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件播讀提示

才智咖 人氣:1.81W

導語:新聞稿件的播讀要求嚴謹真實,傳達客觀的態度。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聞稿件播讀培訓,歡迎參考!

新聞稿件播讀提示

例項1

澳大利亞悉尼市數萬戶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時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開始集體斷電一小時,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暖化的關注。天黑之後,悉尼歌劇院等標誌性建築紛紛熄燈。

這一活動名為“地球時間”,由世界自然保護基金和澳大利亞最大報紙之一的《悉尼先驅晨報》聯合發起。大約2000家企業和53萬戶居民報名參加了“地球時間”活動,自覺斷電一小時。除標誌性建築外,悉尼城區許多高樓也紛紛熄燈,整個城市變黑了不少。不過路燈和緊急照明裝置仍沒有熄滅,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燈”對悉尼人的生活並無太大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燈的便利觀看星空。幾百個市民提前預約,在熄燈期間前往悉尼天文臺,利用這一小時更好地觀看星空。天文臺負責人說,很多市民都為有在黑暗中觀察地平線的機會感到激動。

播讀提示

這條訊息的標題是《悉尼全城熄燈一小時》,副題是《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看過這條訊息後要確定重點在什麼地方。在標題中我們已經瞭解了訊息的新鮮點所在,這就是受眾所關注的新聞事實的要點。

再看訊息的層次,三個段落自然成為三個層次,三個層次為我們播讀時脈絡的清晰提供了基礎,三個層次之間要做短暫的停頓處理,切忌不要一氣呵成。一片的結果會使受眾聽得茫然。

第一個層次是訊息的導語,播得要醒目。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什麼事,什麼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來說,訊息要素中的發生了什麼事是重點。其他的新聞要素並不是不重要,同樣要求依次交代清楚。這條訊息導語交代事件的先後順序應該是這樣的:(1)集體斷電一小時;(2)澳大利亞悉尼市數萬戶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暖化的關注;(4)3月31日晚7時30分;(5)天黑之後,悉尼歌劇院等標誌性建築等紛紛熄燈。可以用聲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強弱來區分。

第二層次把新聞事實稍加梳理後,弱強調 “熄燈對悉尼人的生活並無太大影響”。

第三個層次是新聞的結尾段,也是對新聞事實的補充,播清楚即可,聲音運用可在中聲區稍下部分,稍偏低些。

例項2

索羅門群島2日發生里氏8級地震,地震在引發海嘯造成人員傷亡的同時,將當地一座名為拉農加的島嶼突然“拔高”了約3米。島嶼周圍的珊瑚礁受此影響露出海面,附近的海洋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當地村民還因此發現了一艘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沉船。

小島上升使島嶼周圍的珊瑚礁暴露在空氣中,大量珊瑚蟲以及擱淺在珊瑚礁上的海洋生物死亡,瀰漫出一股難聞的腐爛氣味。

村民哈里鬆?加戈邊做手勢邊說,地震造成的裂縫甚至將整個島嶼一分為二,部分裂縫有50釐米寬。

在拉農加島北部,當地村民在海岸上發現了一艘沉船,那是二戰時期沉沒的一艘日軍巡邏艇。當地漁民亨德罩克?凱加拉下海探視了新的海底景象,發現了一道與海岸線平行延伸的裂縫,長度至少500米。

凱加拉說,當地村民認為小島上升是因為海平面降了下去,擔心海嘯可能再次襲來,因此大多數居民拒絕從高地上搬回原來的住處。

“噪音相當大”,凱加拉描述小島上升時的情景,“水退了下去,然後沒有再升上來。”他同時指出水位下降和地震是同時發生的。

拉農加島是世界知名的旅遊潛水勝地之一。這次地震給當地的旅遊業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嚴重破壞了海底珊瑚礁景觀。

小島上升導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許多珊瑚蟲因為曝晒在陽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現美妙景觀的珊瑚礁變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

在索羅門群島西部省首府吉佐島從事潛水業的丹尼?肯尼迪說,地震破壞了大量珊瑚礁,對潛水愛好者而言,這個曾經聞名於世的潛水勝地不再具有吸引力。

除了影響旅遊業外,小島上升導致珊瑚礁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當地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播讀提示

地震在地球上時有發生。一般的報道中經常涉及的是傷亡人員及其財產損失,但這條新聞沒有過多地從這方面進行敘述,而是變換了一個角度,集中報道了自然生態的變化。看過了之後會有一種新奇的感覺,當然這也是受眾所關注的。

