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小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才智咖 人氣:7.5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國小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講的課文是《紙船和風箏》

一、教材分析:

1、課題課型:今天,我向大家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紙船和風箏》。

2、教材簡析:

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松鼠住在山頂,小熊住在山腳,他們通過“紙船和風箏”表達祝福,傳遞諒解。是“紙船和風箏”讓他倆成了好朋友。雖然他們的友誼有過波折,但紙船和風箏又讓友誼重新回到了他們的身邊。表現了他們對友誼的渴望和珍惜。文章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充滿了童真童趣,在娓娓的敘述中,輕輕地撥動著情感的心絃,是對學生進行維護友誼、友好相處的典型範例。

《紙船和風箏》所在的第五單元圍繞“與人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共安排了四篇講讀課文。《紙船和風箏》是本組的第三篇講讀課文,它上承《稱讚》《藍色的樹葉》下跟《從現在開始》。因而它處於了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所以,我認為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3、教學重點、難點:

憑著對教材的理解,以及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積累詞語;通過反覆地朗讀課文感受友誼的珍貴,懂得與人友好相處。而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得到友誼的快樂和失去友誼的痛苦,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情感變化,則是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以全新的視角揭示了語文課程的特點和發展方向,特別是將課程目標以“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來設計,第一次將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提高到了這“三重”之一的位置。

針對本課教材的特點和二年級孩子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我擬定本文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基礎目標)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字詞的規律,交流積累識記生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體會松鼠和小熊建立友誼時的快樂,失去友誼時的痛苦,以及尋回友誼後的激動,願意與同學建立友誼。(主要目標)

三、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堂上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所以,我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快樂教學法”“音樂渲染法”“以讀為主的主體教學法”。同時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學生用“讀一讀、評一評、畫一畫、演一演”的學法自由閱讀,自由表達。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

四、教具、學具:

我們知道,多媒體計算機以其獨有的生動畫面、形象的聲音和及完整的情節,在課堂教學中施展出獨特的魅力。課堂上我將藉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同時採用簡筆畫等手段,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

五、教學程式:

本課教學我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努力遵循《語文課程標準》中新的教學理念的要求,結合我校“誘思探究教學”的實驗課題,以新教材中新的呈現方式所蘊含的新理念做為貫穿教學的主線,把學生自選學法,自讀自悟,教師扶助點撥作為基本的教學模式,以師生共同參與學習、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為特色。 我主要安排了四個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境,體現童趣;

(二)設定遊戲,愉快識字;

(三)誦讀課文,體驗情感;

(四)文情延伸,體現生命;

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我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在第一課時,讓學生充分朗讀感悟課文內容,展示與交流自主識字的效果。第二課時讓學生展示讀書,鞏固識字、寫字和詞語的積累運用。

下面,我具體說說每個環節的教學設想:

(一)創設情境,體現童趣。

葉聖陶曾經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時覺親。作為教師,只有把學生帶入作品所營造的意境中,使他們如親眼所見,似親耳所聞,才能入境而共鳴。於是,上課前我藉助課件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富有色彩的童話世界,並且充滿激情地說:“今天,老師要把你們帶到童話的王國中去。看,從童話的王國中來了兩位朋友,快點與它們打聲招呼吧!”學生的注意力一下了就被眼前的奇麗景象所吸引,興趣盎然中主動地進入了良好的學習狀態。

就在學生悄悄進入角色的時候,我及時把他們領入課文學習:“老師有個小小的心願,想把他倆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你們願意嗎?”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個人範例之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因此一上課,我率先感悟教材,以自己滿懷激情的範讀,將學生帶入一個童話的世界。加上多媒體課件再造的故事情境和蕩腸迴旋的音樂,三位一體,學生的心絃被扣動,思維被啟用。就在讀到:“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山頂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裡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我的誦讀嘎然而止,我故意設定懸念:“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快開啟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吧。”這樣情感鏈條上突如其來的一段空白,點燃了學生探究的熱情,使他們進入一種好奇、渴望、急不可待的境界,以飽滿的熱情紛紛湧向了故事的情節……

