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科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內涵

才智咖 人氣:1.69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教科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內涵,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教科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內涵

摘要:

教科研在學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眾所周知、毋庸置疑的。多年來,我校一直就秉承著“科研興校”的良好傳統,十幾年來,始終在不斷探索和實踐,如何提高教科研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使教科研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和師生的發展服務。因此,我們給學校教科研工作的定位是:以教科研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學校的辦學內涵。

關鍵詞:

教科研;創新模式;發展

濮陽市第四技工學校是一所公辦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學校倡導文化育人,在校園中發揚尊重、理解、溝通、信任等人文精神、營造團結、和諧、奉賢、進取的教學氛圍,建立起寬鬆、高潔、清新,有人情味的學校文化,讓學校具有濃重的文化氣息,從而使學校成為具有培養品學兼優的高技能人才的技術學校。

一、建設有特色的學校,注重教育隊伍的培養

有特色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特色建設的基礎,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可以說,不注重教師隊伍的培養,在任期內沒有培養出優秀的教師,就是校長的失職,更別談建立特色。通過校長培訓班學習,我感到要不斷提升學校內涵,彰顯學校辦學特色,必須以建設教師隊伍為抓手。而要形成一支有特長的教師隊伍,首先要充分調查瞭解本校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包括教師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和教師的能力結構等。

二、抓反思性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在“課堂拼搏”中“學會教學”,是教師獲得發展的重要歷程。因此,引導教師對日常教學的反思與研討,就成了我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抓手。

反思性教學既重視教師對教學活動本身的反思,又重視對教學賴以發生的社會和組織背景的分析。它要對發生在學校內外的事件及其社會背景進行全面的反思,從而有利於學校更充分利用校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以充實學校的教學,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有助於學校更有目的、更主動地參與社群的文化建設,改善學校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支援性的外部環境。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電腦、網路優勢,有條件地實行電子備課,為開展反思性教學提供時間上的保證和交流、學習的便利;通過沙龍、論壇、報告會等形式,建立開放的環境和支援性群體;引導教師堅持反思性教學實踐活動,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調整、充實實踐內容;制訂教師專業發展三年總規劃和個體計劃,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內容包括:教育信條;最滿意的一堂課;研究活動及成果;進修學習記錄;領導、同事、學生及家長的評價;主要工作成績等;要求不同類別的教師堅持每天或每週撰寫教學後記,每學期組織交流;要求教師撰寫教育、教學案例,並以“教學病歷”為主每學期組織交流評比;要求學校領導、教師進行換位思考;指導學生模擬情境、角色扮演。

可以推斷,對於學校發展,反思性教學確能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反思性教學可以成為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是值得我們去實踐的一個較好的切入口。

三、在校本培訓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培訓是一種源於教師個體成長和學校整體發展的需要,由專家指導、學校規劃實施、教師參與的,以反思為中介,把培訓與教育教學實踐和教師研究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旨在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和學校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的校內培訓活動,出發點是教師成長和學校發展,方式是與教育教學實踐、研究活動緊密結合。

學校要建立新教師、骨幹教師、名優教師三級培訓體系,經過這三級不同層次的培訓,促使教師從教學能手向科研型教師轉化。

同時,學校還要積極鼓勵教師建立“個人成長檔案”,讓教師把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思想表現、業務素質和課堂教育教學能力等作為個案加以分析研究,引導教師在學習、反思、實踐中不斷認識自我、超越自我、發展自我,從而不斷提高教師整體的專業化水平。

四、在教育科研實踐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基層學校教育科研的關鍵任務是解決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矛盾,致力於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教育科研的過程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

五、在校本課程開發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就本質而言,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有三個方面: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專業的成長和學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課程開發本身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指向,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校本課程開發對教師觀念的更新與角色轉換必定會產生重大影響。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使教師重視學生自身的體驗,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而且使教師在參與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學習相應的課程理論知識,令工作更具有成效性,教師閱讀大量的資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這就引起了知識結構的重組。

實踐證明,引領教師對所從事的工作進行研究,會讓教師從自身的勞動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在研究與實踐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最大化的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我們追求的`目標是要通過研訓調動起教師的內在驅動力,由“學校推動教師研究”發展為“教師自動自發地參與研究”。通過研究,讓教師品嚐到其中的樂趣與幸福,激發教師不斷的、持續的進行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師全面素質的提升,進而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引領教師走進學研,讓研究常態化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那麼,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因此,學校要創設、營造出這樣的氛圍,讓教師想研究、會研究,從研究中受益,從研究中體驗到樂趣與幸福。

二是關注細節,化繁為簡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了這樣的學研氛圍,更重要的還要有抓手、有途徑、有載體,便於教師去做。將教研、科研滲透到日常最平凡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讓科研走下神壇,與教師的具體工作相融合。變複雜為簡單,化高深為易於操作。

我們的一個招法就是:寫教育教學隨筆。倡導教師隨手將記下自己對教育教學論著研讀的心得;及時寫下對自己或他人教學得失的思考;經常揣摩教育教學環節中的規律或道理等等,逐步從經驗上升到理論,日積月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摸索、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成果。學校定期將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交流、演講活動呈獻給教師,還適時舉辦各種研究主題的巡講活動。

三是引領教師廣泛參與,讓研究深入化

加大了隨時隨地,以年級組為單位的、有針對、有目標、有實效的教研。讓教研、科研更加貼近日常的教育教學,就地取材,全員參與,實用高效。

四是發揮學科優勢,利用校內資源開展好教研

除了隨時隨地的年級組教研,每學期,我們還會開展以校為本的學科組研訓活動。這樣的研訓,我們通常都會結合學校自身的內部資源,開展教研、科研活動。使研訓與學校工作相結合,以實踐促學研,以學研促發展。

建議:學校內涵的提升和學校特色建立是與以校長為代表的學校管理者以及學校的傳統與現狀緊密聯絡的,需要因地制宜,不生搬硬套。要從操作層面選好突破口,管理者真抓實幹,一步一個腳印,才有可能把學校的特點發展成為學校特色。為避免人走茶涼、因人廢事,把學校特色持之以恆,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使學校的教師們從價值觀上認可學校的特色建設;另一方面要把學校特色建設和學校常規管理制度結合起來,校長要進課堂,進教研組,走到老師和學生中間,從面上推行貫徹學校的特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