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愛做心理測試

才智咖 人氣:2.09W

我們為何愛做心理測試,測評作為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概念,背後有非常複雜的邏輯。

我們為何愛做心理測試

我們為何愛做心理測試

“21世紀缺什麼?”“人才!”當這句臺詞被大家傳誦並用於自我審視的時候,很多人開始焦慮:自己到底是哪方面人才呢?為什麼給自己做“人才”評級的伯樂遲遲不出現?帶著這種揮之不去的遺憾,人們開始期望用工具去定位一下自己“到底是哪方面的人才”。

於是,林林總總的心理測評應運而生。西方的星座學、日本的血型型別論、孔雀-老虎-考拉-貓頭鷹特徵論、中國的運程表譜等等都帶著新時代的特色展現出無限生機。

大家都期待跳躍式的成功,都害怕沒有接住從天而降的餡餅,因此想早早了解扔餡餅的流程,以期在特定的時刻、特定的地點接住它。

那麼,快速成功的方法在哪裡呢?

現實中,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努力方向是不再甘做“一塊磚”,而是開始琢磨發揮自己最大價值的空間在哪裡,以求最高效的“人才”價值實現。以前人們習慣於“低頭拉車”,現在則都在“舉頭抬望眼”期望獲得一個“驀然回首那機會就在燈火闌珊處”的奇蹟。

這就是人們樂於測評的底層心態之一──瞭解自己天命的急躁。怕失去機會,想獲得最佳發展匹配,乃至最佳婚姻匹配。

當然,通過正規的測評,上面這個心態所期望的目標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實現的。

比如,知名的婚戀網站百合網,註冊之後你就需要完成一個心理測評來對自己的性格特徵進行評定。之後網站會根據你的性格特徵在已有的資料庫裡去找與你性格最匹配的物件。這也都是有理論依據的。

比如MBTI(麥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型別量表)就指出,有些人是特別喜歡較真兒細節的,那麼自然就無法與一個大大咧咧的人為伍。而就職業定位測評而言,有知名的Holland(霍蘭德)六邊形理論。該理論把人的興趣分成六種型別,注意,這裡指的是穩定的興趣傾向,而不是愛好。同時所有的職業也可以被歸入六種對應的型別,從而“人”與“職”就可以實現有效匹配。

學習心理諮詢專業的小林,通過測評發現自己的興趣特徵是研究與操作型傾向的,就可以推測如果他去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直接與人打交道,獲得成就的機會可能少一些,也較難做到“大師”級。而且小林自己回憶也發現,自己的許多諮詢實踐,都有別扭的感覺。於是,小林通過對自己興趣的瞭解,清楚自己從事心理學相關方面的研究或者從事指導別人的工作(比如顧問類工作)是比較適合的。從此,他明確了發展方向,獲得了更有主動性與成效的生涯發展。

所以說,有效工具的應用是可以有助於人的“天命”定位的。開玩笑地想象一下,如果孔子也能在早年用用霍蘭德測評,也許他可以更早地給自己定位要做一名偉大的教師。但他沒有這樣的工具可用,只好周遊列國幾十載,五十歲了才感慨“五十而知天命”。

所以,一方面人們有了解的衝動,一方面心理學裡早有一些可用方法,終於使得這些方法可以為更多人創造人生價值。

只是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看路”,同時越來越少的人具有“拉車”精神。每個人都在尋找捷徑,都忙得不可開交,都沒有時間溝通交流,而是守著自己的獨門捷徑想著壟斷與專利,夢想著實踐《富爸爸,窮爸爸》所教導的“被動成功”。

這就是測評的第二個底層心態──對別人信任成本增長,只好求諸工具,並努力尋求一種自我認同。

“我是誰”有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信自己是“誰”。為了認同自己到底是“誰”就需要有一個賴以比較、定位的框架與座標,而這個框架與座標就是測評工具可以給予的東西。