(二)設定遊戲,愉快識字。

我們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在內容編排和呈現方式上有很多創新和突破,無論是導語,還是課後練習,均不再以問題或要求的方式呈現,每一課的識字、寫字任務都是以學習夥伴的口吻,用“我會認”“我會讀”“我會寫”的圖示標示出學習與練習的內容。這樣的編排設計,拉近了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學習的距離,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增強了教材與讀者的親和力。結合這一編排特點,根據新課標對識字教學的要求,我準備利用多媒體課件,從情趣入手,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探究,發現識字規律,展示交流識字成果,並結合朗讀感悟切切實實地抓好識字教學。課堂上我準備分三步開展教學:

第一步:“我會讀”

為了把讀準字音與讀通課文相結合,我先讓學生從“熟讀”入手,對他們提出讀書要求:“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吧,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可以請教文中的大楓葉藉助拼音識字,遇到難讀的句子用你喜歡的符號畫下來,聽聽小夥伴是怎麼讀的。”為了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在展示交流讀書效果時,我出示了文中帶有生字的句子,並激勵他們說:“這幾個句子裡藏了許多字寶寶,不太好讀。覺得能讀的同學來給大家當當小老師吧!”我們知道七八歲的二年級學生,正是表現欲最強的年齡,他們對老師在課堂上使用的激勵性語言表現的非常敏感。在學生自我展示的活動中也就認讀了生字。

第二步:“我會記”

為了鼓勵學生用創新的方法識記生字。我把要求會寫的生字單獨列出來,對他們說:“淘氣的字寶寶們想乘著氣球飛上藍天,臨行前真希望你能記住它們的模樣,你有好辦法嗎?”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開展自主識字、合作識字,讓學生乘著升空的氣球,品嚐到發現的喜悅。

在強化識字效果時,我採用“快樂教學法”創設了一個遊戲的情境:“同學們,這裡有一棵神奇的果樹,上面的果子已經成熟了等著你們來摘呢!如果你能給果子找個朋友,它就會落下來。”學生在摘果子的遊戲中鞏固了識字效果,感到了成功的快樂。

第三步:“我會寫”

在本課的生字中“扎”和“抓”是寫字的難點,課堂上我將隨時觀察學生的書寫情況,根據學情依學而教,重點範寫學生寫不好的筆畫或生字。

至此,學生在自主愉悅的氛圍中,輕鬆地掌握了生字。

(三)誦讀課文,體驗情感。

自讀自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設計教學時,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讓學生在自主讀書中融入情境,去體會語言的神奇、內容的多彩和內韻的意味深長。在教學中我安排了有層次性的朗讀感悟:

第一個層面:讀通課文第一部分,體會得到友誼的幸福。

課文的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主要表現了松鼠和小熊互贈禮物,彼此擁有友誼時的快樂,對於兩個小動物幸福的感情學生通過朗讀容易體會,但是這部分課文的生字較多。所以,我認為要側重要求學生讀通讀順課文,在讀文中鞏固生字,在讀中體會小熊和松鼠幸福快樂的情感。

首先,我利用課件演示紙船順著小溪向小熊家漂流,風箏順風飄蕩到山頂松鼠家的動畫,使學生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體會得到友誼的幸福。當學生的情感與兩個小動物的欣喜和快樂產生碰撞時。我順勢誘導:“紙船使小熊樂壞了,風箏讓松鼠也樂壞了,誰能讀讀這部分內容,讓我們每個人都樂壞呢?”此時孩子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友誼的嚮往,彷彿得到紙船和風箏的是他們自己,這會兒要他們讀書便會有感而發。為了鞏固讀書的效果,我又讓他們在小組內合作讀書,讓他們把幸福和快樂送給自己的小夥伴,這樣送祝福的孩子樂壞了,收祝福的孩子也樂壞了。而且在相互讀書,互送祝福的過程中,也從小夥伴那感受到了同學間的友誼。這也就達到了讀書的最佳效果。最後,我又一次為學生演示紙船順著小溪向小熊家漂流,風箏順風飄蕩到山頂的小松鼠家的動畫情境,並且讓他們在舒緩、悠揚的音樂聲中配樂朗讀。使他們在音樂中體會快樂,在音樂聲中體驗友誼的幸福。

第二個層面:朗讀課文第二部分,體會失去友誼的痛苦。

新的教育理念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整體感知,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課文第二部分7-1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也是故事最動人的地方。加上這部分生字較少,感情波折較大,教學中我側重要求學生讀出感情。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小動物們失去友誼的痛苦和狐獨。

