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的基本知識大全

才智咖 人氣:3.15W

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下面小編為您收集整理了月琴的基本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月琴的基本知識大全

月琴的樂器介紹

月琴起源於阮。早在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年—前87年),我國漢族已經創造發明了阮,

但當時這種以“彈”和“挑”為主要演奏手法的樂器,都籠統地稱為琵琶。據東漢傅玄《琵琶賦》序所載,阮是當時樂工參照琴、箏、築、臥箜篌等樂器創制而成。是:“中虛外實,天地象也;盤圓柄直,陰陽敘也;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弦。”從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可知,當時的阮長三尺五寸。漢時稱秦琵琶,它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域傳播,在甘肅麥積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畫上,均能見到它的造型。東晉(公元317年—420年)“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善彈這種樂器。在三國(吳)青釉瓷倉陶塑上有其影象,在南京西善橋南朝墓磚刻畫和江蘇丹陽南齊墓磚刻畫中,都能見到阮咸演奏的影象。唐武則天時(684年—701年)稱其為阮咸。《舊唐書·音樂志》:“阮咸,亦秦琵琶也,而項長過於今制,列十有三柱。武太后時,蜀人蒯朗於古墓中得之,晉《竹林七賢圖》所彈如此類,因謂之阮咸。鹹,晉世實以善琵琶知音律稱。”月琴是由阮演變而來的。北宋陳暘《樂書》(卷一四一)載:“月琴,形圓項

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咸造也。”當時月琴的形制與阮相近,後來逐漸變化。到了清代,月琴就與阮完全不同了,琴桿縮短為琴頸,演變為現代的式樣。

月琴的地位說明

琴頸較短,音箱為木製圓形,也有八角形的,在面背板中間橫置兩道音樑,音樑中間有兩個音柱支立。四根弦,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時左手按弦,右手持撥子彈奏。

常用於戲曲、曲藝和歌舞伴奏,也用於合奏,是京劇樂隊三大伴奏樂器之一,與京胡、京二胡配合,是唱腔的主要三件頭伴奏樂器。音域約兩個八度。

音量較小,音色清脆柔和,適合抒情性的說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氣氛。亦是少數民族勞動之餘、夜晚自娛、謳歌心聲的樂器。雲南少數民族叫做“弦子”,是成年男子必備之物。雲南月琴種類很多,以“鎮南月琴”最著名。“鎮南月琴”製作精細,歷史悠久,音色清脆。鎮南就是現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南華縣。“鎮南月琴”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品位音階與琵琶大致相同,一般為四弦,也有兩弦的。琴身多楸木板做成,也有用閃片板(薄松木材)的,講究的還有用楠木做的。琴頭大都雕成一個龍頭飾以龍鬚。琴的正面板上雕龍刻鳳,有的還在琴面正中鑲上一面小圓鏡。小夥子們抱琴彈奏時,龍鬚上下點動,圓鏡閃閃發光,龍飛鳳舞,活靈活現。

月琴既是兄弟民族疊腳跳歌時不可缺少的伴奏樂器,又是小夥子抒發自己情思的特殊工具。由於它音色清脆悅耳,節奏鮮明,輕輕彈動,有如絲絲細雨;急促撥弄,猶如萬馬奔騰。小夥子們常常用優美的琴聲,引來自己心愛的人。在恬靜的月夜裡,姑娘們踏著琴聲,走到山寨邊的樹林裡,跟自己情人相會,互相傾訴愛情。彝家人稱道:“響篾是姑娘的心聲,弦子是小夥子的夥伴。”

月琴的演奏說明

月琴的定弦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民族音樂定弦CFCF;另一種是戲曲音樂,定弦為首調定弦#C、#G,主要彈京劇音樂,無論什麼音都是作為(3)來彈。月琴的演奏技巧很豐富,但通常右手為彈、撥、撮、長輪、掃弦等方法,左手為推、拉、揉、移指等方法。

月琴右手演奏的基礎是:彈、撥、撮、輪稱為“基本功”。其方法為右手食指與拇指緊握彈片,手腕與小手臂形成45度,利用手腕的力量彈到佛手的上前方琴絃,反覆彈撥,彈撥力度均勻,切記不要彈強、撥弱。待右手基本熟練後,配合左手。左手的方法是用拇指把住琴頸,其餘四指分別用指尖彈在品上,記住要用指尖稍前的部位。手指抬起時不能過高、太高,影響速度。另外,還有推、拉、移指等方法。初學者可以從音階練習開始訓練,從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由慢到快,反覆練習,要求達到旋律流暢,音符均勻,每個音符均帶有顆粒狀。

音階練習熟練後,可以進行移指練習,爬音練習,這是演奏樂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另外,演奏樂曲時要把握樂曲中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變化來進行處理,彈與撥的力度與幅度如用法不準確就會破壞作品的涵義。例如:月琴獨奏曲《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前奏引子部分。這就不能用簡單的彈、撥手法來處理,而是要用長輪,並且控制音量,因這首樂曲此時的引子部分是表現淮海大戰前夕的寧靜。

月琴右手方法之一的'掃弦,也是演奏樂曲中常用的方法。例如:《百萬雄師過大江》引子部分結束後突然彈出強烈的和聲,此時演奏方法為掃弦,樂曲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的強大攻勢已開始,要注意掃弦不是可以亂用的,一定要和樂曲內容相吻合。

“撮”分為正撮,反撮。正撮為彈撥三次,反撮彈撥四次,例如舞劇《紅色娘子軍》中一段音樂。這一段音樂的演奏,右手腕要果斷,不能拖泥帶水,否則彈出的樂曲沒有衝擊力,也談不上音色顆粒狀。

反撮的方法用得就普遍了。例如:現代京劇《杜鵑山》中柯湘的一段唱“亂雲飛”,唱到心情沉重的時候就用反撮。正、反撮在京劇音樂伴奏中經常使用。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正、反撮,左、右手一定放鬆,隨著樂曲的變化會碰到高難度的跳把位,如按品的位置太緊,是會影響音色與速度的。

演奏月琴時,將琴斜抱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食指或執撥片彈撥琴絃發音。撥片用竹片、牛角片或骨片製成。月琴常以五度或四度關係定弦,四弦月琴即可兩弦定同音,又可每弦各定一音。一般定弦如下:二絃月琴定弦為:d1、a1;e1、a1;g1、d2。三絃月琴定弦為:g、d1、g1;g、c1、g1。四弦月琴定弦為:d1、d1、a1、a1;a、d1、g1、c2。長杆月琴定弦為:g、c1、g1、c2。在四川涼山,三絃月琴定弦有兩種,用撥子彈奏的月琴定弦為:e1、a1、e2;用手指彈奏的月琴定弦為:d1、a1、d2。在雲南墨江,彝族聶蘇支系的月琴定弦為:f1、f1、c2、c2。在廣西隆林,苗族月琴定弦為:d1、a1、a1。月琴的音色悅耳、動聽,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豐滿。用撥片彈奏的月琴,右手奏法以彈、挑、滾為主,有時也用撮、掃滾等,並有獨特效果的“刮品”技巧。左手則有按、顫、滑、吟等技法。用手指彈奏的月琴,還吸收了柳琴、琵琶等彈絃樂器的技巧。四川涼山的月琴,由原來兩弦一個八度發展為三絃三個八度音域後,演奏上既保持了本民族的風格特點,又突破了舊的傳統,還吸取三絃和琵琶的技法,彈、撥、挑、掃並用,還不時加上雙弦、和絃和持續音等種種變化,擴大和豐富了表現力。彈奏舞曲時,還常用手指敲擊面板,以增強熱烈氣氛。

TAGS: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