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中的心理學知識

才智咖 人氣:2.47W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心理學知識,歡迎檢視

書籍中的心理學知識

情緒調節和保持良好心態的原則

1.善於用愉快釋放緊張和壓抑

馮特的情緒三維理論認為情緒可在愉快—不愉快、激動—平靜、緊張—鬆弛,三個維度上被度量。每種具體情緒都處在這三個緯度的兩極之間的不同位置上。快樂屬於情緒緊張維度的輕鬆一端,它可以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產生過度緊張時,對緊張起重要的調節作用,使人在緊張中得到鬆弛。這一調節是很重要的,因為緊張和壓抑都是不良情緒,影響人的健康和一切活動。快樂是人在達到有意義的目的中得到的。快樂使人對外界產生親切感,更易於接受和接近外界,有利於人的活動和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它還可使人獲得一種超越的自由感,使人處於輕快、活躍、主動和擺脫束縛的狀態,從而享受生活的樂趣。

2.培養人對生活和所從事活動的穩定興趣

人對活動的興趣本身就具有積極情緒的作用。因為由興趣引起的大腦活動能維持一定程度的興奮,使神經啟用處於中等強度水平,集中注意力非常容易,最有利於進行認知加工啟用創造性思維。所以,興趣這種使人處於被吸引和被捲入的心理狀態,是一種減輕活動中緊張、焦慮和疲勞的良好方式,有益於情緒健康。

3.正確地進行自我認知與自我規範

人在事業或社交上的能力與成就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成就的大小和能力的高低不應過分攀比。人應正確坦誠的認識、瞭解和麵對自己的素質與才能,在此基礎上規範自己,為自己提出最適當的目標和要求。在自我滿意與滿足中形成自信。從而避免因內部的矛盾衝突和追求目標的失敗形成的情緒困擾和情緒異常。

4.在人際交往中緩解不良情緒

人類具有叢集性的特點,社會交往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同時,人際間在感情上的聯絡、互相理解和寬容、彼此關懷與支援能夠創造出緩解消極情緒、促進心理健康的環境。

5.通過控制或改變外部行為調節情緒

情緒與機體的生理變化及行為的聯絡表明,情緒通過自主神經系統和皮層下中樞影響機體生理過程和外部行為。同時,生理過程和外部行為的變化又反過來影響情緒。所以,控制或改變外部行為有助於調節不良情緒。比如,人在激情爆發前有意識地進行轉移注意力的活動,或強迫自己做一些和激情相反的動作等,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激情。

6.提高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提出的情緒“評定興臺說”和沙赫特的“認知-啟用理論”,都強調個體對情境的認知是情緒產生的最重要因素,即強調了大腦第二訊號系統對人的情緒的主動調控作用。所以,提高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能使人在認知與評價情境時,避免因絕對化認識而引發的激情和消極心境。

7.科學的認識情緒

科學的認識情緒尤其是要認識情緒的個體差異性和生理週期性,以適應與調整正常狀況下的情緒變化。

8.培養穩定而高階的情感來調節情緒

人的高階社會情感內化為自己的認知方式和準則體系時,都以定型化、概括化、自動化的'動力定型方式存在於人的大腦中。所以,當人產生各種情緒體驗時,情緒會自動或主動的對情緒予以調節。

心理學知識

1、謠言

謠言是某些人(或者某一個群體、集團和國家)根據特定的動機和願望,散佈一種內容沒有得到確認的、缺乏事實根據的、通過自然發生的、在非組織的連鎖性傳播通道中所流傳的資訊。

謠言是對人、對事、對社會事件的一種不確切資訊的傳播。謠言的功能總是消極的。它可以傷害個人,傷害群體,傷害社會,傷害國家,在許多情況下,流言蜚語往往成為不誠實的人的政治鬥爭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來比較穩定的人際關係變得互相猜疑、傾軋、緊張;使原來比較穩定的社會秩序變得十分混亂,變得人心惶惶。

它可以麻痺人們的思想警惕,減弱人們的防備心理,使人不知不覺成為謠言的俘虜,它可以破壞人們的團結,削弱彼此之間的信任,製造內耗,瓦解對方的戰鬥力。由於它具有混淆輿論的功能,往往造成極壞的影響。

2、內隱記憶

內隱記憶:指在不需要意識或有意回憶的條件下,個體的過去經驗對當前任務自動產生影響的現象,因為內隱記憶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啟動效應(primingeffect)中發現的,所以人們常把內隱記憶和啟動效應作為同等概念使用。

3、實驗者效應

主試的態度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統稱為實驗者效應。

例如霍桑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驗者為蒐集能證明其假設的實驗結果,在實驗中有意無意的通過不同表情,語言,動作將預期的要求給被試,造成一種實驗結果有利於證明原假設的效應。

4、拖延症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症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拖延現象現已成為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該詞的最初亮相是在愛德華·霍爾出版於1542年的書裡。幾乎是相同的年代,正處於明清交替的中國,一位名叫錢鶴灘的學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聖經從希臘文翻譯為英文的過程中,拖延更多被譯成“罪過(sin)”,直到工業革命後,拖延才逐漸具有了現在的含義,被視為“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不過“拖延症”正式成為病症,國外的研究不過才一二十年。

單純的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只能定義為“拖延”,也僅是一種壞習慣,改正它並不難。

當“拖延”已經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能稱之為“拖延症”。

拖延的基礎,實際上是對自身很高甚至不切實際的期望。如果說完成任務是走過一塊一人寬、十米長的厚木板,那麼當它放在地面上時,幾乎人人都可以輕鬆地走過。但對結果的高期望則像是將這塊木板架到了兩座高樓間十層樓高的地方,於是我們會害怕掉下去,即害怕失敗或害怕成功,甚至不敢向前邁上一步。而deadline則是身後的一團火,當它離我們足夠近時,害怕被燒著的恐懼感戰勝了對掉下去的恐懼感,於是我們一下子衝了過去,在deadline前趕完了任務,儘管質量很難說。

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種deadline過後突然一下放鬆的感覺,而且拖延的結果有時反而挺好。這種時候,會在心裡表揚自己很有“效率”。同時,長期這樣下來,儘管不願承認,但潛意識裡確實覺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時間成績卻平平,會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於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強化了拖延。

5、頓悟

頓悟是一種突然的醒悟。格式塔派心理學家指出人類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頓悟。當人們對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問題情境中的各種關係併產生了頓悟和理解。有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其特點是突發性、獨特性、不穩定性、情緒性。

6、溫度與攻擊行為

很久以來,人們就已注意到炎熱的天氣與暴力相伴而生。我國的成語中就有“火冒三丈”、“怒火中燒”、“心煩氣躁”等。

學者們運用地域、時段調查以及問卷調查和實驗等方法,從資訊加工、喚起、情緒行為等角度,對溫度與攻擊的關係進行了探討,熱假說(heat hypothesis)認為,物理環境中當達到不舒服的高溫時,會增加攻擊動機和攻擊行為。

7、恐懼

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恐懼是因為周圍有不可預料不可確定的因素,而導致的無所適從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種強烈反應,是隻有人與生物才有的一種特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