首先,在學生還留戀在小動物們得到友誼的幸福美好的感覺中時。我用變化的語氣說:“紙船和風箏使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他們多開心!多幸福啊!可是正當他們沉浸在幸福和快樂中時,這快樂卻沒有了!看,天空中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了,小溪裡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紙船了。”學生被老師動情的導語所感染,剛才那份快樂和幸福的感覺立刻消失了。這時我趕緊抓住學生感情的變化,繼續誘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了?快讀讀課文吧。”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再次被調動起來。在迫不急待地讀完課文後,他們善良的心靈又一次深深的觸動了,他們渴望友誼的幼小心靈受到了深深的刺傷。我抓住這一感情的契機趕快追問:“說說吧,讀完課文你有什麼感受?”為了使學生們更好地體會小動物們吵架後的心情,我又讓他們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想一想,生活中與自己的好朋友吵架後心情會怎樣?”這樣把學課文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學生很快就會體會到“狐獨和難受”。藉此機會,我又讓他們扮演松鼠和小熊讀課文的8到10自然段。學生們在讀中自然會融入自己的情感,自然也就體驗到了兩個小動物渴望尋回友情的迫切心情。

最後一個層面是:合作品評讀課文,在讀中體驗情感。

新課程標準一直提倡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完成前兩個層次的朗讀基礎上,我又提出新的讀書要求:“把最讓你感動地方讀給小夥伴們聽一聽,每一組評選一個讀書代表,發揮你們的集體智慧,給他出出主意,幫他把課文讀好。然後在全班進行朗讀比賽。”在這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利於學生全體參與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研討,同學之間相互啟發,大膽交流,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學生幫助小夥伴出謀劃策的時候既是他們對課文理解感悟的過程,也是他們領悟道理的過程。

(四)文情延伸,體現生命。

在設計教學時,我考慮到課堂教學應該富有生命的氣息。做為教師的本身,我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給知識注入了生命,使知識變的鮮活起來。在課尾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生活中如果你與好朋友發生矛盾了你會怎麼辦?”引導學生結合切身實際來想辦法化解矛盾,如:一句道歉,一聲問候,一張賀卡,一幅圖畫等等,貴在學生自己去想辦法解決。最後,我又設計了一個自主選擇的練習:“想為好朋友設計賀卡、繪製圖片的小朋友拿出畫筆開始行動吧!其它小朋友也別閒著,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讀讀課文吧!”這樣設計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積累著句段篇章,更在於幫助他們積累著美好的情感。這裡力圖體現的是給孩子們一點自由的空間,讓他們的靈性、情感和想象能夠自由地飛揚,構築一個湧動著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

六、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感情,既簡明扼要,又與多媒體演示相得益彰。

七、誘思探究和新課改精神在本課的體現:

本課設計以“誘思探究教學論”和《語文課程標準》的思想為指導,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學過程始終洋溢著師生雙邊活動的熱烈氣氛,既不是學生圍繞教師轉,也不是學生配合教師活動。而是通過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發展的情境和活動,使他們的思維潛能和創造精神得到充分釋放,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充分地張揚。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決策者,實施者的主體地位。

總之,課堂上我就是讓學生們通過讀書的實踐,使他們能夠嚮往美好的情感,感受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給孩子一點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權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片蔚藍的天空讓他們自己向前走。

國小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數乘小數》。它是蘇教版國小五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教學小數的計算,教材一共安排了兩道例題和一個練習。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

小數乘以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小數及整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小數除法學習的基礎,也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學習的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的確立

教學要求:

1、從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和老師引導,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小數的算理,掌握演算法,並能正確進行估算、口算、筆算。

2、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與概括的能力和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交流的能力,滲透轉化思想。

3、使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遇到問題、不斷探究、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教學重點:

學生自己探索獲得“小數乘以小數”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即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轉化探索活動,使學生髮現因數中小數位數與積中小數位數的對應關係,悟出“兩個因數中的小數位數就是積中的小數的位數”。

二、說教法、學法

緊緊依託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順應探索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取向,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在不斷地“產生疑問、進行探索、釋疑、運用”這一迴圈過程中,自然地發現“積中小數位數與因數小數位數”的關係。

