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

才智咖 人氣:4.38K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護理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理讀書心得體會(通用5篇)

護理讀書心得體會1

經過對倫理學的學習,讓我瞭解到作為一名護士,學好倫理學是很重要的。因為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讓我明白工作中如何恪守醫德,如何處理好與醫生、病人之間的相處、溝通。也讓我瞭解到,要成為一名好的護士,不僅要有精湛的護理操作水平和堅實的醫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要具備有良好的醫學道德水平。如果沒有良好的醫學道德水平,即使有再好的技術和知識,也只會害人。就像一些不負責任的護士,粗心大意:換錯藥,掛錯瓶,輸錯液等,使病人失去寶貴的生命。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不能復生。而我們作為一個醫護人員,關心、尊重和愛護病人的生命是我們的基本責任。醫學人道主義的思想基礎是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心生命、保護生命,而我們護理人員應該做的就是要救死扶傷,防病治病,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務,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在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與患者建立充分的信任關係,信任是個人依賴他人進行交流的一種個人願望,包括對個人不加評判的接納。信任感在人際關係中有重要作用,它有助於交往的雙方產生安全感,使人感受到別人的關心及重視。同時信任感的產生可以創造一種支援性的氣氛,使人能夠真誠、坦率地表達自己的價值觀、感情、思想及願望。護士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通過自己的責任心、愛心、同情心、及耐心來創造一個有充分信任及支援感的氣氛,並通過自己紮實的護理知識及技能,增加物件對自己的信任感,以發展良好的護患關係。(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2、與患者有效溝通,有效的溝通將產生良好的護患關係,缺乏溝通後無效溝通導致護患之間產生誤解後衝突。因此,良好的溝通技巧是建立及增進護患關係的基礎。護士可以通過語言及非語言的溝通技巧,運用移情、傾聽、證實、自我暴露等技巧與物件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使護士瞭解更多有關物件的健康狀況、心理感受等方面的資訊,更好地滿足物件的需要。同時通過雙方良好的溝通交流,增加了彼此的瞭解及信任,促進了護患關係的發展。

3、要有健康的工作情緒,良好的工作熱情在工作中應時刻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將不良的情緒因素帶到工作中。在與物件交流的過程中,不要將自己的觀念強加給物件。在工作中要急物件之所急,耐心細緻的對待物件,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水準,理解患者心理,同情體貼寬容,維護患者的尊嚴,尊重他們的權利,提高生命質量。

我以前對護理職業缺乏應有的認識。而經過對倫理學的學習,我認識到在整個醫療工作中都少不了護理人員的辛勤勞動,離不開忽視的配合。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充分說明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醫生和護士只有職業分工的差別,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維護人的健康與生命,都應當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愛護。

因此,我們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醫學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投身於護理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護理讀書心得體會2

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護理團隊在護士長李倩的倡導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最近,我們將院領導贈予的護士節禮物——《喚醒護理》納入新的學習計劃。每日,由夜班護士在微信群裡發放讀書錄音,方便大家在晨起或睡前等休閒時間聆聽。大家對每一章節的內容有所感悟或疑問時會留言,護士長帶領大家答疑解惑、學以致用。

新一批的護生也已進入科室。看著年輕稚嫩的她們,就像六年前的自己:有一腔熱血與孤膽,腦海中老師們的千叮嚀萬囑咐陣陣作響,摩拳擦掌好像就為了真正進入臨床的這一刻。幾天後,慢慢熟悉環境的她們發出了小心翼翼的疑問:老師,這好像跟我們的想象有點不一樣......是啊,當你投入搶救,與生命爭分奪秒時,你會無法控制自己急促的腳步;為了能使病人儘早輸入救命血液,你會將冰凍的血漿捧在手中,靠手復溫;你會高興著患者的康復,慟哭著患者的病痛。至於原因,大概就是因為你是護士,給予墜落凡間嬰孩以襁褓,撫慰終末患者離世的最後陪伴!

人生之路上,每一個人在疾病面前都是脆弱的,每一個人在死亡面前都會恐懼。作為一名護理專業工作者,能夠守護生命、關愛生命,幫助患者燃亮希望、戰勝疾病,或者使患者在生命完結的一刻充滿尊嚴,安靜的離去。

本科學護理虧嗎?讀了《喚醒護理》後,我可以回答:不虧。學士學位算什麼,目前護理已經有了博士學位,並且已經有三所名校設立了博士後流動站。我們要對今後的人生進行規劃,從而成就自己。護理職業的不平凡,見於平凡;平凡中,更顯不凡。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爛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疼痛,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這段話是對護理工作的最好詮釋。

讓我們攜手護理,不忘初心。

護理讀書心得體會3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我已在護理崗位上工作兩年有餘。眾所周知,護理工作忙碌而瑣碎,內科護理尤甚。頻繁的夜班、顛倒的生物鐘,節日休假概念奢侈化等等,職業壓力困擾日常生活,箇中滋味,我想護理姐妹們“受罪”頗多!在護理中作中,我經常捫心自問,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條條框框越來越多,可為什麼現在的病人卻越來越難“伺候”?護患矛盾越來越尖銳?大家都在感慨說護理工作不好做,自嘲自己是掙得賣白菜錢!我想如果真的可以選擇,又有多少人會心甘情願的留在這個崗位呢?!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職業的悲涼、整個社會的悲哀!試問在這種心境下,護理又談何發展呢?!

