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理治療 讓你活得更好

才智咖 人氣:1.72W

陳祉妍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專業委員會註冊督導師

好的心理治療 讓你活得更好

北青報: 為什麼有很多患者不認同自己有心理問題?

陳祉妍:不願接受醫生建議,排斥心理門診等,都說明我們整個社會需要提高心理健康知識。有一類心理疾病99%的病人首診都會去心血管科,就是驚恐障礙。症狀主要是心悸,有人以為是心動過速,胸悶,有瀕死感,所以很多人第一次發作時會叫救護車,也有人反覆去心血管科做各種檢查,但是查不到確切問題,這時有經驗的心內科醫生,就會建議他來做心理治療。而且,事實證明心理治療是非常對症和有效的。

驚恐障礙是焦慮一族的障礙。它是焦慮情緒沒辦法疏解,積累後變成一次強烈的發作。整個人越來越緊張,呼吸越來越短,心跳越來越快,由此擔心害怕,於是更緊張,心跳更快。還有一類是疑病症——總懷疑自己身體有病的一種心理疾病。疑病症的核心是比較壓抑和否認自己的情緒,所以這類患者更多拒絕去心理門診。

北青報:正常人也需要定期去做心理諮詢嗎?

陳祉妍:我不覺得有這個必要。但正常的人應該每年跟著體檢做一些非常簡單的檢測,比如睡眠和抑鬱,幾分鐘就做完。檢測有問題,可以再去做20題的專項問卷,進行準確判斷。

但當你糾結於怎樣給孩子擇校,憂慮小孩交友問題,或者自己到了一個新環境,需要更好地調適自己心態,包括要把自己生活作息調整到一個最佳狀態,甚至要減肥、要戒菸等等,都可以找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不見得是得了心理疾病,但總要有個諮詢目標吧。事實上現在精神衛生法也不主張心理諮詢師去治疾病。

北青報:心理診斷多用問卷而不是儀器,受試者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猜想出題意圖,甚至有隱瞞或不真實的成分。那麼,醫生的判斷還能準確嗎?

陳祉妍:測試的準確性和真實度,一方面在於測驗的編制,另一方面與受測環境有關。心理學特別經典的MMPI有4個量表是用來測你裝假的,包括裝好、裝壞、裝奇怪等等。心理測驗有時很長,東問西問,同一個問題換了幾種方式,前前後後問過幾次,就是為了減少誤差。有不止一個這種經典測驗,能夠檢測出你裝假的干擾。第二個方面是測試的目的和環境。如果是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在答這個問卷,你只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抑鬱了,作答時就會比較真實。

在心理健康的檢測中,我們很多工具分簡版和長版,大部分是經過科學性驗證的。比如抑鬱的簡版7題就夠了,長版20題,研究證明這兩者的相關度超過0.9,也就是說簡版的準確度損失也不大。

北青報:心理治療中用到的手段,包括一些分析和判斷,會讓剛接觸的人感到有點兒像遊戲,不太像科學,甚至跟網上的算命、星座、塔羅牌有點兒像。

陳祉妍:很多心理學研究是科學的,但我個人認為心理治療不是科學。它一直處在發展的過程中,直到今天,我們並不確知人是如何改變的。對此有很多偉大的思想家都有過探討,其中心理大家埃德加·列文森(EdgaLevenson)的觀點是,我們的理論可能是錯的,但在經驗中我們可以找到有效的辦法幫人化解心理問題。這種情況在醫學史上同樣存在。不一定需要正確的原理才能帶來正確的治療。但療效是可以評估有沒有效的。

列文森的書中有一章就在探討心理治療到底是治療還是勸服。有些情況下,勸說同樣帶來療效。比如,我解釋的原因你認同了,踏實了,坦然了,然後症狀就好轉了。這是說服,不是治療。但矛盾的是,當你要進行治療時,你確實需要對方接受你的治療原理。不認同,是無法配合治療的。

北青報:有些來訪者會追問“我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是遺傳,還是哪裡出了問題?”“我是誰?”心理疏導應該幫人認識自己嗎?

陳祉妍:心理治療的一個核心是讓人成為真正的自己。其實很多治療師重視的是,人能夠真誠的生活,不是指對別人,而是指對自己。因此,一個病人希望瞭解我是誰,我是怎麼成為這樣的,我會非常珍惜和尊重他的這種願望,也會共同探討,把我的理解和他分享。但這裡涉及很多問題,不能走偏。因為有些人當發現自己的.問題有父母的遺傳,或者與童年時父母的養育方式有關,會有一種怪罪父母、不滿命運的情緒,這是要提防的。其實,心理治療是讓人自己承擔起生活的責任。

至於遺傳,確實是對人有影響的。這樣說,是為了使病人不要有不切實際的願望——如果你天生就是一個神經敏感的人,你能夠建立的目標其實就是緊張的時候,你能調節自己,不讓它破壞了你正做的事,而不是根本就不緊張。那是不合理的目標。

北青報:心理諮詢師的水平怎樣分高下?

陳祉妍:評估心理諮詢師的高下,很大一部分是來訪者個人的感受。只有實際檢驗才能瞭解一個治療師的水平。比如你覺得這個治療師理解到你問題的核心了嗎?你從他那裡得到了新的東西嗎?因為治療之所以有效,其實是讓人對過去有一個新的整合,新的認識;行為上的改變,來自看法上的改變。

心理治療確實非常難以評估,不能單純從表面症狀改善快慢來判斷治療效果。一個人的改變如果是在治療師的壓迫下發生的,未見得是好。好的改變會讓人感到自己更有能力調節情緒、角度思考,更強大,是自己要的改變。

北青報:心理疏導需要持續很長時間嗎?

陳祉妍:確實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不同流派對短程治療的界定不一樣。精神分析界定的短程治療是50次以內,認知療法治療一個問題一般在10-30次左右。兩三次通常不夠解決一個確切的主題。

北青報:與家人或朋友說說心中不快或自己捶捶枕頭,能起到心理疏導的作用嗎?

陳祉妍:研究證明,人能夠尋求社會支援,跟家人、朋友聊一聊,對心理健康是有好處的。這樣做是有益而沒有風險的。捶枕頭就有風險了,說不定產生不良的後果。因為,這說明你還沒有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現在國際上已開始通過專門網站提供心理自助式訓練。比如有一個固定的程式:介紹原理,告訴你問題核心在哪裡,你可以跟著一步一步做練習,然後間隔一段時間評估一下自己的情緒狀態。有研究顯示,這種治療與找諮詢師的效果是等同的。

北青報:我國現在有這樣的網站了嗎?要付費嗎?

陳祉妍:我們心理所也有老師正在研發和推進。去年我們給國家寫了一個政策建議,希望能建一個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訓練網站。有了心理自助網站,起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理治療師參差不齊的問題。這種自助的訓練網站有收費的,有免費的。不過,有人認為,收費有更好的督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