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樓夢為題目的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3.17W

最近又開始看《紅樓夢》,當看到薛寶釵為博得別人一個讚賞的眼神,連過生日看戲也得“撿賈母喜歡的點”,處處以別人為重,最終忘卻了自己,真切地體會到她其實多麼的可憐可悲。接下來是小編帶來的以紅樓夢為題目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以紅樓夢為題目的讀後感

以紅樓夢為題目的讀後感1

還記得我最早讀到的名著就是世人皆知的《西遊記》,那個降妖除魔的孫悟空,他從不在困難面前低眉折腰,更不向任何人屈服。我由敬佩孫悟空,轉而喜歡名著。不久,我又讀到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那裡我認識了保爾?;柯察金,他讓我真正理解了“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含義。再後來我見到了《金瓶梅》,可是我只讀到了橫溢的物慾r欲。為此我曾一度的彷徨迷惘,原來小說竟然也有如此的惡俗。那一段時間,我幾乎對小說產生了懷疑,以致一度不再相信真善美,直到我讀到了《紅樓夢》。

《紅樓夢》的確讓人耳目一新,我為之折服沉迷。那個歷來被人視為圓滑世故工於心計的薛寶釵,即便有許多人稱她為“冷美人”,對她大加討伐之詞,我依然認為她“任是無情也動人”。

寶釵是個封建社會典型的大家閨秀。她舉止端莊,性格穩重,溫柔體貼,而且聰明機智博學多才。她既慷慨大度禮數週全,又不拘於小節。當王夫人急需二件衣物給投井的自盡丫頭金釧妝裹時,薛寶釵主動拿出自己的兩套新裁的衣服以解王夫人燃眉之急,毫不考慮衣服給死人穿的忌諱。薛蟠從外地帶回一些南方特產,送給薛寶釵,她又將此分送給每一個人,連趙姨娘都感激不盡,誠可謂禮數周到。在賈府眾人(除寶玉外)的眼裡她是一個完美無瑕的少女。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說她工於心計。難道說只有厚此薄彼才能顯出她待人真誠嗎?我鄙視那些當面把你贊成神,背後把你貶成鬼,斤斤計較於小事,看領導的臉色行事,媚上欺下的人。

薛寶釵無論是在長輩面前還是在丫頭面前都一團和氣。這就無怪乎賈母、王夫人對她青眼有加,襲人、麝月對她敬佩無比,就連一向心存芥蒂,懷疑她“有心藏奸”的林黛玉也一度把她當作知己。試想,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討好長輩,怎麼可能讓所有的人都一直對她有額首稱讚?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即使薛寶釵一直都在作假,如果她永遠如此,那又何妨呢?我們又何必指責她呢?我曾為此痛心疾首,既為寶釵也為那些本來毫無瑕疵,卻因此遭人嫉恨,被批評得體無完膚的善良的人,因而十分希望世人能多一些客觀少一些偏見。

當我看到她成為“寶二奶奶”時,我由衷地替她高興。儘管寶黛二人未能結下美滿的姻緣,黛玉含恨而終,挺讓人遺憾的。但我認為她更應該得到這份愛情,因為她付出了,而付出就應該得到。她的成功只能說是“好風憑藉力,扶我上青雲”。我們為什麼非要過多地因此而指責她呢,世界上有多少人不是因此而成功的呢?

寶玉那樣一個痛恨讀書頑劣不堪的男子,如果娶了整天哭哭啼啼耍小性子的黛玉,他如何讓家族興盛呢?莫說賈府早就是一個瀕臨滅亡的“百足之蟲”,縱然是正處於興旺發達之際,如果交給寶黛二人,也定然會落個既死且僵的下場。試想婚姻陷入了僵局,愛情又怎麼會美滿呢?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接受薛寶釵呢?她待人隨和,處事謹慎,肯定不做第二個“王熙鳳”,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自然賈府也不會那麼快就“唿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我們沒理由不相信她的才幹,要不高鄂怎麼會寫出日後的“蘭桂齊芳”?

