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簡介

才智咖 人氣:2.65W

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專業簡介,供大家閱讀檢視。

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簡介

 院系概況

重慶交通大學河海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60年的重慶交通學院水道及港口工程系,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7年水港工程系改名為河海建築工程系,2003年成立河海學院。學院擁有水利工程學科教授評審權,具有水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1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碩士,設有“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水利水電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擁有一批包括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等在內的國家及省部級本科教學工程;擁有科技部、教育部和交通部等7個國家及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建設1個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重慶市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和40餘個校外實踐訓練基地;為高階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提供了根本保障。

學院在長期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十分注重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培養,畢業學生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創新意識好,可持續發展能力強,普遍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好評。五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50多年來河海學院已為國家培養輸送本科及碩、博士畢業生近萬人。一大批校友已成為知名學者、科技骨幹、企業名流、領導幹部,其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社會廣泛讚譽。

專業介紹:

水利類(含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兩個專業)

水利類包括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和水利水電工程兩個專業,2015年開始實行大類招生。水利類以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海洋工程為主幹學科,依據“厚基礎、寬專業、強能力、善管理、會創新”的原則實行寬口徑人才培養。該類所含專業學生入學後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修讀完專業大類規定的通識教育課程和基礎平臺課程,並達到相關規定要求,於第五學期分流到相應專業繼續學習。專業分流時,綜合學生學業成績、綜合表現與個人特長,在大類所含專業內選擇專業。

 水利水電工程(卓越工程師班)

專業定位:緊密圍繞國家建設重大需求,瞄準國內外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科研一流大學的發展水平,強化教學科研特色,將本專業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教學、科研及總體水平達到國內先進的水利水電工程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

核心課程:水資源規劃與利用、水電站建築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築物、工程經濟學、工程專案管理。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能夠勝任水利水電工程專案的勘測、設計、施工、管理和應用研究工作;通過短期在崗學習或實踐後,也能勝任土木工程、港口及航道工程、海洋工程、市政工程等相近專業的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專業特色:注重水利和水運有機結合,把握國家大力發展水利、水執行業的契機,培養水利行業的複合型人才;緊密聯絡水利行業建設的第一線,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實施企業深度參與的“3+1”人才培養模式。

水利水電工程

專業定位:按照“思想先進、目標明確、改革領先、師資優化、裝置精良、教學優秀、特色鮮明”的要求,大力實施質量工程,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教學改革為先導,更新教育理念,培養“厚基礎、寬專業、強能力、善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瞄準國內外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科研一流大學的發展水平,強化教學科研特色,將本專業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教學、科研及總體水平達到國內先進的水利水電工程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

核心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測量、工程製圖、工程地質、建築材料、工程水文學、水資源規劃與利用、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水電站建築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築物、工程經濟學、工程專案管理。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面向水利、水電、水保、土建、交通企事業單位、管理部門及大專院校,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及相近的港航、土木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研工作。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卓越工程師班)

專業定位:緊密圍繞國家建設重大需求,強化內河港口航道教學科研特色,將本專業建成特色鮮明、專業教學和科研水平在我國水運工程領域位居前列,具有國際影響,總體水平處於國內一流的港口航道工程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基地。

核心課程:航道整治、水運工程施工、港口規劃佈置、港口水工建築物、渠化工程、工程經濟學、工程專案管理

就業服務方向及主要從事工作:能夠勝任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案的勘測、設計、施工、管理和應用研究等工作;通過短期在崗學習或實踐後,也能勝任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市政工程等相近專業的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專業特色:秉承“港航並重、河海兼顧”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緊密圍繞國家建設重大需求,培養高階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實施企業深度參與的“3+1”人才培養模式。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專業定位:堅持“港航並重、河海兼顧”,將專業教育與大土木工程教育和執業資格制度教育相結合,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教學改革為先導,更新教育理念,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專業、強能力、善管理、會創新”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時瞄準世界港口航道工程教學科研一流大學的專業發展水平,強化內河港口航道教學科研特色,將本專業建成特色鮮明、專業教學和科研水平在我國水運工程領域位居前列,具有國際影響,總體水平處於國內一流的港口航道工程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基地。

核心課程:工程製圖、理論力學、工程測量、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工程水文學、建築材料、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地質、水工鋼筋混凝土結構、河流動力學、航道整治、海岸動力學、水運工程施工、港口規劃佈置、港口水工建築物、渠化工程、工程經濟學、工程專案管理。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學生畢業後具備“治河築港”和“鋪路架橋”的基本能力;能夠勝任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案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技術開發、管理和應用研究工作,也可以從事相關的投資、開發、金融、保險等工作;通過短期在崗學習或實踐後,也能勝任土木工程、其它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市政工程等相近專業的勘測、設計、施工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地質工程

專業定位:針對我國交通土木、水利及國土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將地質工程專業建設成為以前沿性科學研究為支撐、質量工程建設為保障、服務社會為核心的岩土與地質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安全評估及科學研究的創新性人才培養基地。

核心課程:普通地質學、礦物岩石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工程測量、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分析原理、土力學、岩石力學、地質災害理論與控制、邊坡工程、基礎結構設計原理、岩土工程施工技術。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面向國土、交通、水利、環境、城建等各級管理部門及相應的設計、施工、科研等企事業單位及高等院校,主要從事工程地質、地質災害、邊坡工程、基礎工程及其它相關土木水利工程及礦業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控、安全評估、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專業定位:面向水工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西南,服務全國,瞄準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服務領域和發展方向,將專業教育與註冊公用裝置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教育相結合,大力實施質量工程,重點開展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基礎理論與工程素質教育人才培養,著力打造城市水工程數字化設計、運營、管理的高階技術人才輸出高地,適應水工業發展需要的寬口徑、強能力的素質工程教育,力爭處於國內同類專業先進水平,並不斷提高在行業中的知名度。

核心課程:水分析化學、工程力學、水力學、工程水文學、水文地質學、土建工程基礎、水處理生物學、泵與泵站、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給水排水管網系統、水質工程學、建築給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經濟、水工藝裝置基礎。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面向市政、建築、都市計畫、水務、交通、水利、環保等行業的設計院、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從事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築給水排水工程及其它相關市政土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諮詢、監理、施工、研究開發和運營管理工作。

 環境科學

專業定位:面向環境保護行業,以環境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培養為重點,充分體現環境學科交叉型、新興型的特點,力爭發展為重慶市及全國有一定影響的環境保護人才培養基地。

核心課程:分析化學、環境化學、環境地學、環境學、生態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水汙染控制、大氣汙染控制、固體廢物處理、環境管理學。

就業服務方向及從事主要工作:面向國家各級環保部門、交通及水利行業的各級管理部門、各類大中型企業、專門的環保企業(公司)及大專院校,主要從事環境規劃、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管理,各類環境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環境保護的教學、科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