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小說課稿模板集合4篇

才智咖 人氣:5.94K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國小說課稿模板集合4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理念

1、以製作"成長紀念冊"為軸心,以"師恩難忘"為切入口,教材引路,巧妙地將課內外的學習與活動融會貫通,使學生在交流、彙報、探討中,從不同角度回顧追憶,感受老師的辛勤付出,感受濃濃師情。

2、以學生為本,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展開學習和探究活動,彰顯語文綜合學習的語文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個體性。

3、重視有效的小組評價和教師的激勵評價、情境評價,保護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幫助學生逐步完善在綜合性學習中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策略。

4、階段性的回顧和過程性指導相結合,指導學生積累成功的經驗,不斷深入和充實探究的內容,為確保下階段活動質量奠定基礎。

二、說教材

"難忘國小生活"分成"成長足跡"和"依依惜別"兩大板塊。每個板塊的主體是"活動建議",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建議,引導學生開展活動。"閱讀材料"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可以激起對六年國小生活的回憶,激發對老師、同學和學校的感情,同時在寫講演稿、給母校老師寫信、臨別贈言等方面得到借鑑和啟發。開展活動的材料不止於此,學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師也可以再提供一些。在五六年級,學生已開展過三次這種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綜合性學習,也具備了一些綜合性學習的基礎。教學中要充分體現綜合性學習自主、合作、探究、開放的特徵,抓好策劃、活動、交流、評價等幾個環節,使這次綜合性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為學生難忘的回憶。

綜合性學習要以學生自己的活動為主。"成長足跡"板塊可以以製作"班級紀念冊"為中心開展活動。

為了製作好"班級紀念冊",可以做以下幾件事:

(1)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

(2)回憶和說說自己成長的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

(3)蒐集個人和集體"成長的足跡",寫寫國小生活中難忘的人和事。最後製作成班級紀念冊。

"依依惜別"板塊可以有選擇地開展下面的活動:

(1)為老師和同學寫臨別贈言。

(2)為母校做點事,留作紀念。

(3)舉行一次畢業聯歡會,在聯歡會上回憶成長經歷,表達惜別之情,互相贈言。

本次課我主要進行的是“成長足跡”這一板塊內容的教學。

依據教材的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難忘國小生活——成長足跡》板塊的總目標:

1、通過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對國小生活的懷念,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情。

2、回顧個人和集體的成長經歷,懂得成長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

3、充分運用多種語文形式,讓學生回憶美好的國小生活,表達對老師和同學、對母校依依不捨的感情,並立下美好的志向。

4、通過策劃簡單的活動,個性化彙報展示,使學生體驗探究的成就感,培養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5、承前啟後,為下階段的活動做好鋪墊。

《難忘國小生活——成長足跡》 “活動計劃”的課時目標:

1、瀏覽整組教材,明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

2、制定並交流活動計劃。

三、說教法

教法一:情感薰陶。通過創設情境,勾起學生對六年的五彩斑斕的國小生活的回憶,引發學生的感慨,感受自己的變化和進步,記錄下成長的足跡。

教法二:以“評”促“導”。通過評價促進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活動計劃,活動過程,優化活動成果。中評價中滲透方法的指導。

教法三:學科融合。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特徵之一就是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提倡跨領域學習。因此,在本次板塊的學習中,我要求學生策劃簡單的校園生活的彙報活動,其中會涉及到繪製“班級紀念冊”,整理“成長記錄袋”等內容,製作要求有特色,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就將語文與美術等學科有機地整合中一起了。

四、說學法

語文綜合性學習重參與,重體驗,重合作,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因此,我引導學生注重以下學習方法

學法一:自主參與。無論是制定計劃,還是展開活動(製作班級紀念冊)讓每一個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能自覺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各顯其能,各盡所長。

學法二:體驗與感悟。體驗友愛、感悟師恩,並按自己的創意和實際行動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

學法三:精誠合作。分組制定計劃,分門別類蒐集和整理資料,小組合作開展活動,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合作,習得方法,形成能力。

五、說教學流程

第一階段:

(一)、揭示主題,激發興趣。

1、閱讀單元導語,激發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思考:由此你想到了什麼?想做些什麼呢?)

