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家教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才智咖 人氣:3.1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長家教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長家教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家長家教心得體會1

大家看到題目,肯定會想豆腦有什麼可寫的,我們每天早上都喝。是啊!一元錢一杯的豆腦,確實太微不足道了。但是,它卻使我感動,常在嘴邊唸叨。

記得那天是星期四,金帆值日,坐不了校車,我要去學校接他。下午四點多,我出發了。早春的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我在站臺旁的小吃店裡買了一杯豆腦,心裡想著到學校給金帆喝了暖暖身子。來到了他們教室後,發現他們已做好值日了,只有金帆和另一名男同學在做作業。我來到了金帆的書桌前,順手把豆腦放在了金帆的書桌上。

他抬頭髮現我來了,開始整理書包,然後發現了豆腦。他一把拿起豆腦,轉身放到了後面男同學的書桌上,說:“給你。”那男同學一愣,問:“幹嘛?”金帆說:“給你唄!”“這是什麼?”“豆腦。”那同學說:“謝謝金帆!謝謝阿姨!”我笑著說不用謝我。金帆沒事似的拎著書包跟我一起走出了教室。

我一直在觀察,然後在走出教室後,我故意問金帆是不是不喜歡豆腦,他說不是。我說那你怎麼把豆腦給了同學。他說同學的媽媽可能要晚點來接他,他肯定會又冷又餓的。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震憾了我。一杯豆腦不值多少錢,但孩子這顆關愛別人的熱情的心,卻是滾燙的。我欣慰地對他說:“你做得很好!”

金帆說讓我寫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我就把它寫下來,事雖小,但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點點滴滴,家長卻能記得清清楚楚。

家長家教心得體會2

時間在我們的五指間稍縱即逝,沒有滯留的痕跡。

這周就是今年最後一次去家教了,就要告別和劉丹和叔叔阿姨說宣告年再會了。心裡突然失落了起來。雖然還不是真正的說再見。

在心星家教的這半年裡,我們都在和這個孩子一起成長,一起踮起腳尖,拖起生活的希望……

記得第一次在汀香園看到心星家教的宣傳海報,便一陣沸騰,那些貧窮的土地上怒放的笑臉,深深感染了我。於是在申報社團時,和同學一起毫不猶豫的填報了它。

沒想到這個社團是要進行海選的,讓我不禁有些緊張。看著人家一個個吞珠吐玉,從容不迫,我想我這口才,能有什麼希望嗎?

前輩們問了我一些與孩子交流的問題,我沒有多說,只說我會用心去尊重他們。我覺得這就足夠了,在尊重一個人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有足夠多的付出。

開始家訪時,我和肖仲抽中了劉丹,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

到她家時她剛起床,在梳頭。這是個瘦而高的女孩子,在她們的年紀這個身高是很突出的,至少有一米五五。我們說明來意後,她和我們淡淡的打了個招呼,然後蹲下來在凳子上協助我們填表。

她語文基礎好象不太好,開始寫錯了好幾個字。填年月日的欄裡也沒寫上年份。但她們一家的益陽口音讓我感到非常親切,老鄉見老鄉,雖然沒有兩眼淚汪汪,但心中陡然加近的距離,是自然的。“11月2日就是劉丹生日了,”我笑著說。

第一次家教時,我們分配了任務,我教英語,肖仲教數學,語文一起教,每次都按數學英語語文的順序。

我教的是音標,雖然前天晚上特地去電腦上查了下,聽了幾遍,可到臨陣時,仍然有幾個發不好音。帶著她反反覆覆讀了好幾遍,收穫甚少。不說她學懂了多少,我自己就能感覺到效果之差。看著肖仲講得有聲有色,我有些慚愧。開始懷疑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當初的那份熱情漸漸冷淡下來。我到底是為了什麼?又獲得了什麼?

