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門診規章制度

才智咖 人氣:7.26K

口腔門診規章制度參考

口腔門診規章制度

一、口腔門診工作制度

1.口腔診療工作有一名分管院長分工負責領導門診工作,門診部主任全面負責管理口腔門診診療工作。各科主任應加強對本科門診的業務技術領導。

2.嚴格遵守《醫院員工守則》;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堅守服務承諾信條。

3.科主任組織科室人員學習以提高業務水平;開展新技術、新業務;督促和指導各級專業技術人員學習、提高醫療工作質量。

4.嚴格遵守上下班時間,不遲到早退。做好班前準備,準時開診,工作時間不離崗,離開診室向科主任請假,對遲到早退人員按醫院相關規定處理。

5.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範,嚴防發生差錯事故。

6.嚴格遵守口腔科感染管理規章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7.認真學習各種儀器裝置使用方法,合理使用,避免損壞。檢查並記錄醫療裝置的使用和維修保養情況,發生故障及時報告科主任。

8.保持診室環境衛生乾淨整潔,為病人提供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

9.關心體貼病人,態度和藹,解答問題耐心有禮貌。

10.按規定認真書寫門診病歷,預約複診時間。

11.按規定收取治療費用。

12.按規定合理用藥。

13.對疑難病例不能確定診斷時應請上級醫生會診。

14.患者就診當次未能確診,治療四次以上未能解決問題者,及時報告科主任。

14.工作時衣帽整齊,禁止大聲喧譁、聊天。

15.同事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共同協作、共同提高。

16.下班前要關電閘,水門,氣門,門窗,保證安全。

17.維護本院利益,維護科室利益,愛護公物,開源節流。

18.時刻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有責任感,有愛心。

二、科室員工溝通協調工作制度

一、溝通協調形式

1、科室每2月舉行一次員工意見溝通協調會議,讓科室領導與員工、員工之間進行廣泛地交流和溝通,以便協調工作,發現存在問題,及時作出整改。

2、員工溝通協調會的開會時間,一般應至少提前3小時通知員工,保證員工意見能及時在溝通協調會上反映。

3、遇到有些問題在科室協調會上不能解決的,可諮詢醫院相關部門,將該職能部門意見在溝通協調會上通報。

4、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可利用科會或科室民主管理小組擴大會議進行溝通協調。

5、科室設定員工意見本,員工可以隨時將問題和意見寫在意見本上。

6、凡是員工意見經採納後產生效果的,應得到公開表揚。

7、護士長每月徵集科室員工意見和建議,及時處理意見,採納合理化建議。

二、溝通協調內容

1、總結工作和討論工作計劃

2、傳達和學習上級和醫院檔案、會議精神,討論貫徹落實上級和醫院的決議及工作佈署。

3、通報科室民主管理小組會議的決議。

4、需經科室民主管理小組討論的重大事項,可事先在員工溝通協調會上徵求員工意見。

5、討論科室文化建設的實施。

6、根據科室在醫德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講評,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制定整改措施,加以解決。

7、討論分析科室確因管理疏漏而引起的投訴,廣泛聽取員工意見,提出整改措施。

8、通報科室落實醫院各項規章制度的情況。

9、其它關係科室建設和職工利益的事宜。

三、口腔醫務人員醫德規範

醫德,即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時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患者、社會以及醫務人員之間關係的總和。醫德規範時知道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思想和行為的準則。

1.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患者著想,千方百計為患者解除病痛。

2.尊重患者的人格與權利,對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務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3.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患者。

4.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5.為患者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洩露患者隱私與私密。

