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你為什麼不能與人保持親密感

才智咖 人氣:1.02W

你是否會有一種現象就是不能與人保持親密感?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下面心理健康:你為什麼不能與人保持親密感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心理健康:你為什麼不能與人保持親密感

親密,也會患上恐懼的症候。

當他的擁抱向你襲來,有多少女人的心正瑟瑟發抖?緣何?這叫做“親密恐懼症”。另外,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於“圈子”,而這種“圈子”概念的排他性非常強,對圈子外的事物注意保持距離,恐懼過度親密。

親密恐懼症

所謂“親密關係”所指的並不單純是愛情或異性間的情感,而是泛指友情和各類社交關係。

“親密關係恐懼症”的主要表現是注意保持距離,拒絕過度親密,很難融入某個圈子。

產生親密恐懼症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 時間造成的愛情冷感。

○ 當激情不再,那些為愛而性的男女,不再有敷衍的耐心。

○ 時間令愛情過度成親情。

一個男人女人,在長久的婚姻生活中,很容易對對方產生一種類似父母兄妹之愛的感情,一旦這種親情取代了愛情,再做“那種事”,會有負罪感,造成精神壓力。

童年的不安全感陰影

患有“親密恐懼症”的人,往往都會藉由著“出軌”這個渠道,去滿足自己對愛情的要求。

如果再進一步細究,會發現,那些患有“親密恐懼症”的男女,其父母的婚姻往往也遭遇過同樣的不幸。換言之,他們對婚姻生活缺乏信心,對獲得未來伴侶長久不變的愛沒有必勝的把握。

他們的這種親密恐懼,其實是害怕受到伴侶背叛的一種表現,他們害怕付出後得不到等值的回報,於是,就先行背叛,以達到心態上的平衡。

自我意識

“親密關係恐懼症“並不是通常所說的“社交恐懼症”怕與人見面談話、見人就緊張、面紅耳赤、顫抖等症狀,相反有時候這些人會在人群中表現出更外向、更大大咧咧、更不拘小節等行為,這些行為表象實際上帶有很強的潛意識裡的「自我捍衛」。它通過主動選擇來避免被動態勢,其實這些人很可能是更不容易被接近、更不容易表露內心的人。

有些人在人際交往中會表現出一種「焦慮感」,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又擔心他人不迴應自己的感情付出,導致情緒上的焦慮和矛盾,慢慢就會傾向於迴避社交、迴避親密關係,這種情況會讓性格比較保守的人更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而性格激進的人,通常都有表現出一些佔有慾,當佔有慾望無法滿足時,通常會產生嫉妒心理,也會演變為強烈的排斥,於是表現出不屑於與人交往及建立較親密的關係。

其實,無論性格如何,與人建立各種不同程度的親密關係都是為了擺脫孤獨。而今,當不安全感,厭惡感給人們帶來的煩惱大於孤獨時,則容易表現為情願選擇與人群保持一定距離和避免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帶來的麻煩——缺乏私密性、沒有安全感、不公平對等、信仰差異等等。

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其實不是我們不再懼怕孤獨了,而是讓我們懼怕的不僅僅是孤獨。

早期依戀缺失的影響(案例)

談到親密關係,我總是會想起大學時候週末去舞會跳舞。

對每個邀請我做舞伴的人,我都誠惶誠恐地努力配合他,可每一次都會踩他的腳———踩每個人的腳。所有的這些人都帶著容忍的微笑跟我說“沒事沒事”,但這個結果更讓我羞愧加惱怒,被邀請簡直成了我的噩夢。只有蹦迪我喜歡———我只會自得其樂,不會琴瑟相諧。

從陌生人到朋友,對我一直就不是件難事。但從一般朋友到親密朋友,只有幾個人到達了這一地步,這幾個人都是同事,與我在一起相處了十幾年、廝混了十幾年。而別的人,有許多我真的很想和他們更近一些,但當他們靠到足夠近時,我就開始緊張,開始害怕,開始如當年被邀請做舞伴時一樣誠惶誠恐,最後都會拔腿逃開。