第二週週六剛好是劉丹的生日,我們都記住了。在校門口為她選了一隻抱心的可愛的蘭色kitty貓,把它塞進我的大書包裡,想在上完課後再給她一個驚喜。那天她們家來了一些客人。我們像前一次一樣走進她家,叫她上課,劉丹很認真的說今天是她生日,“哦,生日快樂”,我淡淡的回答。然後開始上課,這次我交她讀一些最簡單的單詞,加上她一個七年級的表哥在一旁的赴應,大家都學得很開心。阿姨不停的要我們吃這個吃那個,讓我很不好意思。我說我們是志願哦,不準吃東西的。阿姨很淳樸,給我們們遞東西,又說哪有這樣的規矩,在這裡你們就和劉丹的哥哥姐姐們一樣……上完課後我費力的從書包裡掏出貓娃娃,放到劉丹面前,她顯然是被嚇了一跳,抱著娃娃沒回過神來,直到我又說了句生日快樂,她才驚喜的說了謝謝……

回來的路上,依然保持著小小的激動與幸福。原來付出的滋味這麼美。突然想起田萌節目裡經常說的那句話: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給予世界多少,世界就會回你多少。我真誠的付出了,所以我很開心。

我們的付出,溫暖了許多人,在那些被我們溫暖的人的世界裡,我們漸漸遠離寒冷。這就是我們做這份工作的意義。我終於讀懂一些了。接下來的幾次家教也漸入狀態……

這就是我在心星的成長,付出不計較回報你才有意外的回報……

家長家教心得體會3

任何一個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行為直接對孩子產生重大的影響,家教得當能使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培養了孩子的各種能力和品質。我從以下各方面談談我的認識:

一、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幼兒開始就讓孩子獨立做一些如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玩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國小後,讓孩子做些簡單的勞動,如打掃衛生,倒垃圾,洗洗碗,做些簡單的菜等,當做完後我就會表揚鼓勵他。

二、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一開始對什麼都感興趣,唱歌,跳舞,畫畫,英語等,看到什麼都想去嘗試下,我也儘可能的去讓他嘗試,一開始讓他去青少年活動中心去上各種班,有些班上了一兩個月孩子就不想去了,我也不去勉強他。而對他感興趣的我儘可能讓他去學,現在孩子的畫就畫得非常棒。

三、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一個好的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我從小就注重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首先從勞動入手,我經常帶他去外婆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從中知道一米一飯來之不易,要懂得去珍惜。

總之,孩子的可塑性很強,父母要做好孩子的表率,要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須先做到,只有這樣才能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去影響教育孩子。

家長家教心得體會4

孩子的受教育過程,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方面,但家庭教育在其一生的成長中始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本人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第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讓孩子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閒暇之餘,家長不要一顧地埋頭於電視電腦中,帶領孩子一起閱讀,把書中有趣的內容分享給孩子聽,慢慢地孩子也會對書產生了興趣,你會發現孩子從一開始聽,到自己認真地看,逐漸轉化昇華的過程就是一大進步。

第二:要給孩子樹立自信心,在重視學習的同時不要給孩子施加任何的壓力。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總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不要輕則言語中傷,重則打罵,這樣只能適得其反。在《家長肯“退步”,孩子才能進步》的文章中說得好:“父母的手是用來愛撫孩子的,不是懲罰孩子的工具,也就是不許打孩子。父母的手不是指指點點的,而是用來牽引和與孩子一起描繪未來的。”家長應以平和的態度與孩子共同總結失敗的原因,不要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和孩子共同探討好的學習經驗學習方法,適時加以鼓勵,讓其樹立足夠的自信心。孩子哪怕

只有一點點進步,家長都應該及時地毫不吝嗇地誇獎,這樣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當然家長絕對不能再給孩子施加任何壓力,否則只會產生逆反心理,甚至產生厭學的態度。第三,應該多抽些時間與孩子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你會發現孩子的思想也慢慢地成熟了,有些事不太願意與父母說,這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及時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在校與老師同學之間的喜怒哀樂以及交友情況,孩子的想法對的加以勉勵,錯誤的加以疏導,做孩子及時的老師。

