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才智咖 人氣:2.48W
以學生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摘要:教師在長期教學過程中會產生職業倦怠的狀況,學生研究是教師提高責任感的源泉和動力,是教師教學基本功的基石,是拓展教師學科知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學生;研究;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方式有: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基本、更客觀的方式, 這就是學生研究。可以說,缺乏學生研究的自我反思是主觀的,缺乏學生研究的同伴互助和專家引領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紙上談兵。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內容是責任感,是基本功,是學科性知識,是教育性知識教育性知識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學生研究。學生研究與責任感、基本功、學科性知識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學生研究是提高教師責任感的根本途徑, 脫離學生髮展的教師發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那麼,在教師處於職業倦怠的狀況專業發展下, 怎樣調動教師內在的積極性,如何引導教師的價值取向,如何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呢?通常我們採取的主要方式是反覆做教師的思想工作,請專家講先進的理念,舉辦優秀教師思想研討會或者經驗交流會等。這些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感覺,這些方法總體上屬於外輸型方法。那麼,怎樣才能調動教師內在的積極性呢?我認為就是研究學生。在教師的心中,最能打動他們的還是學生 但是, 由於教師習慣於大班授課, 習慣於以教為中心,所以常常忽略了對學生的研究, “面向全體學生”在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誰也顧不上” 而教師一旦深入研究學生,就會對學生更加負責。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看,研究學生是教師提高責任感的源泉和動力。所以要避免脫離學生的發展談教師的專業發展。

    一

、學生研究是教師教學基本功之基本教師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教學基本功的內容指的是語言流暢生動 板書設計美觀、內容科學性思想性兼備,而在課程改革的推進中,我們發現,學生研究應該是教學基本功之基本。    (一)課程改革要求我們重新系統的建構“教學基本功” 。

    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是一種傳統性比賽。它對青年教師的成長定位以及教育教學能力的評價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方面進行課程改革,~方面不對教學基本功的內容作出調整, 那麼如何進行課程改革?近幾年,在很多地方舉行的教學基本功大賽活動中,對教學評價標準,教學基本功的內容進行了調整。如:教師需要有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需要有課程資源開發的'能力,需要有在教學實踐中實行學科綜合滲透的能力等等(二)從學生髮展的立場出發重新系統建構“教學基本功”與以往的教學基本功相比,新的教學基本功的變化, 變的是立場和角度。從教出發與從學出發—— 兩種不同的立場:過去的教學基本功主要是從教師教的立場出發 教師要認真研究大綱,準確把握教材;教師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要由淺入深引導學生;教師的儀態要端莊大方;教師講解知識要科學、清晰、生動;板書設計要美觀;教師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 ·-這些基本功對於每一位教師都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教學基本功則著重從學生學的立場出發,要求教師考慮與學生相關的更多問題。

    圍繞教學基本功問題發展的最大變化是立場的變化。從學生髮展需要出發,用這個終極目的的審視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新的教學基本功的內涵就清楚了。既然要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審視整個教學過程,那麼從學生髮展需要出發所作的研究就是教師一切教育教學行為和過程的依據,是教師自我發展的基本依據,也是教學基本功之基本。(本文轉載自wW789.Com 範文中國網)

    教師們往往認為, 自己天天和學生在一起,毫無疑問對學生是瞭解的。其實不然。僅憑自己的主觀感覺和經驗推斷學生的發展需要,會造成主觀認識與客觀現實的差距,從而導致教育教學活動的低效或無效。因此,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就要到學生中對學生髮展的真實需要進行比較科學的調查。在實際工作中,真正深入瞭解尤其是有意識有計劃的瞭解學生真實的發展需要的教師並不多,能夠科學的研究學生的教師就更少, 因此,研究學生是我們必練的一個基本功。

    二、研究學生的問題能夠拓展教師的學科知識有的教師抱怨,教國中時間長了, 自己的學科知識都變成國中水平了。但是, 有的教師不僅水平沒有降低, 反而在不斷提升。原因是他們不斷的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或提}B的問題,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具體深入的瞭解學生,還能夠促進教師學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此,可能有人會懷疑,一個國小生或中學生問的問題怎麼可能對一個大學畢業的人提高學科知識水平有作用呢?其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常常與人類學科發展史-}_出現的問題有著驚人的相似, 因此,建議教師讀一些學科發展史雋面的書籍,這對於理解學生的問題會有益處,同時也會對學生所提問題的學科價值有更深入的理解。
TAGS:教師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