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才智咖 人氣:1.23W

2016年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正在備考中,為此,本站小編為大家分享最新的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考試有幫助!

2016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1.雜環胺致癌的主要靶器官為

A.食道

B.口腔

C.胃

D.肝

E.腎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資料表明,雜環胺可能與胃癌、乳腺癌、直腸癌和胰腺癌有顯著關係,此外也有研究表明雜環胺和結腸癌、前列腺癌有關,而在本題的五個選項中,C最為合適。

2.適宜於用氣管注射染毒的空氣汙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可吸人顆粒物

C.二氧化氮

D.苯

E.氯氣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毒理學常用的染毒方式有經消化道、呼吸道、面板和注射方式。在經呼吸道染毒中,一般有吸人染毒(靜式、動式)和氣管注入的方式,對於氣態物質,一般採用吸人染毒的方式,而對於固體或者液體,由於吸人無法完成且不易確定暴露量,因此採用氣管注人。上述答案中,A、C、E均為氣體,D雖為液體,但是揮發度高,可等同於氣體,只有B為固體,所以答案為B。

3.觀察到損害作用的最低劑量是

A.引起畸形的最低劑量

B.引起DNA損傷的最低劑量

C.引起某項檢測指標出現異常的最低劑量

D.引起染色體畸變的最低劑量

E.引起免疫功能減低的最低劑量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觀察到損害作用的最低劑量是指能引起所觀察的指標出現異常的最低劑量。答案中的A、B、D、E都給出了具體的損傷指標,所以答案具有等同性,一個正確,全部正確。只有C沒有具體說明是哪種型別的損傷,具有概括性,所以答案為C。

50與急性毒性評價的關係是

50值與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

B.1/LD50值與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

50值與急性閾劑量成反比

50值與急性毒性大小成反比

50值與染毒性劑量成正比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LD50是半數致死劑量,也就是引起動物群體中一半動物死亡的劑量。LD50數值越小,表明需要較少的該物質就可引起一半動物死亡,則表示這種物質的急性毒性較大。因此選項中A與事實相反;B:一般急性毒性評價不採用1/LD50;C:LD50值與閾劑量無關,這兩個指標都是由化學物本身的特性決定的;E:LD50值與染毒劑量無關,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所以D為正確答案。

5.使外來化學物易於經生物膜簡單擴散的因素為

A.濃度梯度大,脂水分配係數高,非解離狀態

B.濃度梯度大,脂水分配係數低,解離狀態

C.濃度梯度小,脂水分配係數高,分子小

D.濃度梯度小,脂水分配係數高,分子大

E.濃度梯度大,脂水分配係數低,非解離狀態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影響化學物經生物膜簡單擴散的主要因素有:①化學物濃度差:生物膜兩側濃度差越大,化學物越容易經過生物膜簡單擴散;②解離度:一般來說離子型化合物脂溶性低,且可能與細胞膜的蛋白質、脂質、糖之間發生離子反應,因此不容易穿過生物膜,而未解離的化合物易於通過簡單擴散穿過生物膜;③脂水分配係數:化學物質只有具備脂溶性(即脂水分配係數較大),才易於穿過生物膜,不過脂溶性過強也會阻礙簡單擴散,使化學物停留在生物膜中。

6.毒物代謝的兩重性是指

A.一相反應可以降低毒性,二相反應可以增加毒性

B.經代謝後,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形不致癌的物質經過生物轉化變為致癌物

D.毒物代謝可經過一相反應和二相反應

E.經過代謝,毒性可增加(代謝活化)或降低(代謝解毒)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毒物代謝的兩重性是指:外來化學物經過代謝轉化,有的可以達到降解、減低毒性,但是也有些物質卻可使毒性增強,甚或產生致癌、致畸效應。是為代謝過程對外來化學物作用的兩重性。

7.外來化學物的聯合作用有以下四種,除了

A.誘導作用

B.相加作用

C.協同作用

D.獨立作用

E.拮抗作用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外來化合物聯合作用分為:相加、協同、拮抗抗和獨立作用。分別表明了多種化學物同時暴露後對生物體毒效應方面的相互作用。而誘導的概念往往是指化學物作用以後,引起細胞內的酶、蛋白質合成或者一些細胞因子產生的變化,是化學物與生物體的互動作用,而不是化學物之間的互動作用。因此答案為A。

8.在面板刺激試驗中最好使用

A.小鼠和大鼠

B.大鼠和家兔

C.家兔和小鼠

D.豚鼠和家兔

E.地鼠和豚鼠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毒理學研究的受試動物選擇時,需要選擇最敏感的受試動物,對於大鼠、小鼠、地鼠、豚鼠和家兔而言,豚鼠和家兔的面板較為敏感,對刺激物的反應性較強,因此在面板刺激試驗中常採用豚鼠和家兔作為研究物件。

9.亞慢性毒性試驗的目的如下述,但不包括

A.研究受試物亞慢性毒性的特點及靶器官

B.研究受試物的亞慢性毒性的劑量一反應關係

C.為慢性毒性試驗和致癌試驗的劑量設計提供依據

D.確定受試物的致死劑量

E.為制定其安全限量標準提供初步參考依據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亞慢性毒性研究主要是觀察在較低的暴露劑量下,長期接觸受試物對生物體機能的影響。而答案A、B、C、E都是亞慢性毒性研究可以提供的資訊,只有D選項所提及的致死劑量是急性毒性效應,在亞慢性毒性研究中無法觀察到。因此正確答案為D。

