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學生自學的二十四法

才智咖 人氣:1.29W
指導學生自學的二十四法
1、題解法。許多課文的課題點明瞭中心或主要內容。抓住題眼,深化下去,讓學生自學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如《桂林山水》可根據:“山”和“水”讓學生自學思考。2、逆推法。有些課文結尾句點明中心,可採用逆推法讓學生自學。如《草原》結尾段有“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詩句。可讓學生用具體事例來解釋詩句。3、類比法。自學課文《三人行》可讓學生與學過的《草地夜行》進行比較,有些課文還可在異同上進行比較。4、列表法。指導學生按照課文的有關內容製表格和填表格。如,自學《灰塵的旅行》就指導學生設計包括有“灰塵的存在”、“灰塵的大小、多少和功用”、“灰塵的種類和來源”、“灰塵對人類的危害”、“人類對灰塵的控制和鬥爭”等內容的表格,讓學生填表。學生製表格和填表格的過程就是學習、理解課文的過程。5、圖解法。《小站》的自學,可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結合思考題自學。按方位順序寫的課文,也可用此法。6、摘取法。按空間順序或地方變換順序寫的課文,可用摘取法自學。
如《記金華的雙龍洞》可讓學生思考:作者遊覽了幾處地方?學生如摘出“洞口、外洞、空隙、內洞”等詞,那麼課文的基本脈絡就清楚了。7、歸納法。有些以空行為標誌分段的課文,如《小英雄雨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等,可讓學生看看每段裡講些什麼,用一個詞或短句來概括歸納。8、提示法。和歸納法相反,有些學生不易弄懂課文或段落,教師可用一個詞或短句提示,指導學生自學。9、由“扶”到“放”,舉一反三。國小語文閱讀教材中,有很多課文均有兩段以上結構寫法相似的段落,可通過“扶”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再通過“放”,讓學生運用知識,訓練技能。如《賣火柴的小女孩》重點段,是寫小女孩的四次幻想,教師可領著學“第一次幻想”,教給方法,其餘三次自學。10、中心句法。課文往往有一個最能表達全篇中心的句子。
如,教《避雨》這篇課文,就指導學生找出“多麼有心計的姑娘呀!”這個中心句,再圍繞中心句去閱讀課文,層層滲透,加深對中心句的領會。11、回答課後習題法。如,自學《手》這篇課文時,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後,回答課後習題第2題:“陳秉正的手跟一般人的手有什麼不同:他為什麼會長成這樣一雙手?我們從這雙手上應當學習些什麼?”通過回答這道題,學生就基本讀懂了這篇課文。12、六要素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後,弄清課文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如,自學《董存瑞捨身炸暗堡》,弄清了“六要素”,也就達到了自學課文的目的。13、看圖法。看圖學文和有教學掛圖的課文,可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如,《梅雨譚》、《燕子》和古詩《江雪》等課文,都可指導學生仔細看圖,並用自己的話,說出圖中的內容,然後再對照課文。14、畫圖法。學生閱讀課文後,指導學生按照課文的內容畫圖。如,指導學生自學《記金華的雙龍洞》時,讓學生畫一幅遊金華雙龍洞的路線圖。學生畫圖的過程就是自學理解課文的過程。15、點劃法。指導學生邊讀課文,邊劃出與中心有關的詞、句、段。
如,自學《鳥的天堂》,指導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描寫大榕樹長勢的詞、句、段和第二天經過“鳥的天堂”,描寫鳥的.活動的詞、句、段。這樣也就掌握了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知識。16、習題為綱,自行探索。教材的課後習題集中體現了教學的基本要求和訓練重點,以課文習題為綱,組織課堂教學,就能突出“訓練”這條主線,使學生真正受益。17、整體入手,提綱導讀。教師以全文或一個段落的整體入手,一次性提出幾個問題,作為學習提綱,學生各自按提綱進行讀、思、議、評、劃、填、寫等活動,經歷一個完整的閱讀思維過程,有利於學習個性化,使不同程度學生都能從各自基礎上獲取知識,訓練技能。18、存疑質疑,深究關鍵。教學中以學生“存疑——質疑——釋疑”的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學生在“初探性”自學時提出問題,教師要進行梳理歸類。組織學生“深究性”自學時,著重引導學生從與中心有關的語言因素中尋求答案。19、溫故知新,遷移學習。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利用新舊教材之間某些相似或相對的聯絡性,引導學生“瞻前顧後”,比較對照。20、讀。課上每讀一遍課文,教師都要有明確的要求,並提供帶有啟發性的思考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