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

才智咖 人氣:1.06W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制度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制度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1

1、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如教學用具、電教器材的除錯等,保證教學的正常使用,確保安全。

2、教師上課時不接電話,不接待家長,保證45分鐘不離開學生,若確實有特殊情況離開課室,需要其他教師幫助管理班級。

3、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教具、學具、儀器、裝置、工具,正確操作、實驗,避免傷害事故發生。發生問題要及時解決,並上報學校,通知班主任及家長。

4、教師不能體罰、變相體罰學生,不能挖苦、諷刺學生,不能隨意停課、趕學生出教室或在課上指使學生外出辦事。

5、不要讓在校學生為教師辦私事,以免發生危險。

6、學生進校後,不得讓學生回家取東西,若學生有特殊情況,需家長送東西到校,學生需要回家,沒有家長來接,學生不得私自離開學校。

7、教學過程中需要外出活動,應徵求學校同意,妥善安排,確保學生安全。

9、嚴格考勤制度,對未到學生不明原因的要追查清楚,同時報告班主任,班主任要及時查明學生去向,有必要時通知家長。

10、需要對學生課外輔導或組織活動,教師要徵得學生、家長同意,並告知相關的時間和安全須知,教師不能離開學生,保證學生人身安全。

11、試驗課、體育課必須遵守相應的安全規定。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2

一、課堂教學安全制度

1、樹立“學生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注意課堂的安全教育滲透。

2、每節課必須到崗,不發生課內意外傷害事件。不得提前下課,不中途擅自離開教室(或活動場所),因離崗而引發的學生安全事故,任課教師要負全責,

3、嚴禁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4、教師要關心學生出勤情況,做好點名工作,瞭解學生缺課原因,課後與班主任聯絡。如原因不明,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絡。

5、關心愛護學生,如遇學生身體不適,及時與班主任或家長聯絡,妥善處理。

6、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參加教學活動,使用圓規、刀具等利器要注意安全,上課時不隨便講話,不做小動作,不頂撞老師

7、上課期間,學生離開課堂必須徵得上課老師同意,外出校門需班主任出具手續,學校行政批准,門衛方可放行。

8、學生因事因病請假,需具備有家長簽名的請假條。

9、課外活動或興趣小組活動,由負責老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秩序的活動,負責老師不得隨意離崗。

10、電教裝置專人負責,操作規範,防止觸電。

11、發現教學中的安全隱患及時向教務處和總務處反映。

12、嚴格執行學校提出的首遇責任制,即誰發現、誰教育、誰處理、誰彙報。

二、學生實驗安全制度

1、實驗、實訓場室要有使用管理制度,而且掛在顯眼的地方。

2、教師要嚴格遵守實驗課的安全常規,嚴格按照各種實驗操作規程。

3、不管做任何實驗,學生都必須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和各實驗操作規程,在老師指導下進行,不要自作聰明、自以為是。

4、如確需做帶危險性的實驗,必須做足安全防範措施。

5、需在微機房上課時,由任課教師組織好學生,負責學生的安全,學生上課期間必須聽從老師的指揮、安排,不得擅自離開、早退,任課老師要定期檢查功能室的安全防火設施是否完善,是否有使用年限太久的安全設施。並要對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無阻做好檢查。

6、學生按要求在指定的座位上課,學生及教師均要認真填寫實驗登記表。

三、體育活動、體育課安全制度

1、體育教師應經常檢查室外體育設施,發現設施不安全隱患,應立即報告總務處,並停止使用該裝置。

2、學生做單雙槓練習,體育教師應在場指導,並做好保護工作。

3、學生做鉛球、鐵餅和標槍練習,應嚴格落實好安全措施劃定安全區,禁止學生進入非安全區,對幫助教師工作的學生,體育教師應事先對其操作規程和安全教育,鉛球、鐵餅、標槍使用後應立即放回體育室,不準放在體育場地。

4、學生長跑練習,體育教師要分別適當地控制好男、女學生的運動量,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5、全校性的體育活動,必須加強保衛力量,有專人負責安全保衛工作。

6、未經學校同意,不準組織學生進行遊泳訓練。

7、遵守體育課、體育活動所規定的其它安全常規。嚴禁違規教學或訓練。

8、學生在體育課著裝時衣服上不要別胸針、證章等,上衣、褲子口袋裡不能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要穿運動鞋,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不要佩戴各種金屬或玻璃的裝飾物、髮卡。

