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反覆也許是心理問題的原因

才智咖 人氣:1.54W

臨床觀察發現,在心內科就診的大量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問題,如焦慮、驚恐和抑鬱等。若不及時干預,這些心理問題又會反過來加重軀體不適症狀,所謂“因病致鬱、因鬱致病”,最終造成惡性迴圈。目前,大多數心內科醫生總是將眼光放在患者的軀體疾病上,對其合併的心理問題不夠重視,以致患者反覆就醫,但療效不佳。為改變這一狀況,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提出了“雙心門診”的診療新模式,患者只需掛一個號,就能享受心血管和心理疾病的雙重診療服務。經數年推廣與努力,國內已有數十家醫院開設了“雙心門診”。

心臟病反覆也許是心理問題的原因

心臟病患者的“雙心”問題

近100年來,眾多醫學專家在對冠心病的病因、病理、治療及預後做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後發現,冠心病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症、吸菸,肥胖、缺乏運動、飲食中缺少蔬果和精神應激8種危險因素關係密切。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可使冠心病發病和死亡風險降低70%。目前,人們普遍對前7種危險因素比較瞭解,而對“精神應激”這一危險因素並不十分重視。精神應激,又稱為精神心理問題,包括輕度抑鬱、焦慮、緊張、悲觀、工作壓力大、社會關係不和諧、家庭不和睦、感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等。如果這些精神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導致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精神心理問題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發病率較高,特別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接受過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患者,若合併精神心理問題,常伴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較差的預後,二者互為因果。

一項針對3260名在北京10家醫院心內科門診反覆就診的患者的調查顯示,焦慮的發生率為42.5%,抑鬱的發生率為7.1%。

心理問題引發“心臟病症狀”

焦慮、抑鬱常伴發軀體症狀,比如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胸痛、心悸、頭暈、無力、出汗等。由於這些症狀常與心臟病相關,故患者常首先且反覆去心內科就診。有調查顯示,70%~80%的抑鬱症患者因軀體症狀到內科就診。在因胸痛而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患者中,冠狀動脈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患者佔10%~40%,其中15%的患者最終診斷為驚恐障礙,27%的患者被診斷為重度抑鬱。

心理問題增加“心臟病風險”

調查顯示:在冠心病患者和普通人群中,依據抑鬱程度的輕重不同,心血管事件增加49%~169%,死亡風險增加3~4倍。在相同人群中,焦慮使心血管事件和心源性死亡風險增加22%~81%。沒有朋友、得不到社會認同、家庭關係不和睦或夫妻關係不和諧等情況,可使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3~4倍。同時,焦慮和抑鬱也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雙心醫學”模式應運而生

傳統的醫學模式更多關注軀體症狀和軀體疾病,不關注精神心理問題對軀體疾病的影響。許多有精神心理問題的患者常以“心臟病”症狀或其他軀體症狀,反覆就診於心內科或其他內科門診。另一方面,即使醫生髮現患者存在心理問題,患者也不願意接受自己有“心理障礙”的診斷,拒絕到精神科就診,輾轉在內科重複診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人力和財力。

要解決在心內科就診患者中存在的精神心理問題,亟須一門由心血管醫學與心理醫學交叉形成的綜合性學科,需要有一批掌握精神心理衛生知識的心內科醫生。20世紀90年代,胡大一教授將之命名為“雙心醫學”。雙心醫學是研究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因素相互影響和如何幹預的'醫學。“雙心門診”是雙心醫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雙心門診”設在心內科,由有經驗的心內科醫生出診。這些醫生均接受過精神心理衛生知識的培訓,掌握了常見精神心理問題的診斷和干預方法,有能力識別患者的精神心理問題,並給予相應的建議,以達到“雙心兼治”的目的。

專家忠告:

如果您或您的親朋好友經常出現心臟不適症狀,反覆去醫院看病,卻沒有發現明顯的心臟問題;如果您曾經患有心臟病,治療後各項指標已基本恢復正常,卻仍然有很多心臟病症狀,應當想到是否存在精神心理問題的可能。如有條件,不妨去設有雙心門診的醫院就診。

TAGS: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