在第一層次中的導語部分新聞事實只是一句話——索羅門群島2日發生了里氏8級地震,接下來的五句話全部是地震造成的結果,其中四句是生態被破壞的情況,表述的著眼點依次是記者說的結果,一個島嶼拔高了3米,珊瑚礁露了出來,海洋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甚至發現了二戰時期的日本沉船。播讀時聲音控制在中聲區,語流簡潔明快。

在新聞的第二部分,又詳細描述了地震所造成的後果的樣態,由於小島上升了3米,海岸線延伸了,珊瑚礁暴露在空氣中,海洋生物死亡,有一股難聞的腐爛味道,整個島嶼一分為二,還發現了日本的沉船,村民們不願意回來住,擔心海嘯再次襲來。這些原文所敘述的場景,在播讀時不應太客觀,要有感情的流露,但注意分寸的把握。

第三部分雖然是結尾部分但也有新聞價值,如介紹了新聞的背景,播讀時要注意的句子是:它是世界知名的旅遊潛水勝地之一,由於珊瑚礁沒了,景觀被破壞了,不再具有吸引力。另外一句很形象的描寫“原先在海底呈現美妙景觀的珊瑚礁變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播讀時要有淒涼的感受。

例項3

“我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上週六下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同幾十家媒體記者見面。對待自己不清楚的領域,他用這句話做了回答。

“我始終認為,在一個領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對所有領域都瞭解。”丁教授回答記者的問題,始終都遵循著他說的這句話,“在我的實驗室,我要求跟隨我做實驗的百餘名各國科學家都能做到不隨便回答自己不瞭解的問題”。

當有記者問“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時,丁肇中教授回答了“我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他認為,所謂的考試只是在考別人做過的東西,而科學進展正是要推翻別人做過的東西。丁教授認為,他能回答的只是覺得應該把“考第一名,念好書”這種觀念改變。

播讀提示

這是一條觀點性訊息,它會給受眾以思想認識的啟迪。訊息由三個自然段組成,實際上只有兩個部分,導語部分及主體部分,應該說沒有結尾,第一段就是導語部分,其餘兩段就是訊息的主體部分。

在導語部分“丁肇中”三字,是響噹噹的,當然要把它當成主要重音來處理。“我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是他的主要思想觀點,是播讀的醒目部分。另外也不能忽視下面這句“對待自己不清楚的領域,他用這句話做了回答”。“不清楚”也要成為次重音進行處理,讓受眾進一步瞭解丁肇中的思想境界。

主體的兩個段落,先說了什麼後說了什麼,播讀前思路要清楚。第二段的表述重點應該是“在一個領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對所有領域的瞭解”及“不隨便回答自己不瞭解的問題”,這裡的“不能”和“不隨便”要作為重音來處理。下面一段“所謂的考試只是在考別人做過的東西,而科學的進展正是要推翻別人做過的東西”,播讀時要把它的邏輯關係清楚地表述出來,“推翻”應該作為主要重音加以強調。

例項4

據《紐約時報》北京時間今晨報道,歐洲天文學家宣佈,他們首次在太陽系之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在這顆行星上可能存在海洋和生命。

據悉,這顆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五倍,距離地球20光年,圍繞一顆名為“格麗絲581”的紅矮星運轉,因此被命名為“格麗絲581c”。到目前為止,在已經發現的約200顆太陽系以外行星中,格麗絲581c是最小的一顆。

此外,它的運轉軌道處於“可居住區”之內,如果其他條件合適,就有可能存在地表水和生命。

格麗絲581c由一個11名歐洲天文學家組成的小組發現,目前該小組已經撰寫了相關論文,並提交給《天文和天體物理學》雜誌。

不過,日內瓦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論文主要作者斯蒂芬妮?尤德里(Stephane Udry)表示,現在還無法得出格麗絲581c存在液態水的結論。

麻省理工學院的行星專家薩拉?西格爾(Sara Seager)表示:“如果格麗絲581c的大氣層比金星還要厚,液態水將由於溫度過高而無法存在。”

兩年前,天文學家在“格麗絲581系”發現了一顆海王星大小的行星。在此之後,天文學家又在“格麗絲581系”裡發現了一顆有地球八倍大小的疑似行星。新行星的發現,意味著格麗絲581將成為人類未來太空航行的首選目標。