最近在院領導、科護士長的推薦下讀了張中南教授所著之《喚醒護理》,感概良多、震撼非常,猶如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一盞明燈,指引了我們的方向。

它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當前護理的現狀缺陷,分析了其原因,提出時代呼喚人本位整體護理,給我們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讓我明白了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缺陷,也能夠理解病人不滿的原因。

護理事業偉大是的,前途是光明的,然而道路卻是不平坦的。誠然,護理工作處於今時今日之處境有著這樣活那樣的原因,而有些原因是我們所無力改變的。要想改善並達到理想化的程度或許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在如此現狀下,一味抱怨和消沉也是沒有任何益處的,選自己所愛、愛自己所擇,我想我們自己還是可以做些什麼去有所改變的。

首先要轉變我們的護理觀念。護理工作不是簡單的執行醫囑、打針、發藥、輸液等。《喚醒護理》告訴我們:護理實質是專業的照護,焦點是判斷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並要觀察病人身心情況。我們可以通過護理去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可以通過護理為病人帶來舒適感、安心感、被關懷感。我們還可以通過護理為醫院帶來社會效益,最終也將為我們自己帶來收益。所以我想我們都應該轉變我們的護理理念。從細節做起,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主動服務為感動服務。雖然現在過度的治療花費了我們護士大量的工作時間,我們分身無術,但我們還是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儘可能多的為病人做些什麼。在治療操作的時候,順帶多和病人溝通,細心地多觀察病人,做好醫生的助手。

其次,我們要站在病人的角度進行護理,以病人需求為嚮導,多為病人想一想,多為病人做一做,喚醒我們的責任心,喚醒我們的職業,喚醒我們與病人之間的真情,也許護患關係就會更和諧了。有時,我們的一個微笑,幾句親切的話語,細心的環境介紹都能拉近患者於我們的距離,與病人有效的溝通讓病人瞭解我們,使病人產生信任感,自覺地將自己融於病人之中。

最近科室一患有心力衰竭並糖尿病的七十餘歲老爺爺因家屬知之甚少而被過熱的洗腳水燙傷腳,看著爺爺的傷腳,又看看爺爺的笑容,心中不免悔愧非常!我想我們的不足還有很多,我們能夠做的還有太多,我們需要做的還有更多!

“病人無醫,將陷於無望;病人無護,將陷於無助”。我們將謹記南丁格爾誓言,繼續並且永遠與病人的生命同行,讓病人因我們的護理而減少痛苦,因我們的健康指導而有所收穫,因我們的安慰而重燃生的信念!

護理讀書心得體會4

最近非常有幸拜讀了張中南教授的《喚醒護理》一書,感觸頗深。它猶如茫茫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給我們的護理事業指引了一條光明大道。在這部書中,對人本位整體護理的起源、內容、流程以及護理管理做了更系統、更全面的梳理,對於顯著改善醫療、安全、教育和醫患關係,確保優質護理真正落實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它首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護理缺陷的現狀,分析了護理缺陷的原因,之後提出時代呼喚人本位整體護理的概念,給我們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讓我們不僅知道做什麼,還要懂得為什麼,怎麼做。讓我明白了我們一直所從事的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缺陷,也能夠理解為什麼病人會對我們的工作有諸多的不滿。

“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我們早就掛在嘴邊的,但我們真正做到這點了嗎?我們傳統的護理工作,侷限於治療處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針掛水,發藥鋪床,簡單執行醫囑,生活護理大多數是病人家屬或是護工去做,病情觀察就是對生命體徵的監測,認為只要生命體徵正常,病人就沒事,殊不知等到病人生命體徵發生變化再去幹預處理,往往為時已晚。

這讓我想到,在臨床中,我們護士是病人說什麼就報告什麼,病人說頭疼,就立即告訴醫生頭疼,病人說心裡難受,就報告醫生說心裡難受,從來沒有去考慮一下為什麼病人會頭疼,是發熱引起的還是高血壓引起的,還是睡眠不好引起的,病人說心裡難受,也沒仔細詢問和檢查,難受的部位是心臟還是胃,是疼痛還是悶氣。總的來說缺乏細緻的病情觀察能力,沒有自己的評估和判斷,導致醫生對護士不滿,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也很難有提高。因此,我們應站在病人的角度進行護理,以病人需求為嚮導,多為病人想一想,喚醒我們的責任心,喚醒我們的職業,喚醒我們與病人之間的真情。也許,醫患關係就會更和諧了。

《喚醒護理》提到的“整體護理”“優質護理”包括心理護理、治療處理、生活護理和教育指導。這種護理模式完美地詮釋了“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我們常常抱怨治療處理工作佔用了我們的大部分時間,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做心理護理、教育指導、生活護理及功能訓練。