2、歷數開展過的活動。

(1)說說在活動中讓你感覺最快樂和最難忘的事。

(2)談談開展綜合性學習要注意的事項。

(3)談談你對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期待,或者說說你希望在這次活動中能開展哪些活動。(引導學生為本次綜合性學習做好身心兩準備。)

(二)流覽教材,交流感受。

1、快速自由瀏覽整組教材,感興趣的對方可以讀仔細一些。

2、交流瀏覽後的感受。

(三)、總結這次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

1、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

2、回憶和說說自已成長的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

3、蒐集個人和集體"成長的足跡",寫寫國小生活中難忘的,或活動。

4、製作班級紀念冊。

(四)合作討論,製作活動計劃。

1、請引導學生回憶制定綜合性學習計劃時有哪些要求?

2、學生彙報制定好的計劃的要求,教師相機給予一定的指導:

(1)自由組成小組。

(2)討論活動內容。

(3)制定活動計劃。

(4)活動計劃包括:活動時間、活動內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等。(5)活動結束後要展示活動成果。

3、提示:為了更好地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讀教材中的建議,並思考以下問題:

(1)從活動建議中,你知道了什麼?

(2)哪些建議要特別注意?

4、學生自由分組,討論活動計劃。

(五)交流計劃,取長補短。

1、分組交流各自的活動計劃,要求:

(1)清晰地報告各項計劃中的活動,隨時回答同學的提問。

(2)認真傾聽別的小組的活動計劃,及時記錄與自己組的計劃中不一樣的內容,如有需要或質疑,可以向彙報的小組提出疑問。

2、分組修改各自的活動計劃。

(1)分析其他組提出的活動建議是否有價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組活動計劃。

3、公佈活動計劃。

(六)作業:根據擬定的計劃,進行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的收集、查詢、整理等工作。

第二階段:主要是指導學生圍繞“製作班級紀念冊”這個任務展開,可將紀念冊分為:“集體榮譽”“同學情深”“師恩難忘”“我愛我家”四個欄目,圍繞這四個欄目學生自主合作,制定小組活動計劃,確定分工與合作的事項後分小組挖掘素材,多渠道收集資料,並圍繞各個欄目分別組織過程性交流。

第三個階段:學生展示各自制作加工的文集,小組間交流賞析,探討活動成果的利用,為下一段活動的展開奠定基礎。

國小說課稿 篇2

很榮幸能有這次機會去旁聽了林老師的課,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鯨》是一篇說明文,由福建特級教師來執教,她是一個清爽年輕的女教師,“這麼年輕就成為特級一定很了不起”,大家都在尋思著。她的課堂一開始,我情不自禁的發出了感嘆,真不可思議,林老師的課這麼活潑、這麼勁爆、這麼熱鬧,找到一個可以很適合評價的詞語就是:很港臺。林老師的課堂確實很港臺,一個語文說明文的課堂,成了孩子們歡笑的課堂,成了孩子們辯論的課堂,成了孩子們演說的課堂。在熱鬧中,孩子們體會說明文的準確性,在熱鬧中孩子們複述文章的內容,在熱鬧中孩子們加強了對課文內容的掌握。了不起的港臺課,了不起的老師。林老師動用了一些技巧,那是上課的技巧,那是自成一派的技巧。有趣的招呼,美妙的歌聲,激將的語言,挑戰的活動,孩子們一個個沉浸其中,樂不思蜀。

一、設疑激趣,觀察匯入——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努力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開課問候,活躍課堂氣氛。以“孩子們?”“誒。”為一問一答的方式拉近和同學們的距離,使課堂不再死板教條,讓同學們一直清楚:老師和你們在一起。取代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林老師以視訊的方式更形象的講鯨的形象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並鼓勵學生提問,引出課文。主要是通過課件演示和教師談話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情境之中,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願望。