1、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

數學課堂教學要注重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著眼於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條件,積極營造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學習中來感悟、探究、發現小數乘以小數的算理和演算法,讓學生經歷對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比如課堂中首先呈現房間平面圖,啟發學生獲取資訊,提出問題,列出算式說明及依據。教學計算要善於捕捉差距,關注生成。比如:通過以上學生知識形成的過程與經驗,緊接著出示陽臺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生自主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兩位小數與兩位小數相乘中兩個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的關係。並在小組裡討論過程中學生自主生成,小數乘小數的計演算法則,從而真正體現是學生邁過學習,自主獲得知識的生成過程和計算方法。

2、正確把握老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係。

本課力求在每一個環節的推進過程中都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究,再讓小組合作討論探究,老師只起穿針引線的作用,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與信任,提供其廣闊的思考空間與交流機會,使其通過個體思考,小組或組際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認可的計演算法則或規律,充分體現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比比如:教材重點組織學生探索筆算的方法,先告訴學生可以把豎式中的兩個小數都看成整數來計算,再結合直觀圖示討論,按整數相乘後怎樣才能得到原有的數?啟發學生理解,把兩個因數看成整數,等於把原來兩個因數分別乘以10得到整數,因數擴大100倍,積也就積也就相應擴大100倍。因此要得到原來算式的積,應用整數相乘的積反過來除以100。除此以外,學生可以通過單位換算把米化成分米得到的積後再換算成平方米。學生可以通過對筆算結果與估計結果的比較,判斷筆算結果是否合理,從而確認相應計算方法的正確性。在引入“3.6X2.8”時要求學生先用兩種方法估算,並說明正確答案的範圍,根據以上推斷,讓學生獨立計算,為接下來筆算方法提供一種支援。

三、說教學程式

1、創設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數學問題”。

數學來源於生活,通過對學生熟悉的住房面積計算,既複習了舊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課要探索的新知,同時,賦予了計算一定的生活意義與實際意義,使學生感悟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認識到計算確實是一種需要,產生急於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慾望與興趣,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創造了良好的心理條件。比如在創設情景引入的過程中,老師問:“你獲取了哪些資訊?”可以體現老師創造性使用教材,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列式,自己解答,使枯燥知識變成善於學習的知識。

2、對算理和演算法的自主探索。

在整個過程中,老師放手讓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去探索,憑學生自己的理解來尋找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再通過相互的交流,不斷產生認知衝突,思維產生碰撞的火花,營造出繼續探索規律,解釋新問題的氛圍。

(1)獨立嘗試。學生在獨立計算4.2×3.6時,勢必會根據對前面小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小數的演算法和算理的理解來進行計算,這一嘗試可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讓老師充分了解學生計算小數乘以小數時在認知上的難點,為老師接下來有針對性、有重點的教學找準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演算法與想法。在交流中,老師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暢談自己的演算法與想法,及時掌握學生不同的思維生長點和認知區別。比比如在計算小數乘小數的過程中,老師首先讓學生估算2.8X3.6的結果最大是多少,然後讓學生再進行計算。老師充分尊重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創造性地參與到計算的探索過程中來,對學生演算法、算理和結果上的對與錯不作判斷,而是把各種不同的演算法與想法展示給全班學生,讓其產生思維的碰撞與衝突,為其留下思維的空間。

3、運用規律來解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算理,獲得方法。

運用學生自己發現的規律來指導計算,一方面可加深對算理的理解,提高對演算法的感性認識,為歸納出小數乘以小數的法則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規律。比如在課堂練習環節中,設計了練一練的習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再指名在全體學生面前談自己的想法與演算法,通過計算與交流,學生對小數乘以小數的演算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同時對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中就有幾位小數這一規律有了初步的感悟。

4、運用法則,進行專項訓練與開放訓練,以拓寬思維,促進發展。

小數乘法的計演算法則,具有較強的操作性,是對小數乘法算理在操作層面上最簡單的概括,對學生在計算時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是思維的簡約化,是解題策略的優化。為此,設計了一些專項性習題,根據算式特點在積或因數中點上小數點的正確位置,以更一步強化積中的小數位數由因數中小數的位數來決定這一規律。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安排了一組開放性練習,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落實,也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開發,探索能力得到訓練。最後還安排了一個實踐題:一種西裝面料,每米售價58.5元。買這樣的面料5.2米,應付多少元?(先估算的數,在計算)並應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計算出物品的總價。讓學生在頗有興趣的計算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將探索獲得的數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工作中去,應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一些生活問題。

