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代金劵我們該做什麼?

才智咖 人氣:1.59W

 

收到代金劵我們該做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有意或無意的收到一些代金劵。

當你收了代金劵之後?

現如今,代金劵真是無處不在。

(一)

去香港,在免稅店買東西時,售貨小姐非常熱情地告訴我一個情報:如果買上1500港幣,即可獲得400的代金劵。於是本屌絲使出喝奶的勁兒,拿下1050港幣的貨品,實在是找不到想買的了。

這時,售貨小姐特別為我好的告訴我:小姐,您已經買了1050港幣的東西,只要再買450港幣的貨品,就能參與這次的優惠了。

這時,我究竟要不要湊齊1500呢?

(二)

這是走心的巧合:當我想吃蛋糕的時候,蛋糕店正好在促銷。結賬的時候,老闆非常熱情的告訴我:這是10元代金劵,下次購買蛋糕時可用。

當我接過代金劵的時候,滿滿都是老天待我不薄的幸運感。直到我發現,代金券並不是什麼時候都可用;也不是一下可以用完10元。

(三)

這次最意外了,去某餐館吃飯時結賬。我下意識問老闆娘:可以打折嗎?可以便宜嗎?老闆娘竟然興高采烈說:可以!然後遞給我20元代金劵……

進出商場,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很多次碰上商場大促銷,滿100返20;滿500返100。滿手的代金券真的讓我們獲得極大的優惠嗎?不,真相可能是,促進更多購買而已。哭暈在廁所……

心理賬戶告訴我們,我們似乎在賺錢

雖然我們完成了購買,但返券的價值,會讓我們感到自己在賺錢一樣。比起單單花100元,花200元,但返100元,看起來對剁手行為更有心理安慰的效果。

可惜郎才女貌,卻輸在佔便宜

進化心理學告訴我們,最小付出獲得最大收穫,我們將獲得更多資源,我們將更有利於生存。我們有這樣的黑歷史,這我們天生就是有點"愛佔便宜"的傾向的。這可導致有時候我們在剁手時,默唸的不是:我花錢了;而竟然是:我賺錢了!很好地將「衝動消費」合理化。

比如,上文去商場的例子:湊齊1500可以省400元,多大的誘惑!買買買,洗面奶不是可以買兩瓶嗎?反正是需要用的!

但,如果沒有這個"為你好"的促銷資訊,我們可能就不會這麼衝動。

我們想的是佔便宜,商家想的是二次消費

商家都知道這一點,所以在促銷的時候,會盡量讓我們感覺"佔到便宜"。為什麼商家越來越愛用代金券,而不直接打折來的明快呢?

有人曾針對代金券和打折促銷方式和效果的作比較,他發現:

1. 給我們的印象:代金券有具體的數字,優惠幅度清晰,多數是享受該公司的服務而給予消費者二次的優惠,打折幅度比較模糊,天天一條街都在打折、清倉,印象比較差。

2. 促銷效果:代金券拉我們第二次消費要明顯高於三折五折促銷的方式。

此外還有"過度自信"在等著我們吶!

嗯,喪心病狂的`"代金券"多數時候是不能當時就用的。要等到下次消費,或者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們對未來的估計有過於樂觀的傾向,以為未來會如何,其實絕大多數,當到了未來時,什麼都變了。

不過,即使促不成二次消費,商家也穩賺不賠。

當我們不去二次消費時,商家就相當於在第一次交易時,以原價賣給我們商品。

所以,當你接下代金券的這一刻,到底是二次消費,還是不二次消費,還真是一個哈姆雷特似的難題。

當我們得到代金券的時候,我們就被扔進"投入陷阱"裡

投入陷阱與沉沒成本密切相關,意思是說:當我們以前花費的時間、金錢、或者其他資源讓人們做出他們本不會做出的選擇時,沉沒成本效應就出現了。而心理學研究表明,即使是非常小的投入,也能讓我們持續行為。

比如,上文買蛋糕的例子。我買的不僅僅是蛋糕,代金券讓我覺得我已經為下次購買做出投入,所以當我下次購買的時候,我更有傾向去這家有代金券的店。

代金券虐我們千百遍,我們待代金券如初戀

這些代金券的二次消費力可能不僅僅出現在"沉沒成本"上,心理學家契可尼曾做個一個有趣的實驗,證實我們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

比如,上文吃飯的例子。如果沒有代金券,這次消費算是有始有終的完結了。但一旦有了代金券,在你再見這家飯館時,它就會變成小妖精,提醒你:嗨,親耐滴,上次消費還剩20元的代金券沒有用。也就是說,心理學家契可尼可能會監督我們用完這些代金券!!!

所以,要記住,發錢的才是真愛,發代金券的,可要當心喲。

第一個例子還有一個尾巴:

然後,真有那麼一瞬間,我發現自己心頭一黑,要隨意抓個450港幣的貨品,扔進購物籃,湊齊1500……但突然又想起450港幣何必為難400港幣。所以,最後只能自己認慫,非常抱歉地告訴售貨小姐,自己沒有能力購買1500港幣的貨品……

最後來個小調查:

當你得到代金券,你是怎麼用的?

A. 下次自己用

B. 送給朋友用

C. 直到過期都沒用

TAGS: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