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發展三困境 內外經濟壓力大

才智咖 人氣:1.16W

中國製造業發展三困境 內外經濟壓力大

人力成本上漲

作為世界製造巨頭,中國製造業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動增長的模式基本上已經到頭,人力成本上漲已成為專家們公認的事實。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中國最低工資的增長率在過去三年平均超過15%,內陸省份的漲幅比東部還要高,達到30%。另外,過去幾年平均工資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城鎮平均工資上漲13%。所以說人力成本上升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由於人力成本的上漲,產品生產的成本也相對增加了13%-30%,同時也對產品的供給產生了影響。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董事趙麗娟說:“利豐不做製造業,但是和製造業是合作伙伴關係,對利豐來講,合作伙伴的人力成本高了,很多歐美客戶又不願意加價,所以我們要在中間做很多的協調工作,無形中便耗費了很多精力。”

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也是中國製造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有統計顯示,中國目前總共有24個行業,但其中的21個已經有產能過剩的問題。紡織業、服裝業、鋼鐵業都是產能過剩的代表性行業。

以鋼鐵業為例,根據中鋼協的統計,2012年末我國鍊鋼產能8億噸,2011年新投產鍊鋼產能約8000萬噸,考慮到淘汰落後產能約3000萬噸,年末粗鋼產能在8.5億噸左右。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資料則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粗鋼產能已達9億噸左右。但去年全年,我國粗鋼產量為6.83億噸,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

對此,曹遠征表示,中國市場具有低成本勞動力和高資源消耗的特徵。“這個特徵現在在發生變化,過剩產能都是落後產能,而落後產能需要技術進步、技術提高來進行調節,這也正是我們企業下一步應該重點去做的事情。”曹遠征說。

品牌缺乏影響力

除了人力成本上漲、產能過剩,品牌缺乏影響力也在影響著中國製造業。據統計,在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中,有64%的企業沒有對品牌進行全面保護。其中,大型工業企業對品牌未予以全面保護的比例竟高達80%,十分令人擔憂。中國企業擁有的.國際知名商標較少,含金量和影響力普遍不足。另外,大量企業的商標戰略比較滯後,甚至忽略品牌價值對企業發展的貢獻。

曹遠征表示,品牌的創立是企業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有品牌就是好的企業。

“中國企業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品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企業喜歡什麼都做,西方的企業會重點打造自己的重要品牌,而把其他品牌外包出去做,所以這也是中國企業需要學習的地方。”曹遠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