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做義工?

才智咖 人氣:4.36K

   公司中越來越多地聽到大家在討論去過哪裡的福利院,看過哪裡的養老院,幫助了哪裡的山區孩子……義工或者說志願者正在從陌生變得熟悉,從遙遠變得觸手可及、親身經歷。在做這期選題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剛剛過去的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而馬上就要到來的11月16日是國際寬容日,緊接著就是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這些特殊日子的時間性並不重要,如果這些時間符號能引發我們對自我、對他人、對工作所需的寬容思考、健康行動,才是真正重要而且有意義的。正如安南在國際志願者日曾經說過的那樣,"每天,數百萬志願人員都在昭示世人:儘管存在各種問題——儘管存在貧窮和仇恨,儘管有人冷漠,儘管我們面臨的一些挑戰似乎難以應對——但我們可以改變世界,使世界更美好。"同時,使自己更美好。

我們為什麼做義工?

    WHY: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義工?

    WHAT:義工是份什麼工?

    WHEN:做義工該怎麼選時機?

    WHO:誰在做義工?

    WHERE:去哪兒找義工機會? 

WHY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義工?

    週末,從義工開始

    文/楊澍

    "義工"成為精英意識逐步成長中最自然的需求,它也代表了一個不可跨越的必經階段。"精英"不再只是對既定的社會地位、財富地位的追逐和描述,也不再只集中於個人從生活方式到享樂方式的變遷,"社會精英"越來越迴歸了其根源和本意,直指個人與社會所發生的真實聯絡。

    10月12日,星期日,上午8點。時間有點晚了,阿巖打車匆匆來到朝陽區十八里店鄉福壽老年公寓,今天是義工活動的日子。雖然活動8點半才開始,但是作為北京義工聯朝陽片區的帶隊義工,阿巖要早到一點,見見新加入的義工。活動開始前,阿巖都有一個1小時左右的情況介紹,內容也包括義工服務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幫助老人的技巧,這份工作阿巖已經堅持了兩年。

    阿巖在醫藥企業工作,跟所有人一樣,週一到週五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不同的是每天晚上她都會在QQ群裡和其他義工們討論這個週末義工活動的組織準備情況,到義工聯網站的論壇裡發帖子,"我們的會長工作更忙,不過大家對義工的工作都特別認真,你上我們論壇就可以看到他昨晚上1點多發的帖子".接受採訪的阿巖很"低調",雖然作為義工聯的骨幹,肩負著不少的工作,她還是希望記者多和義工聯會長聊聊,而自己只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情。

    現在像阿巖這樣的義工越來越多,他們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參與到義工活動中,安安靜靜做平平凡凡的事,時間成本、辛苦、回報在這裡都不重要,如果換成加班,情況可能截然不同。"也是偶然的機會讓我參加到義工隊伍裡,開始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我始終相信,做義工是一份行動先於理解的工作,只有你做了,你才能明白其中的意義,發現自己的成長。其他至於宣傳也好、號召也好,作用很有限。現在我們有這麼多的成員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們的參與方式也是讓大家先做做看,有心就'空降'一次,至於第二次,我想很多人不會拒絕,至少我是這樣的。"北京義工聯一直都保持著"線上聯絡"的傳統,通過義工聯的網站釋出每次活動的通告,"這麼做的好處就是不管什麼人,只要你願意,都可以來參加,不管你以前有沒有參加過。我們門戶大開,歡迎所有的人。所以每次活動可能都有"空降"的新義工,每個週日我都帶著期待來到這裡。"阿巖說。和阿巖一樣,現在參加義工或者志願者活動的人,已經不僅僅是大學生,有著日常工作、甚至非常繁忙的負責管理工作的白領的比例正在逐漸增加。

    在參加過一次活動之後,很多人就加入義工聯的QQ群,10多個群分不同的片區、不同的崗位,有兒童組、老人組、文藝組,根據個人喜好、興趣、特長自由選擇,義工聯裡的義工們也都以各自的網名相稱,海盜、向日葵、葵花籽,開會的時候響成一片,經常聽到"原來誰誰誰就是你啊"的感嘆。"QQ群是我們聯絡的重要工具,我們義工聯的管理部門-協調組的每週例會也是通過它來完成,大家平時都很忙,這樣做效率會高一點。"

    從精英到精英義工

    截止到2007年12月5日,按照《中國註冊志願者管理辦法》註冊的志願者達到2511萬名,而比起實際情況,這個統計還相當保守。"我們現在只有200名註冊義工,實際參與人數卻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很多人不在冊,但是一樣在做。義工證多少代表一種榮譽,可以統計你的服務時間,根據時間確定義工的星級評定,不過各地區標準不一,到了另一個地方,服務時間的統計可能就接不上,所以也有人並不在乎這個,做了就好。"北京義工聯會長朱為孺說。而如果按照中國志願者協會的統計,中國2007年的志願者人數已經超過8000萬人,占人口總數的7%.至於2008年中國所經歷的奧運會、殘奧會和"5.12"大地震,更是將這個數字進行了雙位數的增長。

    當然,這些數字和已開發國家的比例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在美國,這一比例為30%~40%。美國和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的志願活動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工作的成年人佔相當大比例,且志願服務的科技含量高,許多志願者終身從事志願服務。

    毫無疑問這裡面有著信仰引導和宗教的作用,但是另一種現實是在美國的中國小中,志願服務是必修課程,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習慣是從教育中養成,併成為一種很自然的生活方式。因此更多的美國人在成年以後,無論是著名教授還是富商、公務人員,業餘時間幾乎都在社群做志願者,而且越是有學問、有金錢、有身份的人,志願服務做得越大,既所謂的"精英義工".事實上,在近代西方的傳統中,精英階層一直也都被視作"領導者階層",正因為為社會提供的服務多,才真正彰顯其領導力和普遍的示範性作用。或者換句話說,西方社會中精英的起源就是從社會服務中來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僅2004到2005學年,全美就有330萬16至24歲的大學生正在做義工,在25歲以上的人口中,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更有46%堅持做義工,而在同年齡層僅受過高中教育的人口中,則只有21%的人做義工,還不到大學畢業生的一半。"是否做義工"已然成為"是否接受過大學精英教育"的一項基本標誌。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職業精英正在作為新興的精英階層不斷擴大,從最近的趨勢可以看到,"義工"是他們在精英意識的逐步成長中最自然的需求,它也代表了一個不可跨越的必經階段。"精英"不再只是對既定的社會地位、財富地位的追逐和描述,也不再只集中於個人從生活方式到享樂方式的變遷,"社會精英"越來越迴歸了其根源和本意,直指個人與社會所發生的真實聯絡,或者更準確地說:個人是如何完成與其社會地位相應的責任擔當。雖然形成一種良性的精英文化和精英價值理念至少需要一二十年的時間,但恰恰是從義工開始,精英群體將不斷承擔各類更廣泛的社會職責、完成與社會各階層成員之間的真實磨合,也最終促成自身的反思和全面進益。

    在做這期選題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剛剛過去的10月10日是世界心理健康日,而馬上就要到來的11月16日是國際寬容日,緊隨其後的是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其實這些特殊日子的時間性並不重要,唯有其特殊涵義如果能夠引發我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所需要的寬容思考、健康行動,才是真正重要而且有意義的。

    WHAT 義工是份什麼工?