總之,本課力求改變以往計算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少,以計算技能的培養為主,以正確計算為最終目標的教學方法,而是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創設各種條件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運用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同桌討論、合作交流,去發現和創造小數乘以小數的算理和演算法,從而使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思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培養和發展,使數學思想方法得到滲透。

國小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我首先談一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是人教版國小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的內容,本單元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用具體事例引導學生明白什麼是誠實,懂得誠實在人與人交往中是立身之本和處事之道,懂得在生活中需要克服膽怯等心理做到不撒謊。本課包括“誠實與說謊”和“讓誠實伴我成長”兩部分內容。

二、說學情

我很誠實從認識誠實與說謊開始,下面我來談一談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逐漸進入青春期,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斷提高,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也開始形成相對固定的夥伴,但隨之也會遇到一些困惑與煩惱。例如:怎樣在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保持誠實的品質,該如何客服一些心理做到不說謊,讓學生探討與人交往的基本原則,幫助學生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和溝通。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養成誠實的品質,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能力與方法目標】

能夠用誠實的態度去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知識目標】

知道哪些是誠實的行為。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重點】

知道什麼是誠實,能夠明辨是非

【難點】

養成誠實的品質,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主要採用了情境扮演、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學方法,我再來具體談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從新課匯入、新課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節一:匯入新課

我將採用故事匯入,使同學們在故事中感受到“誠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說謊帶來的不良影響”。這樣的匯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順利地引出本節課的主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環節,我將從教材的邏輯結構出發,著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重點闡述“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等問題。本框題主要通過誠實與說謊、誠實故事會、幫忙出主意、讓誠實伴隨我成長4個方面展開。

1.誠實與說謊

首先,我會請同學們通過兩個鏡頭思考哪一種行為是正確的,贊同哪一種行為。

鏡頭一:小明把同學的本弄溼了,雖然大家不知道是誰弄溼的,但是她依然承認了錯誤。

鏡頭二:小剛沒有完成課後作業,課代表收作業的時候卻謊稱忘記拿了。

通過兩個鏡頭,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贊同第一種行為,從而對誠實與說謊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2.誠實故事會

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誠實的故事,現在召開誠實故事會,大家一起分享身邊誠實的故事。

我先讓學生分享發生在自己身邊關於誠實的故事,從而總結出誠實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我們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設計這樣的活動,從學生身邊的事情說起,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感悟到誠實的重要性。

3.幫忙出主意

誠實與說謊是一對反義詞,雖然我們都想做一個誠實的人,但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會出現一些說謊的人,我會請同學們通過一個案例,談一談案例中的小花為什麼說謊以及在說謊之後應該怎麼辦?

小花是個好面子的女生,一天同學們都在討論自己家養的小動物,小花家並沒有養小動物,卻說自己家養了幾條金魚。同學們都想去看看小花家的金魚,小花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通過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明白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說謊以及說謊之後應該馬上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以後的生活中儘量去避免這些心理引發的說謊行為。

4.誠實伴隨我成長

在學生的這個年齡段,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很容易有一些錯誤的認識從而做出錯誤的選擇,針對這一現象,我會請同學們情境扮演:

鏡頭一:從商店買東西回家,店員多找了三塊錢,我該...

鏡頭二:踢足球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窗戶踢碎了,旁邊沒人發現,我該...

鏡頭三:測驗時有一道題不會,正好可以看見同桌的答案,這時我該...

我會根據同學們扮演,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總結出我們的成長需要誠實的品質來陪伴,我們應該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真實體驗出發,進一步明白誠實的在我們成長中的重要地位。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會讓學生小組討論:“以下兩種謊言的性質一樣嗎?”