第四:要教育孩子對待每一件事都要有一絲不苟,嚴謹認真的態度。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養成此好習慣,對其將來的一生都受益匪淺。

第五:孩子的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孩子的誠實,善良,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當今的孩子面對複雜的社會,必須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首先自己要用一顆誠實善良的心去面對每一個人。其次,隨著物資生活的提高,家長較容易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這樣只會造就孩子不太珍惜自己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使得孩子面對一點點困難就容易退縮,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作為家長面對孩子提出的要求,絕不可以全盤吸收,合理的加以採納,不合理的加以疏通引導。

第六: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可以開闊視野。讓孩子從小培養熱愛大自然的好品德,從而也增長了不少見識。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共同抓好,才能塑造出優秀的人才。

家長家教心得體會5

晚上好!我是孟想的媽媽,很高興能借這個機會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要教育好孩子,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先做一個合格的好家長,要做好一個合格的家長,那就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點來做起:

1、做一個孩子的好爸爸媽媽。

要做好孩子的爸爸媽媽,那就要做對孩子生活各方面都瞭解並照顧的很周到。相信在座的各位這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2、做一個孩子的好老師。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有老師教育肯定會比我們父母教育更好。其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同時也是孩子的貼身老師。生活就是教育,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教育,只要各位家長能細心一點,就會發現我們能教給孩子的有時會比老師教的更多。孟想在小時候,我和她走在路邊,隨便看到一樣東西都能說上半天。比如看到路邊的樹葉掉下來,我會啟發她先觀察一下,再用一句話說出來。她會說:樹葉飄落下來了。我先鼓勵她說得不錯,再接著啟發她樹葉怎麼樣的落下來了,她會接著說:樹葉慢慢地飄落下來了。這樣連續幾次,就可以說出一長段比較完整具體的話來。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發展能力也會提高很多。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孩子一定會更加出色。

3、做一個孩子的好朋友。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本來就比較孤獨,那麼我們父母就可以做孩子最好的一個朋友。我在家就經常和孟想一起玩遊戲,玩飛行棋,跳棋,還經常和孟想一起玩詞語接龍,故事接龍等遊戲。這樣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減少了,還可以讓我們也放鬆一下,迴歸到童年時代。

以上的幾點是我個人的一點想法,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還有更好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以後有空希望能聽聽你們的想法,謝謝大家!

家長家教心得體會6

我們的兒子劉亞南,現在在吳江市蘆墟第二中學上學。在學校和老師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發展,學習成績優秀,還當了副班長。我們在關心兒子在校學習的同時,也注重兒子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設學習型家庭,使家庭成為兒子學習的第二課堂。以下,是我們在兒子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孩子的學習精神。

我們夫婦原來的學歷都很低,中專畢業參加工作後,都堅持在職學習,先生參加了成教大專、本科學習,我也參加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可以說,兒子是在我們夫婦邊自學邊育兒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的“身教”,在家庭中為孩子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在“身教”的同時,我們還注重“言傳”。孩子爸爸還以贈言的形式,對兒子進行教育。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聞過則喜”,等等。兒子對贈言也能熟記於心。

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一是習慣學習。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為成為習慣。如果學習成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那麼他的學習成績就沒有理由不優秀。孩子爸爸給孩子講古人讀書的“三上”之功(馬上、床上、廁上),呵呵,現在家裡到處是翻開的在讀的書。二是快樂學習。我們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避免交給他不喜歡甚至厭倦的學習任務。三是效率學習。學習必須有高的效率,必須得法。低效甚至無效的學習,只能增加孩子的學習壓力,影響孩子全面發展。所以,在家裡,我們給孩子提出學習要求時,總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們要求他每天聽讀一小時英語,對提高英語成績很有好處。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本錢。我們十分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關心孩子的飲食營養,保證其身體正常生長髮育。二是督促他進行體育鍛煉。三是加強談話溝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進行及時正確的教育、引導,促進孩子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