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

才智咖 人氣:2.96W

《找最大公因數》是國小五年級的內容,下面本站小編為您介紹《找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找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找最大公因數》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中的內容。本課時是在學生找一個數的因數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為以後學習約分打下基礎。教材中直接呈現了找出公因數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別找12、18的因數,再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此基礎上,引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材採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現探索的過程。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依照《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編寫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找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過程,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探索找公因數的方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過程與方法目標:結合具體例項,滲透集合思想,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養成不重複、不遺漏、不重複的思考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從中體驗到做數學的樂趣。

(三)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為了更好的實現三維目標,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意義,用列舉法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本節課的難點是:用多種方法正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二、說學情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以滿足學習者的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新課程標準也強調“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接下來我對學情進行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但學生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發展,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邏輯關係。所以本節課中,我儘量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勤於動手,從而樂於探究。

三、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本節課學生對因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本節課主要採用引導發現法、組織學生歸納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這也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說學法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鑑於這樣的認識,本節課主要引導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經過這樣的學習過程,學生不僅能掌握新知,更能鍛鍊自己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環節:

(一)複習匯入、形成概念

因為學生已經能夠很熟練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匯入新知。

首先請大家找出12和18 的所有因數,這對學生來說應該不難。接下來引導大家觀察12和18 的因數,觀察它們有什麼共同特點?(板書“12的、18的、12和18共有的”)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什麼是公因數?什麼是最大公因數?進而引出今天的學習課題“最大公因數”。(板書課題:找最大公約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並且能很快地找出來。同時這也就突破了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二)自主探索、發現方法

1、利用因數關係找最大公因數

請大家把書翻到第三45頁,獨立完成“練一練”中第1小題。

8的因數有:1、2、4、8。

16的因數有:1、2、4、8、16。

8和16的公因數有:1、2、4、8。

8和16的最大公因數是:8

引導學生觀察:8和16之間是什麼關係?與它們的最大公因數有什麼關係?

學生隨著老師的問題提出來就獨立的思考觀察,然後在小組內自行解決。

(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並在小組內得到發展,對後進生來說也是一個促進。)

討論結束後,請學生代表回答:8是16的因數,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數是8。

然後鼓勵學生自己小結:如果較小數是較大數的因數,那麼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並及時出一些這方面的題練習,如:4和12,28和7,54和8

2、利用互質數關係找最大公因數

請大家獨立完成“練一練”中第2小題。

生彙報5的因數有:1、5。

7的因數有:1、7

5和7的最大公因數是:1

師同上一樣引導學生獨立觀察5和7之間是什麼關係?與他們的最大公因數有什麼關係?

分小組討論彙報。

生:5和7是質數,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數是1。

引導生小結:像這樣只有公因數1的兩個數叫互質數。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麼他們的公因數只有1。

練習:4和5,11和7,8和9

(三)聯絡實際,應用拓展

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緒,聯絡實際,對剛剛弄清的知識及時強化。

提出生活問題:麵包店的師傅製作了18個巧克力蛋撻,24個草莓蛋撻。麵點師傅現在要把這兩種糕點分別裝到包裝盒裡擺到櫃檯上出售,每一盒數目相同,而且沒有剩餘。你知道都可以幾個裝一盒嗎?哪種最實用呢?你是怎麼想的?請學生思考並進行回答,通過本題目,進一步強化新知。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真正體驗到理智的愉悅,也進一步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四)師生互動、歸納總結

學生自己回憶歸納本節課所學內容。使其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知識網路,培養總結概括能力。採用這種小結的方式,一方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助於老師把握學生的掌握情況。

(五)作業佈置

獨立完成教材中第46頁第5題,寫出各分數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這樣的作業能有效鞏固本節課新知,併為後面學習約分的內容作鋪墊。

六、說板書設計

找最大公因數

12的因數有:1,2,3,4,6,12

18的因數有:1,2,3,6,9,18

12和18公有的因數有:1,2,3,6

12和18的最大因數是6

為了幫助學生清晰明瞭的把握本節課的內容,最後我對板書設計進行簡要說明:這是本節課的板書,佈局合理,內容洗練,突出了本節的教學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