圖片一:小芳突然想到一個惡作劇,於是他氣喘吁吁的跑到山上告訴小文說你家來客人了。

圖片二:小麗看到爺爺的病情加重,為了不讓爺爺擔心,告訴爺爺他的病馬上就好了。

最後明確現實中謊言是複雜多樣的,有些謊言的初衷是好的,我們要持理解的態度。從而對本節課在知識層面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環節四:小結作業

根據本框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學習的特點,我會結合板書內容,採用歸納式小結。通過小結環節,使同學們對本節課形成更清晰的認識。

內容講授完畢,我會給學生布置作業:課下請同學們蒐集關於誠實的名人名言,下節課我們來探討。

通過佈置這樣的作業,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並提高同學們的表達能力,增強同學們的分享意識。

七、說板書設計

國小說課稿 篇4

《起死回生》一課,通過扁鵲治好已被人們認定是死了的虢國太子的病,而表現出這名古時醫生醫術的高明。根據教材特點和本單元的.目標。這篇課文的第一個目標是認識生字6個,積累描寫注意力集中的詞語,第二個目標是正確朗讀課文,學習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第三個目標是通過學習,感受扁鵲高超的醫術和謙虛的品德。學好這篇課文,為後面的幾篇描寫人物的文章的學習做好了鋪墊,通過描寫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來反映人物的個性特點。

而這篇課文中的課外知識的含量很大,一是扁鵲這個人,二是瞭解春秋這個歷史背景,三是通過扁鵲瞭解我國古代的名醫。課前,我讓學生進行預習的時要求瞭解有關課文的一些資料,但並沒有以我的觀點要求學生必須查閱哪些內容,而是給學生參考,並讓他們自己有選擇地去查閱自己喜歡的方面。這樣,學習過程中學生提出的一些知識性的小問題就能自行解決了。

作為一篇閱讀文章,教學上最關鍵是要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即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教學本課時,我採用讓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然後抓住重點問題逐一攻克。以學生自己探索為主,教師適當點撥。

一、交流資料引入課文。

首先,讓學生將課前把收集到的資料,用一兩句話和大家說說,並以“說說你從文章中知道了什麼?”這個問題,解決一些小問題;先請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讀準字音;然後選擇喜歡的小節集體朗讀課文,老師糾正字音;三讀課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後進行集體交流。學生可能會涉及這樣的一些問題:國王為什麼說扁鵲具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從什麼地方看出扁鵲具有起死回生的本領,起死回生是什麼意思,扁鵲為什麼要謙虛地說以及前文扁鵲說自己能讓人起死回生,後文說世上哪有死而復生的道理等等

二、以點帶面,逐一解決。

由於讓學生自由提問題,面比較寬,為了避免讓學生牽著我走,在備課時,我就想到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國王為什麼說扁鵲具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因此,考慮將這個問題作為“碉堡”。在學生自由提出問題之後,將此大問題作為難關,其餘小問題穿於其中或者視情況解決。

文章表現扁鵲醫術的高明,是從三個方面描述的。一是扁鵲通過詢問侍衛官,斷定太子並沒有死。二是通過扁鵲的一系列動作,三是從太子的變化迅速方面。估計學生基本上能將第一二部分找出來,刻畫扁鵲治病的動詞,學生應該也不是問題。而文中出現的“凝神”一詞,可以讓學生找出另外一些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詞語。把學生的知識做一下規類。而第三部分何以顯示出扁鵲的高明,可以從太子的變化之快體會到,抓住表示時間的詞語就可以了。而第一部分要考慮一下才能尋找出來。所以備課時做的課件採用可以跳躍的,這樣可以針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出現內容。第一部分都是扁鵲和侍衛官的對話。寥寥數語中,扁鵲便可以肯定太子並沒有死,而決定要為太子治病。這三個方面讓學生學會從人物的語言,動作以及側面描寫體會人物特點。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做適當的點撥,基本上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感悟扁鵲是一個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人。最後引導一下,象我國這樣的名醫還有很多,激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孕育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種子。

國小說課稿 篇5

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自然第十二冊宇宙單元中的《太陽系》。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進行網路教學。我之所以選擇這一課,是由這課的教學內容決定的,第一,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遠離學生生活實際的宇宙天體知識,學生根本無法直接去研究,所以只能進行一些文獻研究,第二,本課的知識點多,資訊量大,值得爭論的地方也多,而這正適合網路的特點。因此,基於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網路的優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道太陽系的組成及相關天體的特徵,儘可能多的瞭解太陽系的其它有關知識。(這一目標正是基於網路教學資訊量大的優勢而提出的)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利用網路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

3、形成對宇宙天體的興趣和探究慾望。

為完成這些教學目標,在“自主探究”和“意義建夠”的理念指導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策略:

