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肺復甦技能 呼籲加快急救立法

才智咖 人氣:1.67W

為提高我國公民急救意識,普及個人自救、民眾互救能力,在9月9日9時由人民日報《健康時報》社、中國應急急救科普聯盟聯合主辦的“全國心肺復甦精準健康傳播基地啟動暨呼籲999中國急救科普日立法長城宣言”活動在北京八達嶺水關長城舉辦。同時,將面向全社會呼籲加快推動999中國急救科普日立法,並在每年的9月9日9時開展急救教育系列宣傳,學習在發生意外危險時的急救技能。

學習心肺復甦技能 呼籲加快急救立法

原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王國英、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主任委員王立祥教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訓練中心副主任趙建忠、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副總幹事韓廣建、中國應急急救科普聯盟主席王家起先生,以及急救教育領域專家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健康產業代表參加了本次啟動儀式。

心肺復甦技能,面臨“三低”窘境

據相關資料顯示,80%的猝死發生在家中,其中又以心臟猝死居多,如果在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CPR),約有一半人能被救活;如果在4~6分鐘進行心肺復甦(CPR),約10%的人可被救活;超過10分鐘復甦者,存活率幾乎為零。因此,當發生呼吸心跳驟停後,第一目擊者撥打急救電話並及時進行心肺復甦(CPR)是非常必要的搶救措施。

遺憾的是,我國面臨著心臟驟停患者院外心肺復甦(CPR)成功率低於1%、心肺復甦(CPR)技術的普及率低於1%、醫務工作者向家庭成員傳授心肺復甦(CPR)技術低於1%的“三低”窘境。

與之對照的是,在國外已開發國家,比如在德國這個國家,80%的國民都接受過包括心肺復甦(CPR)技能這樣的應急救護培訓。基於這樣的背景,中國應急急救教育科學普及聯盟決定建立“全國心肺復甦精準健康傳播基地”,開展包括心肺復甦(CPR)技能在內的急救培訓,強化意外傷害與突發急症對策等急救知識,培養大家在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處理中敢於互助互救。

百城基地同推進,普及急救自救互救知識

除心肺復甦普及率非常之低外,我國應急急救工作還存在著急救半徑過大,道路擁堵;急救裝置嚴重不足;應急救援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因此,健全中國的院前應急急救生命鏈,打通生命救援最後一公里,重視“第一目擊者”的急救自救互救知識技能的普及培訓及落實,也是建立全國心肺復甦精準健康傳播基地的初衷。

預計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將在全國推進完成500個城市“全國心肺復甦精準健康傳播”基地的落地建設,尤其是城市社群基地將是普及心肺復甦技能和呼籲急救立法宣傳教育推廣的主要場所。

心肺復甦精準健康傳播基地,主要開展的內容一是開展心肺復甦公益大講堂,對社群居民及學生等民眾開展急救、自救、逃生、防災等技能知識的.普及教育工作。二是為社群及公共場所,免費提供應急急救工具。三是開展社會志願者服務工作,開展鄰里守望、鄰里互助、助老、助殘等志願救護服務。

尤其要強調的應急培訓和技能學習要發揮專業協會、專業機構(120、999)急救專業的技術優勢,向公眾傳播精準正確、規範、先進的急救、自救、互救知識。

呼籲急救立法,全社會學習急救技能

只有人人都有救人的技能,人人才都有獲救的機會!

面對我國公眾急救知識匱乏,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培訓普及程度僅有1%的現狀,中國家庭應急急救科普聯盟向全社會倡議:呼籲加快推動999中國急救科普日立法,並在每年的9月9日9時開展急救教育系列宣傳,學習在發生意外危險時的急救技能、救護知識,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保持清醒頭腦,及時採取正確、有效、果斷的救護措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2016年《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中,明確提出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應當組織人員參加紅十字會、急救中心的急救培訓,中國小校應當組織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具備急救專業技能的公民對急、危、重傷病員按照操作規範實施緊急現場救護,其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不承擔法律責任。

同時,杭州的急救管理條例也規定,如救助者經過專業急救培訓,持有急救證書,那麼他的權益將受到保護。這些條例都是鼓勵非醫療專業的公眾,在第一現場出手急救,從敢救人到會救人。

在今年的9月9日呼籲加快推動999中國急救科普日立法,也是期待著我國的急救立法儘快出臺,讓更多人在危難之際勇於伸手幫助他人,讓急救知識和技能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

關於中國應急急救教育科學普及聯盟

2013年6月20日在京正式成立,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第17號檔案)及《關於深入開展現場救護培訓工作通知》(市委辦19號檔案)的精神與指示,由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全軍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心肺復甦專業組、《健康時報》、全軍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心肺復甦專業組、北京雪中金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媒體、協會、公共健康機構、企業共同發起組織,以推廣、普及家庭急救教育為主要任務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