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能成為一種健康的力量

才智咖 人氣:3.17W

敏感其實是一種天賦,當我們在拒絕敏感的時候我們為什麼沒有想到敏感能成為一種健康的力量呢?

敏感能成為一種健康的力量

  

敏感,日常用語裡,容易被我們理解為:多情多思、情緒過敏、容易受傷、情感脆弱。

從心理學範圍看,敏感涉及到幾個方面:

一、 對內外在刺激的反應是否敏感。敏感者表現為容易對外在(如聲音、光線等)、內在(身體內部感覺如疲勞、腹脹等)刺激反應強烈,而不敏感者,對各種刺激的耐受性更高,反應不強烈。

二、 對內外部刺激和心理活動的覺察是否敏感。敏感者表現為容易對外在、內在刺激和內心的想法、情緒之間的聯絡很容易覺察。敏感者容易捕捉到內心的喜怒哀樂和內外部刺激的聯絡,會有更多的情緒表達和內心活動,極致的近似神經質。而不敏感者,雖然也會有喜怒哀樂,但是對於內心活動如何受到外在刺激的影響,相對而言覺察要差一些,顯得木訥。因為當下的內心活動(情緒體驗、聯想和幻想),往往屬於前意識範圍,稍加註意可以喚回到意識領域,稍不注意就已經流失。

三、 對於他人心理需要和情緒感覺是否敏感。敏感者可以察言觀色、讀懂別人的情緒和需要,也就容易有機會用合理的方式去滿足對方,贏得較好的人際關係。通常所謂的情商高,有這部分的表現。而不敏感者,對於自己的想法可以說的很清楚,但是在場其他人的需要,當下的情緒是反應遲鈍的,容易給人一種權威、過於自我的感覺。

如果先以這三個維度來判斷敏感的健康與否:

1) 對於刺激反應敏感的人,往往神經反應迅速,如果做飛行員、廚師、運動員等職業,對各種外在刺激反應迅速,是可以很好的勝任的。而不適合做單調重複的工作,因為這種人的神經系統更容易感覺疲勞,耐受性要差一些。而不敏感的人,可以做圖書管理員、實驗研究、技術人員,忍受一些孤獨、耐受一些重複的環境,穩定的生活工作,更容易一些。

2) 能很好覺察內外部刺激和心理活動的人,可以當老師、當作家、搞藝術,因為感知能力豐富、表現能力也會比較高,所以可以做一些表達自我、側重內心體驗的`事情,這是內心活動敏感的最大優勢。而相對不敏感的人,可以搞工科、搞技術、財務相關的,不直接以內心活動為目的的實務,投入於外在的建設可以做的很出色。

3) 對於他人的需要和情緒敏感的人,容易有助人情結,可以做醫生、心理諮詢師、公益事業等滿足他人需要的事情,也適合團隊合作、一起搞好團隊氛圍,然後一起提升。把對於別人內心活動的敏感,轉變為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彼此都會受益。而不敏感的人,更適合自己獨挑大樑、承受外界的質疑下,依然可以做有創造力、有價值的事情。

以上粗淺的分了三個維度,也分了相對應更適合的生活、工作方式,我想,很核心的在於,適合與否。沒有對錯、價值高低的比較。

整體而言,敏感的人,往往內心體驗更豐富、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更強烈

所以大多數作家、發明家、各個領域的精英人物都有敏感的特質。而我們關注於能否健康的應用這份特質,在於我們時常被內心的敏感所拖累,無緣無盡的煩惱、難以釐清的衝突,讓我們誤以為是敏感帶來了麻煩。

詩人顧城在遺書中也說,“多情多苦,無心無愁”。

我想他是體驗了太多的敏感帶來情緒壓力和內心衝突的痛苦。而事實上,從最深的人性來看,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感受和情緒體驗都是敏感的,在足夠安全和被接納的環境下,我們都會多愁善感,而不只是馬塞爾·普魯斯特這般上流社會的、嬌柔病態的才子才有難以述說盡的悲傷與哀愁。

那麼,既然不是“敏感”本身惹的禍,為什麼心理困擾、乃至心理障礙的人,大多都是敏感的?

這是因為,敏感讓我們感知到了過多的內外刺激,我們需要一個自我保護的系統,來代謝過載的資訊、過強的情緒刺激、過度的情感體驗,這個部分屬於“自我功能”。

自我功能完整、健康的人,可以有效調節因為敏感帶來的情緒,可以有效應對外在的刺激,通過有效調節內心認知和外部環境來解決過度的刺激反應。而自我功能不足,比如焦慮承受能力、情緒認知和承受能力、整合矛盾刺激等能力不足時,因為敏感帶來了過度刺激就無法有效應對。好比防火警報響了,但是有的人及時有效的處理了火情,自然警報就不響了,而自我功能不足的人,會無法有效查詢、熄滅火情,只能任由警報一直在響,因為危機一直都存在。

所以,本質來看,敏感本身不是壞事,甚至是一件好事。

山西老家有個說法,常說身體上下不舒服、動輒去醫院檢查的嬌氣鬼,可以活的很久;而身體一向很好、精力十足的人,生病抗不住了往往一上醫院就是晚期。這往往會對身心反應不敏感有關。而要讓自己的敏感,能充分發揮預警作用,而不是隻帶來惱人的噪音,關鍵在於自我功能的健全和正常發揮。如果長時間處於情緒壓力、焦慮過強、人際關係中受傷等困擾,不是敏感的錯,而是你的自我功能需要進一步完善。這個方面,精神分析取向的長程諮詢,可以起到很好的幫助。

TAGS:力量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