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心理問題:受害者心理

才智咖 人氣:5.04K

從湖北襄樊女企業停止捐助5名“不感恩”貧困大學生事件中,我們看到受捐者的不感恩和捐助的“索謝”,以及輿論對此事喋喋不休的爭議和交鋒,雜文家鄢烈山先生在某報撰文認為,這暴露出當下中國社會一種病態,人與人之間缺乏起碼的信任,互相猜疑互相防範。人變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不寬容。相當多數人都懷有一種“受害者心理”――好一個“受害者心理”,這個角度的觀察是敏感和睿智的,抓住了當下中國社會心態的一大基本特徵:相當多數人看待社會問題和參與社會討論時,都站在受害者立場帶著一種“受害”情緒,當下輿論的對抗、偏激、苛刻、衝突大多源於此。

關於社會心理問題:受害者心理

“受害者心態”不是一個抽象的詞,你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瀰漫於網路跟帖中,夾雜在街頭巷尾的閒聊中,深嵌在許多新聞事件中,甚至就隱藏在你的潛意識中。

一場考試或考核,無論程式多麼公平、制度多麼規範,落選者總會以“必有黑幕”的受害心態,來看待這場考試,感覺其後必有一雙罪惡的雙手在操縱著一切,而且這種猜疑總能贏得輿論共鳴。一項政府新政或改革,即使平衡了各方利益、照顧到了弱者利益,輿論總會站在受害者立場來苛責這項改革,臆想著存在一個剝奪利益者。在有關窮人富人的輿論爭議中,這種心態表現得更明顯,沒有多少是非原則的認知,充斥著受害者的情緒發洩,網友用最極端的語言指向那些他們眼中的“施害者”。

受害者心態不僅存在底層身上,而似乎是一個普遍心態,不少掌握著一定資源、相對強勢的階層也有這種心態。對國內頂尖富豪的一項調查顯示,多數富豪認為,財富給自己帶來“不安全感”,感覺自身是仇富輿論的受害者。公務員心理壓力很大,杭州一個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公務員中有心理問題的佔近17%;常有民企老總抱怨壓力大,白領更是抱怨成為“過勞模”,醫生更是抱怨後代沒幾個會繼續當醫生。

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失衡,這應該是受害者心態普遍化的第一個原因,有人是因為處於真實的利益受損境地而有受害心態,比如下崗工人和失地農民;有人是因為遭遇輿論敵視而感到受害,比如富人和醫生群體;大家似乎都在斷裂的輿論語境中互相傷害。第二是社會存在著一種壟斷著各種資源的權貴階層,權力無堅不摧無孔不入,制度很多時候對他們形同虛設。社會存在著這種“通吃性”的超強勢群體,沒有人會有安全的感覺,從民企老總到高階白領,再風光的階層也會感覺自己是弱者。最後源於制度的不規範,制度最大的功能在於能給人以穩定的利益預期,而我們當下的不少制度還不規範,透明性、法治化、規範性程度較低,公眾難以有穩定的利益預期,不信任和猜疑之心自然橫行。

一個大多數人都感覺受益的社會才會是健康和理性的,普遍的受益感才能讓人們之間充滿信任,才能讓人們看問題時更有寬容之心,才能使人們帶著一種尋求共識的'平和心態討論問題。而一個大多數人都感覺自己受損、受害的社會則完全相反。

首先,正如鄢烈山所言,人與人之間會變得刻薄、偏激,缺乏平常心,不寬容。人人都是“受害者”,哪裡還會有寬容和平和,自然會帶著一種“他人即是地獄”的對抗心態去看待他人行為――在言語上,表現為網路空間中愈演愈烈的話語暴力。在輿情上,表現為輿論空間爭議性、交鋒性話題越來越多,人人“得點小理便毫不饒人”。在行為上,表現為暴力衝突的增多,強烈受迫害意識下的暴力會比一般暴力強得多。在這種刻薄的輿論喧譁中,大家帶著一種對立情緒互相討伐,不是想著尋求共識而是想著互相傷害,結果形成莫大的輿論內耗。人人都站在受害者的立場上發動攻擊,衝突越來越劇烈、侵害越來越理直氣壯。

然後是輿論失去理性,沒有了多少是非感,更多是一種站在受害者角度的道德優勢。寶馬車撞人了,會首先被解讀成為富不仁的富人炫富作惡;窮人即便做錯了事,也會贏得同情,富裕成為一種輿論原罪――不少人不是以是非看問題,而是帶著強烈的階層對立色彩和“站隊意識”:我們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我們要團結起來向那些“施害者”抗爭。

受害者心態瀰漫,也使人習慣性地拒絕反省自身的責任,總感覺自身很無辜,然後理直氣壯地要求別人承擔責任和義務。在不少問題上我們多數人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施害者,但習慣了受害者心態後,公眾常常會放棄對自身的反省。比如環境保護,許多問題緣於大多數平庸的人那些庸常的惡――從隨地吐痰到隨手傾倒垃圾,從使用塑料袋到私車廢氣,從亂砍濫伐到頻繁使用空調,可我們談環境汙染時,只會傾向於把自己當做受害者,而故意忽略自己的責任。再比如反腐敗,人人都在“喊打”,可一旦自己有了機會,“照腐不誤”。

受害者心態使得責任與義務缺失,規範和秩序失衡,體諒和寬容也隨之變得稀缺。

TAGS: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