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時代“老大”的心理健康問題

才智咖 人氣:8.2K

國家在全面實施二孩政策時,我們如何去看待“老大”的心理健康問題,一起來討論吧。

二孩時代“老大”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孩時代“老大”的心理健康問題

張女士得知自己喜懷二孩已經三個月了,可最近,本應高興的喜訊卻給她造成了困擾,原因是她五歲的兒子不接受。她說當兒子得知她懷孕後大哭大鬧,就是不肯要弟弟妹妹,張女士實在沒辦法,就騙兒子說:“孩子生下來後,送姨媽家。”兒子這才停止了哭鬧。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考慮是否再生一個孩子?可當家庭結構變成四口之家,原本是獨生子女的孩子,就面臨著弟弟或妹妹要分享爸爸媽媽的愛,“老大”能否欣然接受?家長又該如何正確引導呢?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護士長、二級心理諮詢師朱鈺釗提醒家長:夫妻雙方在迎接二孩到來的.時候,一定要尊重、理解“大孩”的感受,及時引導孩子的情緒變化,做好心理輔導,這樣才有利於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大孩”突然變“小”

可能是退行行為作祟

有些“大孩”在有了弟弟妹妹後,會出現一些退行行為。所謂退行,就是做出一些不符合實際年齡的行為,感覺孩子變“小”了。比如霸佔媽媽的懷抱,不讓媽媽給小寶寶餵奶;以前自己能完成的穿衣、脫鞋、刷牙、洗臉等,有了弟弟妹妹後反而做不了等等。

其實,這是“大孩”的一種轉移方式,也是將焦慮用一種與心理個體年齡不相稱的、未開化的、不成熟的行為樣式表現出來。父母若在此時責備、嚇唬他們,會使其產生更多厭惡心理,對孩子今後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父母一定要耐心鼓勵,合理引導他們把心裡話說出來,把消極情緒表達出來,之後再給予撫慰和疏導。

該不該對“大孩”說

該怎麼說、何時說

“大孩”作為家庭的重要一分子,應該得到尊重。父母在做出“是否帶二孩”的決定後,要第一時間如實告訴“大孩”,切記不能欺騙孩子。家長還應耐心地和孩子溝通,向孩子解釋清楚“爸爸媽媽為什麼會想再要一個孩子”。當然,要用他能聽懂、能接受的方式和語言,並且要讓“大孩”充分感受到,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後,父母對他的愛不僅不會減少,今後又多了一個人來愛你、保護你、陪伴你。

適當引導“大孩”參與

逐步培養手足之情

對於一些“大孩”來說,他們不喜歡甚至討厭分走父母關愛的“小毛頭”,於是會表現出不情願和反抗等情緒,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表現。任何人在接受新事物時,都需要有一個過程。父母可以適當引導“大孩”參與到迎接“二孩”的準備中,讓“大孩”撫摸媽媽的肚子與“二孩”交流,一起為弟弟或妹妹準備小衣服、取名字等等,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手足之情,培養“大孩”的責任感。

家長要一視同仁

尤其忌諱逗“大孩”

二孩出生以後,家長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犯了錯誤都批評,表現好了都獎勵,公平的對待兩個孩子,切記不要拿兩個孩子作比較,這樣會激化孩子之間的矛盾。更不能因為“二孩”的到來,減少對“大孩”的陪伴和照顧,要讓“大孩”真實感受到父母的愛沒有變化。

有些家長出於好玩的心理,喜歡逗“大孩”,例如“你不聽話,以後我就不喜歡你,只喜歡弟弟、妹妹,不要你了!”等等。殊不知,對於心理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玩笑話,會加深他們的牴觸情緒,甚至產生被拋棄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