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生芳的傳奇事蹟

才智咖 人氣:3.83K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是保爾柯察金革命人生觀的核心所在。但在當代,對於柴生芳來說,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就是百姓,百姓的安危冷暖,百姓的衣食住行。

柴生芳的傳奇事蹟

柴生芳經常這樣勉勵自己:

“看到貧困鄉親,就會想起自己早早去世的母親,想起仍在農村受苦受累的父親。所以,就沒有任何理由不善待他們”;

“忘我地為群眾謀福祉、謀利益,就會忘掉自己是個官”;

……

柴生芳走了,他把全部的忠誠和整個生命,都獻給了百姓,柴生芳心中的“大愛”寬廣、持久、永恆。

嶽麓蔥蘢,木蔭百世。

洮水流芳,芳澤千秋。

柴生芳執著地守望著自己的精神家園,書寫了不朽的當代傳奇。

我們要把柴縣長的事蹟刻在大石頭上,讓村民永遠記住他

雨後,康家溝村“劃不著山莊”,秋風起處,落葉飄零;寒霜過處,漫山遍野的野果子格外紅。

放眼望去,好像進入一個原始村野,大山鬱鬱蔥蔥,卻難掩秋意正酣;山路架子車寬,兩旁叢林相互牽絆,泥濘難行。

這個僅有12戶人家的小村子,是臨洮縣南屏鎮最偏遠、最貧困、最落後的地方,村民們常年生活在山林裡,幾乎與世隔絕,當地村鎮幹部也很少到過這裡,被起名叫“劃不著山莊”。

“722”岷縣漳縣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是柴生芳心中最牽掛的民生大事。今年4月27日,由於汽車無法到達,踏著最後一場正在消融的春雪,柴生芳徒步跋涉近1個小時來到這裡,入戶走訪了8戶群眾,準確掌握了當地實情。

在滿是雪泥的山路上,滿頭大汗、衣領完全溼透的柴生芳,因路滑摔倒被黃毛刺紮了手的情景,一直浮現在去年剛剛擔任康家溝村主任靳軍海的腦海中。

9月17日,記者來到了一戶人家。

84歲的孫有才老大爺正在長滿草的小院中央生火燒水,漆黑的老房子煙霧繚繞,炕上那個鐵鏽斑斑的'老茶爐是一個時代裡百姓生活的縮影,著實讓人驚訝。

孫有才在這裡生活了70多年,柴生芳是他見過的最大的官,也是最好的官。

在孫有才的印象中,27日那天,一個穿著很普通,沒有一點官架子的人,來到他的老房子裡,詢問他的生活和身體狀況。還去了大兒子孫世榮災後重建的房子裡這兒看看,那兒看看,詳細詢問了防震構造柱、建房花費、建房補貼落實和家庭情況,連杯水都沒喝就走了。

“我們縣長說,給我們村裡硬化水泥路,蓋新磚瓦房。我們縣長還說,等我家新房蓋好了,下次一定來喝我燒的茶,吃我家的掛麵。我們縣長還說了……”說著說著,孫有才突然停住了,老淚縱橫,嘆息說:“你們不知道嗎?我們縣長走了,還這麼年輕麼。我心裡難受得,阿麼呢?我很想他,但沒有了,阿麼呢?”

“這裡主要種植小麥、豆類、油菜、洋芋等農作物,幾乎沒有什麼經濟來源。2013年,人均收入僅2000多元。”靳軍海嘆氣說。

再窮的康家溝村人,也會有富貴的念想。

柴生芳硬是不相信“劃不著山莊”的土地上只能生長貧窮。

他親自走過“劃不著山莊”的角角落落,心裡琢磨:這裡旅遊資源很豐富,山清水秀,草木茂盛;這裡種植結構單一。什麼能發展,柴生芳心裡有了數。

對於靳軍海來說,27日是一個榮耀和興奮的日子。榮耀是因為,縣長居然誇他是“真正的人才”。興奮是因為,縣長答應他,今年年底一定要將硬化路修到村裡,把村子打造成旅遊休閒基地,而且還要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養殖業,種植中藥材並擴大規模……”

終於,靳軍海心裡有了底氣。

“劃不著山莊”變成“划得來山莊”。少數人夢想過,但絕大多數人做夢都沒有想過。

此後,全村人眼巴巴、直勾勾地盯著,等著他們的縣長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

但這次,柴生芳卻永遠的失約了。

時至今日,靳軍海還難掩悲傷。這幾天,在加緊建設山莊的同時,靳軍海還在忙一件事。他花4000元錢買了一塊大石頭,撰寫了《划得來山莊更名記》,他說:“我們要把柴縣長的事蹟刻在大石頭上,放在山莊的門口,讓康家溝村的村民永遠記住他。”

