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學《校園裡的小動物》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9.9K

開展此課程使可以讓小朋友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愛護動物、不傷害動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國小科學《校園裡的小動物》說課稿範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國小科學《校園裡的小動物》說課稿

一、說教材

《校園裡的小動物》是蘇教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下上冊《我眼裡的生命世界》單元的第三課。本課以動物為認識物件,容易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便於探究活動的進行。

二、說設計思路

對於學生而言,生命世界是一個充滿生機、多姿多彩的世界,是他們從孩提時代就懷有濃厚興趣的神奇世界。花草樹木,蟲魚鳥獸,都曾引起他們的關注。我們就是要延伸學生的這份興趣,把學生對生命現象和事物的表面認識發展到對生命本質的認識,探求生命世界的奧祕。

《科學》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學習目標:觀察動物,並能用文字、圖畫描述出它的形狀與特徵。

2、能力目標: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去比較,掌握對比的方法。

3、情感目標:體會到對有生命的物體進行探索的興趣。愛護動物、不傷害動物。

4、教學重點:概括小動物的'特徵。

5、教學難點:圍繞小動物如何開展探究性活動。

6、教學準備:課件——動物圖片。

7、學生準備:小動物觀察記錄表

三、說教法

根據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這一基本理念,針對這堂課,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利用圖片 創設情境

著名教育家於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教師在課的開始就要啟用主體,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

新課引入,我出示了魚、鳥、貓、兔等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的圖片,這樣就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慾。

2、用開放的教學法來引導學法的開放是本課的主要教法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儘量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並按之去進行探究活動,最終了解一些知識,學會一些技能。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中,培養其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於合作的精神,同時對學生進行一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3、注重課堂上師生的交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和空間

教師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小組的合作探究活動中來,瞭解學生的探究情況,並對個別同學給予適當的提醒和幫助。提倡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援、合作,教師既是學生的指導者,又是學生的合作者。

四、說學法

1、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身經歷活動的全過程。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創造科學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兒童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的方法,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發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有選擇的進行開放式學習。

新課標把學生定位為科學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主動性,發揮他們的能動作用。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圍繞教學目標,自己提出有興趣探究的問題,並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開展研究,讓學生根據自己想探究的問題提出假設、設計解決問題的實驗。教師在此遵循 “知道了也不告訴”的原則,通過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機會“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

3、注意合作交流,在科學探究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該以小組為單位,加強與同組學習同伴的交流,通過團結合作來完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協作精神。

五、說教學程式

哲學家蘇格拉底把教學過程比作嬰兒的出生,教師的作用就好比助產士,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沒有學生的主動學習,再好的教師也是教不會的。科學探究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去,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科學態度得到培養。根據“主導和主體”,“主動學習和開放式教學” 之間的關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教學思路:

1、動物圖片匯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展示學生的觀察記錄表,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把自己的觀察結果與同學們共同分享。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總結出了動物的特徵並用自己的標準對動物進行了分類。

4、總結本課,對學生進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六、說教學板書

校園裡的小動物

會運動

會繁殖

特徵 能長大

要呼吸

要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