6.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係。

7.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四、口腔全程優質服務制度

1、建立就診流程,針對口腔科患者不同人群需要,開闢綠色服務通道。

2、設立口腔分診臺及候診室。

3、提供電話、就醫諮詢、紙巾、TV候診、飲用水等,為病人提供優雅、舒適、方便的就醫環境。

4、從著裝、語言、行為、治療處置上予以規範醫務人員,不能使用服務忌語,與顧客交談須站立回答,不能邊低頭做事邊回答病人等。

5、為行動不便、年老體弱等患者交費取藥,陪同進行各種檢查。

五、門診健康教育

1、門診部主任必須重視並主管門診健康教育,在候診室醒目位置設立閉路電視和健康教育專欄,傳播各科常見病和季節性傳染病的預防、急救等知識,經常更換宣傳內容;督促醫護人員在門診過程中開展健康教育。

2、門診醫護人員以口頭講解和健康教育處方等形式,對病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給予指導;及時向病人或其家屬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品。

六、口腔科綠色通道就診制度

為了完善科室服務管理機制,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現制定綠色通道就診。

(一)綠色通道適用人群:

1.持老年證者。

2.體弱多病者。

3.有肢體或智力殘疾者。

(二)綠色通道就診流程:

1.醫護人員全程陪伴。

2.在和其他患者有效溝通後優先就診。

3.提供專區候診,休息服務。

七、口腔醫患溝通工作制度

1、科室設專人(護士長)負責醫患溝通工作,定期檢查考核工作並做好各項記錄。

2、醫院在一樓候診廳,設立院長信箱,院辦負責每月中旬一次收集信函,及時交往主管院領導處理。

3、在門診大廳公示醫院投訴電話:85128509,口腔醫患溝通熱線電話85128530,電話對外公示。

4、設立顧客意見登記本、病人投訴記錄本及好人好事登記本。

5、每月不定期發放顧客滿意度調查表。

6、護士長負責每月一次的醫患溝通座談會與病人溝通,護士長指定人員做好現場記錄(記錄於工休會議記錄本),並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如不能現場解答的,應請示科主任或主管院領導後,給予答覆。

7、科室醫患溝通工作領導小組定期集中,對家長反映的問題及時處理、整改、反饋,總結經驗。

八、口腔感染控制業務學習制度

醫院感染控制管理是確保醫療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根據相關感染控制規章制度制訂口腔科感染控制業務學習制度如下:

一、組織全科職工有計劃自學相關條例、規範、制度,科內定期檢查,醫務人員掌握基本消毒隔離知識。

二、組織學習醫院下發的有關感染控制知識,消毒隔離制度和操作知識,並由科主任負責考核。

三、定期組織科內感染控制知識、制度學習。

四、每年選派感染控制員外出參加學習,學習國內外口腔感染控制的先進方法。

九、醫院感染在職教育與培訓制度

1.對醫院感染專業人員加強在職教育,提高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業務素質,每月科內組織業務學習一次,每季專題講座一次,每年外出學習一次。

2.對醫院感染監控員的培訓。由各臨床科室挑選有實際工作經驗、有威信的醫師和護師擔任醫院感染監控員,由醫院感染科對他們進行定期業務培訓。

3.做好全員醫院感染知識再教育,每年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普及教育,強化醫院感染預防意識。培訓方式可採用學習醫院感染管理的檔案、書刊或講義,觀看醫院感染控制教學錄影片,請專家作專題講座,舉辦學術報告,醫院感染知識考試等。

4.新分配來院的醫護人員在崗前教育課程中應接受醫院感染知識培訓,未經培訓不得上崗。

5.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專業培訓班,對其他人員進行培訓。如醫生抗生素學習班、護士消毒滅菌學習班、行政人員醫院感染管理學習班、清潔工的保潔培訓班等。

十、醫院職工培訓制度

(一) 崗前教育制度

1. 醫院要對每年新分配到崗的職工實行上崗前教育。崗前集中培訓的時間不得少於一週。

2. 上崗前職業教育主要內容:法規與理念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的方針政策教育;醫學倫理與職業道德教育;醫院工作制度、操作常規、醫療安全管理措施及各類人員崗位職責;醫學檔案(病歷)書寫的基本規範與質量標準;心肺復甦的基本技能;當地醫療衛生工作概況及所在醫院情況;現代醫院管理和發展,以及消防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等有關內容。

