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2.64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語文《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語文《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

國小語文《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1

寓言故事能啟迪兒童的智慧,發展兒童的推理能力,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的寓言故事《小松樹和大松樹》,我準備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與目標

(一)教材分析: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風伯伯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為。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課文配有兩幅插圖,形象地描繪出課文中小松樹、大松樹、風伯伯的樣子,使學生易於理解故事內容。

(二)教學目標:

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積累和運用詞句,培養閱讀能力,養成閱讀習慣。因此我確立了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正確書寫,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並分角色表演。

3.情感目標: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三)教學重點:

由於國小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大量識字,讀懂課文,因此,我將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進而理解課文內容確立為本課重點。

(四)教學難點:

理解風伯伯對小松樹說的話,讓學生明白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二、學情、學法與教法

(一)說學情:

本文是寓言故事,看似簡簡單單、篇幅不長的一個小故事,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耐人尋味,一年級學生受年齡特點的限制,很難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文字中的角色相對應,所以在挖掘長輩寬容犯錯的'晚輩,對他進行溫和、耐心地教育這一點上,比較困難,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多讀多體會來突破

(二)說學法、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方法得當,就可以起到化難為易,提高課堂效率等多種功效,教學時主要採用了

1.情景教學法:

通過讓學生觀看課文動畫,讓學生的思緒跟隨畫面走進課文。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來認識課文中的人物原型,以表演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閱讀 慾望。

2.讀中感悟法

“閱讀是學生的 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在教學中,我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自讀、品讀、表演讀、感情朗讀,通過多種方式 的讀理解課文內容。

3.自主探究法

採用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能促使學生精神的喚醒和潛能的開發,讓每個學生都能嚐到成功的喜悅。根據本課的特點,讓學生自主讀書、表演、評論,懂得做人的真諦,從而感悟課文的內涵。

(三)教學媒體環境:

多媒體是本課的重要載體,採用光、電、影、聲相互交替的多媒體教學環境改變知識的呈現狀態,將教學由靜態變動態,由無聲變有聲,由抽象變具體。不僅能增強表現力,更能激起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習慾望。

三、教學流程與意圖

(一)教學思路

本著“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

思路: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趣”字先行

匯入新課

以“讀”為主

入情入境

以“演”代讀

深入探究

聯絡生活

情感遷移

小松樹和大松樹

(二)教學環節:

1.“趣”字先行,匯入新課。

好的開頭,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新課伊始,我向學生展示一棵青松,在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後接著出示了兩棵鬆

樹的圖片進行比較,在出示課題時,有意把小寫得很小,把大寫得很大,

【設計意圖】:視覺的衝擊帶給孩子的是心靈的震撼,以圖促理解,孩子就能體會漢字的魅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孩子們進入情境後,老師順勢提出問題,激發其聽故事,學故事的興趣,主要通過讓學生觀看課文動畫。

【設計意圖】:動畫是低年級孩子最喜歡的形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聽,同時也是範讀課文的過程。

3.以“讀”為主,入情入境。

本文語言淺顯易懂,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感悟。學習第一自然段時,採用自讀的方式,讀完後運用擺一擺的形式:小松樹和大松樹的家在哪裡呢?緊接著提問全班同學:你們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貼嗎?課件順勢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文字。

【設計意圖】:短短一句話的教學,讓學生自讀自悟,多樣的檢查方式也讓我們的教學變得輕鬆愉悅。

第二自然段中蘊含著小松樹驕傲的原因,

【設計意圖】:採用同桌齊讀、共同探討的形式,,通過對重點詞的感悟以及演一演小松樹驕傲的樣子,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

4.以“演”代讀,深入探究。

如何讓孩子在閱讀中認識到小松樹盲目自大的錯誤,這是三維目標中“情感目標”的具體體現。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兩個環節:你會做這個動作嗎?接著讓學生合作探究兩個填空題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其實對於“託”這個字並不太理解,在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悟”,又採用填空的形式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在學完課文後的表演是學生最喜歡的形式

【設計意圖】:對錶演的角色進行指導,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通過課本表演幫助學生感受語言,表現語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聯絡生活,情感遷移。

建構主義認為,孩子總是帶著一定的生活知識經驗、情感體驗參與閱讀。在探討小松樹與大松樹到底誰高這一問題上使用了動畫的形式把小松樹放到山下【設計意圖】:調動的是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比”字來練說,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又將文字與生活知識經驗、情感體驗連結起來。

四、整合點的診斷與解決方法

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使教學立體化,給我們的教學帶來無限生機,

(一)視訊展示,直觀高效

精彩的動畫展示過程讓學生對課文有了直觀的感知,對於高效的開展教學活動無疑是一劑良方。

(二)圖文結合,促進理解

把常規教學手段難以表述的精彩,我們用圖片和文字展示給學生,使抽象的概念變成具體形象,幫助學生去理解、領會知識,進而

掌握、運用知識。

(三)靜中有動,深化難點

將靜態的小松樹放置到山下,方便學生對比理解風伯伯的話。

(四)情景渲染,知識再現

讓學生在舒緩的音樂聲中進行課本表演,展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再現課文的精彩畫面,也為學生背誦課文打下基礎。

結束語:“在兒童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語文學習不應該僅僅是讀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們不斷創新,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有生機,才有活力。

國小語文《小松樹和大松樹》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松樹和大松樹》是國標本國小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樹覺得自己長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樹。課文批評了小松樹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驕傲自大的行為。課文安排了三教時,我今天上課為第二課時。

2,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並分角色表演。

(3)情感目標: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3,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2)學寫生字。

教學難點: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

二,說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課文的感悟有深有淺,於是我放手讓學生自由選擇段落,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悟讀,併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上課剛開始,我先指名讀課題,引導讀出兩棵松樹的大小,然後複習本課詞語,接著我出示兩棵松樹的圖片,並讓學生把兩棵松樹送回家。用文中的話來說一說,這樣也達到了複習第一自然段的目的。

2,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首先,創設情景。引出小松樹和大松樹的對話。讓學生自己讀,先自己體會,然後來交流讀後的感覺。在理解小松樹的話時,我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喂”,因為只有讀好了這個字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小松樹的話,從而達到理解小松樹是一個狂妄自大,沒禮貌的人。與之相反,大松樹的沒有回答,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或許有點困難,但我利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讓他們體會,原來大松樹沒有生氣,他只是不屑和小孩子生氣。理解風伯伯的話又是一個難點,我引導學生從“摸”入手,體會風伯伯是一個長者,很慈愛的形象,他是一個正直,站在旁觀者角度看的人,他的意見更客觀。在聽了風伯伯的話後,我讓學生自己找找,此時的小松樹是怎麼想的,學生都能說出“慚愧”這個詞,接著我用熟詞法讓學生體會這個詞,從而更真切地體會到了此時小松樹的心境,這也讓我順利地實現了我預期的目標。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客觀地說說自己的喜歡的形象,並說出原因,這在無形中也讓學生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要盲目自滿,看不起別人的道理。

3,總結課文,角色表演

(1)總結課文,客觀地評判文中的三個形象。

(2)指導學生分角色表演。4,教學生字我特地選了兩個左右結構,兩個上下結構的生字,讓學生比較,記憶,再通過老師的範寫,學生描紅,實現對生字的掌握。

四,說教學板書

我這節課的板書力求簡潔美觀,採用師生畫圖貼圖的方式完成,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明,有助於學生記憶。

更多國小語文說課稿文章,請訪問說課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