    無障礙資訊傳遞

    文/楊澍 攝影/江浩

    在電影《天使愛美麗》裡,艾米莉順手攙住一位過馬路的盲人走過街道,帶著盲人在街道悠閒漫步,解說沿路的風景,在金黃色的光線中,兩個人臉上洋溢著暖暖的笑容。我們帶著感動,對舉手之勞展開輕鬆愜意的想象,而對於大偉來說,給盲人講電影不是誰都能幹的鬆快活兒。"我們要做的是帶給盲人無障礙的資訊傳遞。什麼是無障礙的資訊傳遞?就是客觀真實地描述畫面的同時,傳達電影包含的正確意義。"

    大偉的"電影院"在北京鼓樓西大街的一處四合院,與鼓樓那邊的東大街相比,這裡安靜很多,和普通四合院相比,院子裡鋪著盲道。每個週末都會有盲人朋友走進大偉的電影院看電影。配合電影情節,大偉同步講述電影畫面,盲友們一邊聽著電影的對白、音效,一邊聽大偉的解說,一幅電影畫卷就這樣展開。那麼多的聲音,會不會太吵了?會混淆嗎?"不會,盲友的聽力十分敏銳,不會混亂。"大偉說。說是影院,場地實在有限,最多不過能容納三四十人的房間,還擺放著視聽裝置、陳列著義工捐贈的影碟、為了輔助講電影而準備的各種道具。每個週六的早晨,大偉就在這個有點侷促的環境裡,在盲友們的簇擁下,帶著耳麥,開始他們的電影之旅。

    "看"電影補充盲人的心靈

    年過50的大偉搞過裝潢設計、幹過攝影美工、開過公司,後來又當上電視劇製片人,因為與妻子一起拍攝關於盲人的公益紀錄片,讓夫婦二人對這個群體有了更多的瞭解。為盲人講電影的構思來自一次"意外".幾年前,大偉夫婦和一位盲友在家裡看電影《終結者》,"一時興起,我一邊唸對白,一邊解說電影畫面,電影講完我自己累夠嗆,朋友卻激動地抱起我在地上轉了兩圈。"盲友的反應讓大偉感到有些意外,一次無心插柳的嘗試,"終結者"變成了大偉的"啟示錄".他開始蒐集各種影片,對著畫面、場景、情節進行研究,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視覺資訊用最形象化的語言、盲友最需要的語言講述出來。

    盲人因為長期沒有視覺,連帶也失去對周圍環境的判斷能力,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的機會被大大縮小,久而久之,失去與社會的溝通能力。在大偉看來,電影對於盲友們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我希望透過講電影的方式,儘量彌補盲人因為視覺障礙帶來的對於社會理解、認知和行為能力的不足,提高他們的心靈質量和生活質量。電影涵蓋的東西很多,濃縮的東西也很多,有高樓大廈、飛行、爆炸、動作等視覺現象,都是他們平時生活中不能用手來觸控的,通過講述人的語言描述,他們就能對應實際生活,建立聲音與視覺的關係,瞭解空間和景物的狀態。這不僅欣賞了電影藝術,也對環境和生活有了深刻理解,這對他們參與社會生活都非常重要。"其實現在的情況已經比剛開始講電影的時候好很多,長期聽電影已經讓盲友熟悉了很多電影中的概念,比如鏡頭的推、拉、搖、移是什麼。大偉最初是找來一臺真正的攝影機,讓盲友用觸控的方式瞭解所謂"鏡頭感"的。"很多盲人對電影中可能出現的東西接觸比較少,他們瞭解的僅限於自己身邊觸手可及、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而電影的內容那麼豐富,講電影之前要找些模型,給他們摸一摸,瞭解之後才能開始講。"通過"看"電影,盲人在完成一次知識普及,而講述人則是他們的老師。

    大偉很重視每部電影講完以後的結束語,像是一段感悟,也像一段總結。"有時候結束語想不好,我寧可放下來,過一會兒再聽,接著想。每次我會盡量挖掘影片的深意。比如說:《東京審判》,我在最後就說:面對失敗,日本戰犯用死來維護自己的臉面,雖然做得很拙劣,但是它把一個尊嚴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那不僅是一場審判,也是一場戰爭。戰爭磨滅了人的尊嚴,把人的尊嚴降到最低。我們要捍衛和平,也要捍衛自己的尊嚴。"明眼人能在瞬間獲取大量資訊,從而調整和改變思想,甚至因此而獲得新的靈感,而盲人常常是靠有限的資訊進行主觀的臆想來理解事物,"很多盲人對社會、對他人是帶有偏見的。他們依賴社會,認為自己理應獲得幫助,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有時也缺乏應有的理解和尊重。通過像《東京審判》這樣的電影,把裡面的深意挖掘出來,為他們補上心靈的一課是很重要的。"大偉把講電影看做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對講述人來說是對語言技巧、美學體驗的訓練,"講電影作為視覺傳遞並不難,難在文化傳遞。一個作品的好與不好,重要的是它包含的文化意義,而壓力就在於你是否能夠傳達正確的文化資訊。跟做導演一樣,你總想超越,總想講得更深入一些,把一些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這就是你要解決的問題。"

    "講"電影完善正常人的精神

    2003年7月,大偉夫婦成立了北京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作為一個民間非營利性機構,專門為視障人提供媒體制作技能培訓和提供無障礙資訊傳播服務。在紅丹丹的名下有很多個"第一":中國第一個盲人集體制作的廣播節目《心目看世界》、中國第一個為盲人講述電影的《心目影院》以及盲人廣播職業創新培訓和殘障人蔘與式公民意識培訓等公益專案。拿《心目影院》來說,幾年來播放電影200多場,觀眾人數達5000多人次。

    為盲人講電影的活動吸引了很多有志做義工的人。很多人與紅丹丹聯絡,希望能夠成為一名電影講述人。"從技術上說,給盲人講電影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只要你有意願,有挑戰自己口才的決心,加上認真的態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就可以,但事實上能講電影的義工很少。當選擇好影片後,講述人至少要把影片看上三遍,直到你熟悉影片的每一個情節和鏡頭的意義。很多人都由於時間的原因,不能夠好好地準備一部電影,一有事情就耽擱下來了。我們有一位義工,嘗試了很多次,但是都沒有能夠講完。"採訪中碰巧遇到中央二套《交換空間》主持人徐濤來為盲友講《雲水謠》。徐濤談到講電影的體會時說:"之前我看了一遍電影,想象自己是個盲人的話,我想聽到什麼樣的內容,自己琢磨了一下。我沒有挑國外的大片是因為歷史背景、人物線索、片名都不容易說清楚,畫面會很複雜,所以我想找一個故事線索清晰的、能打動人的,畫面還比較優美,節奏不能太快的片子。一開始我想講一個伊朗片子《小鞋子》,影片很美,不過人物對白太少,就沒講。"為了體會盲人的感受,大偉曾經蒙上雙眼,在夫人鄭曉潔的攙扶下在地安門一帶轉悠了好幾天。"如果你沒有真正體會過黑暗,你不可能瞭解他們的感受。"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很多畫面資訊是被我們過濾掉的,對於正常人,很多畫面可能只是一個鏡頭的跳轉,但是對於盲人來說,這樣一個無聲畫面的缺失可能就影響到他對電影、故事情節的理解。大偉說:"我們要做的是帶給盲人無障礙的資訊傳遞。什麼是無障礙的資訊傳遞?就是在客觀真實地描述畫面的同時,傳達電影包含的正確意義。"徐濤講《雲水謠》時就遇到這樣的難題,情節很關鍵的時候,畫面太快,還不能耽誤後面的內容。影片本身場景轉換比較多,大陸、美國、臺灣,聽的人很容易混淆,需要很多話來說明,為了不影響大家看電影,語言必須清晰概括。"所以我說為盲人講電影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不僅是要琢磨電影,還要琢磨盲人。什麼是他們已經明白的概念,什麼是你需要講解的概念,根據他們的需要來設計講詞。已經明白的可以直接說出來,不明白的你還得加快幾步做個解釋,整個講述的節奏都是你在準備過程中需要設計的,這需要長時間堅持訓練。"大偉說。

    除了講電影,大偉希望為義工提供更多的服務選擇,讓他們能夠更積極的參與到服務中來。"我們正在建設語音閱讀室,希望能讓義工參與到製作語音讀物的活動中,為盲友朗讀文學作品。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緊接著12月5日就是國際志願者日,整個社會的關注和氛圍都需要我們作為一個NPO組織讓自己的服務能夠有可持續性。對於紅丹丹來說就是始終為盲友提供服務,為更多熱心的義工提供服務的機會。"

    你知道如何與盲人打交道嗎?