⒈創設情景: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在一次網上旅遊中進行的,其中創設了乘坐神州號太空梭、參觀網上博物館等情景,非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特點。也符合現代生活的氣息。

⒉設計遊戲:網路遊戲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將枯燥的記憶通過網路遊戲來完成,使學生輕輕鬆鬆得到收穫。

⒊自主質疑:疑問是自主探究和意義建構的開始,讓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興趣、不同的關注物件和不同的知識積累,提出不同的研究主題,從而使而後的網上學習有了主題和目標,也充分體現出個性化學習的理念。

⒋網上瀏覽: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研究主題,自由的在網上搜索、瀏覽,充分體現了學習過程的開放性和自主性。學生在紛繁的網路世界中不斷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訊,不僅充分發揮了網路的功能,更培養了學生通過網路獲取知識的能力。

⒌組織爭論:課堂需要爭論,對太陽系的探索更需要爭論,爭論不是為了形成定論,追求的是產生新的觀點和迸發出思維的火花,爭論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相互學習的過程。

⒍交流心得:如果說引導爭論是為了學術爭論,那交流心得則是情感的交流,在整個網上旅遊過程中,有意設定了許多值得學生觸動和深思的地方,在課的最後進行這樣的交流必將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利用這六條教學策略,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首先通過與學生很隨意的談話,引導學生進入一次特殊的網上旅遊,伴隨著到計時、發射和隆隆的火箭聲,學生閉上眼睛靜靜的享受著、幻想著,當他們睜開眼睛的時候,眼前的一切使他們大吃一驚。伴隨著這驚訝聲,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已經被激發到了極點。為下一步的學習營造了良好的心境和氛圍。

二、觀察分類、初步感知。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三個步驟,首先讓學生對太陽系的執行動畫觀察1-2分鐘,找出太陽系中有關特點,然後讓學生將自己的觀察結果彙報出來,通過這個動畫,學生通常可以發現太陽系中十多個特點,並對觀察仔細、有獨特觀點的學生進行表揚,最後,在觀察彙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太陽系中的所有天體進行分類,這是一改常規的教學思路,將打破分成6類的思維定勢,只要有正確的標準或理由,都可以,這將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設定遊戲、加強重點。

讓學生記住九大行星的排列順序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也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我將首先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你有什麼好辦法將他們的排列順序很快的記住嗎?這不僅是為了記住他們的順序,更是一種學法指導,讓學生知道,記憶要講究方法。然後在給學生一分鐘時間進行強記,最後通過愉快的網路遊戲來檢查和鞏固記憶的成果,以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自主質疑、確立主題。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學生對太陽系以有了初步的瞭解,但對太陽系的探究是無止境的,因此,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質疑,讓學生自己提出想要進一步研究的主題,從而體現出學習過程的個性化和開放化。事實上,學生也確實有迫切想要了解的知識。學生研究主題的確立,將消除上網時的隨意性和無目的性。

五、網上瀏覽、深入探究。

這將是本課的重要環節,也將形成課堂中的一個高潮。因為在學生網上自主學習後的彙報過程中,必將會對有些問題產生一些爭論,而這爭論正是我要大力挖掘的教學資源。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關於有無第十大行星和有無外星人最有可能成為學生爭論的焦點。因此,當學生的爭論產生後,我將尋找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第二次上網學習,以收集更多的材料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學生在第一次上網中是各研究各的,而第二次網上學習則是大家圍繞一個研究主題進行的,這時,學生為了收集更多的資料,也許會覺得老師提供的網頁和網址不夠用,這時,我完全放開,讓學生直接上英特網,按照自己所喜歡和善於的方式去收集資料。在學生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礎上,組織進行第二次爭論辯,組織這樣的爭辯並非為了得到什麼結論,最後的爭辯將在沒有結論和輸贏中結束。但正是這樣沒有結論的爭論將繼續激發學生研究下去,也許是一段時間,也許將是一輩子。而這正是我們的教育所要追求的。

六、啟發情感、交流心得。

在整個網頁中,我有意設定了許多容易引起學生觸動和震撼的資訊,學生在上網中將會有意無意的注意到這些資訊,也必將產生一些想法和體會。而這些體會在交流中得到提升,在提升中產生共鳴,在共鳴中得到昇華。

以上是我對太陽系一課進行網路教學的一些設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