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考研:入行背景需多元 經驗豐富才高薪

才智咖 人氣:2.82W

 摘要:學金融學是否意味著將來進入高薪職業,金融學專業是否和想象中一樣富有特殊教育投資意義?本文從金融行業分析管窺金融專業的熱度,分析哪些原因讓金融學專業的“熱名”實至名歸,又有哪些原因導致就業的“虛熱”產生。

金融學考研:入行背景需多元 經驗豐富才高薪

關鍵詞:考研 金融學 高薪

一、專業熱度分析

金融學專業,近十年來一直排名前十的熱門專業,很多考生將其視為敲開未來人生的金磚而對其執著不已。經濟學排名第一的中國人民大學,錄取率徘徊在 5.8%,報考人數卻年年激增。綜合類大學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學所屬的經濟學院與光華管理學院,錄取率也在6%左右波動。復旦大學的錄取率更低,在3%到4 %之間。可見金融學專業以其特有的金色魅力和職場融通性頗受廣大學子的熱愛。去年有媒體將各大行業的薪酬做了排名,證券行業和銀行業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更將金融學專業的考研熱情推向新高潮。

二、就業“虛熱”分析

“虛熱”一:

 金融學專業≠金融行業

金融學專業是金融行業的敲門磚?這種想法大錯特錯。現實狀況是:一方面金融行業並不刻意招收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另一方面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也不一定青睞金融行業。

以2010年法國興業銀行在北京舉辦的管理培訓生招聘會為例:招聘程式嚴格,競爭激烈,除去宣講會、筆試、電話面試、現場面試以外,入圍的候選者還必須在北京參加一天的集中面試。面試環節包括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個人陳述、結構化面試等多個環節,全程英文。最後經過十幾輪的“折騰”之後,初定的待選名單中所包含的專業有環境工程、國際關係、教育學、國際貿易、英語、電腦科學、數學等,唯獨不見金融學專業。

無獨有偶,翻開招商銀行去年管理培訓生筆試名單,學生的專業五花八門,從天文學到歷史地理學無所不包。目前只有極少數國企還特別註明所需專業,而很多外資銀行、投資公司則反覆強調人員專業背景的多樣性。國內的銀行招聘應屆畢業生,所列的專業名單中金融學只是其中一項,而一些高階的管理培訓生專案,乾脆寫明“不限專業”。

從擇業角度分析,某名牌大學2010年金融學專業碩士畢業生的去向,三分之一的人選擇公務員、國家事業單位,三分之一人選擇非金融類大型國企,另外有少部分人去往教育機構、新聞媒體或者讀博、出國,真正在銀行、證券企業就業的人不足三分之一。用一個選擇在某省級報社就職兩年的畢業生的話說:“待遇尚可,職業路徑明確,相比很多金融企業高業務壓力和週期性風險波動的情況,我更偏好穩定輕鬆的工作。”金融學專業的就業領域並不僅限於金融行業,很多“過來人”在深入瞭解行業情況並結合自身的特點之後,往往有新的想法和職業規劃。

此外,金融專業的分支眾多,比如投資學、保險學、企業金融等。現實中每一個專業分支並非完全對應相關的行業和崗位。除了導師推薦或者自身有特殊途徑以外,在公開招聘過程中,大部分金融單位並不是特別在意具體的學科分支方向,而是將其視作有一定的金融學基礎背景統一招聘。

 “虛熱”二:

學金融就進外企

很多學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期望進入外企,但現實是,很多金融機構,尤其是那些知名企業,似乎更注重名校魅力。德意志銀行的中國應屆生招聘網站上,在填寫個人簡歷的時候,教育背景一欄的下拉選單上曾只有復旦、上交、清華、北大四所學校,而專業則不限。交通銀行總行管理培訓生只在清華、北大、復旦、上交、浙大、南京大學等高校招收應屆碩士畢業生,也不限專業。

而幾大名校名院系,包括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院(現已併入清華大學),中國人大,北大光華管理和經濟學院,上海財經大學等,這些院校的競爭異常激烈。

如2005年北大經濟學院和光華管理學院兩個學院的金融學專業報考人數合計達到1324人,實際錄取86人,錄取率僅6%。2006年該學院的複試分數線為404分,錄取率不足5%。2007年光華管理學院錄取率為5.42%,經濟學院為3.35%。

這些名校名院系,每年的錄取率偏低不說,考研分數之高也令人咋舌。如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院的專業課考試內容是所有院校會考試範圍最廣的,也是唯一不指定任何考試參考書目的院所。從分數線來看,總分需達到380分以上才有把握進入複試。而且對數學成績要求比較高,沒有130分以上,除非其他幾門考試成績有競爭力,否則很難被錄取。

基於以上原因,如果想進入高盛、摩根斯坦利、中金等頂級金融機構,首先需要通過激烈競爭進入名校,同時你的金融學背景在他們眼中並不是第一位考慮的因素。因而,大多數金融學專業的碩士還得腳踏實地,把求職目標放在那些普通金融單位上。

 “虛熱”三:

 金融是“鍍金行業”

智聯招聘調查顯示:金融行業漲薪幅度由2009年的7.78%增長到2010年的15.3%,列第一位。尤其是金融行業高管薪酬有望達到每年 754048元,房地產與高科技行業排名分別為第二、第三,並與汽車、醫藥和製造等行業拉開距離。有強大的行業號召力做背景,金融學畢業生的身價也水漲船高,目前廣為流傳“北大光華畢業生年薪17萬”,“復旦金融研究生年薪普遍過15萬”之說。這種說法雖尚未得到證實,但金融業高薪的光環卻是眾所周知。

很多考生報考金融專業無疑是看好了大好就業前途。但是“熱門”不等於“好就業”,“好找工作”不代表“找好工作”。金融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在薪酬收入方面差距比較大,這跟學校、導師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以及自身能力、實踐經驗緊密關聯。其中,融資和資本運作、諮詢服務方面,發展前景更廣一些,而且收入也頗豐,月薪少則6000元,多則30000元。如果能進入跨國投行或者埃森哲、麥肯錫等跨國諮詢公司,年薪則大多在20萬左右,還有其他福利。

金融專業有很多分支,並不是所有的金融專業都有高薪的光環,有些專業特別看重經驗。如基金經理高薪的背後,是年均30%的淘汰率和年均54.3% 的變動率。許多金融專業本科生畢業之後進入銀行都是從站櫃檯開始,研究生出來也不是能立馬進入管理層,也是從基層崗位開始,最終能夠熬出頭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畢業生爭搶飯碗的同時,企業在招募人才時提高要求,往往要求“有5~10年及以上工作經驗”。更有甚者,有些崗位還要求候選人有過上億資產運作經驗,有海外資金渠道等。如此高的入行門檻,導致很多畢業生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