    在生活中,總會碰到需要我們幫助的盲人,但我們常常不知所措,甚至有點笨拙,這是由於我們不瞭解他們,也缺乏一些技巧。如果你想與他們溝通,成為他的朋友,請參考以下的建議。

    一、你知道怎樣與盲人交流嗎?

    1.談話時,請先向他打招呼或自我介紹,要是記不起他的名字,可輕碰他的手,讓他知道您要跟他說話,除非有意外情況,應避免突然或用力的身體接觸。

    2.與他交談,不需要經第三者傳話,也無須特別提高音量,只要清楚地直接表達即可。完全靠動作來傳達意圖不可取,要儘量少用手勢。

    3.當遇到"看"或"瞧"等字眼時,不必因忌諱而回避,因為沒有更貼切的字眼可用來替代。當然,最好儘量避免使用帶"瞎"字的口頭語。

    4.指示方向時,應避免說"這邊"、"那邊"等含糊的方位詞,更不要混淆左右方向,當您面對著他時,請以他的左右為方位。

    5.當說話完畢,您應告訴他您要離去,要是他不知道您已離去而還繼續說話,將會讓他感到尷尬。

    6.儘可能多向他解釋您所看到的一切;不厭其煩地向他介紹某件新鮮物品;不斷告訴周圍環境(人和物)發生的變化。

    7.當您與他外出時,在途中向他介紹描述沿途環境,使他也可獲得感受,並且認識路線和周圍境況。

    二、你知道怎樣引領盲人走路嗎?

    1.引領行走時,應先輕碰他的手,讓他知道您在他的哪一側。讓他握或挽著您的手臂,請他站後半步跟著您前行,千萬不要抓著他的手臂、盲杖或衣服,硬拉著或推他行走。

    2.上下樓梯時,應先讓他與您平排站立。當您踏上或踏下一級時,他可通過您手臂感覺到上下的動作,知道是上還是下。他始終位於您的身後,您和他始終應相隔一級的距離。

    3.過狹窄通路時,應把您的手臂彎曲放在身後(腰部),讓他握住您的手腕,走在您身後,並同您形成一條線。當需要向回走時,先進行語言提示,然後向對方轉身,盲人另一隻手抓住您的另一側胳膊肘後,向您的身後退半步。

    4.通過一扇門時,應讓他位於門合葉一側,並且告訴他是向內推,還是向外拉。

    5.引領坐下時,不要用力把他推到椅子上,應把他的手放在椅背上,他便可順著椅背向下找到入座的位置。

    6.當他乘坐升降電梯時,請您用3、4中的技巧。

    三、請你多瞭解一些與盲人交往的注意事項

    1.儘量多地告知對方關於您的資訊,使他產生信任和安全感。做他的眼睛,不要做他的手。等待的時候一定要讓他有所倚靠。

    2.來到或離開盲人身旁時,一定要有聲音提示。有盲人的地方,應儘量保持安靜,因盲人需要靠聽覺來辨別和認識周圍環境。

    3.對於盲人正在做的事,要顧及他的感受,不要強行制止,應給予適當地幫助。如果他做一些古怪的動作,例如不停搖頭、晃動身體,這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要議論或取笑。

    4.用餐時,請用公筷夾菜到盲人盤中,報菜名,勿夾菜過多。若要指示食物的位置,除了用左右東南西北等方位詞外,也可用時鐘方位表示。敬酒碰杯時,應主動迎上去。倒飲料時,不要將杯子盛得太滿,因為這樣容易造成飲料傾酒。

    以上內容由北京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提供

    1992年10月14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12月3日為"國際殘疾人日".聯大的這一決議要求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通力合作,開展有關殘疾人的活動,以改善殘疾人的狀況。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2007年國際殘疾人日致辭

    今年國際殘疾人日的重點是殘疾人獲得體面工作的目標,殘疾人日還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有機會在自由、公平、安全和有人格尊嚴的條件下獲得生產性就業。

    幾乎在每一個社會,殘疾人都被剝奪了充足的就業機會。各種估計表明,已開發國家所有殘疾人中的至少一半、開發中國家殘疾人中的絕大多數均無業。大多數其他殘疾人未充分就業,或永遠沒有充分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機會。這種情況令人遺憾。

    殘疾人有能力在勞動隊伍中以僱員、企業家和僱主身份作出寶貴貢獻。但是,他們面臨著阻撓其實現潛力的眾多障礙。在人生的早期階段,他們遇到獲得教育或掌握可就業技能方面的困難。長大後,由於對其能力的'擔心和偏見,他們被剝奪了其他人享有的工作機會。難以出入的工作場所、明確和暗含的歧視性立法和做法以及不利的工作條件形成了額外的障礙。然而,只要一有機會,殘疾人就會證明他們作為具有生產力的勞動隊伍成員的價值。越來越多的僱主逐漸認識到僱用殘疾人是明智之舉。工作場所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資訊和通訊技術的進步也給殘疾人尋找體面工作帶來了新的渠道。

    值此國際日之際,我們重申,我們致力於爭取所有人的平等權利,我們發誓,將確保殘疾人充分參與其社群生活。

    2007年12月3日

    中國義工組織:如何讓第四個輪子轉起來?

    文/楊澍

    面對義工的高流失率,義工組織應該提供更多的誘因留住義工。

    與很多公益組織的活動與社會影響力相比,北京義工聯"低調"很多。北京義工聯成立於2006年5月,2007年9月在北京市朝陽區民政局註冊登記,是一個以向孤寡老人、臨終患者、孤兒、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服務為主的民間純公益團體。最明顯的區別在於作為一個民間義工組織,北京義工聯婉拒了很多企業的贊助。北京義工聯會長朱為孺說:"最初創辦義工聯的時候,就是想創造一個純粹做義工服務的集體。我們的網站也不願意成為商家做軟廣告的平臺,不會犧牲團隊的公信力來換取經費。我們給社會的捐款都來自義工自己,也有組織希望把我們的組織拉過去,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我們的服務物件就是朝陽區的福壽公寓、石景山養老院和河北廊坊的愛心學校。"對於未來的發展,朱為孺表示因為人員、經費和組織形式的限制,攤子不能鋪得太大,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現在的義工服務質量。