9、患近視眼的同學儘量不要戴眼睛,如必須戴,做運動時要倍加小心謹慎。

10、有傷殘或其他不宜運動疾病的要向老師申請,不要參加劇烈運動。

11、體育課時,老師絕不能採用“放羊式”教學,每節課前必須做足準備運動,課後必須做好放鬆運動。

12、一旦意外受傷,要及時報告老師、同學,嚴重者及時送醫院。

四、工科學生安全生產製度

學生實訓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重要環節,為了規範管理,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專業技能,服務於教師教學,提高裝置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學校特對機械類專業學生實訓作如下規定:

1、學生參加實訓時,應尊重實訓教師和帶班師傅。聽從實訓教師和帶班師傅的安排和指揮,遵守有關規章制度和紀律。在實訓期間要服從管理,不準頂撞實訓教師和帶班師傅;對於不服從管理的學生,實訓老師和帶班師傅有權終止其實訓,經批評教育,認識到錯誤後才可繼續進行實訓。對不接受實訓教師和帶班師傅批評教育的學生交學校處理。

2、學生進行實訓前必須按要求穿好工作服、配帶好防護用品,提前進入實訓車間做好實訓前的準備工作,做到不遲到、不早退。

3、實訓老師講解或示範時,要專心聽講,認真觀察。在實訓訓場所不準擁擠、喧譁、閒談、打鬧、吃零食、使用手機等。實訓中不準做與實訓無關的任何事情。

4、實訓期間不準意進出實訓場地,有事須經實訓教師和帶班師傅的許可。請假須事先說明事由,由班主任核實,經實訓教師和帶班師傅同意後方可准假,不能做到事先請假的,事後補辦手續;無正當理由均按缺課或曠課處理,並按學校規定進行相應的紀律處分。

5、嚴格遵守、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不準違反裝置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要求,防止人身、裝置事故的發生。對違章操作導致人身傷害者,後果自負,導致裝置、儀器損壞者,除照價賠償外,視情節進行紀律處分。按要求擺放工、量具及實訓材料。

6、實訓期間按各自的工作崗位進行練習,不準隨意竄崗,不準擅自觸動與實訓無關的裝置;不準將工、量、刃具、材料等帶出實訓場地。

7、學生在操作實訓時,應認真完成實訓教師和帶班師傅安排的實訓任務。實訓任務(如工件)應獨立完成,嚴禁讓他人代做或請他人幫忙。

8、保持實訓車間的整潔。工作中隨時清理,結束後全面打掃工作位置和車間的衛生,作好裝置、工量具、儀器儀表的保養和維護,整理好工、量具及材料,關閉電源及門窗。

五、各場室安全生產具體制度

(一)鉗工實訓室安全管理制度

1、 對進場學生 必須進行實訓安全教育。實習指導教師應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2、 加強砂輪機鑽床的檢修和保養。嚴禁使用有故障的電動裝置。

3、使用砂輪機磨刀時,注意握緊工件,避免滑落。發現異常立即關機。

4、 使用鑽床鑽削時,工件定位要牢靠,嚴禁帶手套作業。出現異常,立即停機。

5、不得擅自拆修電器裝置,嚴格執行用電安全制度。

6、指導教師巡迴指導,必須加強安全操作指導。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7、下課做好五關:關門、關窗、關燈、關扇、關機,作好安全防範。

(二)機加工實訓室安全管理制度

1、 實訓管理員為本室安全管理責任人。

2、實驗室是實訓教學場所,除相關管理人員及當堂指導教師和學生外,任何人未經該管理員允許,不得入內。

3、管理員和指導教師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熟悉並掌握人員、裝置、設施的安全知識,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4、使用本室裝置,必須服從安排,定人定機,嚴格執行裝置、設施安全使用規程,愛護設施裝置。

5、嚴格執行“任課教師包堂制”,指導教師應負責實訓教學過程中的人身和裝置安全,下課後要做好“五關”,並配合管理員做好裝置設施的驗收。

6、管理員要做好裝置、工量卡具的日常維護、保養和管理,保障裝置、設施不受損壞、不丟失、不鏽蝕,保持工量卡具的良好技術狀態。

7、管理員要加強實驗室水、電、門、窗、燈、扇及電教設施的管理,做好防火、防爆、防盜、防雷擊、防破壞的安全防範工作。

8、 未經管理員允許,不准他人在場(室)內私拉亂接其它用電裝置。

9、學員上機時不準私調機位,不準私拆機器,保證機臺完好和安全操作。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3

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區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的意見》的檔案精神,特制定我校集體備課制度(試行)。

1、要求各年級各學科均實行集體備課,特別是六年級的複習課更應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