其實這些工作無處不在,無時不可,患者來到醫院感到恐懼、缺乏安全感,這時,我們的一個微笑,幾句親切的話語,細心的環境介紹都能拉近患者與我們的距離,與病人有效的溝通讓病人瞭解我們,使病人產生信任感,自覺地將自己融於病人之中。在為病人做治療時,對病人的關心和體貼可體現在一些細微的動作中,如,觸控病人的額頭,在寒冷的冬天,幫病人掖一下被角,倒杯熱水等都可以溫暖病人的心。在治療處置的過程中,我們和患者的每一次溝通都可以起到教育指導的作用,而看似平常的拉家常也可以是瞭解病情和心理的有效時機。為患者減少痛苦和煩惱,帶給他們更多的幸福和快樂就是我們每一個護理工作的使命。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徵長途,點綴得香花爛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疼痛,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讀到冰心老人的這段話,很感動。如果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病痛者減輕痛苦,點燃生命的希望,讓生命在最後的完結時刻,能夠有尊嚴安詳地離去,我感到所從事的護理事業的偉大和崇高,也明白了護理事業的真正本質,那就是維護生命尊嚴,守護生命,關愛生命。總之,即使護理工作再苦再累既然我們選擇了就應該好好面對,不負美譽"白衣天使"的稱謂。

護理讀書心得體會5

在未拿到《喚醒護理》這本書的時候,我從來沒有靜下心來去認真想過我的職業。讀完這本書時,我突然感覺眼前不再是茫茫黑夜,心中有一盞明燈在照耀著我,使我不再迷茫。

《喚醒護理》一書是著名醫院管理專家、骨科專家、美國阿肯色州骨科研究所所長、第一位獲得國際理查德·歐考納獎的亞洲醫學專家張中南教授所著。書中不僅提出了“人本位護理”的理念,更詳實地介紹瞭如何實施,目的就是幫助護理管理者和護士在實施優質護理的過程中知道做什麼,懂得為什麼,掌握怎麼做。書中絕大多數案例都來自作者親身管理經歷,通俗易懂。它不是教科書,卻有教科書的靈魂;它不是制度規範,卻是制度規範的標準和依據;它不能被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理解創造。

書中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當前護理缺陷的現狀,分析了護理缺陷的原因,提出時代呼喚人本位整體護理,給我們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流程。

作者給我們提出了護理工作的七項內容是:生活護理、治療處置、教育指導、心理護理、監護觀察、功能訓練、專業服務。構建了全新的護理流程,簡單的概括為八個字:評估、報告、計劃、實施。在生活護理的認識上,我們存在很多的誤區,認為生活護理就是給病人洗頭洗腳、餵飯、剪指甲。其實不然,受過專業培訓的護士,可以在生活護理中及時動態量化的評估病情,瞭解病人的自理能力,進行專業系統的評估、教育指導,鼓勵患者能做的事自己做,從而達到真正的痊癒。在護理流程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評估,包括四個步驟:瞭解、比較、假設、判斷。通過“四看”、“三問”、“再查”瞭解病情,將蒐集到的資料和正常值,以及病人之前的資料進行比較,提出假設,再通過排序和排除進行判斷,再向醫生報告,包括病人的反應,自己的判斷和證據,以及提出建議,整個過程科學系統有層次有重點。護士不僅需要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還需要科學嚴謹的態度和高度的責任感。

如果護士通過以上的評估過程,證實了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提出的建議是積極可取的,不僅可以保護病人的安全,得到醫生的認可,而自我價值的認同也會讓自己頗有成就感,同時會大大促進自己的經驗積累和能力提升。

這讓我想到,在臨床中,我們護士是病人說什麼就報告什麼,病人說頭疼,就立即告訴醫生頭疼,病人說心裡難受,就報告醫生說心裡難受,從來沒有去考慮一下為什麼病人會頭疼,是發熱引起的還是高血壓引起的,還是睡眠不好引起的。病人說心裡難受,也沒仔細詢問和檢查,難受的部位是心臟還是胃,是疼痛還是悶氣,缺乏細緻的病情觀察能力,沒有自己的評估和判斷。

護理計劃的制定應是全面個性化動態的,而護理計劃應包含護理工作的各項內容,即治療處置、生活護理、心理護理、教育指導、功能訓練、病情瞭解。各項計劃的內容應是根據每個病人具體情況制定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個性化護理方案。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方案,同一個病人因疾病的發展會出現新的問題,需要不斷調整護理方案。護理計劃實施的過程,需要“邊做邊看”,及時觀察病人的反應,評估治療處置的效果和不良反應,判斷、報告醫生,重新修正方案,如此迴圈往復,形成一個完整的護理迴圈流程。

在治療處置的過程中,我們和患者的每一次溝通都可以起到教育指導的作用,每次進入病房,溫馨的微笑、親切的話語、操作時的輕柔體貼,都會有心理護理的功效。關鍵看你是否是個有“心”人,能否把握教育指導、心理護理的有效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