    北京義工聯遇到的問題是義工的大量流失。"很多人來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來了,每次活動參加人數差距也比較大,有時候三四十人,有時候一百多人,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不過對於義工的流失,朱為孺抱有平常心。"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願意參與就是好事。其實參與過義工聯活動的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宣傳的人,當他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我們義工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可能就會為我們補充新的血液。我們的義工人數始終在增加,這就是最好的證明。"義工服務的推展過程,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讓曾經參與義工服務的人繼續他的義工生涯。一項社會調查表明,在臺灣,只有六七成的民眾持續、規律地參與義工服務,換句話說,每年義工服務人口以33%的高比例流失。面對這樣的趨勢,不僅國家應該制訂更多鼓勵性的義工參與政策,民間團體也應該提供更多的誘因留住義工,讓義工可以發展持續性及長期的義工生涯規劃。朱為孺在義工聯提倡"快樂義工"的精神。"鼓勵參與的義工自己組織聯誼、聚餐的活動,這樣把我們聯絡在一起的紐帶就不僅僅是為社會服務的志願,還有作為一個集體的感情。"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Executive Leadership Institute教授Marcus Ingle提出義工組織留住人的關鍵在於"人的關係",更具體來說,組織如何經營與義工的關係,將是留住義工的重要關鍵。有效留住義工的策略必須涵蓋6個向面:1.給予適時及中肯回饋:針對義工表現給予義工適時的回饋及肯定;2.創造快樂及有趣的工作環境:創造一個有趣好玩的工作環境,讓義工在參與過程找到樂趣,快樂參與;3.持續不斷的成長:為義工提供一個持續不斷成長的環境,包含持續的教育訓練、工作歷練或發展領導統御等;4.與義工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義工不僅是工作好夥伴,也是生活上的好朋友;5.賦予明確工作事項:讓義工明白工作內容,知道工作目標,有明確的工作目標,也較容易為義工創造工作成就;6.發展團隊支援:志願服務過程不應該是孤獨的,所以必須透過團隊工作的方式,讓義工學習如何相互支援,一起發展義工生涯。

    朱為孺表示,接受《職場》雜誌的採訪是他第一次正式接受媒體採訪。"過去我們都認為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把它做好就可以,不在乎別人能不能聽見或者看見。但是隨著我們的隊伍一天天壯大,我們想要留住更多參與過義工服務的人,就要給他們帶來組織的榮譽感,有了榮譽感,大家可以不計苦累,始終保持一種向心力。所以我現在鼓勵大家多跟別人聊聊我們的隊伍,是對組織的宣傳,也可以發動更多的人蔘與。"

    國外NGO:讓個人價值更加量化透明

    文/楊澍

    "我們例行公事一般給我們的員工開薪水,哪怕是在他們休假、不工作的時候,而對於義工,我們只是計算他們服務的時間、換算服務的價值,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顯然是不合理的。"

    在這次的特別策劃採訪中,智聯招聘營運長趙鵬說:"在工作中,我們絕不讓員工付出志願者的勞動卻得不到報酬,這是我們的底線。我們支援社會公益、志願服務,但是工作上沒有不給薪水的志願者,一份勞動應該有一份收穫。"初聽有些懵,不過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美國的觀點和方式也許能幫我們開啟一扇窗。

    我們生活在一個以貨幣衡量為主要手段的價值體系中。最近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研究計劃"進行了一項市民對義務工作的意見研究,發現超過六成的受訪者曾參與有組織或非組織的義工服務,每人全年分別平均提供35小時及22小時服務,按當時香港的工資平均水平每小時港幣50元計,市民提供義工工作的經濟貢獻高達31億港元,足以購買約9億包即食麵或興建半條青馬大橋!2007年,美國6080萬16歲以上義工在社群參與有組織的義工服務,總計工作時間約81億小時,創造價值超過1580億美元。

    事實上,衡量義工活動的經濟價值是為義工管理者提供一個評估義工服務價值的手段。這樣的手段可以向義工組織的捐贈者、贊助者、公眾以及義工本人說明義工服務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了資金和義工服務的作用。同時也便於評估和管理義工服務專案,支出和換算成經濟收益的成果可以作為義工組織、非營利組織計劃義工專案的依據,可以把義工組織在義工招募、培訓和支援上的投入與義工的貢獻兩相比較,作為管理方式的參考。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財務會計標準委員會(FASB)作為美國會計行業標準的制定機構,釋出了若干涉及到NGO和NPO的規則。其中最重要的規則就是要求非營利組織報告收到的捐款,包括義工服務。這意味著NGO和NPO需要在對外的財務報表中明示義工服務的內容。

    在計算義工服務價值時容易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混淆了義工所提供的服務與義工本人所從事的工作兩者之間的價值。如果一個眼科醫生免費為非營利組織做白內障檢查,正確的計算方法是按照這名醫生正常工作的時薪來計算。但是如果還是同一個眼科醫生,而他從事的義工服務是為社群粉刷房子、陪養老院的老人下棋,這些服務的價值計算就與眼科醫生工作無關,必須按照在有償服務的情況下獲得服務的相應價格來計算。

    "事實上我們可以為每一個義工崗位找到一個相應的付薪工作的轉換,哪怕這名義工只是幫助大家出了個點子或者找了個人,而這也是我們的理想目標,不再僅僅使用平均數來計算。"Susan J. Elis作為一個研究非營利組織義工專案的專家,在她的《成功義工專案執行者》一書說深入探討了義工價值的計算。"我們例行公事一般給我們的員工開薪水,哪怕是在他們休假、不工作的時候,而對於義工,我們只是計算他們服務的時間、換算服務的價值,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顯然是不合理的。"義工服務價值被量化之後,是某種程度上的肯定,對非營利組織、義工團體行為的公開、透明也是一種幫助,但是,這種手段也帶來了爭議。且不說蒐集有效資料和確定貨幣度量標準很困難,對於用貨幣衡量義工服務的價值這一行動本身就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做義工本來就是發乎情的行為,用錢來衡量它的價值顯然讓人很不舒服。作為加拿大義工組織的主席,Arden Brummell並不贊同這樣的方式,"有些人認為把義工服務做一個貨幣價值的體現無傷大雅,這是錯誤的。它不知不覺地破壞了義工服務的真正價值。就像'強制性義工服務'一樣,扭曲了義工服務精神和意義。"人們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參與義工服務,有些人想積累經驗,掌握新技能,結交新朋友,擴大人際網路以獲得一份新工作或開始新的職業生涯;還有一些人只想單純地回報社會,幫助朋友或推廣一個不錯的活動。這是義工服務的內在價值,都不能用錢來衡量。我們可以把這些服務的時間累加起來,獲得一個總的時間,但是,我們不會再做下一步的運算。把服務時間乘以平均工資水平,這就等於認同經濟手段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同時它還忽視了義工服務是無償的這一重要事實,這麼做太過簡單化,也給出了危險的暗示:義工工作可以代替有償勞動;無償的工作是沒有價值的。把義工的貢獻降低到小時工作制的水平,無視義工為社會帶來的積極影響力,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義工的個人感情。

    義工服務的價值是什麼?可以用錢來衡量嗎?如果說要用錢來衡量,恐怕大多數人會說"不".義工服務的全部意義當然不能用錢來衡量。愛因斯坦說,不是每件可以計數的事都可以計算,不是每件可以計算的事都可以計數。正像這句話本身表現出的矛盾一樣,在義工服務的價值上我們也遇到這樣的矛盾。也許我們可以這樣來解讀,在經濟體系內,義工服務創造了價值,在經濟體系外,它同樣創造了價值,而這兩者都是缺一不可,不可忽視。

    對於國外非營利組織已經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Arden Brummell也表示,"如果必須作出這樣的量化,也不應該被數字所矇蔽,畢竟,數字背後是義工服務更深刻、具體和重要的價值,這種人類價值在創造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社會,這是金錢所不能度量的。"Susan J. Elis也認為"對於義工組織來說,無論用什麼方式來計算義工服務的經濟價值,千萬不能認為義工為你省了錢,準確的說,是因為義工的參與,讓每一分錢都花在了刀刃上,或者說義工使你達成了現有預算所不能達成的目標。"

    WHEN 企業HR

    企業眼中的志願者

    文/劉龍靜 石丹

    "每一種文化和每一個社會都推崇志願無償效力。志願無償效力是社群力量、活力、團結和社會凝聚力的一個重要來源。它可以通過推動建立多元、平等和人人蔘與的包容社會,促成積極的社會變革。"這是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2007年的國際志願者日致辭所說。而隨著中國正在逐漸增加的在職義工比例,中國的企業管理者又是如何看待志願者的舉動呢?