2、各年級段均設一名備課組長,備課組長對各備課組集體備課負主要責任,起組織、指導、督促檢查、記錄情況作用。

3、堅持每兩週一次集體備課時間,做到計劃落實、課題落實、人員落實,任何人不得遲到、缺席,有特殊情況須向備課組長請假。每期的集體備課時間、地點見附表的具體安排。

4、集體備課時間須討論兩週內的教學計劃和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設計等,各教師在備課本上作好討論情況記錄。

5、備課組長要認真做好每次集體備課情況記錄,包括備課時間、參加人員、備課內容、活動討論意見等,單週五前上交教導處檢查。

6、集體備課的具體要求: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4

1、班主任、任課老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嚴格課堂教學管理,確保課堂教學安全,課堂教學安全制度。

2、教師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中途不離開教室,維持好課堂秩序。

3、教師教育學生要講究方法,不剝奪學生上課權利,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4、教師要關心學生出勤情況,做好點名工作,瞭解學生缺課原因,課後與班主任聯絡。如原因不明,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絡。

5、關心愛護學生,如遇學生身體不適,及時與班主任或家長聯絡,妥善處理。

6、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參加教學活動,使用圓規、刀具等利器要注意安全,上課時不隨便講話,不做小動作,不頂撞老師。

7、上課期間,學生離開課堂必須徵得上課老師同意,外出校門需班主任出具手續,門衛方可放行。

8、學生因事因病請假,需具備有家長簽名的請假條。

9、下課鈴響後一分鐘內,結束上課,以免拖堂影響學生上廁所、活動和做好下節課準備工作。因拖堂造成學生爭先恐後上廁所而發生事故的,教師負全部責任。因拖堂影響下節課的,按教學事故論處。

10、電教裝置專人負責,操作規範,防止觸電。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5

本預案專指在課堂教學上課鈴響後,偶然出現的上課教師不到場的情形。處理辦法如下:

一、班主任職責

班主任應預先在班級中建立一種應對機制,即教育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秩序,由班幹部帶頭,進行有序活動,等待教師,並安排好專門負責的學生,到教務處、校辦公室或教師辦公室反映情況。

二、學校建立首問責任制度

不管有哪一個班級的學生到教師辦公室、教務處或校辦公室反映課堂中無教師上課的情形,所在辦公室中的教師都要及時作出反應,立即進入該班維持秩序,並先安排落實臨時代課教師,最後再核實該節任課教師相關情況進行責任追究。

三、因公外出學習(開會)人員和因私請假人員的課程安排程式:

因公外出開會須持相應文書至少提前半天到教務處備案安排落實代課;因公外出學習一律由教務處統一安排落實臨時代課併發放外出學習派遣通知書;因私請假人員必須至少提前半天提交假條到值周行政領導並同時告知教務處以便及時安排臨時代課,否則不予安排落實,查課無教師上課則作曠課處理。凡承擔臨時代課的人員負責承擔該節課產生的安全事故。

四、無故缺曠人員的課程

安全發生的安全事故全由該任課教師直接負責。對於缺勤(含遲到、早退以及中途離崗等)人員的課堂產生的安全事故全由該曠課人員直接負責。

五、課堂教學責任制

分管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教務主任為第二責任人,教務員和任課教師為直接責任人。

教務主任要關心課務安排,對日常出現的調(代)課要經常瞭解情況,以便心中有數,在何種情況下會出現課務安排上的問題,及時提醒教務員避免出現安排上的失誤。

教務主任要精心安排課務,科學、合理地編排課表,盡力避免編排錯誤。對臨時出現的調(代)課,要及時作好安排,並以書面的形式通知有關教師。

任課教師要認真負責上好每一節課,上課鈴響前必須站在教室門口侯課,下課時作好學生課間休息期間的要注意的安全教育。教務處對臨時代課要做到代課通知單派遣制並留底備案以便及時核實查處作依據,教務處將臨時代課派遣通知單至少提前一課時發放到相應代課教師並作好籤字作依據認證。

六、問責

對課堂上教師不到場的情形,學校將追究原因並問責,列入教師常規工作考核系列。

七、實施本規定從公佈之日起施行。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6

為了保障實驗操作中師生的安全,促進實驗室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範安全事故發生,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級主管部門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從學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安全應急預案

一、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事故相關班主任和科任教師

二、應急原則:

1、先救治,後處理。

2、先制止,後教育。

3、先處理,後報告。

三、注意事項:

