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要素分類表解法

才智咖 人氣:2.4W
歷史要素分類表解法
歷史要素分類表解是對歷史內容分類表解的提煉和再加工,即在對史實進行分類歸納的基礎上,運用構成歷史知識的各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經過和結果等)及其類別(如單一、聯絡、綜合等)再進行提煉和加工的一種表解方法。江蘇連雲港市中學孫學忠老師以人教社義務教育教材新歷史課本的內容為例,總結了如下方法:1.整體要素式。構成歷史知識的各要素全部參與,形成歷史要素的整體聯絡。如“我國古代重大的政治改革”,就可以用此種方式。
首先,歸納出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等項內容;然後列出縱、橫聯絡表;第三步進行提煉和再加工。以各次改革的時間要素為例,在橫向聯絡欄中它為單一類,即單一的時間,如考查商鞅變法的時間等;在縱向聯絡欄中它多為各種聯絡類,如同類時間(考查兩個或三個改革的時間)、時間的順序(排列三個改革發生的先後順序)、時間的長短(三個改革中進行時間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時間的範圍(如商鞅變法時國內外發生的其它重要史實)等。此外,各次改革的要素橫向聯絡可形成關於各改革的歷史概念,如“商鞅變法”的歷史概念。各次改革橫向聯結後再進行縱向聯絡,可從整體上考查各個改革,從而找出歷史發展的規律性。2.部分要素式。涉及部分歷史要素,形成區域性的要素的聯絡。在此種形式的表解中,原因、結果等要素常被省略,因為它們具有相同性質或共同特徵,故無需在表中展開敘述,而是在表外與表中要素形成聯絡。如“中國古代對邊疆地區設定的統治機構”表解:橫向聯絡是由時間(各朝代、各具體年代)、地點(各地區)、經過(措施,即統治機構的設定)、人物(在表中註明設定該機構的統治者)及表外的原因(目的)和結果(作用)等構成,因此,確定各歷史要素是運用此種表解的關鍵一步。
其次,運用歷史要素分類方法對錶中內容進行提煉和加工。以表中東北地區為例,有綜合類(如考查我國古代對東北地區設定的統治機構等)、同一地點(如考查歷代的黑龍江流域設定的統治機構)、順序類(按設定時間的'順序排列歷代對東北地區的統治機構)、沿革類(如考查盛京將軍轄區的今名,烏里雅蘇臺將軍轄區的變化等)、範圍類(如奴兒干都司管轄地區的範圍等)等。以上是縱向聯絡的內容。橫向聯絡和清朝前期對邊疆地區設定的統治機構等。3.內容式。將以住人們常用的內容式表解作進一步的提煉和加工,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初期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以經濟內容為例,首先,將經濟史實進行歷史要素的整理,劃分出經濟發展或衰退的原因、表現(經過)及影響(結果)等主要的歷史要素,然後再運用要素的類別進行提煉。鑑於其方法與前兩種形式基本相同,故只舉一例說明之,如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中,法國不同於英國的方面(原因的不同類)。在上述幾種表解形式運用得比較熟練後,可直接以提綱形式來提煉、加工。如表1可簡化為:時 地 人 因 過 果(橫)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縱)歷史要素分類表解方法,從實際出發,遵循了教學大綱的原則,符合歷史知識及其教學過程的特點,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的優點,運用好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敏捷性和靈活性,提高學生多角度地、全面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