    企業代表:智聯招聘營運長趙鵬、摩托羅拉(中國)北京分公司傳播與公共事務部總監陳雷、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人事總監曹來京、TCL集團人力資源管理中心招聘經理艾冰

    Q1:如果求職者的簡歷上註明義工經歷,你會優先給予面試機會嗎?什麼樣的義工經歷會讓企業更看重?

    曹來京:不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是自然的流露,我會感興趣,如果是大張旗鼓地刻意宣傳,我可能會認為別有用心。比如那種列滿自己所有做過的義工工作,而又沒有任何相關義工工作成果說明的簡歷,就會給人一種炫耀或者是追求某種功利的感覺,這樣的簡歷或許不但不會得到優待,反而會讓HR反感。

    趙鵬:我覺得沒有那麼明顯的區分。如果一個曾經多年堅持並且成功有創造性地奉獻某一公益事業,從我個人的興趣來說,我願意多瞭解他。企業用人,我們有個選擇人的基本主張,就是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也就是企業招人還要根據崗位的需求來選人。不同的崗位對背景、性格等各方面要求不一樣,有一些崗位是跟這種經歷有聯絡的。比如有這樣一個志願者,大學畢業就去了西部,被委任做某鄉的代理副鄉長,管森林防盜、計劃生育等事情。經受一年的訓練之後,他在綜合協調、處理複雜事情、承受壓力方面應該會比城裡在電腦前坐了一年的人強。

    陳雷:我們在校園招聘的時候,一要看成績單——一定要好,二要看社會活動——志願者或者社團經歷,同等條件會優先考慮。因為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情況下只有與別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件事情。志願工作是要跟別人溝通的,這證明了你的溝通能力。他如果堅持用個人時間、不求回報地參加志願者活動,也反映了他的價值觀。

    艾冰:如果所有的條件都符合要求,並且和其他應聘者條件相當,有義工經歷的簡歷對我應該會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我會詳細詢問他在義工工作中的具體細節,瞭解他的工作成效和感悟,如果面試者並沒有全身心投入,只是淺嘗輒止,只把義工經歷作為面試的砝碼,我想這不但不能給他加分,反而可能會讓他失去這份工作機會。做什麼方式的義工不重要,我重點考察的還是他在做義工過程中的收穫,自己的價值觀有沒有得到完善,能力有沒有得到提升,是否挖掘出了更大的工作潛力。

    Q2:做義工是否會大量佔用員工時間,影響本職工作?

    趙鵬:我們不贊成佔用工作時間,但是我們絕不在業務上、工作上讓員工做志願者卻得不到報酬,這是我們的底線。我們支援社會和公益事務,但是工作上沒有不給薪水的志願者,一份勞動一份收穫。

    艾冰:比如我們的"飛鷹計劃"助教活動,雖然有6名員工將要脫離原來工作崗位至少5個月,但是我們在選拔的過程中,就已經把他負責的工作在離開後如何分擔考慮在內了。應該說他們不僅僅是6個人去支教,背後是一個部門,乃至整個集團的力量在共同支撐。一般情況下,我們鼓勵員工利用自己的時間從事任何義工活動,甚至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佔用少量工作時間,但是不能因此耽誤了本職工作。

    曹來京:掌握好"度",不偏不倚、適可而止。我覺得還是孟子那句老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要清醒地知道,什麼是本、什麼是末,這很重要。員工因做義工而影響工作,要受到批評,必要時應當受到處罰,否則,企業將亂了章法。

    Q3:企業方出於哪種考慮會出面組織義工活動?

    陳雷:我們是最早系統連續地捐助希望工程的外企,也希望把這種價值觀貫徹到員工身上。公司出錢做志願專案,更希望員工都加入到中間來。一個公司對志願者的態度和制度,對公司在吸引新客戶、員工甚至建設企業公民形象上都有幫助。我們鼓勵員工利用業餘時間和自己所長——比如英語和計算機知識,到希望國小裡去做義工,還鼓勵利用年假參加類似活動,這些都能體現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

    趙鵬:我們公司內部有一個不成文的價值觀: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人力資源機構,如果要做一點公益事業的話,你的主要方向是要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一些有特殊貢獻和特殊困難的人提供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智聯招聘網上檢視候選人的簡歷是需要收費的,但是,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的簡歷,企業可以免費檢視。我們的人才庫裡有幾萬份西部志願者簡歷。智聯招聘在這個事情上讓出這部分的利潤,可以降低他們找工作的門檻,使他們更容易被企業發現。

    艾冰: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和企業利潤直接掛鉤,我們組織"飛鷹計劃"也好,為賑災捐款捐物也好,都是企業儘自己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同時,這些活動還能把我們的企業文化帶到更多的地方,讓人能直接地看到我們員工的工作方式,對企業有更充分和深刻的理解,同時也讓員工更好地體會到TCL的企業文化,並融入其中。我想這些收穫的價值,遠遠大於利潤本身。

    曹來京:企業存在的意義在於持續地為社會提供價值,這樣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企業跟人一樣,需要正當地賺錢。所謂"正當",就是遵紀守法、愛護環境、遵守公共道德、注重誠信。正當地賺錢和做義工,本質上是一回事。我們非常重視社會貢獻,企業組織義工活動應該從社會角度去關注,最好做到一定規模。

    Q4:總體來看,你認為義工經歷會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有幫助嗎?如果有,幫助有多大?

