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書籍 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1.45W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訊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心理學書籍 讀後感,請參考!

心理學書籍 讀後感

心理學書籍讀後感

捧著心理諮詢師考試用書看,越來越有興趣,讀心理學書籍有感。以前一直對心理學感興趣,側重於測試自己是屬於何種型別以及判斷的對錯和補救措施等,片鱗只甲的瞭解。今想考心理諮詢師,先暫且不花大錢交培訓費,認真去看看書參透一番,再做打算。呵呵,表揚自己,這時間的學習狀態真棒,坐在瑜伽墊上,挺胸收腹,蠻深沉的。

摘錄了書本中的2個觀點,

1、 阿希的從眾研究:情境很模糊時,人們進行客觀判斷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選擇從眾。另方面,如果在群體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試者,從眾的比例會明顯降低。說明,如果個體的判斷受到支援,哪怕是少數人的支援,他也會更好地抗拒群體的壓力。

2、 關於青春期的理論觀點:“有的社會允許小孩看到成人的性活動,目睹嬰兒出生,接近臨終者,從事重要的工作表現出自信的.甚至具有支配性的行為,做性別遊戲,以及確切地知道成人做些什麼事情,在這種社會裡,青春期就相對沒有什麼區別。在有些類似我們自己的社會裡,人們認為兒童和成人有很大的區別,對他們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使他們避開成人的生活免除他們許多責任,從童年期到成人期的轉變並不是連續的,結果就顯得緊張得多。” 班杜拉寫到“如果一個社會把十幾歲的少年稱為青少年,並且期望他們在行動表現中具有反抗精神、變化莫測、草率從事及行動粗野,如果這種形象由宣傳工具反覆強化,那麼,這種文化對青少年的期望會迫使他們變成反抗的角色。這樣,一種錯誤的期望就可能起著唆使和保持某些角色行為的作用,反過來,又加強了原來那種錯誤的信念。”

我絕對是一個從眾的人,我的判斷力弱,容易跟隨著自己輕信的人。老公經常說,你傻乎乎一個,被人賣了還幫人家數錢。幸好我遇人淑,沒有吃大虧。

暢每天晚上要爸媽吻他,擁抱,心貼心的。由原來的強制我們去做,變成我自覺自願去kiss他。這種美好確實難以形容,以至於老媽正在憂慮,這個黃金時代什麼時候結束,接下來又會是什麼情景呢?青春期就要到來,聽到國中生吸菸、打架鬥毆,貪婪的文化無孔不入.....

可能女孩子的母親更煩惱,“性”,古話說,女的得一陀,男的涮涮腳,讀後感《讀心理學書籍有感》。

如果你看過人性的弱點你就知道,這書是教你怎麼和人相處的.該書的唯一目的就是幫助你解決你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務活動與社會交往中與人打交道,並有效地影響他人;如何擊敗人類的生存之敵—— 憂慮,以創造一種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更好的在生活中變得快樂當你通過本書解決好這一問題之後,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人際心理學就使你怎麼和人更加好的交流,交流不僅僅是語言的交流,而更重要的是心理的交流.使你在交流上處於不敗之地.人際關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具體包括人際知覺、人際情感、人際行為三個支系統。本書根據人際關係的內在結構,從心理學的視角,以具體、細膩、靈動、雋永的筆觸,詳盡地闡析了人際認知、人際印象、人際魅力、人際衝突、人際溝通、人際交往等原理與技能,融學理性、應用性、文化性和文學性於一體,不乏哲理與文采,耐人尋味。本書作為高校輔修課教材,供各高校選用,亦適合社會各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學子、管理人員、社會活動人士及教育工作者閱讀、借鑑,為人生快樂、事業成功、組織發展、社會和諧揚起一面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