10.下列I勇附型別不屬於以DNA為靶的誘變

A.烷化劑作用

B.鹼基類似物取代作用

C.嵌入劑作用

D.非整倍體劑作用

E.對鹼基結構破壞作用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化學物引起的遺傳損傷的終點有:基因突變、染色體畸變和DNA損傷、非整倍體(染色體組損傷)。在答案中烷化劑(A)和嵌入劑(C)的作用都是與DNA直接結合,引起一系列變化;而鹼基類似物取代(B)和鹼基結構破壞(E)也直接對DNA造成損傷,只有非整倍體損傷不是直接作用於DNA,因此答案為D。

11.體細胞突變可能的後果如下,除了

A.致癌

B.致畸

C.遺傳性疾病

D.衰老

E.動脈粥樣硬化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體細胞發生突變可以帶來一系列後果,如成年個體的體細胞突變可能會導致腫瘤發生,此外體細胞內衰老相關基因發生突變,或者與內皮細胞損傷、脂代謝相關的基因發生突變就可能引起早衰、動脈粥樣硬化等。而發育中的胚胎如果在器官形成的過程中相應細胞發生了突變,影響了細胞增殖、遷移和分化過程,則可能會導致畸形。而對於遺傳性疾病則必須是生殖細胞出現了問題,這種損害才會是可遺傳的,因此C為正確答案。

12.關於引發劑(啟動劑)的特點,不正確的是

A.引發劑本身具有致癌性

B.引發劑可與DNA發生反應

C.有可檢測的閾劑量

D.大多數是致突變物

E.引發作用是不可逆的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化學致癌的階段性過程包括引發、促長和進展三個階段。在引發階段,引發劑引起細胞遺傳特性發生改變,引起基因或者DNA的損傷,因此引發劑一般都是致突變物,同時具有致癌性,而這種效應一旦發生,都是不可逆的。或者引發細胞進一步發展最終形成腫瘤;或者引發細胞死亡。因此A、B、D、E都是正確說法,在毒理學領域中化學物致突變和致癌效應都是沒有閾值的,因此C是不正確的說法。

13.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將環境因子和類別、混合物及暴露環境與人類癌症的關係分為4組,錯誤的是

A.是人類的致癌物

B.是人類的間接致癌物

C.是人類的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

D.現有的證據不能對人類的致癌性進行分類

E.對人類可能是非致癌物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IARC的致癌物分類中,B類是指可疑致癌物。在選項B中提及的間接致癌物本身也是致癌物,只是因為其化學物本身(原形)不具有致癌性,而是進入機體,經過生物轉化以後,形成的代謝物具有致癌活性,因此成為間接致癌物。所以B項說法錯誤。

14.關於非遺傳毒性致癌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不具有DNA反應活性

B.在大多數遺傳毒理學試驗中為非致突變物

C.經代謝活化可形成親電子

D.一般具有可檢測的閾劑量

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長期染毒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非遺傳毒性致癌物是指化學物在腫瘤形成過程的某個環節發生作用,促進腫瘤形成,但是其本身不是通過影響遺傳物質發揮作用,因此這些物質不會與DNA發生作用,也不引起突變和DNA損傷,這樣的效應一般是具有閾劑量的,而且在作用早期,這種效應是可逆的,往往這些物質作用於腫瘤的促長階段,而選項C“可形成親電子劑”,一般親電子劑都會與核酸(DNA)發生反應。因此C的說法是錯誤的。

15.外來化學物在胎兒期和新生兒期的主要影響是

A.生長遲緩和功能不全

B.畸形

C.胚胎死亡

D.著床減少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胚胎髮育過程分為:植入期、胚期、胎期和新生兒期。著床減少或者胚胎死亡主要發生於植入期和胚期;畸形主要發生於胚期(該階段為器官形成期);胎期的主要變化為組織發生和功能成熟;新生兒期的變化主要是功能成熟。因此在胎兒期和新生兒期主要出現的問題是生長遲緩和功能不全。

16.致畸作用的毒理學特點是

A.無致畸敏感期,劑量反應關係曲線陡峭,物種差異明顯

B.有致畸敏感期,劑量反應關係曲線陡峭,物種差異明顯

C.有致畸敏感期,劑量反應關係曲線平緩,物種差異明顯

D.無致畸敏感期,劑量反應關係曲線平緩,物種差異明顯

E.有致畸敏感期,劑量反應關係曲線平緩,物種差異不明顯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致畸作用是指在生物體器官形成期接觸外源化學物所引起的生物體結構畸形,因此,器官形成期就是致畸敏感期,選項A、D為錯誤答案。另外在一定劑量下,化學物可以引起畸形,但是隨著劑量的升高,可能引起胚胎死亡或者母體死亡,此時便無法觀察進一步的畸形,反而可能畸形率下降,因此劑量一反應關係陡峭,C、E錯誤。另外由於物種不同化學物的代謝環節會有差異,致畸作用的種系差異也很明顯。

17.下列哪種方法不是用於進行免疫毒性檢測的

A.淋巴細胞增殖反應

B.體液免疫功能檢測

C.宿主抵抗力試驗

D.巨噬細胞功能試驗

E.細胞惡性轉化試驗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細胞惡性轉化試驗是一種預測化學物質對哺乳動物致癌性的短期體外試驗,通過該試驗來判斷化學物是否具有致唐陛,而不是判斷免疫毒性。

18.一般對致癌物制定的實際安全劑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腫瘤超額發生率不超過

A.10-2

B.10-3

C.10-4

D.10-5

E.10-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一般的風險研究中,普遍認為意外事故發生的機率在百萬分之一的水平時,人們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日常生活發生意外的機率。因此致癌物如果在一定劑量下,引起人群中腫瘤超額發生率不超過10一,與日常生活遇到的其他風險相似或者更低,則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