    艾冰:我覺得並沒有直接的幫助。企業不是慈善機構,不會因為你的義舉,直接為你的未來鋪上一條金光大道。因此如果希望能在職場上獲得更好的發展,在做義工時,更多的是要激發自己的潛能,提升價值觀,並把它們應用到工作當中,讓自己的工作能力獲得更大提高。從專業的人力資源角度來看,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在1973年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素質冰山模型,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表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如果說做義工可能會在短期內對本職工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提升造成損失的話,它卻能快速提升你"冰山"以下的個人潛能。如果你能充分挖掘並體會其中的價值,將會對你未來的職業道路帶來不可估量的幫助。

    陳雷:義工工作需要一個人做很多事情,有粗活也有細活,會把人鍛鍊得積極主動、善於協調,情商會得到提高。跟人的性格一樣,志願者的表現也是各色各樣的,但我發現他們不分年齡,都更願意奉獻和分享,無論待人接物還是跟同事、客戶相處,他們都非常有優勢,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心態,在各自的團隊中屬於比較優秀的群體。

    曹來京:最大的幫助應該是思想上的,當一個人拋開雜念單純地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時,比較容易悟出事物的意義和本質,從而克服自己思維的侷限性。

    趙鵬: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一個人被人感謝,進而受人尊敬,這對你素養的提升、保持平衡狀態、積極面對困難是有幫助的。如果你所在的團隊100人中有80人曾經得到過一些樸實的人發自內心的尊重,這些人的成長會更健康。他們在精神上不容易得癌症,不容易活得很分裂,不容易"鄙視自己、裝作很光鮮".有這樣的東西做底子,我會覺得這個組織會更健康,他們在一起工作會更愉快。

    WHO 誰在做義工

    開闢第二職業空間

    文/馬新莉

    金融危機真的來了。為了避免職業鏈條的斷裂,哪怕是風和日麗的晴天,我們也應該把傘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初入職場的新丁們,如何累積社會經驗與人脈?多參加高密度人際互動的義工活動,是一條頗有眼光的有效路徑。

    朱秀峰在北京蒸發了整整一年,朋友們都是後來才知道,她到古巴教漢語去了。不過對於經常做事出人意料的她來說,這實在算不了什麼。英文地道堪比老美的朱秀峰,其實是古代漢語專業畢業的碩士。離開學校以後,她壓根沒動過去端鐵飯碗的念頭,找了個韓國人開的中文學校就教起了對外漢語。

    "我本來也不是體制內的教師,當初稍微考慮了幾秒鐘,古巴啊,多神奇的地方呀,大不了就是掙錢少了,離家遠了,別的還真沒什麼不捨得放棄的,所以就去應聘了。"這是商務部的一個專案,由中國政府無償派出教師去古巴支援中文教育。得知自己被外派項目錄取之後,2007年1月,剛剛登記結婚一個月的她,簡單收拾好東西就獨自去了地球另一面。

    "來之前知道條件會很差,來之後才發現原來竟然那麼差!你能想象嗎?有時候我一個月都買不到一個雞蛋,為買一袋麵粉要在外面跑上半天。上網極其不方便,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就像被空投在沙漠裡,跟國內的家裡人完全斷了聯絡。"但是,達觀的古巴人民,一方面對物質缺乏的忍耐力超高,一方面又對盡情歡樂的免疫力極低,感染著手足無措的朱秀峰,一起窮而快樂著。可就在這樣的哈瓦那,卻能見到世界上最具豐富性的人類族群。"很多我只在地理書上聽到過名字的國家的人,真的就生活在你身邊,那麼多樣的文化,看得你頭暈目眩。"她的學生全是中文零基礎的大一新生,因為人手不夠,每週要上滿五天課,還要做保姆一樣的班主任。為了儘快摸索到教課技巧,她先找住處的小保安練手,每天用西班牙語給他講一個小時課,根據他的接受反應來檢驗教學方式。學生們拿她當啟蒙老師,感情相當好,每月要來她家開一次party,住得遠的學生要跋山涉水兩個多小時才能來一趟。很多學生家境貧寒,離學校又遠,可是公共汽車不靠譜,一個小時都來不了一班,上課時間經常沒保證。這讓朱秀峰經常從他們的辛苦當中體會到一種"愧疚感".她形容這種感受:"就像是一個小女孩,在玩過家家時,會本能地抱起她的洋娃娃,扮演母親的角色。真沒想到自己還能做得不錯,原來在公關和協調上自己竟然還蠻有天分的!"做志願教師也好,出國見世面也好,她轉了一圈又回來,繼續以前的職業,應聘到另一家漢語學校繼續教中文。不過去古巴的經歷並沒有在這次應聘中給她加分。因為現在去過越南、寮國、古巴支教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她的老闆並不在意她的西班牙語是不是很流利,這個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是歐美人。

    做義工只是朱秀峰生活裡的一個片段,卻讓她看到了將來的另一種職業可能性,甚至生活的可能性。尤其在眼下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的時候,在職場留一個備手,更顯得重要。不管是獵頭的光顧,還是以前客戶的聯絡,都會成為你危難時刻的那根"救命稻草".這時,義工經歷給你的很可能就是個驚喜。

    大師德魯克永遠都有先見之明,他在生命的最後十年中特別關注了非營利組織和其中的工作人。現在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壽命往往超過組織的存在時間,也就是說可能你工作的時間比你所在的企業存活的時間還要長。那你要怎麼安排你45歲往後的生命呢?德魯克主張發展第二興趣點,而提到最多的"第二興趣點"就是一些非營利組織。"在我們的生活或工作裡,我們期望遭遇不到重大挫折是不現實的。在這時,如果我們有第二個興趣,事情就會不一樣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避免失敗就是最大的成功。"避免失敗,在經濟不景氣、人人自危的時刻,才會顯現出它的艱難。朱秀峰對類似志願旅行的活動仍然滿懷興趣:"其實哪兒有那麼多正好'對口'的義工工作啊,以後再有機會我還是會積極考慮的。出國之前我也是硬著頭皮開始學當地語言,一年下來竟然多掌握了一門外語。說不定哪天教美國人學中文混不下去了,我還可以去教中國人學西班牙語呢。"

    德魯克五問

    在發展第二興趣和尋找義工方向的時候,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的這五個問題你得好好問問自己。

    1.我的長處是什麼?

    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正確答案。你應該向周圍的人尋求反饋並加以分析,發現自己真正的長處,然後努力完善自己的長處。同時,找到那些妨礙了自己發揮長處的地方(比如輕視自己專業領域之外的某種重要技能,或者在人際交往中缺乏應有的禮貌),把它們改掉。

    2.我做事的方式是什麼?

    就像人的長處各有不同,做事方式也各有不同。你是擅長團隊合作,還是習慣單打獨鬥?你是擅長做一把手,還是習慣做副手?你是當決策者還是軍師?你是在高壓之下越戰越勇,還是在和平有序的環境下才能出色發揮?關鍵不在於回答這些問題,而在於回答問題後你做出選擇並採取相應的行動。

    3.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人和組織企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如果二者衝突,你就難以發揮績效。也許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但是找一個跟自己合拍的組織,會帶給你更多的成就感。

    4.我該去哪裡工作?

    或者,你至少知道你不該去哪裡工作,知道該對什麼樣的工作機會說不,知道自己將以怎樣的方式做一項新工作,並要求相應的預期和配合。

    5.我該貢獻什麼?