以前的人們都沒那麼忙,大家可以通過與老師的交流、與同學的互動、與朋友的切磋,慢慢對自己有一個瞭解與定位。這個過程就如同周哈里窗給出的四象限思考: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公眾我”、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私密我”、自己不知道別人知道的“盲目我”、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的“潛在我”。

缺了老師、朋友、同學的`座標,只好尋找工具化座標了。從此以後,你與朋友互動就不再囉嗦一起經歷的小故事,而直接說起“我是考拉型,你呢?”這個世界變得多麼簡潔明瞭。當聽到朋友也是“考拉型”之後,那種歸屬、認同感,簡直無法形容。世界已經被這些工具劃分出了格子,生活從此可以更有節奏和秩序了!

就像以前去銀行辦事,從來都是一個痛苦的事情——排隊。但其實並不是排隊本身,而是不知道可能要排多久,而且不清楚排到了是否還要重新再排。工具似乎使人們增強了自我把握力,就像拿到了號碼牌,等待的時間可以預估,然後可以自行安排。

時代特徵奠定了測評的廣泛應用,但要注意的是,許多時候人們並不是藉助工具在探索自己的定位,而是想證明自己已有的選擇。這就像在森林裡找一隻熊,結果只找到了一隻兔子,卻可以用槍逼著兔子承認自己就是熊。

結果呢,許多人對測評上癮,非要測出一個“好”的結果不可。有時信任感的缺失已經不僅僅是對周圍人,更多的時候對自己也失去了信任感。接著,許多市場專家就投使用者所好,編出大量的測評工具。但你能相信讓你說說早晨起床先疊被子還是先拉開窗簾,然後就可以判斷未來適合你發展的空間嗎?

測評作為一個嚴格的心理學概念,背後有非常複雜的邏輯。

一個測評工具的誕生,首先需要有一個理論結構,然後進行量表專案編制,接下來進行三次試測與相應的三次量表工具的專案修訂,最後才可以形成一個標準化的、科學的測評工具來,但這樣做起來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大家面對的測評可能大部分都是某個“大師”靈感突發而創造出來的神奇工具。因此,成熟的“測評狂”首先需要有鑑別力,最節省的鑑別方法就是看工具是否來源於專業機構。

那麼,如何正確對待心理測評呢?

首先要理解人的特徵是先在的,測評工具只是在已有的大量關於人的特徵的資料基礎上畫出一個座標出來。

就如同在地上撒一把豆子,這些豆子的分佈會有一個規律,基於此規律畫一個座標。這個座標就是測評的理論背景與理論結構。自然,有些人就會落在座標的典型位置,而有些人則落在不典型區域。對於測評結果,需要看看是否與自己的人生故事有某種契合性。如果你的人生故事與測評的結果有高度契合,那麼說明測評是有效的,然後你就可以看看測評的結果與建議。反之,則說明該工具不適用於你。

其次,也要知道測評結果的彈性空間。

有些人的特徵非常明確與典型,那麼他就需要非常精準的目標定位。比如有個高中生非常喜歡動手操作,也很喜歡琢磨思考一些事情,而對於說服人、影響人興趣索然,根據霍蘭德的測評發現,他的結果型別非常集中在一個區域(表現為測評結果在六邊形上只在一個區域裡,得分很高)。那麼,這個高中生選擇專業時,最好不要選那些將來需要與人打交道的專業。這是低彈性空間的。反之,另外一個高中生測出的結果畫在六邊形上是大大的一個區域,那麼他在專業選擇上,就不用太多計較了。

最後,需要合理理解心理測評的一點是:你可以用性格型別去理解和原諒自己,但不能以它作為你做或不做的藉口。不要讓性格型別左右你的事業、活動或人際關係。人是一個非常複雜豐富的個體,測評能以簡化的方式幫助你自我理解,但生活是需要回歸複雜的,這個複雜就是:你永遠無法通過“看路”實現理想。

實現理想的方式是:用20%的時間把路看清楚,然後用80%的時間去“拉車”前行。

TAGS: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