1、實驗物品要擺放規範。

2、在學生操作之前,要明確要求及示範正確的操作程式。

3、對一些危險物品要向學生重點強調其危害使用的注意事項,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四、應急預案:

1、明火操作安全應急預案。

(1)、實驗室內嚴禁吸菸,使用一切加熱工具均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離開實驗室時應檢查是否關上自來水和切斷電源。

(2)、一旦發生火災,一定要迅速而冷靜地首先切斷火源和電源,並儘快採取有效的滅火措施,水和沙土是最常用的滅火材料。

(3)、任課教師迅速報告學校安全領導小組,同時組織疏散學生離開現場,學校領導組織有關人員攜帶消防器具趕赴現場進行撲救。

2、帶電操作安全應急預案

(1)、操作時不能用溼手接觸電器,也不可把電器弄溼,若不小心弄溼了,應等乾燥後再用。

(2)、若出現觸電事故,應先切斷電源或拔下電源插頭,若來不及切斷電源,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在未切斷電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觸電者,也不可用金屬或潮溼的東西挑電線。

(3)、若觸電者出現休克現象,要立即請醫生治療。

3、藥品操作安全應急預案

(1)、禁止嘗任何藥品的味道,聞氣體應“招氣入鼻”。即用手輕拂氣體,把氣體扇向鼻孔(少量),不可把鼻子湊到容器上。

(2)、儀器中的反應物或殘餘物傾倒出來後再清洗。不準倒入水槽裡,要倒在廢液缸中,統一處理。

(3)、面板破損後不能接觸實驗藥品,以免受傷。

(4)、每次實驗完畢應用冷水洗淨手後再離開實驗室。

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後,要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發生事故的情況報告校長,並在第一時間報上級主管部門。

為保證學科實驗教學的安全、正常、有序進行,提高各類實驗物品的利用率、完好率,根據《貴陽市中國小管理規程》的要求,特修定以下實驗教學管理制度。

1、每學期開學後,各年級科學學科任課教師必須將本學科的教學實驗進度告知實驗室,以利於實驗室作有關準備工作。

2、實驗前,任課老師必須認真按要求提前填好《教師演示實驗登記表》或《學生分組實驗登記表》。演示實驗提前一天,學生進實驗室分組實驗上課須提前兩天報告實驗室。實驗員根據通知單準備實驗用品。

3、任課老師對演示實驗應提前操作檢驗,以免課堂演示失敗。器材用畢後,任課老師應清理好實驗器材連同剩餘藥品及時歸還,防止實驗器材和藥品遺失。領還實驗儀器和藥品不得讓學生代理。

4、學生實驗課前,任課老師必須先到實驗室對學生實驗的儀器和藥品進行驗收。實驗完畢,任課老師須同實驗員一起驗收儀器、藥品之後方能離開。儀器如有損壞,按實驗室有關規定處理。

5、任課老師應教育學生遵守實驗室有關規定,應要求學生進入實驗室後按實驗小組坐好並保持安靜,不能高聲談笑、打鬧,不準吃東西,不準隨地吐痰、亂丟紙屑,不準向水池亂扔雜物(廢液、廢渣必須倒在指定的.地方。)保持室內整潔。

6、學生實驗過程中,任課老師要加強巡視和指導,及時糾正學生違規操作行為。任課教師中途不得離開實驗室,不得做與實驗無關的事情,保證實驗正常進行。

7、在學生實驗中,因違反實驗操作規程造成儀器損壞或遺失實驗器材者,任課老師要及時處理以避免引發安全事故。

8、如有意外事故發生,任課教師和實驗員應及時作出反應和處理,指導學生聽從老師指揮和安排,並報告學校相關負責部門領導以啟動學校安全預案,及時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

9、任課教師平時對學生加強實驗安全教育。指導學生做實驗時,必須遵守實驗操作有關規定。要注意節約試劑,愛護儀器。對亂動亂放,經教育不改者立即停止其實驗。每個實驗完畢後應及時安排學生進行打掃。

10、實驗結束,實驗員認真填寫實驗課記錄表。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7

一、堅持落實好校長、教師的帶班、值日、值勤制度,在學生上學、放學、做操、參加集體會等常規活動的關鍵部位、重要環節,安排專人疏導,保護、管理學生,明確疏散路線,健全緊急情況下疏散、拯救預案。

二、在校內外教育教學活動、生活場所的安全通道、樓梯間、疏散路線上等安全瓶頸地帶,嚴厲禁止學生擁擠、跑、竄、追逐等做其它有礙安全的行為。

三、學校舉行或參加上級組織的運動會、文藝匯演等活動,事先周密安排,分管領導和負責教師班主任必須帶隊、跟班確保學生安全。

四、學校日常的實踐類教學和竟技類教學活動,必須做到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進行必要的安全預防,確保學生不受傷害。