    要考慮到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形勢的要求,二是基於自己的長處、做事方式和價值觀,怎樣能做出最大貢獻,三是什麼樣的結果影響深遠。認識你自己之後,要付諸相應的行動,才能管理你自己,你跟組織才能達到雙贏。

    專業地做義工

    文/馬新莉 石丹

    付工資的老闆發覺,越來越多的員工加入了各種社會團體,他們自己出錢出力不說,下班做義工的熱情甚至比上班還要高漲。他們所追求的,彷彿已經不是在財富後面加一個零而已。

    王學軍是一個遊走在本職工作與義工活動之間的成功例子。在外企打拼了17個年頭的他,現在是微軟中國市場運營資深經理,從小就是個電影迷,留學幾年回國後,終於有機會成立了一個"海客"電影俱樂部。有意思的是,在他平時的工作職責內,經常說"No",但在做他的俱樂部和為別的組織做義工時,卻在努力成全每一個"Yes".王學軍喜歡看電影,還去紅丹丹心目影院的盲人看電影活動講過一次。不過他事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個角色。"給盲人講電影,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準備,我發現自己即使佔用很多時間也講不好,不擅長這個。我就想,那用自己的資源還能怎麼幫他們呢?也許可以幫他們做推廣。"通過海客,王學軍幫紅丹丹找片源、找導演,請他們到心目影院親自給盲人講電影,每年12月31日,還撮合心目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起做特別節目。

    募款,是他另外一個長項。今年微軟公司3月份的新品釋出會,王學軍和專案小組共同策劃了一個你點選我捐助"的活動,通過點選為紅丹丹籌款。當時一共得到了27萬個點選,一個點選1分錢,但是27000元還在太少了。"專案組的何玉女士也是一位熱心公益的同事,依然決定拿出15萬元支援紅丹丹。這對於他們是救命錢,他們用這筆錢拍了世界上第一部盲人話劇,演員都是盲人。終於公演的那天,你站在臺下,會感覺到你幫了很多人。"這成為王學軍做義工那麼多年來最快樂的一個時刻。

    不過這也催生出讓他氣憤的一件事。一些人想利用他們樸素的善良做生意,這讓王學軍感到很受傷:"他們的潛臺詞就是,你是不是從這15萬里拿到好處了?對這樣的交易我真是又無奈又憤怒。"其實微軟要出15萬也要經過很多程式才能批覆,這件事的風險還很大。當時老闆問:為什麼是紅丹丹?他只好調侃說:"我只認識他們,我們計劃請紅丹丹感恩合唱團來參加微軟的2008技術大會。"只要在職責允許的範圍內,工作上能跟幫助盲人相聯結的,王學軍都會努力。像類似新品釋出會這樣的活動,請盲人朋友一起來參與,的確能夠一舉兩得。王學軍心裡其實有桿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投入地去多促成幾個"Yes"是沒錯的,但是如果可能會對責任造成影響或者傷害時,是要說"No"的。而當別人首先跟你說"No",一腔熱血空對冷麵的時候,又要怎麼辦?

    不管做市場工作還是做盲人義工,"人的特徵"無時無處不顯現出來,有時候真是一種考驗。本來打算幫助一個盲人去衛生間,沒成想他甩手就摔開了你。當時的感受會是什麼?工作裡也會有類似的場景,你想幫助別人,但是別人讀不懂你的幫助,人家會覺得你添亂了。動作和語言是跟人的內心相對應的,除了一時感到沮喪,其實背後還有很多別的東西可以品味。這給王學軍很大的啟示,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多了幾分平和,也多了幾分靈活。

    找一個正式工作要考慮職業規劃、計算回報,選擇義工工作卻是可大可小,力所能及就可。人生的目的本來也不僅僅是存款多一個零,而在於使幫助的人數多一個零。投入地做,平和地看,適當靈活地拒絕,才能得到與理想差距最小的快樂。

    以專業做義工

    文/馬新莉 王珊珊

    胡鄧現在的頭銜很多: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科學研究中心和心理諮詢中心博士,CCTV"心理訪談"欄目專家,國內著名心理公益熱線"青春熱線"理事會常任理事,等等。而在16年前大學剛畢業時,胡鄧完全是一個心理學門外漢——他把一個本來毫不相關的興趣和衝動,成功變成了蓬勃向前的終身職業。

    胡鄧的成長史本來依照父母的意願按部就班,上大學學黨史,畢業以後留校,從小到大都沒離開過校園。1992年,《中國青年報》招聘"青春熱線"志願者,胡鄧純粹圖個新鮮,熱情高漲地報了名。沒想到這個跟專業沒半點關係的志願工作,後來竟然讓他的人生軌跡自此轉上另外的道路。

    3個月的集中培訓很快過去,胡鄧進步很大,掌握了不少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知識,滿懷信心地上崗開始做熱線諮詢。誰知第一天上崗就遇上個大難題。1993年的中國,人們還都沒聽說過同性戀這個詞,胡鄧接的第一個電話偏偏就是一個同性戀聽眾打來的,旁邊還有三位督導老師在監聽。"我的手一直在抖,接完這個電話我才發現衣服全被汗給溼透了。"要成長為一個專家真是不容易。胡鄧經歷了據說三個階段,才慢慢修成正果。第一階段,技巧上的困難。因為接電話,不是和對方面對面,所以很難捕捉到大量動作和表情的資訊,就要學會通過聲音來捕捉他們更多的心理反應。這種電話治療的技巧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才能完全掌握。

    第二階段,職業病的問題。培訓老師說,要在掛上電話後3分鐘,完全忘掉它。胡鄧剛開始最痛苦的就是完全陷入別人的案例中,難以自拔。"1995年到1996年是中國人離婚的高潮期,離婚率達到30%.每天接到的電話不是男人抱怨女人見異思遷,就是女人埋怨男人喜新厭舊。當時我自己也是適婚年齡,每天被這種資訊轟炸,突然覺得婚姻很可怕,很迷茫,接熱線的志願者們還要定期接受心理健康治療。慢慢發現,原來還有70%的人沒離婚,原來幸福的還是大多數,婚姻還是有可操作性的,這才走出來。"第三階段,沾沾自喜的膚淺期。知識越學越多,總想沒事就用一用,顯擺一下。於是總在坐公車和上班路上主動找人搭訕,走到哪兒都想試著通過別人的言行和著裝,猜測別人是什麼職業、什麼性格特徵,結果經常被人罵神經病,現在想起來胡鄧還覺得好笑。

    在幾分鐘內,通過幾個問題,迅速抓住關鍵,是胡鄧一個諮詢必殺技。很快捕捉到問題背後的問題,才能迅速找到癥結所在。前一陣子有一個女士,打電話說失眠很嚴重,胡鄧就問為什麼失眠,她回答是背單詞老記不住,那麼為什麼背單詞?她說要考託福出國,他又問為什麼出國?她說,她想離婚,可是在中國離婚不好意思面對親戚朋友,就想通過出國跟丈夫分開。這才是這個人真正的問題所在。本來上學時性格內向,做志願者只不過希望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多學一些與人打交道的技巧,時間一長竟然越做越喜歡,離不開了。胡鄧後來乾脆把碩士和博士的研究方向都改向了心理學,徹底投入了這個圈子。青春熱線一堅持就是16年,像長到了身體裡,成了胡鄧生活的一部分。有一年因為經費出了問題,熱線面臨停播,他和所有的志願者坐成一圈悲傷地哭泣。"十幾年都在一起工作的團隊啊!彼此太熟悉了,我們都像親兄熱弟。"現在胡鄧仍然每週要做3個小時的熱線電話諮詢,一般是3個案例,一小時完成一個。16年以來,胡鄧接聽了無數電話,勸說過無數人放下屠刀、放棄輕生,他很慶幸那個人生最大的挫折還沒來到。如果放下電話後,就舉起了刀或者扣響了扳機,那將會是一個諮詢師心情最落寞的時刻。"這樣的時刻在我做的十幾年裡還沒有發生過,希望永遠也不會到來。"作為1988年就開始揹包自助遊的"老驢友",胡鄧是新浪旅遊論壇的資深版主,他還在人民大學開設了一門很有名的選修課——《自助旅行與心理健康》,每次開課場場爆滿。他不斷在用自己的經歷示範給更年輕的後來者:思路一開啟,沒準你的人生就能豁然開朗。

    利己不是壞東西

    文/馬新莉

    我有一個女朋友,她看《越獄》時對男主角Michael Scofield的文身和帥臉絲毫不感興趣,唯獨對Michael得的那種叫"Low Latent Inhibition"的心理疾病念念不忘。這個名詞在心理學上確有其事,中文翻譯叫"潛在抑鬱症",放在電視劇裡,就表現為Michael強迫自己去幫助別人。於是這個女朋友恍然大悟,哇,原來她身邊那些一到週末就熱心於去養老院孤兒院做義工的人,都是這種不一般的人哪!