3. 崗前教育要經院方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

4. 其他新上崗的職工,要依照本制度進行自學和考核。

5. 崗前教育集中培訓應與試用期教育結合起來。新上崗的醫務人員在試用期內,除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外,仍須堅持崗位教育培訓,並在試用期結束前作出評價。

(二) 在職職工規範化培訓制度

1. 根據國家繼續醫學教育的有關規定,醫院必須實行在職職工終身教育,抓緊抓好人才培訓工作,從難從嚴要求,進行正規訓練。

2. 醫院對在職職工繼續教育工作,應設專人管理,在分管院長領導下,負責計劃、組織和考核,建立技術檔案。

3. 醫院和科室應制訂出在職職工繼續教育規範化培訓計劃,以及保證計劃完成的具體措施。

4. 對所有職工的培訓,都要強調從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入手,可採用通過崗位實踐、脫產進修、建立導師制等多種途徑,不斷提高和深化專業理論、實踐能力以及外語水平。

5. 醫院應定期檢查培訓計劃執行情況,至少一年一次。對培訓人才成績突出的單位,應予獎勵。

十一、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1. 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對病情、診療(手術)方案、風險益處、費用開支、臨床試驗等真實情況有了解與被告知的權利,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有選擇、接受與拒絕的權利。

2. 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可根據操作難易程度、可能發生併發症的風險與後果等情況,決定是口頭告知或是同時履行書面同意手續。

3. 由患者本人或其監護人、委託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權,對不能完全具備自主行為能力的患者,應由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人代為行使知情同意權。

4. 醫院需要列出對患者執行書面“知情同意”的目錄,並對臨床醫師進行相關培訓,由主管醫師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語言充分告知患者,履行簽字同意手續。

5. 對急診、危重患者,需實施搶救性手術、有創診療、輸血、血液製品、麻醉時,在患者無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續又無法與家屬聯絡或無法在短時間內到達,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時,應緊急請示報告科主任、醫務處,院總值班批准。

6. 臨床醫師在對病人初步診斷後要向病人進行告知疾病特點及檢查、治療方法、治療的後果、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對於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應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後,方可實施。

7. 如果病人對檢查、治療有疑慮,拒絕接受醫囑或處理,主管醫師應在病程錄中作詳細記錄,向病人做出進一步的解釋,病人仍拒絕接受處理等情況,也應在病程記錄中說明,並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報告。

8. 如果病人執意不同意接受應該施行的檢查或治療,則不可實行,但應告知可能產生的後果,由病人或委託人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9. 手術、麻醉前必須簽署手術、麻醉知情同意書。主管醫師應告知病人擬施手術、麻醉的相關情況,由病人或家屬簽署同意手術、麻醉的意見。

十二、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

1、口腔門診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診療操作中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操作原則,切實落實手衛生和標準預防。

2.所有就診病人均使用一次性檢查盤。進入病人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凡接觸病人傷口、血液、破損粘膜或者進入人體無菌組織的各類口腔診療器械使用前必須達到滅菌;接觸病人完整粘膜、面板的口腔診療器械使用前必須達到消毒。消毒滅菌物品標識齊全,按要求專櫃專區有序存放。

3.使用後診療器械按照“口腔診療器械清洗消毒SOP”進行預處理、回收清洗、滅菌流程進行。

4.三用槍、光固化、椅位拉手等使用一次性套子。幹罐持物鉗4小時更換一次,沖洗方盤每日更換一次

5.牙科綜合治療臺及其配套設施應每日清潔、消毒,遇汙染應及時清潔、消毒。

6.高速手機部件、低速手機部件:每次使用後要繼續運轉20~30s,以排出內腔水和氣,同時也能將進入軸承、氣路的汙染物自然排除,然後由供應室統一收集處置。

7.消毒浸泡液管理:全部消毒、滅菌浸泡液均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定期更換,每天監測消毒液濃度,每個容器均要貼上消毒液名稱、濃度、有效使用時間,並設立登記本,對每次更換時間、每天監測所得消毒液的濃度、每次浸泡物品的起始時間均要進行登記。