五、認真做好季節性重點環節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定期舉行安全教育報告會、安全知識競賽、發致家長的一封信。春季是疾病多發季節,配合大營鎮衛生院做好預防工作,冬季嚴禁學生在上、放學路上、校園內玩火,夜間房間放煤火取暖。夏季嚴禁學生私自下河、塘洗澡,強行過河及危險地段。

六、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必須聽從教師教導和指揮,按教師規範要求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技能訓練。師生共同有相應避免和消除危險的義務。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8

教育教學活動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必須把教學安全放在首位,全體任課教師都必須執行教學安全制度。

1、室內課堂教學: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資訊科技、科學(常識)、綜合實踐活動(生活與勞動)等所有義務教育階段設定的課程。凡在教室裡進行教學活動的任課教師都要注意課堂教學衛生,保證課堂紀律。不隨意離開工作崗位。其中科學(常識)、生活與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中的手工製作或實驗操作時,任課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工具及實驗器材、藥品的安全使用教育,特別是在實驗室上課必須嚴格按照實驗室操作制度進行,防止事故發生。

2、室外教學:體育與保健、課外活動、綜合實踐、美術寫生等需要到室外進行教學的任課教師,事先要與班主任聯絡。活動課要按教材要求上,教師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崗位。體育組必須對運動場地、器械進行經常性檢查,不得使用質量低劣有危險的體育器械,要保持運動場地的平整和清潔,合理劃分活動區域和設定警戒標誌,創造安全鍛鍊的良好環境。體育課或體育活動要先做好準備,加強防護,注意安全,投擲鉛球等危險區域要嚴格防範學生擅自出入。要加強課堂紀律教育,注意教學規範,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科學地安排活動量,要耐心地指導學生練習,要使學生知道每一種活動可能發生的意外和必須注意的事項,懂得鍛鍊和保護的方法。在組織學生參加田徑、球類、游泳等體育競賽及其劇烈活動時,嚴禁特意體質、生病、身體不適者參加,不宜參加活動的學生不得單獨坐在教室裡,必須在活動場地的安全位置休息。

3、帶學生外出(校外)教學活動:包括春秋遊、看電影、帶班外出(校外)上課等,所有要帶學生外出教學活動的教師,事先要有活動方案和安全預案報學校備案。外出活動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精心組織好學生活動,加強各個環節的安全工作,做到責任到人,每項活動要有行政領導和足夠的教師帶隊,凡不安全的地方或安全措施不落實的地方,不得組織學生前往。

1、組織學生勞動以及參加社會實踐等活動時,應對場地、工具作好安全檢查,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勞動紀律、要求,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各教師不得組織進行強度過大和有危險的勞動,不得安排學生為私人幫工。

2、嚴禁組織中國小生參加商業慶典或其他商業性廣告宣傳活動。要按有關規定,維護教學秩序和正常工作,嚴格控制師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社會活動,如個別活動確需學生參加,須報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嚴格審批,並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師生安全。

4、健全出勤考核制度,嚴格執行點名制度,及時瞭解學生缺課原因,並與家長取得聯絡。

5、教學活動期間,帶班老師要遵守工作紀律,不得擅離職守;堅決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杜絕學生站到教室門外;給學生補課,作個別指導,教師應在學生身邊,但男教師不能單獨留女學生。

6、嚴禁組織安排學生從事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或者不宜未成年人蔘加的勞動、體育活動或者搶險、救災等其他活動。

7、嚴禁患有不宜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

8、班主任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教學特點,對學生。

教學安全制度十一則9

一、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及上體育課必須堅持“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天氣、場地、裝置、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

二、學生到校外參加體育考試,體育比賽或其它體育活動,視具體活動內容,必須有學校領導、體育老師、班主任等相關人員帶隊,並事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三、體育老師每月對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進行一次安全檢查,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報告學校,學校要及時對體育裝置、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四、體育教師上體育課要做到:

1、上課集合整隊,記錄考勤,以防學生滯留。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並妥善安排好體質較弱和特異體質學生。

3、室外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服裝、鞋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

4、講明動作要領,做出動作示範,提出具體要求,注意事項等,並加強安全保護。

5、發現有學生打鬧或做出危險動作,要馬上或制止。

6、一旦發現學生身體有強烈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通知班主任和校領導,必要時立即送往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