配合別人是一件巨大的難事,可能打內心裡我太想取悅別人了,而這個想法又對我構成了巨大壓力,讓我無法自處,所以乾脆放棄。

當你不得不考慮該怎樣讓別人愉快的時候,你只得把自己的愉快放在一邊,你要想“我這樣做合適不合適”,要猜“他對這樣是否感到滿意”。猜也是我的難題,小時候跟人下棋就因此給過我很大的挫敗感,因為我只會考慮自己的佈局,完全不顧也猜不出對手下一步、再下一步會怎樣。

這是一個在建立親密關係上有一定困難的例子,首先要說明的是,對親密關係的恐懼是和想建立親密關係的願望共存的,正是這種衝突使當事人關注這個問題,如果現實生活沒有或很少親密關係,而自己覺得很好,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按照現代心理動力學的理論,人們總是會根據早期客體關係的體驗,尋找在現實生活中符合的人和事。換句話說,當事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很有可能與其早期依戀關係的模式有關,根據研究,依戀關係的模式有三種:

○ 安全型關係

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關心、負責。體驗到這種依戀的嬰兒知道媽媽的負責和親切,甚至媽媽不在時也這樣想。安全型嬰兒一般比較快樂和自信。

○ 焦慮—矛盾型關係

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別關心和敏感。嬰兒在媽媽離開後很焦慮,一分離就大哭。別的大人不易讓他們安靜下來,這些孩子還害怕陌生環境。

○ 迴避型關係

這種關係中的媽媽對孩子也不很負責,孩子則對媽媽疏遠、冷漠。當媽媽離開時孩子不焦慮,母親回來也不特別高興。

值得注意的是,依戀關係中的“媽媽”指的是個體早期的重要關係人,不總是代表真正的媽媽,另外,依戀關係的劃分不是絕對的,也存在不少的混合型。對照上面的理論和案例中的情況,當事人可能是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之間的`依戀關係。

案例中幾處關鍵地方值得注意:

1、“我的自我意識太強了以至於我難以真正融入任何氛圍”,這句話有典型的自我防禦意味,即通過一種“合理化”使自己避免陷入“危險或不安全”的親密關係中。

2、“對每個邀請我做舞伴的人,我都誠惶誠恐地努力配合他,可每一次都會踩他的腳———踩每個人的腳。”誠惶誠恐提示在互動關係中一種沒有安全感的迎合,每一次都踩腳則提示造成這一不安全感的早期創傷,而迎合“每”一位邀請者,則顯示當事人對人際親密關係的渴望和缺失,所以不加選擇去嘗試。

3、“但當他們靠到足夠近時,我就開始緊張,開始害怕,開始如當年被邀請做舞伴時一樣誠惶誠恐,最後都會拔腿逃開。”當事人的這種“緊張”、“害怕”沒有明顯的現實理由,提示是一種來源於早期經歷的優先的、強烈的情感,同樣提示在早年親密關係的建立中遇到的挫折。

4、“當你不得不考慮該怎樣讓別人愉快的時候,你只得把自己的愉快放在一邊。”這表示當事人在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對自己的需求採取的是無視和壓抑的策略,而這使當事人無法在親密關係中獲得真正的快樂。

不要一味壓抑自身需求

在親密關係的互動中,如果一味壓抑自身需求將使得艱難建立的親密關係徒有其表,無法滿足自己的溝通需要。另一方面,親密關係的對方最終會察覺這種所謂的“迎合”,而感覺到一種“不真實感”,甚至認為是一種欺騙,因為這種對自我的忽視使對方也喪失了親密的“主體”,所以應該勇敢地表達自己,自然會吸引那些真正的志趣相投的人發展健康的親密關係。

另外,在人際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可能是一個人幼年遭遇過被自己的親人拒絕的痛苦,他的潛意識當中會產生對親密關係的懼怕,為了避免遭遇被拒絕,他們可能採取疏離或拒絕與對方發展過於親密的關係等方式以使自己獲得安全感。

 


TAGS: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