在她的課堂上,學生不再是學生,而是一起學習的夥伴。在她的引導下,學生不是在學習,而是進行海底遊覽。在她的課堂中,笑聲代替了種種謹慎。聽課也成了一種享受。教師用有些誇張的表情、語調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生探索海洋動物的興趣。

二、讓教學建立在學生已有“世界”的平臺上——生字教學

學生來到課堂上,已帶來了他們對現實世界的直觀映象的獨特感悟。教學中,如果無視這些存在,課堂則會陷入走“教案”的狀態,機械呆板而毫無生氣。應從語文教學的本質出發,讓學生在課前真實地展示自我學習水平,林老師的生字教學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理念。改變了一直以來的大螢幕的形式。讓學生把“顎、肺、肚、胎、鰭”寫在鯨的各部位上,這樣不光了解了“顎、肺、肚、胎、鰭”在鯨的部位,又水到渠成地滲透了識字方法。又運用了“生字小轉盤”這一新穎的概念,讓同學們在識認漢字的同時講解生詞,尋找規律與特點。如“肉月旁”的生字,並強調了“肺”的最後一筆是豎。

三、適時捕捉鮮活的生成性資源,構建開放的課堂——圍繞齒鯨、鬚鯨的特點展開辯論

與傳統教學封閉、機械、呆板的設計相比,本課的設計不僅是彈性化的,而且注重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力求為學生敞開無數扇自由之門,開啟無數條自由之路,力爭做到少干預,多擴大探究學習、個體感悟和合作溝通的空間。如在探究部分,用“文中哪些描寫你感受最深,為什麼?”這一問題,利於啟用學生思維,同時給課堂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僅動起來,而且動得主動、盡興,動得酣暢淋漓。同時,在“動”的過程中,也能不斷出現“新東西”,從而還課堂以真實、以生命。

林老師始終以親切平和的形象,以激勵的話語、給學生個性張揚的空間,這是高標準的口語實踐活動,這種辯論,不是死讀課文,而是將自己重構包裝後的語言展示出來,讓聽眾、讀者感到清新、生動。這要求辯論語言通俗、生動、形象,促使學生化難懂的知識為淺顯的知識,化抽象的語言為形象的語言。培養了學生的辯說能力。

四、讓目標在自主探究中達成——教學手段跟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

無論是學術性知識,方法性知識,體驗性知識,都力爭在學生的探索中自主建構,課上著力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涵蓋量較大,需要深入鑽研文字的問題或任務,如創設情境“遠處游來一頭鯨,那是……”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運用已掌握的鯨的課內外知識及說明方法。這樣做,有利於學生在探究的過程自然達成三維目標。讓學生自己去朗讀課文,用一個詞來形容鯨的大;孩子七嘴八舌地說開了。這麼多形容“大”的詞,作者用了嗎?那他是怎麼寫的?進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用比較、數字、假設等說明方法來說明大。並重點提出了“動詞串串燒”這一概念,具體而生動,讓同學們試用這一方法寫一篇有關鯨的小片段,從而突出這一寫作首發的重要性。

在同學們熟悉鯨的特性之後,又運用了招聘小導遊這一獨特的形式,使同學們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課本中的知識,使書面知識能真正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去,並提高了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與組織能力。

五、讓平實的課堂充滿詩性的迴歸

“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懷。”(朱永新)作為夯實人的精神基礎,為學生“打好人生底色”的語文課,特別是國小語文課,更需要濃濃的詩意。最後林老師在同學們欣賞鯨的圖片的同時,併為之附上了生動而又形象的旁白,帶領同學們更進一步的接觸與瞭解鯨,真正的遨遊在海洋中。

