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只愛陌生人

才智咖 人氣:1.68W

為何我們只愛陌生人呢?可能是因為只有陌生人才能帶給我發現一個新世界的喜悅吧!

為何我們只愛陌生人

他人即地獄

“我在醉酒時才覺得人們有趣”——喬治 讓 內森語。(譯者注:美國著名戲劇評論家)

“魚和訪客的保鮮期只有三天”——本傑明 富蘭克林語。

雖然有時他人讓人感到討厭,許多人仍然對結交新朋友持樂觀態度,樂此不疲。

人們傾向於對別人產生好感:“曝光效應”是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心理學發現,僅僅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就可以讓我們對其更有好感。

這種效應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在莫蘭德和比奇(1992)的一項研究中,他們在高校的課堂上將4個樣貌相似的冒牌學生介紹給其他學生。他們各自參加不同的課程,有的多,有的少,但都不與其他學生交流。

課程結束,大多數人喜歡的是那個上課最多的冒牌學生。雖然他們並沒有過任何語言交流。

這樣看來似乎是熟悉度催生好感度,然而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 諾頓及其同事進行的一次研究卻表明,這只是一般人直覺的一廂情願。(諾頓,弗羅斯特&艾瑞利,2007)

熟稔導致不屑

在諾頓及其同事下一階段的研究中,受試者拿到一份某人特點的列表,要求回答他們對此人有多少好感。事實上,這些特點都具有廣泛代表性,受試者拿到的列表上是隨機的4個、6個、8個或10個特點,實驗結果與他們之前的想法恰恰相反,瞭解越多,好感反而越低。

諾頓及其同事假設,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人們對他人的認識越深入,就越有可能發現他們令人討厭的方面。為驗證這一假設,他們又來到線上交友網站。這次沒有了事先準備的列表,每個受試者要寫一份自己特點的列表,然後進行收集彙總。可以想象,大多數人對自己的評價都比較正面。

研究人員將這些特點打亂,隨機以不同數量、不同順序組合,每一張列表都似乎描述了一個真實的人。然後,隨機給受試者自己小組列出的優點列表。雖然其中一份列表上正面特點較多,他們還是更喜歡列表較短的那一份。結果進一步證明,人們對不甚瞭解的人更有好感。

接下來,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是相似度對好感度的影響。已有早期研究結果表明人們喜歡與之相似的人,瞭解卻對其討厭,原因在於缺少相似之處。受試者對“對方”瞭解越多,就越可能發現差異,並對其厭惡。

更有甚者。在第四個研究中,相同的受試者,相似的實驗方法,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對他人的惡感簡直氾濫。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與他人結識的早期發現了與自己不同的、並因此不喜歡的特點,會對我們看待他人的其他方面時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一旦我們開始發現差異,也就到了好惡的分水嶺。即使那些我們欣賞的、或以前覺得無傷大雅的方面,現在也變得無法忍受。

在現實中檢驗

最後是第五個研究。研究人員決定在現實中檢驗他們的實驗發現。這一次,此交友網站的會員被問及他們已線上見過面或即將會面的物件。

調查結束後發現,受試者對約會物件果然在見面後比見面前更瞭解,但絕大多數人在見面後對約會物件的好感大打折扣。對約會物件的熟悉度從見面前的5/10增加到見面後的6/10,好感度卻從7/10降低到5/10,感知的相似度也從6/10降到5/10。

這一結論自然不適用於每一個人,有些人見面後更增好感,但對大多數人,越是熟悉,發現明顯差異後好感越少。

希望永遠不滅

看完以上研究結果,我們驚奇地發現,人們在數次失望過後,竟然仍能積極地去結交新朋友,也許是因為我們仍對他人心懷不切實際的樂觀主義態度,這也符合本研究發現的多數人認為對別人約熟悉就越有好感的觀點。

有時候我們確實能遇到與我們臭味相投的人,並最終發展為摯友或者伴侶。在結交新朋友時我們傾向於記住這點,而忘記我們總是失望而歸。

正如此研究表明的,絕大多數情況下,對他人瞭解越少,越傾向於對其產生好感。就像在莫蘭德和比奇實驗中的冒牌學生一樣,距離感讓我們有空間去想象他人也持有相同的世界觀、人格特質或幽默感。不幸的是,當我們開始更深入的瞭解,才發現彼此之間差異有多大,於是,好感也降低了。

薩特說的對,一般情況下,他人確實是地獄。即,“大多數”他人是地獄。還有一些人我們親之愛之,過了“三天”也不會“變質發臭”。這些人是可貴的例外,因此,請珍惜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