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掌握顧問翻譯的方法

才智咖 人氣:2.89W

一、古文翻譯的要求——信、達、雅

學習掌握顧問翻譯的方法

古文翻譯的要求,一般歸納為信、達、雅三項。“雅”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學習階段,我們只要能做到“信”和“達”就可以了。

1.“信”是指譯文要準確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內容。例如:

原文: 厲王 虐,國 人 謗 王。(《召公諫弭謗》)

誤譯: 周厲王暴虐,國內的人誹謗厲王。

這段譯文有兩處不準確,沒有達到“信”的要求。一是句中的“國”指國都,“國人”指國都裡的人,不能譯成“國內的人”。二是“謗”在句中指公開批評,沒有貶義。用今義“誹謗”的來翻譯就歪曲了原意。這句應譯為“周厲王暴虐,國都裡的人議論厲王。”

2.“達”是指譯文應該通順、曉暢,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就是說,譯文即使在內容上與原文相符,但表達不通順,不符合現代漢語語言規範,便不合乎“達”的要求。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產異蛇, 黑質而白章。

譯文:永州的野外出產奇異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觸草木, 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譯文:異蛇觸草木,草木全盡死。

這一段譯文內容上沒有多大問題,但表達得拗口。“奇異蛇”、“黑底而白花”、“全盡死”等,都不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異蛇”、“觸”也應該翻譯,意思才更清楚。這段可譯為:“永州的郊野生長一種怪蛇,黑色的'皮上帶有白色斑紋。它碰到草和樹木,草和樹木都會死去。”

“信”和“達”是緊密相關的。脫離了“信”而求“達”,不能稱為翻譯;只求“信”而不顧“達”,也不是好的譯文。因此“信”和“達”是文言文翻譯的基本要求。

二、古文直譯的具體方法

古文直譯的具體方法主要有對譯、移位、增補、刪除、保留等。

1.對譯

對譯是按原文詞序,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這是直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譯的第一個步驟。古今漢語詞序一致,句法結構相同的句子,今譯時不用改變原句詞序,只要從現代漢語中選擇恰當的詞語來翻譯原句中的字詞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 齊 師 伐 我 。 公將 戰,曹劌請 見。(《曹劌論戰》)

譯文: 齊國軍隊攻打我國。莊公將要應戰,曹劌請求接見。

對譯的好處是逐字逐句落實,可以避免漏譯——漏譯是初學時經常出現的問題。由於古今漢語句子結構的相同之處很多,所以凡是能夠對譯的地方都要對譯。對譯有困難或對譯後意思表達還不夠清楚、句子不通順的,才能用移位、增補等方法作適當的調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漢語某些詞序與表達方式與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要按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移動詞語位置。例如:

(1) 原文:甚矣,汝之不惠。

譯文:

(2) 原文: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

(3)原文: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文:

(4)原文: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譯文:

3.增補

增補是指古代漢語省略或表達過於簡古的地方,今譯時要作必要的增補。例如:

(1) 原文:銜遠山,吞長江

譯文:

(2) 原文: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

(3) 原文:可以一戰

譯文:

(4) 原文:林盡水源

譯文:

4.刪減

與“增補”相反,刪減是指原文中個別詞語可以刪掉不譯。文言文中某些表達方式和某些虛詞,現代漢語中已不再使用,也沒有類似的句法結構和相應的虛詞,遇到這種情況,只要譯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個別詞語可以不譯。例如:

原文:狼度 簡子之 去遠 。(《中山狼傳》)

譯文:狼估計趙簡子已經離遠了。

原文“簡子”和“去遠”之間的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之”字,現代漢語沒有相應的表達方式,可不譯。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詞語可以不譯而直接保留在譯文中。凡古今意義相同的詞語,特別是許多基本詞彙,如人、牛、山、草等,當然可以保留不譯;象一些表示已經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詞語,諸如人名、國名、歷史地名、民族名及官號、年號、諡號、特殊稱謂、特殊學術用語以至專業術語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譯。例如: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柳子厚墓誌銘》)

譯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歲。

原文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憲宗年號,也保留不譯。

上述五種具體方法中,對譯是最基本的,其他幾項則是根據具體情況在對譯基礎上的調整。我們在今譯時應當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以求既準確地譯出原文內容,又行文通暢,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和表達習慣。

三、古文翻譯常見的錯誤

古文翻譯常見的錯誤有以下幾種:

1.因不瞭解字詞含義造成的誤譯

由於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古義與今義、單音詞與複音詞等字詞問題而造成的誤譯,在文言文今譯的錯誤中佔很大比重。例如:

(1)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齊桓晉文之事》)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

“愛”字在古代有兩個常用義項,一是親愛義,古今相同;一是吝惜義,今已消失。例(1)中的“愛”字正是吝惜義。“吾何愛一牛”應譯為“我怎麼會吝惜一頭牛”,如果不明古義,就會誤譯為“我怎麼會疼愛一頭牛”。例(2)的“卑鄙”是個片語。“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識淺薄。可譯為“地位低下,見識淺陋”。如果把這個片語理解為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就誤譯成道德品質惡劣的意思了。

2.因不瞭解語法修辭造成的誤譯

這類錯誤也很多。例如:

(1)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孟子盡心上》)

(2)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例(1)“小”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果不理解,就會譯為無法理解的“小了魯國”。這句應譯為“孔子登上東山而覺得魯國變小了”。例(2)的“犬”是名詞用作狀語,不理解就會誤譯為“其中一條狗坐在前面”。

3.因不瞭解古代生活與典章制度而誤譯

缺乏古代文化常識,不瞭解古代社會生活,也會造成誤譯。例如:

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袁枚《黃生借書說》)

例句中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進士取得做官資格稱“通籍”,意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瞭解就會誤譯為“精通書籍”。

不認真閱讀、分析原文,是產生誤譯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準確通順地翻譯古文,最重要的是結合上下文準確地理解每一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