播讀提示

這條訊息屬於科技新聞。這篇探索性新聞會引起受眾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訊息的新聞眼一目瞭然——“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行星的出現不是新聞,適合人類居住的.少之又少,這當然是新聞了。

在第一段中除了剛才所說的新聞事實外,還應該把“在太陽系之外發現的” 及“可能存在海洋和生命”也要通過有聲語言交代清楚。這一段是新聞的導語,導語是引導之語。因此,“適合”、“居住的”要作為重音來處理。“海洋”、“生命”要作次重音來把握。

二、三、四、五、六自然段是新聞的主要部分。其中第二段就行星的質量“約為地球的五倍”,“最小的一顆”,有聲語言中要帶有一定的色彩。第三段的“可能存在地表水和生命”,同樣要做技巧上的處理。第四段是一個簡單的提交程式,聲音要做弱化處理,使其成為過渡段。第五段及第六段是屬於訊息的不肯定部分,有聲語言趨緩,作弱化處理,不要過於張揚。

最後一段第七段是訊息的結尾段,在這裡,訊息的作者交代了天文學家研發的背景資料。播讀時清楚即可,訊息的結尾部分,按規律要寫新聞事實的發展趨向,這條新聞同樣如此,“將成為人類未來太空航行的首選目標”是結尾段中新聞價值所在,同時也是觀眾的興趣所在。

例項5

昨天,在倫敦馬拉松賽中,中國選手周春秀以2小時20分38秒的優異成績奪得女子組冠軍,這一成績排名今年世界第一,同時這也是中國選手首次在倫敦馬拉松賽中折桂。

倫敦馬拉松賽是世界最著名的馬拉松賽之一,它與芝加哥、紐約、波士頓並稱為世界四大馬拉松賽。儘管是首次亮相倫敦馬拉松賽,但是周春秀從比賽的一開始就顯示出了良好的競技狀態。在比賽還剩3公里的時候,周春秀顯示出了良好的衝刺能力,從大部隊中脫穎而出,並將領先的優勢保持到了最後。最終以2小時20分38秒、領先第二名選手一分多鐘的成績衝過終點。女子組的亞軍被衣索比亞名將、去年柏林馬拉松賽冠軍瓦米奪得,她的成績是2小時21分45秒。

現年29歲的周春秀來自江蘇,在去年的首爾馬拉松賽上,周春秀以2小時19分51秒的成績獲得了冠軍,而且創造了當年第二個世界最好成績,成為田徑歷史上第七個突破2小時20分大關的女運動員。另外,周春秀還創造了一年內四次跑出2小時30分以內的記錄。在去年的多哈亞運會上,周春秀獲得了冠軍,而這次倫敦馬拉松賽事成功折桂,也再次證明了周春秀具備強大的實力,有望在奧運會上成為中國田徑隊的又一個奪金點。

男子組冠軍最終被肯亞的名將利爾獲得,他最終的成績是2小時7分41秒。

播讀提示

這是一條體育新聞,是振奮人心的訊息。播音的整體把握應該是熱情的、激勵的基調。節奏上要明快,體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全文分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導語,它是受眾的聽覺器官、視覺器官首先感悟到的,因此是播音著意進行處理的重點段,要先聲奪人。“中國選手周春秀”“倫敦馬拉松賽中”“奪得女子組冠軍”“首次在倫敦馬拉松賽中折桂”等句,播音時在有聲語言運用中,依次成為表達的重點語句,其中“周春秀”“馬拉松”“冠軍”自然是重音了。另外一個時間“2小時20分38秒”一般的受眾不太關心它,反正是冠軍就成了。這個數字只有體育愛好者及專業工作者才關注的,播讀清楚便達到了目的。

第二段是周春秀奪冠的經過,文字很簡潔,播音要錦上添花。它由五句話組成,播音時腦子裡要有數,這樣才能形成鏈條。第一句話是該項賽事的規模背景,“四大”這個詞是要加以顯現;二是技術的發揮程度,在這裡注意它的轉折,形容詞“良好的競技狀態”要使用讚揚的語氣。第三句的“衝刺能力”及“脫穎而出”播讀時要有動態的感受能力,句子也才會簡潔生動。第四句是她的成績,做過渡句處理即可。第五句是談其他名次,削弱處理至完。

訊息的第三段是周春秀的運動背景介紹及其運動前景的展望,播音選擇的重點應該是落在運動前景的預測上。第四段簡單介紹了男子組的情況,聲音漸收,弱化至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