8.修復、正畸技工室物品管理:修復技工室的印模、蠟塊、石膏模型及各種修復體,每次使用後均置於500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5-10min後,流動水下清洗乾淨,晾乾,放於清潔容器中儲存備用。

9.環境管理:保持室內清潔,每天進行開窗通風2次,每次20-30分鐘;針對氣、水槍、高速渦輪機鑽使用時,對環境中空氣和物品造成的汙染比較嚴重,以及用後的器械粘有血液、唾液、分泌物等,是細菌繁殖的重要培養基的原因。要求護士要及時回收醫生使用後的器械,並於室內安裝符合要求的動靜態空氣消毒器,定時消毒並登記。地面、物面每天清潔打掃、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天操作結束後應進行終未消毒處理。建立環境、物表消毒登記本。

10.防護管理:為了更好地保護醫患雙方,防止交叉感染,在可能接觸血液、被血液汙染的唾液或口腔黏膜時,醫生必須戴手套。診治每例病人前須洗手和更換新手套,醫生在診療操作時必須戴口罩和帽子,必要時戴防護鏡,在操作時被液體汙染或沾溼時立即更換,防護鏡則先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毛巾擦淨,再用清潔劑洗滌。

11.嚴格做好醫療廢棄物分類收集、日產日清等長效管理。

12.加強監控:每季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要求,對口腔科進行消毒、滅菌質量等工作進行相關專案的微生物監測,如:空氣、物表、無菌物品、無菌浸泡液、工作人員手的細菌培養等,以及隨時檢查無菌操作的執行情況,並將監測、檢查結果及時向科室進行反饋,每季一次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評價和提出整改措施。

2、標準預防防護制度

1.工作前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完全覆蓋鼻部和口腔)、戴防護眼鏡和乳膠手套,必要時使用面部保護罩。

2.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汙染醫務人員的身體時,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效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3.操作前洗手、幹手、護手、戴手套。手套疑有破損應及時更換;操作完畢脫去手套,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4.使用正確的洗手方法。

5.操作者手部面板如有破損,清潔後立即用防水敷料包紮,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或防刺穿手套。

6.操作過程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原則,避免交叉感染。

7.遵守銳器管理原則,防止銳器傷。

8.發生銳器傷,遵循“職業暴露處理程式”:急救,報告,緊急血液測試,跟進或預防用藥。

9.定期體檢,做好個人免疫接種。

10.常規的環境清潔與消毒,避免空氣汙染。

11.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處置醫療廢物,特別是銳器及化學性液體,保持環境安全衛生。

3、醫務人員手衛生制度

1.手術室、口腔科、消毒供應中心等重點部門應配備合格的非手觸式水龍頭、幹手物品或者設施,避免二次汙染。肥皂應保持清潔與乾燥。盛放皁液的容器宜為一次性使用,重複使用的容器應每週清潔與消毒。皁液有渾濁或變色時及時更換,並清潔、消毒容器。禁止將皁液直接新增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2.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汙染時,應用肥皂(皁液)和流動水洗手。

②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汙染時,宜使用速幹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3.在下列情況下,醫務人員應根據洗手與衛生手消毒原則選擇洗手或使用速幹手消毒劑:

①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汙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②接觸患者粘膜、破損面板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③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④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⑤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⑥處理藥物或配餐前。

4.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①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汙染的物品後。

②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汙物之後。

5.洗手方法:

①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溼。

②取適量肥皂(皁液),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③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面板,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步驟為(六步洗手法):

A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B手心對於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C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3。

D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E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F將五個手指尖併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④在流動水下徹底衝淨雙手,擦乾,取適量護手液護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