泛娛樂時代,課堂也娛樂,娛樂精神已經隨著新生代的老師瀰漫到校園和課堂當中來了,而今天林老師把娛樂精神為教學所用,幸而用得恰到好處。一個靈氣智慧的林老師,一個百變激情的林老師。

國小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植物媽媽有辦法》這首小詩,充滿兒童情趣、富有韻律感。全詩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把自然知識蘊含其中,語言朗朗上口、內容淺顯易懂,是一篇優秀的科普作品。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身邊的事物、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2、教學目標

依據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知識目標:瞭解詩歌中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辦法。

(2)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讀出詩的韻味,並能試著仿編詩歌。逐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3)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3、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有關植物傳播種子方面的知識,並能有感情的誦讀詩歌。讀出詩的韻味。

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地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我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其中以“多形式的讀”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因為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主要就是教會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去實踐,而讀不可置疑是一種非常好的語言實踐的方法。同時,我也採用實物觀察,多媒體創設情境,聯絡生活等多種方法來進行教學,將學生帶入快樂的閱讀情境之中。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整體感知——賞讀情趣——拓展延伸——仿編詩歌

先簡單說說整體感知這一環節

在激趣匯入新課後,讓學生帶著不同的要求分別進行了4次讀文。目的就是讓學生獲得整體感知,讀後交流收穫。

第二環節是賞讀情趣

這一環節就是引導學生精讀詩歌,理解重點。由於詩歌的第二、三、四小節結構相似,因此我決定採用二小節重點指導,三小節扶,四小節放得教學策略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為了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我在第二小節中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和小蒲公英一起隨風出發,在情境朗讀中找到美、讀出美,讀出詩的韻味兒;在第三小節中運用實物演示法,幫學生理解“鎧甲”、“掛住”等詞語,並從朗讀中體會蒼耳媽媽辦法之“妙”;第四小節中,我則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感悟出豌豆媽媽的方法之“巧”。

下面就是第三環節和第四環節:拓展延伸和仿寫詩歌這兩個環節密不可分。

拓展延伸:讓學生先說說你還知道那些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然後我再出示有代表性的幾種植物和學生交流

這一環節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能力、激發了學生探索奧祕的興趣。同時也為創編詩歌環節作了很好的鋪墊。

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中,我將採用“圖文並列”式的板書。它的特點是:簡單明瞭、主題鮮明。能清晰體現教學思路。

國小說課稿 篇4

《春天來了》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走進大自然的第一個學習主題。本課內容是依據《課程標準》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大自然的美而編寫的。

這個單元在內容上從四個主題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教育。春天來了這個主題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找春天,發現春天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

本單元總體目標是:以學生親近自然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到來,使學生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培養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有好奇心,愛問“為什麼”的習慣。

教 材編寫特點圖文並茂,精選了很多卡通圖片,這些精美的卡通圖片,他們的言談舉止、面目表情非常貼近教室中的'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非常愛看,都願意與課本中 的小朋友交朋友;文字很少,大多以小兔乖乖,或卡通小朋友提出的問題為呈現方式,這些問題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啟發性,對兒童有很強的感染力。新課程從教學 內容的呈現方式上來看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下了很大的創造空間,根據教材特點和課標的相關要求,我覺得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造性的開展一系列教學活 動,其目的就是培養創造性的人才。

《春天來了》這一課的主題目標是: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徵。

3.初步體會農民春耕、春種的辛勞及他們對新的一年的期盼。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這一課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珍愛生命的情感,難點是初步體會農民春耕春種的辛勞。懂得賞春活動中應有的文明行為,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充分認識到,要想很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

1.課前讓學生尋找所生活的地方反映春天的特點、植物特徵。

2.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3.教學器材:貼圖、農民耕種、小朋友觀賞春天美景及遊戲。