柴生芳走了,但“劃不著山莊”的村民深知,在這裡,柴生芳的精神之光將一直照耀著人們的心靈。

無論我們將來多麼富有,多麼強大,都應該讓“柴生芳精神”永遠延續下去

2012年春天,“雙聯”行動在隴原大地全面展開。為了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甘肅人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貧困戰役。

對於“雙聯”行動,柴生芳在2012年2月23日的日誌中這樣理解:“雙聯”行動必須要和新農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使這次偉大行動結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豐碩成果。

柴生芳也開始了他的“雙聯”行動,他聯絡的村子是辛店鎮苟家山村。

苟家山村地處臨洮縣最北角的馬ド澆畔攏海拔3600多米,遠遠看過去,村子就像“掛”在山邊一樣。從最近的鎮子到村裡短短22公里的土山路,交通極為不便。

9月18日,記者走訪苟家山,下午1點40分,村委會的廣播里正在放《白樺林》,“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噩耗聲傳來在那個午後,長長的路呀就要到盡頭……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心上人戰死在遠方沙場……”這首誓言愛情的歌曲,伴以淡淡的旋律,一時間讓人多少有些憂傷。

“我們的縣長可敬可愛可惜可嘆……”見到記者,正在幫村上修建衛生室的聯絡戶苟勝利笑著迎上來,話未說完,淚水卻滾了下來―

他想起了兩年前第一次見到柴生芳的情景:

2012年3月,柴生芳第一次來到苟家山村。

頭一次見這麼大的領導,33歲的苟勝利非常緊張。可看到柴生芳一屁股就坐在他家的爛沙發上噓寒問暖:

“你家幾口人?”

“種幾畝地?”

“一年收成怎麼樣?”

……

柴生芳沒一點官架子,苟勝利懸著的心一下子放下了。

苟勝利給柴生芳說起了自己的難心事:“家裡6口人,共有18畝山地,10來畝種了洋芋,其他的種了小麥,一年下來收入近萬元。遇上不好年份,乾旱或者冰雹洪澇,生活就無著落。”

“父母過世多年了,我和媳婦既要伺候癱瘓了十多年的奶奶,又要養活生過大病、無法種地的哥哥,還要拉扯兩個上學的孩子,日子過不到人前頭,在村裡也抬不起頭。逢年過節,他們才能吃點肉。”說著說著,苟勝利終於打開了話匣子,也一股腦地向這個他認為“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大哥”道出了心裡話。

於是,柴生芳鼓勵苟勝利大膽調整種植結構:地裡可以嘗試種些黃芪、黨蔘等中藥材,經濟收入好些;還可以發展養殖業,養羊。當年,苟勝利半信半疑,硬著頭皮種了2畝黃芪、黨蔘,還養了幾隻小尾寒羊。年底光藥材收入就達1萬多元。現在,他的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到了7畝。

那次,苟勝利還難為情地請求柴生芳幫他哥哥找個打工的活兒幹,柴生芳爽快地答應了。很快,柴生芳就給苟勝利的哥哥找了一個建築公司看管材料的活兒。

那次,從苟家山回來的路上,柴生芳這個大大咧咧的西北漢子有些沉默,只蹦出了一句話:“在我管轄的地方竟然還有這麼貧困的村子。”

接著,是良久的沉默。

兩年多的時間,柴生芳到苟家山村11回。

“救得急,救不得窮”,唯有變“輸血”為“造血”,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脫貧。

在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後,柴生芳給苟家山村民重新制定了發展規劃―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展中藥材產業,發展設施養羊並擴大規模;重新修建村部、村衛生所、苟家山國小,硬化道路……

如今,苟家山村的中藥材種植面積有1000餘畝,超過全村耕地總面積的一半;全村養羊900多隻。人均年收入從1500多元達到了現在的3500多元。

日子寬裕了,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但,柴生芳卻走了。

苟家山村民心裡永遠難以釋懷:學校蓋好了,路也硬化了……最大的遺憾是你沒能看最後一眼就走了。沒有喝口水,也沒有吃口熱乎飯,縣長,我們捨不得你走。

其實,除了康家溝村、苟家山村,柴生芳在臨洮跑遍了全縣87%、282個村子。在他的工作日記裡,有8張手繪的鄉鎮村組地圖,全是他走過的地方,只為精準扶貧。

在臨洮,有很多柴生芳的故事,那是臨洮兒女們說不完、道不盡的傳奇……

柴生芳以自己的理想、奮鬥、堅韌、奉獻,成就了一種精神,這就是―不畏艱難,清貧自樂,自強不息。

不畏艱難,在理想召喚下排除千難萬險;

清貧自樂,在過度追求物質的今天堅守精神家園;

自強不息,以正氣還天地,將身心獻人民。

無論我們將來多麼富有,多麼強大,都應該讓“柴生芳精神”永遠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