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你身邊的“後光”

才智咖 人氣:2.03W

A說,不久前偶遇一舊交,有點尷尬的相見。一個婚禮,偏讓十幾年沒見的她們碰上了。倆人的尷尬源於一個男生,但她們不是情敵。中學時,男生追求女生,似乎總要啟動第三方,自己無法突破,就從好朋友這兒入手。那個女孩就是男生為追求A而啟動的第三方。在她的撮合下,A和男生走得還比較近,不過約會永遠是三人行。畢業時A知道,女孩願意當第三方,其實是因為喜歡這個男生。

心理學與生活:你身邊的“後光”

故事很老套,想說的是這個第三方。第三方還有一個別緻的名字,叫“後光”,由“後光效應”而來,說的是要勸說和影響一個人,啟動第三方來進行,更有說服力。

學校裡的男生著實很喜歡用“後光”。到了大學,宿舍裡幾乎每個女孩和男友吵架,男友都會找到和女孩關係最近的室友,給點小恩小惠,“後光”就會很盡心地鑽進女主角的床簾,一番蠱惑之後,女主角通常都軟了下來。

例子還有很多:家庭中,不少父母在兒女受慣了嬌寵聽不進父母的話時,找一個孩子心中比較權威的人,比如老師、長輩、親戚出面勸說,往往馬上會起到作用;婚姻中,倆人吵得不可開交時,如果有第三方出面調停,那麼,戰爭中的倆人八成會買中間人的賬,不再繼續鬥下去;朋友中,如果你看到兩個朋友鬧得不可開交,是不是也會主動承擔第三方的責任,製造個機會讓他們冰釋前嫌?

不久前,表妹選專業方向,照例來了我家。

他們家的很多問題,父母說再多也沒用,女兒就是一副“懷疑論”、“反抗論”。同樣的論調,如果觀點來自我,表妹倒認了真。她的'父母先是給我打電話預熱一番,說了他們的傾向,希望我把這個觀點不留痕跡地轉給表妹。我知道自己又被當槍使了。幾天前,剛剛被下了任務,要把表妹的男朋友勸說掉。“她現在就聽你的!”倆長輩苦口婆心。

表妹來,果然向我神祕透露,她戀愛了,這男孩如何如何。我只聽了,沒執行任務。一段感情,你沒有理由說它是好是壞,專業也一樣,你能說這個方向一定好,那個方向一定不好?你只能列舉這個方向的工作前景,與你的性格是否匹配,最終決定的,還是自己。

她的父母大概不知道,“後光”啟動得多了,就沒說服力了。如果每次,我都僅僅是一把槍,端槍托的是別人,那麼,表妹很快就不樂意聽我意見了,我無非是父母意見的助推器,諮詢我還有什麼意義!

“後光”的確有它的價值,就像你行駛在路上,車燈不太亮,你看不清前方的路,偏巧,後面一輛車上來,大燈一照,肯定能讓你的視野清晰很多。但是,如果這時不同方向的車蜂擁而至,都開了大燈,那麼除了刺眼之外,你得不到更多。

關係中的“後光”也是如此,借用的“後光”多了,只會讓你主意更亂。而且,如果經常借用第三方,那麼,不僅借用方(可稱為第一方)的威信會更加降低,經常被借用的第三方,權威性也會因借用頻率的增加而衰減,最後也成為第一方了,不得不借用新的第三方。

所以,現實中的問題,能直接解決的,建議不依賴第三方。比如,父母和孩子的問題,如果能和孩子直接溝通,成為孩子心中令人信任的權威,相信不需要什麼第三方;戀人間的問題,就算沒有第三方的出現,相信也有自己的解決方式,何必非要攪一個第三者進來;朋友間,如果非要記一輩子仇,那就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算出了問題,也有冰釋前嫌的那一天。

“後光”最多也就是一個預案,就像汽車的安全氣囊。只有在最危險的時候,彈出來,才會起到真正的保護作用。一個小小的剎車,非要安全氣囊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