制 訂了主體教學目標,做了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後,關鍵的問題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教法與學法來完成教學目標。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要 求,結合一年級兒童好動、愛玩的特殊性自主探究的能力較差,喜歡觀看卡通等動畫圖片,好奇心強,喜歡動手操作。我預設的基本教法是:啟發式、活動式、合作 探究等等。我選擇這些基本教法的理由是從課程性質和兒童的特性而決定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品德與生活》是一門綜合性、活動型課程, 本課程的性質強調活動,所以我設計的基本教法是注重活動、強調活動,讓兒童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參與各種活動,在各種活動中,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自然, 用兒童的心靈感受自然,用兒童自己的方式研究自然,通過兒童的觀察、蒐集資料、討論合作、親身經歷、體驗,從中獲得感受。生活知識的獲得與思想品道德知識 的理解與掌握,是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感悟出來的,不是由老師硬性地傳授給他們的。新課程條件下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 主體,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學而服務。根據這些基本理念,所以我預設了上述基本教法。

關 於學法,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在很多情況下,教法與學法是緊緊的交織在一起的。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體現學生 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必要的具體指導。

根據本課內容,我以組織學生活動的形式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式:

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在 本節課中,我用提問對話的方式匯出新課。如問學生:一年之中有幾個季節呢?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現在是什麼季節你知道嗎?通過對話,引出課題:“春 天來了”。(板書課題:春天來了)正在學生情趣盎然的時候,注意力自然集中的時候,我又接著問:春天有什麼特點呢?你知道多少?學生會依據自己的觀察回 答。為了加深學生對春天特徵的印象,我依據教材的內容繪製了幾幅反映春天到來的圖畫。(教師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並問:圖上的畫面和你觀察到的一樣 嗎?誰敢把圖上的內容給同學們講一講。問:圖上都有什麼?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空氣清新、景色美、心情快樂)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了,春暖花開 了?你感覺校園現在的環境怎麼樣?想把這樣的美景留住嗎?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下一環節讓學生動手操作做鋪墊的。

二、仔細觀察,動手操作。

在 學生意猶未盡的時候,引導學生重點觀察花的特點。問學生:誰觀察過校園裡盛開的花?都有什麼顏色?花開的特點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呢?(學生自由答)老師也 仔細地觀察了在春天裡盛開的花,還拍下了兩張不同顏色的照片。(出示照片)同學們想看嗎?要仔細看這兩種花開的特點。問:這花開的美嗎?襯托著春天景色特 別好。是一種自然美。(板書:自然美)怎樣才能使這些美景永存呢?留住春天裡的花仙子呢?老師告訴你們,可以模仿這些花製作紙花就能留住它們了。(教師出 示製作的乾花標本)讓生評價教師製作的花標本。做花分六個步驟:1、小組討論確定做哪種花。選擇好顏色。2、教師講述製作過程。3、教師巡視指導。4、小 組成員合作完成。5、展示小組作品。6、互評作品。在這次動手活動中,學生雖然小,但還是大膽地放手,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動手能 力,拓展了思維能力。加深了對春天美景的熱愛。

三、懂得在賞春活動中自己應有的文明行為

1、 通過學習,學生知道了春天給我們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了這麼多好處,所以我們要更加地熱愛大自然,保護好自然環境,這樣才能使生活的質量高。為此設計了讓 學生賞春活動。首先讓學生討論:在賞春活動時,怎樣做才能讓你生活的環境永保美麗、設施的完好呢?教師接著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觀看圖中的小朋友都是怎樣做 的?(貼圖)學生看後,做模擬遊戲。遊戲活動分:1、小組討論分配角色。2、以小組為單位表演。3、學生互評活動表演如何。(1)找學生唱“春天在哪裡 “歌。(2)展示學生的畫。這樣的活動學生喜歡參加,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特長,使課堂活躍,有情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增加了珍愛生命的情感。

四、效果預測:

由於本節課我設計了學生用眼觀察、講座探究、動手操作分角色表演等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明確了怎樣以文明行為來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板書: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我認為本節課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和情感上都全面得到了促進。實現了三維目標,達到了預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