    後來請教過心理學專家,才明白實際上這根本是兩碼事。Michael這類病症非常罕見,天生對環境刺激特別敏感,能產生比普通人更廣闊的思維,他們內心極度矛盾和脆弱,沉迷於自我世界,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常常會把很多責任往自己身上拉,想改變世界上的一切不公平和醜惡,也就是像Michael那樣"強迫自己拯救別人".而普通的助人為樂,則屬於常見的利他行為,並沒有什麼神祕。如果從利己動機出發,反而更容易解釋和理解。

    可是,利他和利己,不應該是對立的嗎?這樣解釋做義工的動機,彷彿有庸俗化甚至汙衊化的嫌疑。其實,把義工行為請下神壇,反而有利於我們的社會產生更多善舉。北京義工聯網站上有一個針對義工的調查,問題非常簡單:"你為什麼來做義工?"參與的網友回貼超級熱烈,回答大概有以下若干種——A 能付出別人需要的,因為我的存在別人活得更好一些B 不知道週末該幹什麼,一個人孤單無聊C 快樂並有成就感D 最心痛的時候是別人給了愛,想同樣把快樂送給身邊的人E 喜歡跟好人一起做事情F 身處外地,希望把思念親人的心意放到義工活動裡G 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社會上功利心太多,堅持做義工的人肯定有顆平常心H 讓心情好一點,調節情緒I 好奇J 為了保持自己的善良不被殘酷、險惡的現實所改變K 想學更多愛的方式,或者表達愛的方式L 為了讓自己忙碌起來,不再活在過去的日子裡M 開始只是好奇,但是慢慢把它當成有趣的事情來做,覺得既開心又有意義N 內心善良、充滿愛心是一種狀態,能夠表達出來是一種更好的狀態你瞧,大家的理由都很順理成章和平易近人,要去譴責"想學更多表達愛的方式"這種動機太過狹隘,實在有點太不近人情。雖然客觀結果上是別人得到了幫助,卻不能否認人們實際的行為出發點在廣義上說都是利己的。但是這種高尚的利己動機,才是普通義工身上最閃亮的人性溫暖。

    當援助者的行為對受助者產生影響時,援助者內心深處能感到一種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增長。他們不求感恩圖報,只希望得到正向的反饋,能夠確認自己的努力與受助者生活的改善得到了結合。這跟部落格點選率狂升、網路論壇裡自己丟擲的話題受到追捧,在精神鼓舞的效果上有相似的作用。每個人可以根據興趣和特長去有的放矢,找到適合於自己的精神擴大方式。如果單純是為了克服孤獨感,那麼不必拒絕你身邊熟悉的人和環境,而去專門從陌生人身上找溫暖。做好手頭現有的事情,其實比做義工還要來得重要一些。

    做義工不是開發程式,你要面對的仍然是世界上最複雜最有趣的人際關係,所以沒有完全通用的做義工"十要十不要".大多數人剛開始參加義工活動一般遇到三種問題:興奮;不知道該做什麼好;知道該做什麼但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我們編輯部去參加紅丹丹盲人爬長城活動的同事,大多數都是第一次參加類似活動。在經歷過以上三種緊張情緒之後,很快就在嘗試中摸索出了帶盲人在長城上走路的竅門,慢慢地根據他們的敏感觸覺,掌握了帶路的節奏。陌生人之間通過指尖傳遞的信任、謹慎甚至警戒,能讓你真切地感受到表達熱心和拿捏距離的相處技巧。

    當然還是有一些基本的義工倫理值得額外注意:沒人做的,做不過來的事情多做;涉及金錢交換的事情少做或者不做;也不要去傷害別人的經濟利益,比如在社群裡熱情萬丈地幫人免費修自行車,實際上卻是在跟收入微薄的修車鋪搶生意。這樣的義工工作,當然就不是非做不可了。

    WHERE 去哪兒找義工機會?

    義工指南

    也許你已經對做義工產生了很大興趣,還是感到獻愛心無門?我們提供了以下一部分組織的情況,試著Google或者百度一下,你只會發現更多。但是有個必要的忠告:義工招募資訊一定要親自驗證,可通過官方公佈的電話號碼事先諮詢,保持分辨能力,做出真正的貢獻。

    企業義工場

    微軟中國:帶薪服務假

    從2006年起,微軟每年向所有正式員工提供3天的帶薪"志願者服務假",以不同形式倡導鼓勵員工投入到社群事務中,並且使員工的志願公益活動在社群裡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微軟把企業公民理念融入公司的整個戰略當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並和整個社會熱點尤其是政府著力解決的問題結合起來。

    拜耳:攜手紅丹丹

    2006年,拜耳與北京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開始合作。除了支援紅丹丹每週一期在北京廣播電臺為盲人以及其他殘疾和正常人士播放的"心目影院"節目,每月的第二個週六,拜耳員工志願者會來到紅丹丹為盲人講電影。他們還為推動四川災區重建啟動了"拜耳博愛計劃",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是推出"員工志願者計劃",旨在能夠為此提供長期支援。

    NEC:春天去種樹

    在北京延慶縣建立了一個NEC林,由企業出錢,員工出時間,連續4年組織在京企業每年春天去植樹,目前已經初具規模。

    TCL:飛鷹助教團

    從2008年開始實施青年志願者義務助教活動"飛鷹計劃",已經首批選拔出6名員工赴希望國小任教。在員工支教期間,TCL會繼續支付員工工資,同時專門為他們設計了相應的考評體系,保證工作的有效性。

    智聯招聘:志願者平臺

    2006年起,開始組織物美、北京可口可樂、佳能中國等企業做西部志願者後面的聯盟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聘西部志願者工作。於2006年末正式與團中央和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合作成立中國志願者網,由智聯招聘提供網路平臺、技術和運營資金,為志願者提供網路報名和交流,現在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公益入口網站,峰值時線上超過10萬人。

    摩托羅拉:全球公益日

    今年10月15日是第三屆"摩托羅拉全球公益日"活動,世界各地的摩托羅拉員工將付出半天時間,投入300多個針對不同社群需要的教學、環境保護及社會公益活動。摩托羅拉基金會為每位參加公益日的員工植樹;如果員工重穿過往活動的服裝,摩托羅拉基金會將以員工的名義額外多植一顆樹。摩托羅拉中國的3500員工在7個城市投身於30項環保和公益專案,比如在北京鼓勵並組織員工騎車上班,在上海撿拾垃圾,在天津為病患兒童製作手套等。摩托羅拉連續3年贊助非營利組織JA(國際青年成就)給學生講如何準備面試和開展職業生涯等知識,都是利用週末時間,已經有成熟的教程,非常實用。

    高盛:服務青少年

    每年4月至7月,高盛社群團隊CTW(community team work)會利用每個週末,與相關NGO組織舉辦各種公益活動供自己的員工參加。你可以選擇跟來京務工人員子弟去植樹、開運動會、陪他們體檢、參觀天安門,也可以選擇改建大象館,帶領患自閉症的兒童參觀北京海洋館,給參加職業見習日的高中生做輔導。


TAGS: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