正如溫飽是一種幸福,飢餓的人才能體會;寧靜是一種幸福,喧囂才能體會;自由是一種幸福,戰亂才能體會。也許薛寶釵的追求只有她才懂。而她那種追求完美的精神,則讓我深深地敬佩。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她那樣為了理想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我堅信“我的未來不是夢”,因此“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

我的眼前又一次浮現出薛寶釵那雍容大度的笑容。在大觀園那百花搖曳生姿、各盡其美的群芳之中,她顧盼生輝“任是無情也動人”。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曾說“我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我要說我獨愛薛寶釵這在大廈將傾之際依然追求完美的“冷香”。我因此更愛世界文化長廊百花搖曳之中那獨放異姿的名著。它的語言優美著我的視覺,它的思想啟迪著我的靈魂,它的精神激勵著我一步步走向成功,一點點地體味人生的精彩。

以紅樓夢為題目的讀後感2

最近又開始看《紅樓夢》,當看到薛寶釵為博得別人一個讚賞的眼神,連過生日看戲也得“撿賈母喜歡的點”,處處以別人為重,最終忘卻了自己,真切地體會到她其實多麼的可憐可悲。也曾經用“現代”的眼光看林黛玉,覺得她孤傲清高,不合群,真的是個活在海市蜃樓裡的無用女子。然而,她的玲瓏心思,於花開之時便見花落之悽,那份明瞭、心氣、才華,在芸芸大觀園裡,猶如一枝傲雪寒梅,獨立於世。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讀中,從單純的瞭解情節,到賞佳句美言,到品意境,到看字句背後的作者匠心,析人物性格命運,書中的人物,如同我的朋友,越走越近,逐漸為我瞭解,為我好惡。

書如人,人亦如書。

友誼就像釀酒,經年愈久,味道越濃。第一眼的印象不過是大致分類,如書的'體裁,有散文、詩歌、小說、隨筆,也有說教八股文。這第一眼,極為淺近,卻又非常重要。喜歡小說的人看到詩歌,必然少一份深入品讀的熱情,而熱衷政事的人看到說教八股文,則會有莫大的興趣。沒有熱情,也許會錯失一生的緣分;擁有興趣,也許就握著了開啟一個世界的鑰匙。

然而,僅憑第一眼,我們無法瞭解一個人。一本包裝精美的書,裡面也許全是空言濫言妄言,甚至謊言。人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書亦有斯是陋書,唯其言馨。要真正瞭解一個人,還得花時間讀他。正所謂觀其言而察其行,要像讀書那樣,靜靜地用心讀一個人,讀外表,也讀言行,還讀內心。有的人,第一眼很“對眼”,然而相交下來越走越遠,最後甚至避之不及;有的人,第一印象不過如此,慢慢交往卻發現他的眾多好處,心中不免竊喜幸好未曾錯過;也有的人,從見面的那一刻,恍若隔世重逢,從此相知相惜……好書難求,好友難得。

讀書,必須要讀細節,細節處可得文章之真義。讀人,最好和他共過患難,患難時方可見人之真情。你生病的時候陪伴在你身邊噓寒問暖、端茶遞水的那個人,你失落的時候體貼問候、盡心開解的那個人,在凌晨兩點還為你開著手機、肯聽你嘮叨的那個人,欣賞你的理想同時會提醒你踏實前進的那個人……這些,都是你應該要珍惜的人。

人格是用一筆一畫寫成的。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生活中,許多感人的東西都來自細節;校園裡,許多偉大的力量都來自細節。人格濃縮在細節裡,學校的精神和風貌也可以通過細節處透視。

生活和工作也是如此,贏得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不容易,但如果你注重細節,也許你已經贏得了一半。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長期培養,嚴於律己,從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一樁樁具體小事做起,我們的人格才能高尚,我們的校園才能美好,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希望。

鉛華洗盡,本色方露。狂沙吹盡,金玉始現。書亦如人,彷彿千變萬化。人亦如書,其實萬變不離其中。讀書,就靜靜地讀,直到看書不是書,看它物卻見書的境界。讀人,也靜靜地讀,讀出真性、真情、真義。